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26290U -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26290U
CN206426290U CN201621471288.1U CN201621471288U CN206426290U CN 206426290 U CN206426290 U CN 206426290U CN 201621471288 U CN201621471288 U CN 201621471288U CN 206426290 U CN206426290 U CN 206426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lifting pin
bar
concrete structure
structure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1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法善
张绪根
周现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Jiangsu Dingda Building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DINGDA BUILDING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DINGDA BUILDING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1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26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26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26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所述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所述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包括一个横向定位杆和设置在顶升杆上的竖向标尺刻度,所述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延伸到顶升杆处,所述顶升杆上位于竖向标尺刻度一侧开设有一个竖向长条形通孔,所述竖向长条形通孔上设置有一个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效率高,可以精准控制打孔深度,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打孔是一种常见的打孔作业方式,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和家装行业使用较多。
现有钻孔方法往往是登高,手持电锤作业,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电锤重量大,工人劳动强度大;2、手持电锤钻孔的方向有较强的随机性,不能保证孔深方向与混凝土表面垂直;3、手持电锤钻孔时工人面部距离工作面较近,灰尘经常会落入工人的眼睛或吸入体内,对健康不利;4、由于建筑高度原因,手持电锤钻孔时,往往要在脚手架上才能够到板底,移动位置时要连带脚手架一起移动,较麻烦,工作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申请201520109109.9公开了一种高空移动式顶板转孔装置,此装置解决了上述的现有钻孔方法的缺陷,但该装置不能对打孔的深度进行控制,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效率高,可以精准控制打孔深度,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所述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所述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包括一个横向定位杆和设置在顶升杆上的竖向标尺刻度,所述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延伸到顶升杆处,所述顶升杆上位于竖向标尺刻度一侧开设有一个竖向长条形通孔,所述竖向长条形通孔上设置有一个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螺栓的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贴靠在顶升杆有竖向标尺刻度的一面上,所述杆部穿过竖向长条形孔,所述杆部上配设有紧固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竖向标尺刻度、竖向长条形通孔、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设置到立杆上,将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到顶升杆上,另一端延伸到立杆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与上连杆、下连杆相互平行,所述操纵杆的分别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操纵杆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的两个铰接点称为一组铰接点,所述顶升杆和立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铰接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杆的顶端通过钢箍环固定有电锤,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锤与控制开关通过电源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效率高,可以精准控制打孔深度,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立杆,2、上连杆,3、顶升杆,4、下连杆,5、平行四边形框架,6、横向定位杆,7、竖向标尺刻度,8、竖向长条形通孔,9、定位螺栓,10、操纵杆,11、一组铰接点,12、钢箍环,13、电锤,14、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立杆1、上连杆2、顶升杆3和下连杆4,所述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5,所述顶升杆的顶端通过钢箍环12固定有电锤13。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所述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包括一个横向定位杆6和设置在顶升杆上的竖向标尺刻度7,所述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延伸到顶升杆处,所述顶升杆上位于竖向标尺刻度一侧开设有一个竖向长条形通孔8,所述竖向长条形通孔上设置有一个定位螺栓9和紧固螺母(图中未示出),具体的,所述定位螺栓的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贴靠在顶升杆有竖向标尺刻度的一面上,所述杆部穿过竖向长条形孔,所述杆部上配设有紧固螺母,当松开紧固螺母时,定位螺栓可以在竖向长条形通孔内上下移动,当拧紧紧固螺母时,定位螺栓就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从定位螺栓的头部可以对准竖向标尺刻度上的数值进行读数。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操纵杆10,所述操纵杆与上连杆、下连杆相互平行,所述操纵杆的分别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操纵杆的一端形成有手柄,使用时,往下压手柄,顶升杆就会向下顶升,从而使的电锤向上打孔,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4,所述电锤与控制开关通过电源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纵杆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的两个铰接点称为一组铰接点11,所述顶升杆和立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铰接点,铰接可以采用螺栓铰接方式,使用时,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身高和使用习惯,调节操纵杆的上下位置,使其高度适合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定位好打孔位置,用标记标出;
然后,根据设定的打孔深度,调节好定位螺栓的位置,使得定位螺栓头部的上表面与横向定位杆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与打孔深度相同;
最后,开始打孔,打孔过程中向下压操纵杆,直到操纵杆压不动的时候,同时可以观察到,定位螺栓顶到横向定位杆,此时,孔深达到预定深度,打孔结束。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将竖向标尺刻度、竖向长条形通孔、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设置到立杆上,将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到顶升杆上,另一端延伸到立杆处,实际就是进行了一个位置互换,工作原理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施工方便,效率高,可以精准控制打孔深度,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所述立杆、上连杆、顶升杆和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
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所述打孔深度预设控制部件包括一个横向定位杆和设置在顶升杆上的竖向标尺刻度,所述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延伸到顶升杆处,所述顶升杆上位于竖向标尺刻度一侧开设有一个竖向长条形通孔,所述竖向长条形通孔上设置有一个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的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贴靠在顶升杆有竖向标尺刻度的一面上,所述杆部穿过竖向长条形孔,所述杆部上配设有紧固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竖向标尺刻度、竖向长条形通孔、定位螺栓和紧固螺母设置到立杆上,将横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到顶升杆上,另一端延伸到立杆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框架区域的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与上连杆、下连杆相互平行,所述操纵杆的分别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与顶升杆、立杆相铰接的两个铰接点称为一组铰接点,所述顶升杆和立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铰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杆的顶端通过钢箍环固定有电锤,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电锤与控制开关通过电源线相连接。
CN201621471288.1U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Active CN206426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1288.1U CN20642629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1288.1U CN20642629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26290U true CN206426290U (zh) 2017-08-22

Family

ID=59585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1288.1U Active CN206426290U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262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6663A (zh) * 2018-02-05 2018-05-29 大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室内建筑物顶部和墙柱侧面钻孔植筋用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6663A (zh) * 2018-02-05 2018-05-29 大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室内建筑物顶部和墙柱侧面钻孔植筋用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6290U (zh) 一种在混凝土结构底部向上植筋打孔的装置
CN203614056U (zh) 一种钻井管柱自动化操作系统
CN20685470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植筋钻孔装置
CN105332376B (zh) 液压式机械手拔桩夹紧装置及拔桩机
CN201679218U (zh) 建筑物内部吊顶施工用顶板钻孔装置
CN205165973U (zh) 顶植筋孔钻孔支撑装置
CN207971457U (zh) 一种超高处顶板钻孔组合木架
CN107386657A (zh) 一种用于装修施工的泥瓦刀
CN204525381U (zh) 一种用于钻顶棚吊顶筋孔的升降电锤组合压力杆件
CN207727999U (zh) 梁底植筋辅助装置
CN206276849U (zh) 电缆切割装置
CN210850119U (zh) 一种顶板钻孔辅助装置
CN206309286U (zh) 一种用于楼层板顶开洞的工具
CN202954746U (zh) 一种便于在建筑物高处钻孔的装置
CN208811383U (zh) 一种管桁架焊接挡风装置
CN202131972U (zh) 一种顶板植筋打眼快捷工具
CN202325327U (zh) 试井仪器串活页式挡叉
CN205571485U (zh) 一种向上钻孔专用支架及向上钻孔专用设备
CN206335166U (zh) 屋顶开孔专用工具
CN206290212U (zh) 用于开设建筑物顶板吊杆植筋眼的定型化工具
CN203401104U (zh) 一种梁板底部钻眼工具
CN203281933U (zh) 升降式顶板打孔机
CN204053009U (zh) 一种垂直植筋钻孔简易操作架
CN206104949U (zh) 一种顶板钻孔装置
CN204912844U (zh) 用于顶板钻孔的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15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City Zhonglou District Mushu Road No. 10

Co-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ingda Building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15 Jiangsu province Changzhou City Zhonglou District Mushu Road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Dingda Building New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