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6110U -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36110U
CN206436110U CN201621478082.1U CN201621478082U CN206436110U CN 206436110 U CN206436110 U CN 206436110U CN 201621478082 U CN201621478082 U CN 201621478082U CN 206436110 U CN206436110 U CN 206436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upport
steel band
rotating cylinde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80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ZHONGZHOU STEEL STRI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ZHONGZHOU STEEL STRI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ZHONGZHOU STEEL STRI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ZHONGZHOU STEEL STRI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80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36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36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36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带,并且对钢带输出稳定。滑槽在底板上,支杆的下端与滑槽配合,垫块在支杆上,垫块在底板上端,紧固螺钉与垫块配合,支杆的上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连接有圆环,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有转筒Ⅱ,转筒Ⅱ的外壁上通过另一个轴承连接有转筒Ⅰ,转动块焊接在转筒Ⅱ上。支架Ⅰ上端设有电机套,一个轴的一端与电机Ⅱ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在支架Ⅱ上,磨筒在轴上。传动装置中的电机支架和滚筒支架均在底板上端,限位装置通过支杆固定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抛光装置中的支架Ⅰ与支架Ⅱ均在底板上端,钢带分别放置在传送带、转筒Ⅰ和两个磨筒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是指以碳钢制成的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和运载构件,也可以用于捆扎货物,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对于钢带表面质量要求高,因此需要对钢带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并且需要一次性使整条钢带成型,对于稳定性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设计了这种钢带抛光输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带,并且对钢带输出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包括底板、传动装置、钢带、限位装置、抛光装置和电源线,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带,并且对钢带输出稳定。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支架、电机Ⅰ、传送带、滚筒、转轴和滚筒支架,传送带套在两个滚筒外端,滚筒通过一个转轴与电机Ⅰ的转轴通过销连接,电机Ⅰ固定在电机支架上,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滚筒支架上。
限位装置包括紧固螺钉、滑槽、垫块、支杆、转筒Ⅰ、转筒Ⅱ、转动块、螺杆、圆环和轴承,滑槽设置在底板上,支杆的下端与滑槽间隙配合,垫块焊接在支杆上,并且垫块在底板上端,垫块上设有螺栓孔,紧固螺钉与螺栓孔螺纹配合,支杆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螺杆,螺杆与支杆垂直,螺杆上靠近支杆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连接有圆环,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筒Ⅱ,转筒Ⅱ的外壁上通过另一个轴承连接有转筒Ⅰ,转动块焊接在转筒Ⅱ上。
抛光装置包括支架Ⅰ、电机Ⅱ、电机套、磨筒、支架Ⅱ和轴,支架Ⅰ与支架Ⅱ在同一平面,支架Ⅰ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电机套,电机Ⅱ固定在电机套中,一个轴的一端与电机Ⅱ通过销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架Ⅱ上,磨筒设置在轴上,并且磨筒与轴是一个整体。
传动装置中的电机支架和滚筒支架均焊接在底板上端,限位装置通过支杆固定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抛光装置中的支架Ⅰ与支架Ⅱ均焊接在底板上端,钢带分别放置在传送带、转筒Ⅰ和两个磨筒之间,电机Ⅰ与电机Ⅱ均与电源线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所述的转筒Ⅱ一端设有正螺纹,另一端设有反螺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所述的电机Ⅱ、电机套和轴均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带,并且对钢带输出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转动块与转筒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限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抛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的电机工作电路图。
图中:底板1;传动装置2;电机支架2-1;电机Ⅰ2-2;传送带2-3;滚筒2-4;转轴2-5;滚筒支架2-6;钢带3;限位装置4;紧固螺钉4-1;滑槽4-2;垫块4-3;支杆4-4;转筒Ⅰ4-5;转筒Ⅱ4-6;转动块4-7;螺杆4-8;圆环4-9;轴承4-10;抛光装置5;支架Ⅰ5-1;电机Ⅱ5-2;电机套5-3;磨筒5-4;支架Ⅱ5-5;轴5-6;电源线6。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传动装置2、钢带3、限位装置4、抛光装置5和电源线6,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带,并且对钢带输出稳定。
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支架2-1、电机Ⅰ2-2、传送带2-3、滚筒2-4、转轴2-5和滚筒支架2-6,传送带2-3套在两个滚筒2-4外端,滚筒2-4通过一个转轴2-5与电机Ⅰ2-2的转轴通过销连接,电机Ⅰ2-2固定在电机支架2-1上,转轴2-5通过轴承固定在滚筒支架2-6上。
限位装置4包括紧固螺钉4-1、滑槽4-2、垫块4-3、支杆4-4、转筒Ⅰ4-5、转筒Ⅱ4-6、转动块4-7、螺杆4-8、圆环4-9和轴承4-10,滑槽4-2设置在底板1上,支杆4-4的下端与滑槽4-2间隙配合,垫块4-3焊接在支杆4-4上,并且垫块4-3在底板1上端,垫块4-3上设有螺栓孔,紧固螺钉4-1与螺栓孔螺纹配合,支杆4-4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螺杆4-8,螺杆4-8与支杆4-4垂直,螺杆4-8上靠近支杆4-4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4-10连接有圆环4-9,螺杆4-8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筒Ⅱ4-6,转筒Ⅱ4-6的外壁上通过另一个轴承4-10连接有转筒Ⅰ4-5,轴承4-10分别与转筒Ⅰ4-5、转筒Ⅱ4-6过渡配合,转动块4-7焊接在转筒Ⅱ4-6上。
抛光装置5包括支架Ⅰ5-1、电机Ⅱ5-2、电机套5-3、磨筒5-4、支架Ⅱ5-5 和轴5-6,支架Ⅰ5-1与支架Ⅱ5-5在同一平面,支架Ⅰ5-1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电机套5-3,电机Ⅱ5-2固定在电机套5-3中,一个轴5-6的一端与电机Ⅱ5-2通过销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架Ⅱ5-5上,磨筒5-4设置在轴5-6上,并且磨筒5-4与轴5-6是一个整体。
传动装置2中的电机支架2-1和滚筒支架2-6均焊接在底板1上端,限位装置4通过支杆4-4固定在底板1上的滑槽4-2中,抛光装置5中的支架Ⅰ5-1与支架Ⅱ5-5均焊接在底板1上端,钢带3分别放置在传送带2-3、转筒Ⅰ4-5和两个磨筒5-4之间,电机Ⅰ2-2与电机Ⅱ5-2均与电源线6连接。将钢带3放置到传送带2-3上,电机Ⅰ2-2带动滚筒2-4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3运动,将钢带3不断的输出。钢带3运动至限位装置4上时,由于传送带2-3不断向前输送钢带3,钢带3的中间在转筒Ⅰ4-5上,钢带3的边缘在圆环4-9上继续向前输送,支杆4-4的高度超出转筒Ⅰ4-5在支杆4-4上的高度,防止钢带3在输出的过程中偏离位置,需要调节宽度时,将紧固螺钉4-1松开,然后将一根钢管或其他的管类工具套在转动块4-7上,推动工具让转动块4-7转动,转动块4-7带动转筒Ⅱ4-6转动,转筒Ⅱ4-6内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纹,转筒Ⅱ4-6带动两个螺杆4-8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使两支杆4-4在滑槽内的滑动,并且两支杆4-4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减小进而达到调节宽度的目的。钢带3运动至抛光装置5上时,钢带3从两磨筒5-4之间穿过,电机Ⅱ5-2带动轴5-6转动,进而带动磨筒5-4转动,使钢带3上下表面同时达到抛光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转筒Ⅱ4-6一端设有正螺纹,另一端设有反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电机Ⅱ5-2、电机套5-3和轴5-6均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钢带3放置到传送带2-3上,电机Ⅰ2-2带动滚筒2-4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2-3运动,将钢带3不断的输出。钢带3运动至限位装置4上时,由于传送带2-3不断向前输送钢带3,钢带3的中间在转筒Ⅰ4-5上,钢带3的边缘在圆环4-9上继续向前输送,支杆4-4的高度超出转筒Ⅰ4-5在支杆4-4上的高度,防止钢带3在输出的过程中偏离位置,需要调节宽度时,将紧固螺钉4-1松开,然后将一根钢管或其他的管类工具套在转动块4-7上,推动工具让转动块4-7转动,转动块4-7带动转筒Ⅱ4-6转动,转筒Ⅱ4-6内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螺纹,转筒Ⅱ4-6带动两个螺杆4-8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使两支杆4-4在滑槽内的滑动,并且两支杆4-4之间的间距变大或减小进而达到调节宽度的目的。钢带3运动至抛光装置5上时,钢带3从两磨筒5-4之间穿过,电机Ⅱ5-2带动轴5-6转动,进而带动磨筒5-4转动,使钢带3上下表面同时达到抛光的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传动装置(2)、钢带(3)、限位装置(4)、抛光装置(5)和电源线(6),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支架(2-1)、电机Ⅰ(2-2)、传送带(2-3)、滚筒(2-4)、转轴(2-5)和滚筒支架(2-6),传送带(2-3)套在两个滚筒(2-4)外端,滚筒(2-4)通过一个转轴(2-5)与电机Ⅰ(2-2)的转轴通过销连接,电机Ⅰ(2-2)固定在电机支架(2-1)上,转轴(2-5)通过轴承固定在滚筒支架(2-6)上;
限位装置(4)包括紧固螺钉(4-1)、滑槽(4-2)、垫块(4-3)、支杆(4-4)、转筒Ⅰ(4-5)、转筒Ⅱ(4-6)、转动块(4-7)、螺杆(4-8)、圆环(4-9)和轴承(4-10),滑槽(4-2)设置在底板(1)上,支杆(4-4)的下端与滑槽(4-2)间隙配合,垫块(4-3)焊接在支杆(4-4)上,并且垫块(4-3)在底板(1)上端,垫块(4-3)上设有螺栓孔,紧固螺钉(4-1)与螺栓孔螺纹配合,支杆(4-4)的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螺杆(4-8),螺杆(4-8)与支杆(4-4)垂直,螺杆(4-8)上靠近支杆(4-4)的一端通过一个轴承(4-10)连接有圆环(4-9),螺杆(4-8)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转筒Ⅱ(4-6),转筒Ⅱ(4-6)的外壁上通过另一个轴承(4-10)连接有转筒Ⅰ(4-5),转动块(4-7)焊接在转筒Ⅱ(4-6)上;
抛光装置(5)包括支架Ⅰ(5-1)、电机Ⅱ(5-2)、电机套(5-3)、磨筒(5-4)、支架Ⅱ(5-5)和轴(5-6),支架Ⅰ(5-1)与支架Ⅱ(5-5)在同一平面,支架Ⅰ(5-1)上端通过焊接连接有电机套(5-3),电机Ⅱ(5-2)固定在电机套(5-3)中,一个轴(5-6)的一端与电机Ⅱ(5-2)通过销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架Ⅱ(5-5)上,磨筒(5-4)设置在轴(5-6)上,并且磨筒(5-4)与轴(5-6)是一个整体;
传动装置(2)中的电机支架(2-1)和滚筒支架(2-6)均焊接在底板(1)上端,限位装置(4)通过支杆(4-4)固定在底板(1)上的滑槽(4-2)中,抛光装置(5)中的支架Ⅰ(5-1)与支架Ⅱ(5-5)均焊接在底板(1)上端,钢带(3)分别放置在传送带(2-3)、转筒Ⅰ(4-5)和两个磨筒(5-4)之间,电机Ⅰ(2-2)与电机Ⅱ(5-2)均与电源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Ⅱ(4-6)一端设有正螺纹,另一端设有反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Ⅱ(5-2)、电机套(5-3)和轴(5-6)均设有两个。
CN201621478082.1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Active CN206436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8082.1U CN20643611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8082.1U CN20643611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36110U true CN206436110U (zh) 2017-08-25

Family

ID=5964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8082.1U Active CN20643611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36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3831U (zh) 卧式管子组对及旋转焊接专用装置
CN204449078U (zh) 一种托料架及设有该托料架的折弯机
CN106312605A (zh)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
CN105253693A (zh) 一种高效电缆放线机
CN206622552U (zh) 一种用于钢筋焊网机的钢筋布料装置
CN203268873U (zh) 一种风冷机及其输送带用纠偏系统
CN207827228U (zh) 一种板材进料调节传送装置
CN206436110U (zh) 一种钢带多表面同时抛光装置
CN109290908A (zh) 用于梯形导轨的双面磨光机
CN103143859A (zh) 一种用于焊接机更换模具的换模小车
CN202763264U (zh) 多丝埋弧焊机
CN107717034A (zh) 一种可自动输送料及自动检测的数控铣槽机
CN105215103B (zh) 一种u形加热管连续加工设备
CN106624120A (zh) 一种钢管连续切段设备
CN109759517A (zh) 一种自动送料机
CN104526207A (zh) 一种支托轮焊接机
CN205170020U (zh) 一种高效电缆放线机
CN104907449B (zh) 一种卧式c型钢堆码系统
CN103722114A (zh) 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
CN202591461U (zh) 一种冷床用进料装置
CN206126220U (zh) 一种石墨片的自动排列装置
CN207615816U (zh) 微孔火花机
CN202115965U (zh) 皮带在线调偏装置
CN206643384U (zh) 一种挖掘机中部平台加工装置
CN204724749U (zh) 一种c型钢堆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