CN206436143U -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6143U
CN206436143U CN201720049196.2U CN201720049196U CN206436143U CN 206436143 U CN206436143 U CN 206436143U CN 201720049196 U CN201720049196 U CN 201720049196U CN 206436143 U CN206436143 U CN 206436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eat
conduit
water
magnetic valve
pr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491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华
齐仁龙
贾华坡
石佩斐
赵豪杰
曹晓彦
陈林林
周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0491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6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6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61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光纤预制棒内孔及外圆柱面抛光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上水箱、下水箱、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弯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左支撑座、右支撑座、水泵、搅拌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操作安装方便,该循环系统使用的抛光液可以循环重复使用,实现了对沉浸在抛光液回路中的光纤预制棒的外圆以及内孔的抛光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光纤预制棒内孔及外圆柱面抛光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制造的核心是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目前,常见的光纤加工方法主要有沉积法(化学汽相,管外汽相,等离子体汽相等)和机械法。现阶段的工艺为先制造预制棒芯棒,然后在芯棒外采用不同技术制造外包层。与沉积法相比,机械法前期投资少,适用于特种光纤的批量加工。机械法的主要实施流程为原始光纤玻璃制备,预制棒毛坯加工,预制棒内外表面研磨抛光加工及预制棒拉丝等过程。
光纤预制棒的表面质量与光纤质量密切相关。为了获得镜面级的内外表面,后续的抛光整形加工方法与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目前预制棒的内孔及外圆的抛光主要由手工操作和机械抛光完成,不仅抛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于获得稳定的形面精度及抛光品质。因此,研究针对陶瓷管内孔抛光的高效、高表面质量批量抛光方法及装置,对于提高光纤预制棒乃至光纤的制造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抛光方法主要有化学抛光、磁力抛光、火焰抛光及浮动抛光等。受限于光纤预制棒的机械属性(脆性大,表面易划伤等)、形状(内外圆柱面)、尺寸(长度:150mm、直径:20mm、内径为:3-8mm)及设备投入等,使得抛光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磁流变抛光技术主要利用磁流变液在磁场中的流变特性进行抛光,即在强磁场下,磁流变液体的磁性成分可以通过流变作用,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而形成具有黏塑性的柔性磨轮特征,当磁场消失时其又恢复其流动特性。该技术的实现需要零件表面与磁流变抛光液之间有相对运动,在添加磁场之后,抛光液与零件表面间会形成剪切力,实现零件表面的高质量抛光。在磁流变抛光过程中,抛光效率主要取决于接触面间的剪切力的大小,具体为磁场强度,相对运动速度等多种因素决定。
实践证明:磁流变技术具有优异的磨削抛光性能。专利ZL96198445.7公开了磁流变流体精密加工零件表面的方法,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的磁流变液通过柔性抛光轮进入工件和柔性抛光轮的间隙,与工件部分表面接触并抛除与之接触的工件材料。专利ZL03124557.9公开了一种可喷射磁流变液并使其形成射流的外设磁场装置,该装置通过控制喷嘴周围磁场的大小,方向及工件的位置来控制磁流变液的变性,实现工件的抛光。专利ZL200410044076.0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磁流变复合抛光装置的回转工具头,其内部通入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精密控制系统控制工具头运动轨迹进而形成高精度的光学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使用的抛光液可以循环重复使用,实现对沉浸在抛光液回路中的光纤预制棒的外圆以及内孔的抛光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上水箱、下水箱、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弯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左支撑座、右支撑座、水泵、搅拌器;
上水箱固定在机箱架上,下水箱固定在机箱架上且其位于上水箱下方;
上水箱的下出水孔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水泵,再与左支撑座上的入水口连接;
右支撑座上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导管经过第二电磁阀与下水箱的入水口相连接,且右支撑座上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弯管与上水箱的入水口相连接;
下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及第一导管。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搅拌器控制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搅拌器控制开关与位于上水箱内的搅拌器电连接;水泵开关与位于上水箱输出端及左支撑座入水端之间的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水箱盖、左水嘴堵头、右水嘴堵头、左调节螺钉、石英玻璃管、右调节螺钉,水箱盖设置在上水箱上,左水嘴堵头、右水嘴堵头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上,左、右调节螺钉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右支撑座上,左支撑座与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石英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集成度高,操作安装方便,该循环系统使用的抛光液可以循环重复使用,实现了对沉浸在抛光液回路中的光纤预制棒的外圆以及内孔的抛光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501-第一导管;502-第一电磁阀;503-下水箱;504-搅拌器;505-上水箱;506-水箱盖;507-弯管;508-第二电磁阀;509-右调节螺钉;510-右水嘴堵头;511-石英玻璃管;512-左水嘴堵头;513-左支撑座;514-左调节螺钉;515-水泵;516-第二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上水箱505、下水箱503、第一导管501、第二导管516、第三导管、弯管507、第一电磁阀502、第二电磁阀508、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水泵515、搅拌器504;
上水箱505固定在机箱架上,下水箱503固定在机箱架上且其位于上水箱505下方;
上水箱505的下出水孔通过第二导管516连接水泵515,再与左支撑座513上的入水口连接;
右支撑座上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导管经过第二电磁阀508与下水箱503的入水口相连接,且右支撑座上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弯管507与上水箱505的入水口相连接;
下水箱50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502及第一导管501。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搅拌器控制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一电磁阀502电连接,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二电磁阀508电连接;搅拌器控制开关与位于上水箱505内的搅拌器504电连接;水泵开关与位于上水箱505输出端及左支撑座513入水端之间的水泵515电连接。
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水箱盖506、左水嘴堵头512、右水嘴堵头510、左调节螺钉514、石英玻璃管511、右调节螺钉509,水箱盖506设置在上水箱505上,左水嘴堵头512、右水嘴堵头510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上,左、右调节螺钉514、509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上,左支撑座513与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石英玻璃管511。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说明,但所陈述为在光纤预制棒加工领域,基于磁流变抛光原理的旋转磁场装置的最佳实施方案,不能限定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及实施案例所做的均等变化或者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上水箱(505)、下水箱(503)、第一导管(501)、第二导管(516)、第三导管、弯管(507)、第一电磁阀(502)、第二电磁阀(508)、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水泵(515)、搅拌器(504);
上水箱(505)固定在机箱架上,下水箱(503)固定在机箱架上且其位于上水箱(505)下方;
上水箱(505)的下出水孔通过第二导管(516)连接水泵(515),再与左支撑座(513)上的入水口连接;
右支撑座上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三导管经过第二电磁阀(508)与下水箱(503)的入水口相连接,且右支撑座上的第二出水口通过弯管(507)与上水箱(505)的入水口相连接;
下水箱(50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电磁阀(502)及第一导管(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搅拌器控制开关,水泵开关;第一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一电磁阀(502)电连接,第二电磁阀控制开关与第二电磁阀(508)电连接;搅拌器控制开关与位于上水箱(505)内的搅拌器(504)电连接;水泵开关与位于上水箱(505)输出端及左支撑座(513)入水端之间的水泵(51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水箱盖(506)、左水嘴堵头(512)、右水嘴堵头(510)、左调节螺钉(514)、石英玻璃管(511)、右调节螺钉(509),水箱盖(506)设置在上水箱(505)上,左水嘴堵头(512)、右水嘴堵头(510)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上,左、右调节螺钉(514、509)分别安装在左支撑座(513)、右支撑座上,左支撑座(513)与右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石英玻璃管(511)。
CN201720049196.2U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6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9196.2U CN20643614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49196.2U CN20643614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6143U true CN206436143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3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491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6143U (zh) 2017-01-17 2017-01-17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6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5568A (zh) * 2017-01-17 2017-05-24 郑州科技学院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CN107414608A (zh) * 2017-09-07 2017-12-0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回转式光纤预制棒磁流变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5568A (zh) * 2017-01-17 2017-05-24 郑州科技学院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CN107414608A (zh) * 2017-09-07 2017-12-0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回转式光纤预制棒磁流变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5568A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CN100406197C (zh) 常压等离子体抛光装置
CN105904333B (zh) 一种集群动态磁场控制抛光垫刚度的双面抛光装置及方法
CN206436143U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液循环系统
CN106584218B (zh) 一种微细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方法、介质及装置
US20210031328A1 (en) Efficient ultra-precise shear thickening and chemical synergy polishing method
CN109866085B (zh) 一种复合研磨精密管设备及抛光工艺
CN105328516A (zh) 磁流变柔性抛光垫的动态磁场自锐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04711703U (zh) 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
CN101032802A (zh) 常压等离子体抛光方法
Chen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novel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process for small concave surfaces using small ball-end permanent-magnet polishing head
CN105689343A (zh) 用于气弹簧压力管的清洗机
CN106737115A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机箱
CN107414608A (zh) 一种回转式光纤预制棒磁流变抛光机及其抛光方法
CN204162598U (zh) 芯棒的抛光设备、芯棒和光纤预制棒
CN114473720B (zh) 一种透镜阵列光学元件抛光方法及装置
CN107900790A (zh) 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
CN107457681B (zh) 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抛光头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12444365U (zh) 一种用于熔融石英玻璃加工的高效自动化抛光装置
CN106584262A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工件夹具
CN208179334U (zh) 一种用于加工腰型孔的抛光棒
CN110480426A (zh) 一种不规则内孔的抛光方法
CN206436112U (zh) 一种光纤预制棒抛光机箱
CN104842224B (zh) 一种锥体零件的磁力研磨光整方法及其装置
CN115673997A (zh) 一种细长管内表面磨料冲刷抛光工艺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