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554U - 新型管夹 - Google Patents

新型管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554U
CN206419554U CN201621373353.7U CN201621373353U CN206419554U CN 206419554 U CN206419554 U CN 206419554U CN 201621373353 U CN201621373353 U CN 201621373353U CN 206419554 U CN206419554 U CN 206419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ring
pipe
clamp
no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33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Ming Zh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Ming Zh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Ming Zh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Ming Zhan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33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5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夹,解决了常规的管夹对紧固螺栓的螺纹牙损伤较而影响紧固螺栓的寿命以及管夹的寿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新型管夹包括依次连接固定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所述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内侧壁抵触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橡胶垫圈。所述新型管夹达到了在紧固管道时受力更加均衡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新型管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特别涉及一种管夹。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的管道铺设过程中,需要加装一定数量的管夹,这些管夹固定在铺设的基架上,用于固定管道,这些管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879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纹连接式短管夹,包括端面呈弧形的下管夹和上管夹,所述下管夹和上管夹相对设置,所述上管夹和下管夹的侧边设有相互平行的侧边板,所述侧边板上设有螺栓孔以及与螺栓孔相配的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在上管夹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柱,在螺柱相配设有螺母。
但上述管夹的上下管夹均为180°的弧形管夹,上管夹和下管夹的固定仅依靠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固定,当管夹中固定管道时,管道以及下管夹的承重均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紧固螺栓上的支撑,此时紧固螺母固定在紧固螺栓上的螺纹牙上,即管道和下管夹的重量均依靠紧固螺栓的螺纹牙的支撑,因此常规的管夹对紧固螺栓的螺纹牙损伤较大,影响紧固螺栓的寿命以及管夹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管夹,所述管夹在紧固管道时受力更加均衡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管夹,包括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所述第一管夹为周向角度小于180°的弧形管夹,所述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为周向角度相同的弧形管夹,所述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依次连接固定后成周向角度为360°的圆弧状管夹,所述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内侧壁抵触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家的周向角度相同,因此当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依次连接将管道固定后,管道的重心位于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连接平面上,此时管道是通过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一起提供的支持力支撑着,而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是通过和第一管夹的连接固定才能保证不发生位移,同时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连接固定处、第一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连接固定处位于管道重心的上方且关于管道重心所在竖直线对称,此时管道的重力最终在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连接固定处、第一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连接固定处分别被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力,其中第一个力的方向相切与第一管夹的圆弧面,第二个力的方向与第一个力垂直,这种结构使管道的重力被分解成4个力,并且这4个力的强度均小于管道重力,使管夹的受理更加均衡。同时,环形橡胶垫的设置防止了当管道内液体通过时,管道和管夹间发生相互位移而被磨损,同时环形橡胶垫为一体设置,仅有一个用于套设在管道外端的开口,能够最大程度的将管道内液体流过时产生的力缓冲均匀至管夹的每一处侧壁上,使管夹受到的影响最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管夹连接固定处均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且设有螺栓孔的侧边板以及穿设于螺栓孔并将侧边板固定的紧固螺栓,所属紧固螺栓配设有紧固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固定在侧边板上将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固定连接,固定方式简单,安装简便。同时在安装完管道后,第二管夹与第三管夹的连接固定处的紧固螺栓受到向下的剪切力,同时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的固定处紧固螺栓、第一管夹和第三管夹的固定处紧固螺栓均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力,其中第一个力的方向相切与紧固螺栓的轴向平行,第二个力平行于紧固螺栓的径向,即第一个力由紧固螺母的螺纹牙对紧固螺栓的螺纹牙的支持力抵消,第二个力由螺纹孔对紧固螺栓的支持力抵消,因此此时受力平衡且受力均匀,延长了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橡胶垫圈的开口相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连接固定处设置,所述环形橡胶垫圈在开口处向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连接固定处延伸且延伸至螺栓孔外侧,所述环形橡胶垫圈设有供紧固螺栓穿设的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橡胶垫圈使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连接固定处设有环形橡胶垫片使两者不会因为抖动而磨损,同时环形橡胶垫圈的设置使上管夹和下管夹之间存在缓冲层,削弱了因为管道抖动引发的紧固螺栓抖动的抖动幅度,提高紧固螺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管夹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紧固螺栓将环形橡胶垫圈进行定位,防止环形橡胶垫圈发生轴向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夹、第二管夹、第三管夹均为周向角度为120°弧形管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均为120°弧形管夹时,第一管夹、第二管夹以及第三管夹的受力较均衡,而且生产时,第一管夹、第二管夹以及第三管夹的可以一同批量生产,方便生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橡胶垫圈向外翻折形成将第一管夹、第二管夹以及第三管夹包覆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连接固定处穿出的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橡胶垫圈设有将第一管夹、第二管夹以及第三管夹包覆的翻边,翻边的设置使安装更加简便,可以通过先将橡胶垫圈套设在管道上,之后将已经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一管夹塞入翻边内,之后将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塞入翻边内,将相邻的侧边板对齐,拧上紧固螺栓以及紧固螺母。这种方式简单快捷,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掉落。第一通孔的设置,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进行定位。同时,翻边的设置使环形橡胶垫圈能够提供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一定程度上的支撑力,使管道的重力一部分分散到环形橡胶垫圈(2)上。当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发生脱落时,固定在第一管夹的环形橡胶垫圈依旧能够支撑起管道以及防止了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边的宽度至少为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管夹宽度的一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翻边将管夹完全包覆在翻边内侧,防止了这段管夹被空气氧化,同时上述的翻边长度加强了翻边对管夹固定力,方便管夹的安装与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夹的外侧端面中部设有螺母以及固定于螺母上的螺柱,所述翻边上设有供螺母伸出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管夹上固定螺母,这种生产方式简单,而且适合批量生产,同时在安装时,通过螺母与螺柱将管夹固定在端面上,固定方式简单,固定强度高。环形橡胶垫圈的翻边设有供螺母伸出的第二通孔;有利于对第一管夹进行定位,方便管夹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橡胶垫内侧面周向设有环形凸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棱设置,将环形橡胶垫圈与管道的面接触改进为线接触,加强了管道于环形橡胶垫圈的压强,从而加强了管道和管夹间的轴向摩擦力,同时环形凸棱较平面而言,更加容易变形使管道达到缓冲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型管夹通过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的依次连接固定组合而成,在新型管夹内壁抵触设有环形橡胶垫圈,且环形橡胶垫圈设有将新型管夹包覆的翻边,这种设置,使新型管夹固定管道时受力更加均匀,且使用寿命延长,同时解决了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脱落会引发的第二管夹、第三管夹和管道可能脱落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管夹、第二管夹和第三管夹连接固定示意图;
图4为环形橡胶垫圈的俯视图。
图中:11、第一管夹;111、螺母;112、螺柱;12、第二管夹;13、第三管夹;14、侧边板;2、环形橡胶垫圈;21、孔;22、翻边;221、第一通孔;222、第二通孔;23、环形凸棱;30、螺栓孔;31、紧固螺栓;32、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管夹,包括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依次连接固定后形成周向角度为360°的圆弧状管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周向角度均为120°,因为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轴向角度相同可以方便生产,前期的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以及第三管夹13的工艺流程相同,且使用模具也相同。同时,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连接固定处均设有相互平行且设有螺栓孔21的侧边板14以及穿设于螺栓孔21并将侧边板14固定的紧固螺栓,所属紧固螺栓配设有紧固螺母111。在第一管夹11的外侧端面中部设有螺母111以及固定于螺母111上的螺柱112。
在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内侧壁抵触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橡胶垫圈2,其中环形橡胶垫圈2的开口于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连接固定处相对,同时,环形橡胶垫圈2在开口处向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连接固定处延伸且延伸至螺栓孔21外侧,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设有供紧固螺栓穿设的孔2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环形橡胶垫圈2向外翻折形成将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以及第三管夹13包覆的翻边22,翻边22上设有供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连接固定处穿出的第一通孔221,翻边22上也设有供螺母111伸出的第二通孔222。其中翻边22的宽度至少为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管夹宽度的一半,在本实施例中,翻边22的宽度为管夹宽度的一半,正好将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包裹在翻边22内部。
如图2所示,在环形橡胶垫圈2内侧边轴向设置有环形凸棱23,将环形橡胶垫圈2与管道的面接触改进为线接触,加强了管道与环形橡胶垫圈2的压强,从而加强了管道和管夹间的轴向摩擦力,同时环形凸棱23较平面而言,更加容易变形使管道达到缓冲的目的。
在安装新型管夹时,先将螺柱112固定在安装面上,将第一管夹11通过螺柱112与螺母111的配合,将第一管夹11固定在安装面上。通过环形橡胶垫圈2的开口将环形橡胶垫圈2套设在管道上,之后通过翻边22上第二通孔222的定位作用,将第一管夹11塞入环形橡胶垫圈2的翻边22中,之后再将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塞入环形橡胶垫圈2的翻边22中,因为翻边22的宽度至少为管夹宽度的一半,因此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并不会从环形橡胶垫圈2的翻边22中脱落。最后通过第一通孔221的定位,将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相邻侧边板14使用紧固螺栓31和紧固螺母111的配合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所述第一管夹(11)为周向角度小于180°的弧形管夹,所述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为周向角度相同的弧形管夹,所述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依次连接固定后成周向角度为360°的圆弧状管夹,所述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内侧壁抵触设置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橡胶垫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连接固定处均设有相互平行且设有螺栓孔(30)的侧边板(14)以及穿设于螺栓孔(30)并将侧边板(14)固定的紧固螺栓(31),所属紧固螺栓(31)配设有紧固螺母(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的开口相对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连接固定处设置,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在开口处向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连接固定处延伸且延伸至螺栓孔(30)外侧,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设有供紧固螺栓(31)穿设的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第三管夹(13)均为周向角度为120°弧形管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向外翻折形成将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以及第三管夹(13)包覆的翻边(22),所述翻边(22)上设有供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连接固定处穿出的第一通孔(2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2)的宽度至少为第一管夹(11)、第二管夹(12)和第三管夹(13)的管夹宽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1)的外侧端面中部设有螺母(111)以及固定于螺母(111)上的螺柱(112),所述翻边(22)上设有供螺母(111)伸出的第二通孔(2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垫圈(2)内侧面周向设有环形凸棱(23)。
CN201621373353.7U 2016-12-14 2016-12-14 新型管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9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3353.7U CN206419554U (zh) 2016-12-14 2016-12-14 新型管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3353.7U CN206419554U (zh) 2016-12-14 2016-12-14 新型管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554U true CN206419554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5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33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9554U (zh) 2016-12-14 2016-12-14 新型管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506A (zh) * 2021-06-25 2021-10-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外置的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506A (zh) * 2021-06-25 2021-10-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外置的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9561U (zh) U型管夹
CN207880235U (zh) 加强型非焊接管道连接卡箍
CN105387281A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6419554U (zh) 新型管夹
CN206591832U (zh) 高层混凝土竖向输送管的加固装置
CN205634550U (zh) 绳轮
CN206973113U (zh) 一种防脱落法兰用橡胶密封垫
CN202742674U (zh) 一种塑料管口整圆器
CN207093968U (zh) 一种活接头组件
CN203785214U (zh) Irr纤维织物风管系统
CN201024665Y (zh) 管根堵洞用组合模板
CN210266210U (zh) 一种可吸收变形的免拆模管道接头
CN201259021Y (zh) 管支撑架
CN205244624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07213345U (zh) 一种柔性管道固定支架
CN207246577U (zh) 一种管道盖板
CN208381492U (zh) 一种管道支吊架
CN207316243U (zh) 一种管道安装组件
CN208634188U (zh) 一种管道专用缩紧螺母
CN207609099U (zh) 一种螺栓球连接封檐支托结构系统
CN206036505U (zh) 新型盲法兰
CN207526109U (zh) 贯穿于楼板的垂直立管周围堵洞装置
CN205896416U (zh) 新型仪表管卡固装置
CN206093351U (zh) 一种玻璃钢管道的维护装置
CN201712058U (zh) 紧固螺栓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