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9101U -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419101U
CN206419101U CN201720123463.6U CN201720123463U CN206419101U CN 206419101 U CN206419101 U CN 206419101U CN 201720123463 U CN201720123463 U CN 201720123463U CN 206419101 U CN206419101 U CN 20641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wall
plate
catch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34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reates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reates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reates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reates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234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41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41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4191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设有后端盖,后端盖远离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且壳体远离排气管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靠近后端盖的一端均与后端盖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延长高压高温空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使散热鳍片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能够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从壳体内取出,方便清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冷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背景技术
公交车中冷器实际上是公交车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公交车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公交车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公交车中冷器内部管道常附有油泥、胶质等脏物,不仅使空气流通道变窄,而且冷却热交换能力降低,现有的中冷器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设有后端盖,后端盖远离壳体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且壳体远离排气管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靠近后端盖的一端均与后端盖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分别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且第一挡风板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一固定块,且第一挡片和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外壁均与上固定板的底部连接,且第一挡片和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二挡风板包括第二挡片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一挡片和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外壁均与下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连接,且第二挡片和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和进气管分别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均通过转轴或轴承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上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和下固定板底部外壁上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且滑块分别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延伸至壳体的内壁上,且散热鳍片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金属板,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与壳体顶部和底部外壁上的散热鳍片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均通过转轴或轴承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连接,高压热空气经进气管进入壳体内,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阻挡空气,使空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散热鳍片能够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
2.壳体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上固定板的顶部外壁和下固定板底部外壁上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且滑块分别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通过抽拉后端盖将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从壳体内取出,方便清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
本实用新型能够延长高压高温空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使散热鳍片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能够将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从壳体内取出,方便清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中冷器性能强,有效保证发动机智能恒温变频冷却系统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后端盖、3排气管、4进气管、5上固定板、6下固定板、7第一挡片、8第一固定块、9第一弹簧、10第二挡片、11第二弹簧、12第二固定块、13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设有后端盖2,后端盖2远离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3,且壳体1远离排气管3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气管4,壳体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且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靠近后端盖2的一端均与后端盖2连接,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上分别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且第一挡风板包括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且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的顶部外壁均与上固定板5的底部连接,且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通过第一弹簧9连接,第二挡风板包括第二挡片10和第二固定块12,且第一挡片10和第一固定块12的顶部外壁均与下固定板6的顶部外壁连接,且第二挡片10和第二固定块12通过第二弹簧11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管3和进气管4分别与壳体1的内部相连通,第一挡片7和第二挡片10均通过转轴或轴承分别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的顶部外壁连接,壳体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上固定板5的顶部外壁和下固定板6底部外壁上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且滑块分别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鳍片13,散热鳍片13延伸至壳体1的内壁上,且散热鳍片13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均为金属板,且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分别与壳体1顶部和底部外壁上的散热鳍片13相配合。
工作原理:第一挡片7和第二挡片10均通过转轴或轴承分别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的顶部外壁连接,高压热空气经进气管进入壳体内,第一挡片4和第二挡片10阻挡空气,使空气在壳体1内停留的时间延长,散热鳍片13能够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壳体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上固定板5的顶部外壁和下固定板6底部外壁上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且滑块分别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通过抽拉后端盖2将上固定板7和下固定板10从壳体1内取出,方便清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外侧设有后端盖(2),后端盖(2)远离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排气管(3),且壳体(1)远离排气管(3)的一侧外壁上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且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靠近后端盖(2)的一端均与后端盖(2)连接,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上分别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且第一挡风板包括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且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的顶部外壁均与上固定板(5)的底部连接,且第一挡片(7)和第一固定块(8)通过第一弹簧(9)连接,第二挡风板包括第二挡片(10)和第二固定块(12),且第一挡片(10)和第一固定块(12)的顶部外壁均与下固定板(6)的顶部外壁连接,且第二挡片(10)和第二固定块(12)通过第二弹簧(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和进气管(4)分别与壳体(1)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片(7)和第二挡片(10)均通过转轴或轴承分别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的顶部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上固定板(5)的顶部外壁和下固定板(6)底部外壁上均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且滑块分别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上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散热鳍片(13),散热鳍片(13)延伸至壳体(1)的内壁上,且散热鳍片(13)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均为金属板,且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分别与壳体(1)顶部和底部外壁上的散热鳍片(13)相配合。
CN201720123463.6U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463.6U CN206419101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3463.6U CN206419101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19101U true CN206419101U (zh) 2017-08-18

Family

ID=5957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34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19101U (zh) 2017-02-10 2017-02-10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19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5145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散热冷却装置
CN102664562A (zh) 柔性基座的温差发电装置
CN206210889U (zh) 一种货车用蓄电池放置箱
CN202756083U (zh) 柴油机用顶置中冷器
CN206419101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中冷器总成
CN206031356U (zh) 涡轮增压汽车干式双离合器及制动器快速自行冷却系统
CN201497270U (zh) 一种蓄冷盒
CN204886654U (zh)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强制式风冷散热装置
CN210370899U (zh) 一种用于家用汽车的水冷式中冷器
CN206681842U (zh) 一种新型增压空气冷却器
CN203607513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散热器
CN105971763B (zh) 一种具有风水冷却功能的发动机外壳
CN208369459U (zh) 一种光伏储能微电网变流器冷却系统
CN208745775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装置
CN209054980U (zh) 一体式换热器结构
CN203515787U (zh) 消防柴油机用中冷器
CN203675529U (zh) 动中通天线罩热交换式散热器
CN201166521Y (zh) 一种新型中冷器
CN203352458U (zh) 热管自冷散热式光伏逆变柜
CN207634175U (zh) 一种无内翅片内部凸点焊接的层叠式中冷器
CN206035632U (zh)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中冷器
CN107816381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排气系统隔热罩
CN206681843U (zh) 中冷器
CN206797159U (zh) 一种可维持内部元部件恒温的汽车充电桩
CN206158845U (zh) V型柴油机左右中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