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83368U -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83368U
CN206383368U CN201621392211.5U CN201621392211U CN206383368U CN 206383368 U CN206383368 U CN 206383368U CN 201621392211 U CN201621392211 U CN 201621392211U CN 206383368 U CN206383368 U CN 206383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ircular arc
workses
treatment device
edg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22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忠会
黄高华
刘俊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ppein Integratio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ppein Integratio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ppein Integratio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ppein Integratio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22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83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83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83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工件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上粘接有封边带。该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封边带加热的发热模具和驱动所述发热模具下压所述封边带或脱离所述封边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发热模具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圆弧面。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胶线、胶缝问题,降低开胶、脱胶的概率,提高封边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须对原来的手动曲线封边机进行结构上的改动,降低了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材封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圆弧异形封边多采用手动曲线封边机进行加工,加工原理为封边热熔胶涂覆在封边带上,再利用压轮将封边带与工件压紧,当温度降低胶水固化后将封边带和工件粘接在一起。此种方式加工的圆弧异形封边效果和质量完全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当气温下降时,封边热熔胶固化时间变短,操作人员如不能及时将封边带与工件压紧,加工后的板件从表面上看暂时无质量问题,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圆弧异形处由于封边带的收缩,应力增大,封边带易出现开胶、脱胶等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封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其在圆弧工件封边工序之后对封边带进行加热处理,使热熔胶融化将封边带与工件紧密地粘接在一起,减少胶线、胶缝问题,降低开胶、脱胶的概率,提高封边质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工件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上粘接有封边带,包括用于对所述封边带加热的发热模具和驱动所述发热模具下压所述封边带或脱离所述封边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发热模具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圆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模具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第二圆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发热模具和所述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发热模具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用于对所述封边带吹送热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风供应装置为热风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具内设有加热电阻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弧面为第一凹弧面或第一凸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为与所述第一凹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凸弧面或与所述第一凸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弧面。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包括手动曲线封边机和上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主要包括发热模具和驱动所述发热模具伸缩移动的驱动装置。由于封边带与工件之间的热熔胶可以重复加热融化,因而在圆弧工件封边之后,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发热模具与所述封边带接触用于对封边带进行加热,使得封边带上热熔胶融化,融化后的热熔胶可在发热模具的压力下将封边带和工件紧密地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胶线、胶缝问题,降低开胶、脱胶的概率,提高封边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须对原来的手动曲线封边机进行结构上的改动,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缓冲垫,缓冲垫可避免封边带与发热模具直接接触,防止封边带被烧坏。
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圈,橡胶垫圈既具有一定隔热功能,又具备一定的热传导特性,可保证发热模具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封边带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发热模具通电或断电并控制气缸的伸缩移动。当发热模具通电加热到预设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则可控制气缸驱动发热模具下压封边带。当封边带与工件之间的热熔胶融化后,控制器可直接控制气缸复位,使得热熔胶冷却固化,从而将封边带与工件牢固地粘接在一起;也可在气缸复位之前控制发热模具停止加热,使得封边带在发热模具下压的情况下逐渐降温,热熔胶在降温固定的过程中结合压力可进一步保证粘接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封边后处理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发热模具的温度,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发热模具加热到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给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器则控制气缸下压封边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热风装置,热风装置用于对封边带吹送热风,使得封边带上热熔胶受热均匀、融化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工作平台,200、工件,210、第一凹弧面,220、第一凸弧面,300、封边带,400、发热模具,410、第二凸弧面,420、第二凹弧面,500、驱动装置,60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设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设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包括手动曲线封边机(可沿用现有技术,附图未示出)和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用于工件200在手动曲线封边机上封边之后对工件200进行后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工件200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为第一凹弧面210,所述第一凹弧面210上粘接有封边带300。该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200的工作平台100、用于对所述封边带300加热的发热模具400和驱动所述发热模具400下压所述封边带300或脱离所述封边带300的驱动装置500。工作平台100上设有用于固定工件200的定位结构(附图未示出),如定位槽等。所述发热模具400内设有加热电阻丝,其连接于驱动装置500的活动端。驱动装置500通过其安装座(附图未示出)安装于工作平台100上。所述发热模具400远离所述驱动装置500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为与所述第一凹弧面210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凸弧面410。
由于封边带300与工件200之间的热熔胶可以重复加热融化,因而在工件200封边之后,可通过驱动装置500驱动发热模具400与所述封边带300接触用于对封边带300进行加热,使得封边带300上热熔胶融化,融化后的热熔胶可在发热模具400的压力下将封边带300和工件200紧密地粘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胶线、胶缝问题,降低开胶、脱胶的概率,提高封边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须对原来的手动曲线封边机进行结构上的改动,降低了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模具400上的缓冲垫600,所述缓冲垫600设于所述第二凸弧面410上。缓冲垫600可避免封边带300与发热模具400直接接触,防止封边带300被烧坏。所述缓冲垫600优选为橡胶垫圈,橡胶垫圈既具有一定隔热功能,又具备一定的热传导特性,可保证发热模具400的热量能够传导至封边带300上。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硅胶垫圈来代替上述的橡胶垫圈。
所述驱动装置500为气缸,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油缸或电机等。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发热模具400的温度。所述发热模具400、所述气缸(驱动装置500)和所述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工作原理如下:控制器控制发热模具400通电加热,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发热模具400的温度,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发热模具400加热到预设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可使热熔胶融化)时,则给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控制器则控制气缸下压封边带300。在封边带300与工件200之间的热熔胶受热融化后,控制器可根据预设的下压时间自动控制气缸复位,热熔胶冷却固化,从而将封边带300与工件200牢固地粘接在一起,此时发热模具400不断电用以加热下一工件200;此外,控制器也可在气缸复位之前控制发热模具400停止加热,使得封边带300在发热模具400下压的情况下逐渐降温,热熔胶在降温固定的过程中结合压力可进一步保证粘接效果,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发热模具400上的温度下降至另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气缸复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封边后处理的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直接采用人工控制发热模具400通电或断电,以及人工控制驱动装置500动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用于对所述封边带300上的加热处吹送热风,使得封边带300上热熔胶受热均匀、融化充分。所述热风供应装置为热风枪或吹风筒等。所述热风装置可人工控制也可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圆弧面为第二凹弧面420,所述工件200上的第一圆弧面为第一凸弧面220,第二凹弧面420与第一凸弧面220形状相匹配。
所述圆弧工件的封边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采用手动曲线封边机将封边带300粘接于工件200的第二圆弧面;
步骤二,将粘接有封边带300的工件200移送至封边后处理的工作平台100上;
步骤三,发热模具400通电;
步骤四,驱动装置500驱动发热模具400下压粘接于工件200上的封边带300;
步骤五,封边带300受热使得封边带300与工件200之间的热熔胶融化,热熔胶将封边带300和工件200粘接;
步骤六,驱动装置500驱动发热模具400复位,完成工件200封边。
可以理解地,上述步骤三可在步骤二之后执行,也可在步骤四之后执行,甚至也可与步骤二或步骤一同时执行或在步骤二或步骤一之前执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整个封边后处理过程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进行。其中步骤三具体为控制器控制发热模具400通电,并且步骤三与步骤四之间,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发热模具400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温度检测装置发出的温度信号,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下可使热熔胶融化),当到达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给驱动装置500发送下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六具体可通过控制器预设下压时间,当超过预设的下压时间时控制器则控制驱动装置500复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五与步骤六之间,还包括:
发热模具400停止加热,热熔胶在发热模具400下压的情况下固化。
此时,步骤六具体可通过控制器预设下压时间,当超过预设的下压时间时控制器则控制驱动装置500复位;也可通过检测发热模具400温度是否降低至另一温度阈值,当降低至另一温度阈值时则可控制驱动装置500复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工件设有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一圆弧面上粘接有封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所述封边带加热的发热模具和驱动所述发热模具下压所述封边带或脱离所述封边带的驱动装置,所述发热模具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模具上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第二圆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发热模具和所述气缸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发热模具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用于对所述封边带吹送热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供应装置为热风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具内设有加热电阻丝。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面为第一凹弧面或第一凸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为与所述第一凹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凸弧面或与所述第一凸弧面形状相匹配的第二凹弧面。
10.一种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动曲线封边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
CN201621392211.5U 2016-12-16 2016-12-16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Active CN206383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11.5U CN206383368U (zh) 2016-12-16 2016-12-16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11.5U CN206383368U (zh) 2016-12-16 2016-12-16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83368U true CN206383368U (zh) 2017-08-08

Family

ID=5948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2211.5U Active CN206383368U (zh) 2016-12-16 2016-12-16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83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07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宛兴怀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胶合板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070A (zh) * 2019-04-30 2019-08-02 宛兴怀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胶合板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18221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hesive bond curing
CN106626178B (zh)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圆弧工件封边装置及方法
GB0510026D0 (en) A vehicle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206383368U (zh) 圆弧工件封边后处理装置及圆弧工件封边装置
JP2015505414A (ja) 風力発電装置のコンポーネント及びそれらの部品を修理又は製造するための加熱装置又は方法、並びに風力発電装置
CN104526834A (zh) 封边机边带预热装置
EP4102619A4 (en) BATTERY HEATING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BATTERY HEATING SYSTEM, DEVICE, DEVICE AND MEDIUM
AU3023200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onding plastic parts together
CN110485239A (zh) 用于前瞻性控制道路整修机的方法
US6267084B1 (en) Apparatus for curing retread tire assemblies
JP2010527034A5 (zh)
CN102896874B (zh) 一种双工位触摸屏液态胶贴合方法
CN103395148B (zh) 利用碳纤维电发热材料的自硫化橡胶衬里局部加热贴片
CN106128647B (zh)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修补设备
GB2120182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eading vehicle tyres
CN205291581U (zh) 一种海绵熔接装置
CN206116110U (zh) 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修补设备
US10744721B2 (en) Jo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A2999817C (e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process for gluing together two components on a vehicle-body assembly line
US10577037B2 (e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process for gluing together two components on a vehicle-body assembly line
US201800791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re retreading
CN109853388A (zh) 一种自动走行式桥面加热装置及桥面加热方法
JPH0513876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更生方法およびその工具
US109466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re retreading
CN202878690U (zh) 高温硫化补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