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518U -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 Google Patents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518U
CN206379518U CN201720017347.6U CN201720017347U CN206379518U CN 206379518 U CN206379518 U CN 206379518U CN 201720017347 U CN201720017347 U CN 201720017347U CN 206379518 U CN206379518 U CN 206379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terminal
plug
press section
fixed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73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健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inkeda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inke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inke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inke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73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5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涉及电路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插头端子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插头端子,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具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限位柱贯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内壁紧密贴合,用于阻止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发生相对运动。插头端子通过通孔和限位柱的相互作用而固定在固定部上,从而达到插头端子组件长时间使用后,每个插头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效果。

Description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头端子组件和插头。
背景技术
插头作为基本的电路连接结构,用途十分广泛,大大小小的行业都可能需要插头,例如通讯领域以及工业生产领域等等;同样,插头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就是家用电器上的插头了,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等等都需要使用而且必须使用插头。
现有技术中,插头包括有壳体和多个插头端子,壳体与插头端子通过卡接或者螺丝拧紧等方式固定。加工时,先将壳体和插头端子分别加工成型,然后再将插头端子安装至壳体上。
这种插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一方面,因为插头端子与壳体为可拆卸的连接,所以连接处不牢固,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插头端子与壳体之间容易发生松动,导致插头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插头端子与电线连接不牢靠,从而导致整个插头的结构不稳定,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以缓解了现有插头在长时间时候后,插头的结构不稳定,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包括:多个插头端子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插头端子,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具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限位柱贯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内壁紧密贴合,用于阻止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插头端子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具有相对的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用于朝向彼此所在方向挤压,以使放置在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之间的电线固定;
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上设置有防滑结构,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与电线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为凹部或者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包括插针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插针和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接线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的通孔个数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包括插入段、过渡段和绝缘层,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插入端的横截面积,用于将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过渡段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形状为与电线尺寸相应的圆环,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插头端子上且与接线端相近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贴合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用于增加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插头,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插头端子组件,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包括:多个插头端子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结构,固定部将多个插头端子固定在一起。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设置有通孔,固定部上具有多个与通孔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贯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内壁紧密贴合,在限位柱的作用下,插头端子与固定部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从而达到插头端子组件长时间使用后,每个插头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效果。插头端子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具有相对的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用于朝向彼此所在方向挤压,以使放置在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之间的电线固定;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上设置有防滑结构,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与电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插头端子和电线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插头端子组件,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插头端子组件内的插头端子被固定部固定在一起,且每个插头端子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将插头端子组件安装到壳体后得到的插头在长时间时候后,多个插头端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同时插头端子的接线端因为设置有防滑结构,从而使得插头端子和电线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达到插头结构更加牢靠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内插头端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上接线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上接线端设置有第二定位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内插头端子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内插头端子的示意图。
图标:100-插头端子;101-通孔;102-第一挤压部;103-第二挤压部;104-第一定位部;105-第二定位部;200-固定部;300-防滑结构;400-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端子组件,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端子组件,包括多个插头端子100和固定部200,先按照预设尺寸固定多个插头端子100,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多个插头端子100上形成一体结构的固定部200,这样固定部200就将多个插头端子100固定在一起。每个所述插头端子100上都设置有通孔101,在注塑过程结束后,固定部200上就会形成与通孔101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贯通在所述通孔101内,并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101内壁紧密贴合。在限位柱的限制作用下,插头端子100与固定部200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从而达到插头端子组件长时间使用后,每个插头端子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插头端子100上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101,先按照预设尺寸固定多个插头端子100,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多个插头端子100上形成一体结构的固定部200,固定部200为扁平状的,方便其与插头壳体的安装。多个插头端子100通过固定部200固定在一起,但是仅仅通过注塑的固定作用不足以将插头端子100固定在固定部200内,插头端子100长时间时候后,可能发生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所以在每个所述插头端子100上都设置有一个圆形的通孔101,在注塑的过程中,液状的注塑材料会流进上述通孔101中,在注塑过程结束后,固定部200上就会形成与通孔101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贯通在所述通孔101内,并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101内壁紧密贴合。在限位柱的限制作用下,插头端子100与固定部200就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了,从而达到插头端子组件长时间使用后,每个插头端子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技术效果。
插头端子100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是用来和电线连接的,接线端具有相对的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插头端子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形成插头,在插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电线连接。将电线的外皮剥落后放置在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之间,然后向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彼此所在方向挤压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将电线夹持在二者之间,从而达到将电线和插头端子100连接在一起的效果。传统的接线方式是利用螺丝将电线和插头端子100旋紧在一起的,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需要将电线缠绕在螺丝上,然后将螺丝旋入壳体上,从而将二者固定在一起,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人工完成,所以效率很低;另一方面,螺丝对电线的紧固效果较差,很容易造成电线脱离插头端子100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头端子100的接线端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电线放置在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之间,然后挤压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就可以起到连接电线和插头端子100的作用,工作过程简单,可以通过机械压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机械压接的力比人工的大,连接后的电线和插头端子100不容易分离。
接线端的横截面为“U”形,在连接电线的过程中,将电线放置在“U”形结构的下底上,这样,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会形成一个槽,固定在槽底的电线因为受到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的作用,所以不会左右的移动,从而在后续的挤压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跑线的情况。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为了能和电线的连接效果更好,且在挤压过程中,不容易出现电线脱离接线端的情况,将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设置为圆弧形,一方面,圆弧形的第一挤压部102以及第二挤压部103可以和圆柱形的电线匹配程度更好,第一挤压部102以及第二挤压部103的挤压面可以最大程度的与电线的外壁接触,从而增加第一挤压部102以及第二挤压部103的挤压面与电线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圆弧形的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的自由端会对电线起到一定的卡位作用,使电线在压接过程中,不容易脱离接线端。
所述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300,用于增加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与电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接线端与电线连接更加牢靠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300为凹部或者凸部。如图3所示,以防滑结构300为凹部为例,在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的挤压面上设置有凹槽,当用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对电线进行挤压固定的时候,电线的外壁会在挤压的作用下陷入凹槽内,从而一定程度的增加了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的挤压面与电线的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连接好的电线不容易从接线端脱离出来。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100包括插针和第一定位部104,所述第一定位部104设置在所述插针和接线端之间,第一定位部104是和插头端子100一体结构的,在第一定位部10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接线端。在对插头端子100和电线进行连接之前,将电线放在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之间,继续向前推动电线,直到电线的一端插入到第一定位孔内为止,然后对第一挤压部102和第二挤压部103进行挤压,将电线与插头端子100连接在一起。设置第一定位孔,不仅可以使电线放入接线端更加容易,尤其是对自动化加工来说,第一定位孔可以起到很好的定位和固定的作用,而且也可以事先确定电线的接入长度,提前进行对电线外皮的统一长度的剥落,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一致性好的效果。
所述插头端子100的个数为二个或三个。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插头为两脚插头或者三脚插头,与两脚插头相比,三脚插头除了接零线和火线的插头端子100外,还有一个用来接地的插头端子100。
优选地,所述用来接地的插头端子100的插针的长度大于用来连接了零线和火线的插头端子100的插针。为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将用来接地的插头端子100的插针的长度制作成大于用来连接了零线和火线的插头端子100的插针。这是因为在插入三脚插头时,接地的插头端子100先接触插座内的接地线,这样可先形成接地保护,后接通电源;反之,在拔出三脚插头时,接零线和火线的插头端子100先与电源插座内的导电端分开,接地的插头端子100后断开。如果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由于绝缘体损坏等原因而带电,这时接地的插头端子100就会形成接地短路电流,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而对地放电,从而使人不被触电,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包括插入段、过渡段和绝缘层400,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插入端的横截面积,所述过渡段的侧壁覆盖有一层绝缘层400。在插头端子组件安装到壳体内时,并不是所有的插针部分都外落在可体外的,有一段过渡段是在壳体内的,因为插头端子100是导电体,为了保证壳体内的过渡段不会与其他螺丝等结构发生导电现象,所以在过渡段设置了绝缘层400。而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插第二挤压部103入端的横截面积,是为了预留出绝缘层400的位置。
需要说明地,如图1所示,接地线的插头端子100可以不设置有过渡段和绝缘层400。
如图4所示,所述插头端子100包括第二定位部105,第二定位部105的形状为与电线尺寸相应的圆环,所述第二定位部105设置在所述插头端子100与接线端相近的一端。在连接电线和插头端子100时,先将电线穿过圆环,然后进入到接线端,圆环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电线脱离接线端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插头端子100与固定部200贴合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也就是说在插头端子100的通孔101附近设置有多个凸起,从而形成粗糙表面,在注塑的过程中,固定部200与粗糙表面紧密贴合在一起,用于增加所述插头端子100与固定部200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区别点为:插头端子100上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101,插头端子100上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101,先按照预设尺寸固定多个插头端子100,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多个插头端子100上形成一体结构的固定部200,固定部200为扁平状的,方便其与插头壳体的安装。多个插头端子100通过固定部200固定在一起,但是仅仅通过注塑的固定作用不足以将插头端子100固定在固定部200内,插头端子100长时间时候后,可能发生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运动。所以,在每个所述插头端子100上都设置有多个圆形的通孔101,在注塑的过程中,液状的注塑材料会流进上述通孔101中,在注塑过程结束后,固定部200上就会形成与通孔101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贯通在所述通孔101内,并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101内壁紧密贴合。如果仅设置有一个圆孔的话,那么长时间使用后,插头端子100可能会绕着限位柱发生转动,造成插头端子100松动的情况,而设置多个圆形通孔101的话,多个限位柱之间就会彼此形成阻碍,阻止插头端子100与固定部200发生转动,这样就达到了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插头端子100上设置的通孔101的形状为多边形,与实施例2效果相同,多边形的通孔101对应着多边形的限位柱,从而也可以防止插头端子100绕固定部200发生转动,达到了插头端子组件结构更加牢靠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插头,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插头端子组件,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插头端子组件内的插头端子100被固定部200固定在一起,且每个插头端子10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将插头端子组件安装到壳体后得到的插头在长时间时候后,多个插头端子100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插头结构更加牢靠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插头端子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插头端子,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固定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部具有多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且所述限位柱贯通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通孔内壁紧密贴合,用于阻止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插头端子包括接线端,所述接线端具有相对的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用于朝向彼此所在方向挤压,以使放置在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之间的电线固定;
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上设置有防滑结构,用于增加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与电线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凹部或者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包括插针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插针和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接线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头端子上的通孔个数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包括插入段、过渡段和绝缘层,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小于插入端的横截面积,用于将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过渡段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形状为与电线尺寸相应的圆环,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插头端子上且与接线端相近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贴合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起,用于增加所述插头端子与固定部之间的摩擦力。
9.一种插头,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头端子组件,所述插头端子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CN201720017347.6U 2017-01-06 2017-01-06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9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347.6U CN206379518U (zh) 2017-01-06 2017-01-06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347.6U CN206379518U (zh) 2017-01-06 2017-01-06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518U true CN206379518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734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9518U (zh) 2017-01-06 2017-01-06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51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72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体式插头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9170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电源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9171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插头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89311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
CN108232516A (zh) * 2018-02-02 2018-06-29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插头端子及其应用
CN108400464A (zh) * 2018-02-02 2018-08-14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绝缘插头片脚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172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一体式插头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9170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电源插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99171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插头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89311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
CN108232516A (zh) * 2018-02-02 2018-06-29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插头端子及其应用
CN108400464A (zh) * 2018-02-02 2018-08-14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绝缘插头片脚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9518U (zh)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US9437940B1 (en) Terminal block connector
US9997877B2 (en) Receptacle with non-conductive retaining pin
CN202651441U (zh) 防水电源线连接器
CN206259523U (zh) 适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连接器
CN210490007U (zh) 一种电线可伸缩的插头
CN206340722U (zh) 母插端子组件及母插插头
CN208861905U (zh) 断路器的接线装置
CN218448631U (zh) 一种防溅盒
CN202651440U (zh) 电源线连接器
CN205376843U (zh) 一种集成信号控制的电源连接器
CN108336531B (zh) 插座、插头、插线板及电器件
CN212162182U (zh) 电缆连接器及包括其的数字式传感器
CN210244945U (zh) 一种无工具灯箱
CN209217289U (zh) 一种小体积插排
CN202333159U (zh) 接线端子
CN205141230U (zh) 绝缘护套及具有该绝缘护套的电连接插接件
CN206947608U (zh) 矩形连接器后基座
KR101884421B1 (ko) 멀티 회전 콘센트
CN207732153U (zh) 智能家电连接器
CN221080473U (zh) 一种插接连接器
CN213332811U (zh) 过线密封结构及软水机
CN206379512U (zh) 插头端子组件及插头
CN203503518U (zh) 微型防水开关
CN217086413U (zh) 一种线上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