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9820U -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 Google Patents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9820U
CN206389820U CN201720056825.4U CN201720056825U CN206389820U CN 206389820 U CN206389820 U CN 206389820U CN 201720056825 U CN201720056825 U CN 201720056825U CN 206389820 U CN206389820 U CN 206389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barrel
inner cylinder
casing
sparge pip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568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金阳
谭鸿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Original Assignee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filed Critical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Priority to CN2017200568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9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9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98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包括:箱体,其顶部设有箱门,箱体内设有换气扇,换气扇上设有保温板,箱体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计;培育器,其设置在箱体内部,培育器包括基座和桶体,桶体包括外筒、内筒、环形板以及环形桶盖,外筒和内筒上设有接种孔;喷水装置,其包括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供水管连通变频水泵;四个补光灯,其中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箱体内的左、右侧壁并朝向内筒的内部进行照射,剩余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箱体内的前、后侧壁并朝向外筒进行照射。本实用新型的培育箱有效增大了培育箱中的实际可用种植面积,使食用菌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Description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育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目前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食用菌生长必须具备合适的温度条件,必须提供和保持洁净的生长环境。目前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一般是采用床栽、露天栽种或者料袋连体栽种,采用床栽或露天栽种的食用菌的栽培属于开放式场所,这样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到病虫侵害,为了防止病虫害,对菌菇施用农药,就会形成污染,降低产品质量,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食用菌培育箱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食用菌培育箱大多存在食用菌产量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通过箱体、培育器的外筒和内筒、喷水装置以及补光灯的结构设计,外筒和内筒上设有多个接种孔,有效增大了实际可用种植面积,使培育箱中食用菌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包括:
箱体,其顶部设有翻盖式密封箱门,所述箱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与右侧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上设有翻盖式密封保温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滑轮,所述箱体的左侧壁设有推把,所述箱体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计;
培育器,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培育器包括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基座和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可拆卸式桶体,所述桶体包括外筒、与外筒同轴设置的内筒、将外筒和内筒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并形成带敞口的空心腔体的环形板、以及与所述外筒相互铰接并将所述敞口覆盖和封闭所述空心腔体的环形桶盖,其中,所述内筒的直径为40~50cm,所述外筒的直径比所述内筒的直径大8~10cm,所述空心腔体用于填充食用菌培养基;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上均匀设有供食用菌菌种接种的多个接种孔,所述外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外筒外部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延长线上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一圆台状杯体,所述内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内筒内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二圆台状杯体,所述第一圆台状杯体和所述第二圆台状杯体沿所述桶体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2~3cm;沿所述外筒的内圆周面和所述内筒的外圆周面分别设置有将所述接种孔的孔口覆盖的一整块塑料薄膜;
喷水装置,其包括轴向水平固设在所述内筒中部的第一喷水管、两根分别水平固设在所述箱体内前、后侧壁的第二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三排第一喷嘴,三排第一喷嘴分设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管壁的顶部和两侧,朝所述内筒内部喷水,所述第二喷水管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一排第二喷嘴,朝向所述外筒中部喷水,所述第二喷嘴个数等于任意一排所述第一喷嘴的个数,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嘴口直径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嘴口直径的五分之一,使得所述外筒外部的喷水量大于所述内筒内部的喷水量;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为长度1~2cm的雾化喷嘴,所述第一喷水管和所述第二喷水管的直径均为2~3cm,所述第一喷水管和所述第二喷水管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供水管连通一变频水泵,以实现喷水期间的间隔喷水;
四个补光灯,其中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左、右侧壁并朝向所述内筒的内部进行照射,剩余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前、后侧壁并朝向所述外筒进行照射。
优选的是,所述外筒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外筒长度相等的三个长条状凸起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长宽高均相同的三个长条状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扣合,以此实现所述基座和所述桶体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换气扇与所述保温板之间还设有滤网。
优选的是,所述接种孔的直径为5~6cm。
优选的是,所述喷水管与所述桶体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采用透明保温材料真空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为可封闭式结构,能有效减少食用菌培育期间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通过两个换气扇和滤网对箱体内部进行不定期的通风,能降低杂菌感染的几率,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与外界环境不会直接接触,不用对菌菇施用农药,不会产生污染,进而能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和质量,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
第二、所述换气扇上设有一翻盖式密封保温板,在不通风换气期间能闭合所述保温板,有效减少箱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保证了培育箱内食用菌生长期间温度的稳定,促进食用菌的生长;
第三、所述桶体包括外筒、与外筒同轴设置的内筒、将外筒和内筒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并形成带敞口的空心腔体的环形板、以及与所述外筒相互铰接并将所述敞口覆盖和封闭所述空心腔体的环形桶盖,外筒和内筒上设有多个接种孔,食用菌可以在外筒和内筒的接种孔的孔口生长,外筒、内筒同时都能接种且都为筒状结构,有效增大了所述培育器的实际可用种植面积,使食用菌产量能比常规的食用菌培育箱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四、由于箱体由透明保温材料真空玻璃制作,使培育器能接受到外界环境的光照,又由于箱体的内部还设有四个补光灯,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左、右侧壁并朝向所述内筒的内部进行照射,剩余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前、后侧壁并朝向所述外筒进行照射,保证了外筒和内筒的接种孔部位能通过补光灯进行光照补充,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第五、所述外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外筒外部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延长线上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一圆台状杯体,所述内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内筒内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二圆台状杯体,能引导食用菌沿第一、第二圆台状杯体生长,防止食用菌杂乱无序生长,从而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卖相;
第六、喷水装置包括轴向水平固设在所述内筒中部的第一喷水管、两根分别水平固设在所述箱体内前、后侧壁的第二喷水管,能在箱体内部对食用菌进行全方位的浇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嘴口直径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嘴口直径的五分之一,使得所述外筒外部的喷水量大于所述内筒内部的喷水量,以保持所述内筒内部和所述外筒外部的湿度均匀;所述供水管连通一变频水泵,以实现喷水期间的间隔喷水,有效节约用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桶体的环形桶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圆台状杯体与外筒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喷水管上的第一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包括:
箱体1,其顶部设有翻盖式密封箱门11,通过箱门11将箱体1封闭使食用菌生长期间不与箱体1外部的自然环境接触,降低杂菌感染的几率,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所述箱体1内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与右侧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换气扇12,通过不定期的上下换气供氧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所述换气扇12上设有翻盖式密封保温板13,在换气结束后能保持箱体1温度稳定不发生波动;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滑轮14,所述箱体1的左侧壁设有推把15,所述箱体1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16和湿度计17,控制食用菌在适宜温度生长;
培育器2,其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培育器2包括与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的基座3和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3上的可拆卸式桶体4,方便清洁维护;所述桶体4包括外筒41、与外筒41同轴设置的内筒42、将外筒41和内筒42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并形成带敞口43的空心腔体44的环形板(图中未示出)、以及与所述外筒41相互铰接并将所述敞口43覆盖和封闭所述空心腔体44的环形桶盖45,其中,所述内筒42的直径为40~50cm,保证了内筒42内部有足够的空间供食用菌生长,所述外筒41的直径比所述内筒42的直径大8~10cm,所述空心腔体44用于填充食用菌培养基;所述外筒41和所述内筒42上均匀设有供食用菌菌种接种的多个接种孔5,食用菌可以在外筒41和内筒42的接种孔5的孔口生长,外筒41、内筒42同时都能接种且都为筒状结构,有效增大了所述培育器2的实际可用种植面积,使食用菌产量能比常规的食用菌培育箱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所述外筒41上的接种孔5的孔壁朝所述外筒41外部沿所述外筒41的径向方向延长线上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一圆台状杯体6,所述内筒42上的接种孔5的孔壁朝所述内筒42内部沿所述内筒42的径向方向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二圆台状杯体(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圆台状杯体6和第二圆台状杯体沿所述桶体4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2~3cm,能引导食用菌沿所述第一圆台状杯体6和第二圆台状杯体的边沿生长,防止食用菌杂乱无序生长,从而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卖相;沿所述外筒41的内圆周面和所述内筒42的外圆周面分别设置有将所述接种孔5的孔口覆盖的一整块塑料薄膜(图中未示出),防止食用菌生长基质从接种孔5漏出;
喷水装置,其包括轴向水平固设在所述内筒42中部的第一喷水管71、两根分别水平固设在所述箱体1内前、后侧壁的第二喷水管72,所述第一喷水管71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三排第一喷嘴711,三排第一喷嘴711分设于所述第一喷水管71管壁的顶部和两侧,朝所述内筒42内部喷水,所述第二喷水管72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一排第二喷嘴(图中未示出),朝向所述外筒41中部喷水,能在箱体1内部对食用菌进行全方位的浇水;所述第二喷嘴个数等于任意一排所述第一喷嘴711的个数,所述第一喷嘴711的喷嘴口直径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嘴口直径的五分之一,使得所述外筒41外部的喷水量大于所述内筒42内部的喷水量,以保持所述内筒42内部和所述外筒41外部的湿度均匀;所述第一喷嘴711和所述第二喷嘴均为长度1~2cm的雾化喷嘴,所述第一喷水管71和所述第二喷水管72的直径均为2~3cm,所述第一喷水管71和所述第二喷水管72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供水管连通一变频水泵(图中未示出),以实现喷水期间的间隔喷水,节约用水;
四个补光灯8,其中两个补光灯8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左、右侧壁并朝向所述内筒42的内部进行照射,剩余两个补光灯8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的前、后侧壁并朝向所述外筒41进行照射,保证了外筒41和内筒42的接种孔5部位都能通过补光灯8进行光照补充,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箱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打开所述环形桶盖45对所述空心腔体44内部填充食用菌生长基质后将其关闭,然后将所述桶体4放在所述箱体1底部的基座3进行固定,关闭所述箱门11将所述箱体1封闭,通过温度控制装置16调节箱体1内的温度在适宜食用菌接种的温度,启动变频水泵用第一喷水管71和第二喷水管72进行喷水调节箱体1内至适宜湿度并对食用菌生长基质浇水,然后在外筒41和内筒42的接种孔5接种食用菌菌种,待食用菌长出后不定期的打开换气扇12对所述箱体1内部进行通风换气,通过温度控制装置16调节箱体1内的温度在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温度,通过湿度计17观察箱体1内的湿度,若湿度小于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湿度,则启动变频水泵使箱体1内部的湿度达到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湿度后关闭变频水泵,若湿度大于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湿度,则启动换气扇12降低箱体1内湿度到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湿度;食用菌生长期间根据实际需求打开补光灯8对食用菌进行光照补充。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有效减少食用菌培育期间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能降低杂菌感染的几率,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高食用菌的培育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外筒41和内筒42能同时接种且都为筒状结构,有效增大了所述培育器2的实际可用种植面积,使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培育箱的产量能比常规的食用菌培育箱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筒41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外筒41长度相等的三个长条状凸起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基座3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长宽高均相同的三个长条状凹陷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扣合,以此实现所述基座3和所述桶体4的可拆卸连接,能防止桶体4在箱体1内部晃动,同时便于取出桶体4进行清洁维护。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换气扇12与所述保温板13之间还设有滤网(图中未示出),进一步降低箱体1外界环境对箱体1内食用菌生长的干扰。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3所示,所述接种孔5的直径为5~6cm,便于进行接种和长出食用菌。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喷水管71和所述第二喷水管72与所述桶体4的长度相同,便于在外筒41外部和内筒42内部进行喷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由透明保温材料真空玻璃制作,便于随时观察食用菌的生长状况。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顶部设有翻盖式密封箱门,所述箱体内的左侧壁的上部和与右侧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上设有翻盖式密封保温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滑轮,所述箱体的左侧壁设有推把,所述箱体内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和湿度计;
培育器,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培育器包括与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基座和水平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可拆卸式桶体,所述桶体包括外筒、与外筒同轴设置的内筒、将外筒和内筒的同一侧固定连接并形成带敞口的空心腔体的环形板、以及与所述外筒相互铰接并将所述敞口覆盖和封闭所述空心腔体的环形桶盖,其中,所述内筒的直径为40~50cm,所述外筒的直径比所述内筒的直径大8~10cm,所述空心腔体用于填充食用菌培养基;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上均匀设有供食用菌菌种接种的多个接种孔,所述外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外筒外部沿所述外筒的径向方向延长线上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一圆台状杯体,所述内筒上的接种孔的孔壁朝所述内筒内部沿所述内筒的径向方向固设有由窄变宽的内部贯通的第二圆台状杯体,所述第一圆台状杯体和所述第二圆台状杯体沿所述桶体的径向方向的长度为2~3cm;沿所述外筒的内圆周面和所述内筒的外圆周面分别设置有将所述接种孔的孔口覆盖的一整块塑料薄膜;
喷水装置,其包括轴向水平固设在所述内筒中部的第一喷水管、两根分别水平固设在所述箱体内前、后侧壁的第二喷水管,所述第一喷水管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三排第一喷嘴,三排第一喷嘴分设于所述第一喷水管管壁的顶部和两侧,朝所述内筒内部喷水,所述第二喷水管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一排第二喷嘴,朝向所述外筒中部喷水,所述第二喷嘴个数等于任意一排所述第一喷嘴的个数,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嘴口直径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嘴口直径的五分之一,使得所述外筒外部的喷水量大于所述内筒内部的喷水量;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为长度1~2cm的雾化喷嘴,所述第一喷水管和所述第二喷水管的直径均为2~3cm,所述第一喷水管和所述第二喷水管与供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供水管连通一变频水泵,以实现喷水期间的间隔喷水;
四个补光灯,其中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左、右侧壁并朝向所述内筒的内部进行照射,剩余两个补光灯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前、后侧壁并朝向所述外筒进行照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外筒长度相等的三个长条状凸起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设有与所述凸起部长宽高均相同的三个长条状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相互扣合,以此实现所述基座和所述桶体的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与所述保温板之间还设有滤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孔的直径为5~6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与所述桶体的长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采用透明保温材料真空玻璃制成。
CN201720056825.4U 2017-01-18 2017-01-18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9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6825.4U CN206389820U (zh) 2017-01-18 2017-01-18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56825.4U CN206389820U (zh) 2017-01-18 2017-01-18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9820U true CN206389820U (zh) 2017-08-11

Family

ID=5951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5682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89820U (zh) 2017-01-18 2017-01-18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98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607A (zh) * 2018-12-19 2019-03-01 重庆市又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棒设备
CN111448950A (zh) * 2020-05-29 2020-07-28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一种基于食用菌种植的拆分式培养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2607A (zh) * 2018-12-19 2019-03-01 重庆市又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棒设备
CN111448950A (zh) * 2020-05-29 2020-07-28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一种基于食用菌种植的拆分式培养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1135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林业苗木培育箱
TWI306473B (en) Bioreactor
CN105532266B (zh) 一种鸡枞菌栽培方法
CN103460981B (zh) 一种北虫草培育新方法
CN206389820U (zh) 高效增产型食用菌培育箱
CN206506953U (zh) 育苗装置
CN205922246U (zh) 一种植物幼苗培养柜
CN110192494A (zh) 一种白玉菇栽培技术
CN208462516U (zh) 一种园林育苗辅助系统
CN206713486U (zh) 一种食用菌保温培育箱
CN212573708U (zh) 一种混合型植物培养箱
CN205961927U (zh) 一种适用于家居种植培养的金针菇培养装置
CN206118610U (zh) 一种盆栽花卉栽培用大棚
CN207476481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CN206389821U (zh) 食用菌培育箱
CN207383058U (zh) 一种新型番茄育苗装置
CN109717004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装置
CN212937014U (zh) 一种绣球花种植用的培育箱
CN107926493A (zh) 一种可加热蘑菇培育装置
CN215188549U (zh) 一种观赏、食用双功能菌类盆景培养盒
CN213608408U (zh) 一种有机肥制备用高温灭菌装置
CN207783812U (zh) 一种智能可移动的食用菌观赏与培养装置
CN106520565A (zh) 一种糯米制备虫草菌丝体的方法
CN207125051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筐及食用菌瓶栽工厂化生产线
CN207706903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食用菌培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