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6210U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86210U CN206386210U CN201621482448.2U CN201621482448U CN206386210U CN 206386210 U CN206386210 U CN 206386210U CN 201621482448 U CN201621482448 U CN 201621482448U CN 206386210 U CN206386210 U CN 2063862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core
- coagulation type
- core
- outside filter
- filtration memb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包括筒状的壳体、积水杯分总成、外部滤芯和内部滤芯,所述外部滤芯套设于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内部滤芯套设于外部滤芯内,且与外部滤芯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积水杯分总成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且位于外部滤芯的下方,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容纳腔分别与内部滤芯内腔、积水杯分总成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布置合理紧凑,且油水自动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过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聚结式油水分离器的柴油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燃油过滤系统中,油水分离器主要采用单级的、阻隔式的过滤方式;该结构过滤材料采用疏水材料,以阻隔式分离水颗粒的方式将水颗粒阻挡在过滤材料的外表面,以同样的方式将固体颗粒阻挡在过滤材料的外表面。目前使用的油水分离器主要有两个缺陷:其一,以疏水方式过滤水颗粒的过滤材料只能过滤较大水颗粒,对于更小颗粒的水滴无法过滤。其二,使用过程中随着固体颗粒的增多,固体颗粒将部分疏水纤维包裹,使其失去疏水效果,不能将水颗粒阻挡住,从而导致油水分离效率下降。一些低效率的油水分离器在使用的后期尤其严重,甚至失去油水分离效率。而相对固体杂质,燃油中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水污染会腐蚀发动机部件、滋生微生物细菌、水中的腐蚀性物质会造成元件破坏以及加速燃料氧化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布置合理紧凑,且油水自动分离效率高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包括筒状的壳体、积水杯分总成、外部滤芯和内部滤芯,所述外部滤芯套设于壳体内,且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内部滤芯套设于外部滤芯内,且与外部滤芯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积水杯分总成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且位于外部滤芯的下方,所述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第二容纳腔分别与内部滤芯内腔、积水杯分总成内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外部滤芯沿径向依次包括外部滤芯中心管、聚结式过滤件和缠绕式过滤件,所述缠绕式过滤件缠绕于外部滤芯中心管的外壁,聚结式过滤件折叠后缠绕于缠绕式过滤件外壁。
所述外部滤芯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的一端设有上端盖,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下端盖,所述下端盖通孔与积水杯分总成内腔连通,所述外部滤芯中心管、聚结式过滤件和缠绕式过滤件均通过粘接剂与上、下端盖粘接,所述下端盖与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所述内部滤芯包括内部滤芯中心管和缠绕于内部滤芯中心管外壁的径向滤网,所述内部滤芯的一端面设有带通孔的内部滤芯下端盖,所述通孔通过轴向滤网封闭。
所述内部滤芯远离内部滤芯下端盖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与上端盖的开口齐平。
所述外部滤芯中心管与径向滤网的间隙大于4mm,所述径向滤网目数范围为50~400目。
所述聚结式过滤件为多层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亲水性过滤件,所述缠绕式过滤件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尼龙网粘接而成的过滤件。
所述内部滤芯的长度小于外部滤芯的长度。
所述壳体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的端部封装螺纹盖板,所述螺纹盖板与外部滤芯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所述螺纹盖板的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内部滤芯内腔连通,所述中心孔的周边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一种柴油机,包括上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油水混合物由第一容纳腔进入第二容纳腔的过程中,燃油中的水在透过外部滤芯时,由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大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往下流,第二容纳腔的大水滴再汇流至积水杯分总成内腔,完成油水分离,此结构布置合理紧凑,且油水自动分离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具有上述聚结式油水分离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外部滤芯及内部滤芯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外部滤芯及内部滤芯另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滤芯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的半剖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壳体;2、积水杯分总成;3、外部滤芯;4、内部滤芯;5、第二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9、螺纹盖板;10、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内部滤芯内腔;13、积水杯分总成内腔;31、上端盖;32、外部滤芯中心管;33、聚结式过滤件;34、缠绕式过滤件;35、下端盖;41、内部滤芯中心管;42、内部滤芯下端盖;43、径向滤网;44、轴向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的实施例,其包括筒状的壳体1、积水杯分总成2、外部滤芯3和内部滤芯4。其中,外部滤芯3套设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10,内部滤芯4套设于外部滤芯3内,且与外部滤芯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11,内部滤芯4主要防止大水滴从油水分离器的出口流出,防止大水滴进入发动机。积水杯分总成2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且位于外部滤芯3的下方,第一容纳腔10与第二容纳腔11连通,第二容纳腔11分别与内部滤芯内腔12、积水杯分总成内腔13连通。油水混合物由第一容纳腔10进入第二容纳腔11的过程中,燃油中的水在透过外部滤芯3时,由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大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往下流,第二容纳腔11的大水滴再汇流至积水杯分总成内腔13,完成油水分离。此结构布置合理紧凑,且油水自动分离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至图5,外部滤芯3沿径向依次包括外部滤芯中心管32、缠绕式过滤件34和聚结式过滤件33,缠绕式过滤件34缠绕于外部滤芯中心管32的外壁,聚结式过滤件33折叠后缠绕于缠绕式过滤件34外壁。本实施例中,聚结式过滤件33为多层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亲水性过滤件,缠绕式过滤件34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尼龙网粘接而成的过滤件。图2和图3中,缠绕式过滤件34由无纺布与尼龙网粘接组成;图4和图5中,缠绕式过滤材料34由单独的无纺布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外部滤芯3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2的一端设有上端盖31,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下端盖35,下端盖35通孔与积水杯分总成内腔13连通,外部滤芯中心管32、聚结式过滤件33和缠绕式过滤件34均通过粘接剂与上、下端盖(31、35)粘接,下端盖35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内部滤芯4包括内部滤芯中心管41和缠绕于内部滤芯中心管41外壁的径向滤网43,内部滤芯4的一端面设有带通孔的内部滤芯下端盖42,内部滤芯下端盖42的通孔通过轴向滤网44封闭。内部滤芯中心管41与径向滤网43下端通过粘接剂与内部滤芯下端盖42粘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部滤芯中心管41、径向滤网43与内部滤芯下端盖42可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径向滤网43目数范围为50~400目。
本实施例中,内部滤芯4远离内部滤芯下端盖42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与上端盖31的开口齐平,便于安装和密封。
本实施例中,外部滤芯中心管32与径向滤网43的间隙大于4mm,油水分离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内部滤芯4的长度小于外部滤芯3的长度,从而增大了第二容纳腔11的容量,油水分离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2的端部封装螺纹盖板9,螺纹盖板9与外部滤芯3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5密封,螺纹盖板9的中部设有中心孔,此中心孔与内部滤芯内腔12连通,中心孔的周边设有进料孔(油水混合物入口),进料孔与第一容纳腔10连通。
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参见图1和图7,燃油从螺纹盖板9的进料孔进入第一容纳腔10中,燃油透过聚结式过滤材料33、缠绕式过滤材料34、外部滤芯中心管32进入第二容纳腔11,透过径向滤网43、内部滤芯中心管41进入内部滤芯内腔12,再从螺纹盖板9的中心孔流出。燃油中的水在透过聚结式过滤材料33时,由小水滴变成大水滴,再由缠绕式过滤材料34进一步聚结成更大的水滴,大水滴由于重力的作用往下流,流入积水杯分总成2中,通过打开放水阀21将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了一种柴油机,包括上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壳体(1)、积水杯分总成(2)、外部滤芯(3)和内部滤芯(4),所述外部滤芯(3)套设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10),所述内部滤芯(4)套设于外部滤芯(3)内,且与外部滤芯(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11),所述积水杯分总成(2)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且位于外部滤芯(3)的下方,所述第一容纳腔(10)与第二容纳腔(11)连通,第二容纳腔(11)分别与内部滤芯内腔(12)、积水杯分总成内腔(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滤芯(3)沿径向依次包括外部滤芯中心管(32)、缠绕式过滤件(34)和聚结式过滤件(33),所述缠绕式过滤件(34)缠绕于外部滤芯中心管(32)的外壁,聚结式过滤件(33)折叠后缠绕于缠绕式过滤件(34)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滤芯(3)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2)的一端设有上端盖(31),另一端设有带通孔的下端盖(35),所述下端盖(35)通孔与积水杯分总成内腔(13)连通,所述外部滤芯中心管(32)、聚结式过滤件(33)和缠绕式过滤件(34)均通过粘接剂与上、下端盖(31、35)粘接,所述下端盖(35)与壳体(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滤芯(4)包括内部滤芯中心管(41)和缠绕于内部滤芯中心管(41)外壁的径向滤网(43),所述内部滤芯(4)的一端面设有带通孔的内部滤芯下端盖(42),所述通孔通过轴向滤网(44)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滤芯(4)远离内部滤芯下端盖(42)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与上端盖(31)的开口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滤芯中心管(32)与径向滤网(43)的间隙大于4mm,所述径向滤网(43)目数范围为50~4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式过滤件(33)为多层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的亲水性过滤件,所述缠绕式过滤件(34)为无纺布或无纺布与尼龙网粘接而成的过滤件。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滤芯(4)的长度小于外部滤芯(3)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远离积水杯分总成(2)的端部封装螺纹盖板(9),所述螺纹盖板(9)与外部滤芯(3)之间通过第二密封圈(5)密封,所述螺纹盖板(9)的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内部滤芯内腔(12)连通,所述中心孔的周边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第一容纳腔(10)连通。
10.一种柴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2448.2U CN206386210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2448.2U CN206386210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86210U true CN206386210U (zh) | 2017-08-08 |
Family
ID=5949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82448.2U Active CN206386210U (zh) | 2016-12-30 | 2016-12-30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8621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7940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
CN109340004A (zh) * | 2018-11-14 | 2019-02-15 | 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级油水分离器 |
-
2016
- 2016-12-30 CN CN201621482448.2U patent/CN2063862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77940A (zh) * | 2016-12-30 | 2017-05-17 | 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
CN109340004A (zh) * | 2018-11-14 | 2019-02-15 | 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级油水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677940A (zh)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 | |
CN206386210U (zh)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
CN107062716A (zh) | 立式油分离器及空调系统 | |
CN104344613A (zh) | 油分离器 | |
CN109340004A (zh) | 一种三级油水分离器 | |
CN201244402Y (zh) | 一种套装式滤芯的家用净水器 | |
CN205699885U (zh) | 气体过滤装置及具有该气体过滤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 |
CN108457783A (zh) | 燃油滤清器滤芯、旋装式燃油滤清器和塑壳燃油滤清器 | |
CN209397000U (zh) | 复合滤芯 | |
CN208040595U (zh) | 燃油滤清器滤芯、旋装式燃油滤清器和塑壳燃油滤清器 | |
JPH048981Y2 (zh) | ||
CN105673137A (zh) | 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 | |
CN203183875U (zh) | 硝酸装置高效尾气分离器 | |
CN109057769A (zh) | 一种新型气井井口管式循环旋流脱水装置 | |
CN205980481U (zh) | 一种冷媒清洗装置和冷媒管路清洗模块 | |
CN209431725U (zh) | 过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278045U (zh) | 一种三级油水分离器 | |
CN209161516U (zh) | 一种水处理用滤芯结构 | |
CN209011901U (zh) | 一种集成有止回阀功能的环保滤清器芯 | |
CN105999950A (zh) | 一种新型高效气液分离装置 | |
CN102210952B (zh) | 一种自来水吸附过滤器 | |
CN208878093U (zh) | 一种两级分离的油雾分离器 | |
CN203648298U (zh) | 滤芯和过滤器单元 | |
CN216407014U (zh) | 一种聚结式油水分离器及柴油机 | |
CN211573668U (zh) | 一种聚结式柴油滤清器滤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Pang Wuming Inventor after: Liang Xinbo Inventor after: Huang Kaibing Inventor after: Wang Bin Inventor before: Pang Wumi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Xinbo Inventor before: Huang Kaib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