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9125U - 交通指示告示牌 - Google Patents

交通指示告示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9125U
CN206379125U CN201621119100.7U CN201621119100U CN206379125U CN 206379125 U CN206379125 U CN 206379125U CN 201621119100 U CN201621119100 U CN 201621119100U CN 206379125 U CN206379125 U CN 206379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nvex surface
lens
billboard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91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静波
周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molight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ormoligh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molight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Formolight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1191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9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9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91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指示告示牌,其包括:一本体,其设有多个光源组,该多个光源组具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一罩体,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于该本体的一侧,该罩体上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有多个孔洞;多个透镜,其分别设于该多个孔洞;及多个导光柱,其分别位于该多个透镜与该多个光源组之间,且该多个导光柱分别与对应的该透镜和该光源组具有一间隔距离。如此便能通过导光柱将光源所射出的光线聚集而射入透镜中,以降低传递中光线强度的损耗。

Description

交通指示告示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指示告示牌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透镜与导光柱的设置而使光线具有高指向性,并于聚光后光通量较高且于光传递过程中强度不容易损失的交通指示告示牌。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提示与指示用路人信息的目的,于道路上大多会设置指示告示牌,以提示地名、里程、交通警告标志等,而目前普遍采用发光元件作为指示信息的灯板,其具有一发光模块、一承载框及一灯罩,该发光模块布设有多个LED元件,且该多个LED元件为向外凸设的圆弧状,该发光模块夹设于该承载框及该灯罩之间并与该承载框及该灯罩一体成型制成,该发光模块产生的光线再从该灯罩透出于外部,从而通过控制该发光模块的发光状态排列成欲显示的图像及/或文字,以供用路人观看。
然而,此种灯板于受日光或外来强光照射时,会使光线产生几近全反射的状态,从而导致用路人无法清楚地观看。另外,由于该发光模块上的LED元件为指向性光源,若未针对光线指向具有适当的处理,当光线透过具有光滑表面的该灯罩并透出至外界时,会因其发光角度过于发散而降低光线的对比性,从而造成照明不清。并且,由于光线从光源传递至灯罩时,中间并未设置有聚光的结构,因此光线的强度于传递过程中会减少,从而使透出灯罩的光线强度较低,亦会造成照明不清。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感其未臻完善而竭其心智苦心研究,并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提供一种交通告示牌,以期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指示告示牌,通过结构的改进提高光线聚旋光性,并且降低光线强度于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同时提高亮度对比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告示牌包括:一本体,其设有多个光源组,每一光源组具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一罩体,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于该本体的一侧,该罩体上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有多个孔洞;多个透镜,其分别设于该多个孔洞,每一该透镜具有一第一凸面和一第二凸面,该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面对称设置,且该第一凸面朝向该本体方向,该第一凸面的表面积大于该第二凸面的表面积;及多个导光柱,分别位于该多个透镜与该多个光源组之间,且该多个导光柱分别与对应的透镜具有一间隔距离。如此便能通过导光柱将光源所射出的光线聚集而射入透镜中,以降低传递中光线强度的损耗。
其中,该间隔距离的最佳范围为介于0.15mm至0.3mm之间,以更有效地控制出光的光型。
此外,该罩体上具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形成波浪状或是锯齿状,该多个凸起部上可涂布有一光吸收层,位于该多个孔洞周围的凸起部的高度可比其余的凸起部的高度低,以降低外在光线于罩体的光反射程度,藉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对比性。
较佳的,每一该光源组的该红光发光二极管、该绿光发光二极管和该蓝光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比为3:6:1,以使通过导光柱和透镜聚光后,合并后的光通量较大并维持白光。
较佳的,该导光柱的宽度由接近该光源组的一端朝另一端渐增,以控制该光源组混光后的出光角度,使光的聚集度更高。
较佳的,该多个透镜与该罩体为一体成形,且每一该透镜具有一定位部,该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面分设于该定位部两侧,每一该导光柱接近对应的该透镜的一侧对应该定位部设有一连接部,该多个连接部与该多个定位部分别通过多个固定件以互相连接,以提高组装的速度。
较佳的,该多个第一凸面的横截面、该多个第二凸面的横截面和该多个孔洞均为圆形,且该多个孔洞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凸面的最大横截面积并大于等于该第二凸面的最大横截面积,以减少出光面的面积,进一步降低反光。
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镜与导光柱,使得光线在提高指向性的同时,亦能降低光线强度于传递中的损耗,且透镜的不同大小两个凸面能使聚光效果提高同时降低出光时整体的反光,进而提升亮度对比性。另外,通过凸起部与光吸收层吸收照射于告示牌的外在强光或日光,以避免光线全反射而使驾驶看不清告示牌的显示内容或是因强光而感到眼睛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光线反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交通指示告示牌;11-本体;111-光源组;1111-红光发光二极管;1112-绿光发光二极管;1113-蓝光发光二极管;12-罩体;121-孔洞;122-凸起部;123-光吸收层;13-透镜;131-第一凸面;132-第二凸面;133-定位部;14-导光柱;141-连接部;15-固定件;D-间隔距离;θ-光线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和光线反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指示告示牌1包括:一本体11、一罩体12、多个透镜13和多个导光柱14。
该本体11设有多个光源组111,该多个光源组111具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1111、一绿光发光二极管1112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1113,于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排列为三角排列,但亦可为直线排列,并不以此为限。该罩体12对应该多个光源组111设于该本体11的一侧,且该罩体12上对应该多个光源组111设有多个孔洞121。该多个透镜13分别设于该多个孔洞121,每一该透镜13具有一第一凸面131和一第二凸面132,该第一凸面131与该第二凸面132对称设置,且该第一凸面131朝向该本体11方向,该第一凸面131的表面积大于该第二凸面132的表面积。该多个导光柱14分别位于该多个透镜13与该多个光源组111之间,且该多个导光柱14分别与对应的透镜13之间具有一间隔距离D,于本实施例中,该间隔距离D的最佳范围为介于0.15mm至0.3mm之间,如此一来,相较于传统的导光柱与透镜完全紧密连接的形式,该多个导光柱14与该多个透镜13间分开后可以多增加一个出光面与入光面,可进一步加强光线的控制与调整,进而达到更有效控制光型的目的,并且通过相互分离的该多个导光柱14与该多个透镜13,以于两者之间再次进行聚光,从而增强最终出光后的出光聚集度,并提升出光效率。
于工作时,该多个光源组111所射出的光线于射入该多个导光柱14的一端并进行传输和混光后,已混光后的光线从该多个导光柱14的另一端射出并在射入该多个透镜13的该多个第一凸面131,而于本实施例中,该导光柱14的宽度由接近该光源组111的一端朝另一端渐增,如此于其中传输的光线便能于混光后控制出光发散角度,使光线射出该多个导光柱14后,光的聚集度更高,以让该多个第一凸面131所能聚集的光更多,进而增加最终出光的光线亮度。射入该多个透镜13的光线通过该多个具有曲率的第一凸面131以将射入的光线进行聚光并聚集至该多个第二凸面132的聚焦点,以使最终从该多个第二凸面132射出的光线与该导光柱14长轴所夹的夹角θ小于等于15度。这样于使用时,光源所射出的光线便聚集在一定范围内,而不会四处发散,因此亮度较为充足,使驾驶人于驾驶车辆时较能够清楚地看清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上所显示的内容。
同时,于本实施例中,每一该光源组111的该红光发光二极管1111、该绿光发光二极管1112和该蓝光发光二极管1113的亮度比为3:6:1,再通通上述的该多个导光柱14和该多个透镜13将光线聚集,使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能够发出光通量较高的白光,以进一步让驾驶能够看清显示的内容。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罩体12上具有多个凸起部122,多个凸起部122形成锯齿状,而且,位于该多个孔洞121周围的多个凸起部122的高度比其余的凸起部122的高度低,这样从该多个透镜13射出的光线便不会被该多个凸起部122阻挡,使外在的光线射在该罩体12上时会因该多个凸起部122的高低起伏而产生散射,如图3所示,以降低光线于同一方向上反射的量,从而提升整体的亮度对比性。如此一来,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便无需供给较高能源予该多个光源组111,亦即该多个光源组111的亮度无需太高,即能使驾驶看清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所显示的内容,进而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并且,该多个第一凸面131的横截面、该多个第二凸面132的横截面和该多个孔洞121均为圆形,且该多个孔洞121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凸面131的最大横截面积并大于等于该第二凸面132的最大横截面积。如此一来,当该多个孔洞121的大小小于该多个第一凸面131时,亦即出光面较小,所以可以减低反光,提高对比度。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该多个透镜13与该罩体12为一体成形,且每一该透镜13具有一定位部133,该第一凸面131与该第二凸面132分设于该定位部133两侧,每一该导光柱14接近对应的该透镜13的一侧对应该定位部133设有一连接部141,该多个连接部141与该多个定位部133分别通过多个固定件15互相连接,在此处使用螺丝作为该多个固定件15,以将该多个透镜13与该多个导光柱14进行锁附。通过此种一体成形的方式,能使该多个透镜13不需额外的安装及定位,而是于开模的时候就已将该多个透镜13安装定位完成,进而提高整体制程的效率,并且将该多个透镜13与该多个导光柱14通过该多个固定件15进行锁附的方式亦能够针对该间隔距离D进行调整,进而对出光的光型进行微控,以进一步达到有效控制光型的目的。并且,该多个凸起部122上并涂布有一光吸收层123,通过该光吸收层123,便能够吸收射向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的显示面的外在强光或是日光,以避免光线全反射导致驾驶无法看清显示内容或是造成驾驶视线受到影响,该光吸收层123亦可以同时涂布于该罩体12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并不以此为限。同时,该多个凸起部122与该光吸收层123的设置,使得该透镜13射出的光线能与外界光线间产生较强对比,以进一步达到节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通过该多个第一凸面131和该多个第二凸面132的大小差异,以同时达到尽量将光线聚集使光源具有高指向性和降低反光而增加整体对比性的功效,该多个导光柱14的宽度渐增设计能够除了能够将充分将该多个光源组111射出的三种光线充分混光之外,亦能降低光线强度于传递中的损耗,进而达到节能的功效。并且,该多个凸起部122能于外在光线射在该罩体12上时将光线散射,以降低反射光线的强度,亦可通过该光吸收层123吸收照射于该交通指示告示牌1的外在强光或日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设有多个光源组,每一光源组具有一红光发光二极管、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和一蓝光发光二极管;
一罩体,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于该本体的一侧,该罩体上对应该多个光源组设有多个孔洞;
多个透镜,分别设于该多个孔洞,每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凸面和一第二凸面,该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面对称设置,且该第一凸面朝向该本体方向,该第一凸面的表面积大于该第二凸面的表面积;及
多个导光柱,分别位于该多个透镜与该多个光源组之间,且该多个导光柱分别与对应的该透镜之间具有一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罩体上具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形成波浪状或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凸起部上涂布有一光吸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多个孔洞周围的凸起部的高度比其余的凸起部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每一光源组中的该红光发光二极管、该绿光发光二极管和该蓝光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比为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柱的宽度由接近该光源组的一端朝另一端渐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间隔距离介于0.15mm至0.3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透镜与该罩体为一体成形,且每一该透镜具有一定位部,该第一凸面与该第二凸面分设于该定位部两侧,每一该导光柱接近对应的该透镜的一侧对应该定位部设有一连接部,该多个连接部与该多个定位部分别通过多个固定件互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指示告示牌,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凸面的横截面、该多个第二凸面的横截面和该多个孔洞均为圆形,且该多个孔洞的最大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一凸面的最大横截面积并大于等于该第二凸面的最大横截面积。
CN201621119100.7U 2016-10-13 2016-10-13 交通指示告示牌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9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100.7U CN206379125U (zh) 2016-10-13 2016-10-13 交通指示告示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100.7U CN206379125U (zh) 2016-10-13 2016-10-13 交通指示告示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9125U true CN206379125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910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79125U (zh) 2016-10-13 2016-10-13 交通指示告示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9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5669B (zh) * 2016-10-13 2019-11-15 新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指示告示牌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5669B (zh) * 2016-10-13 2019-11-15 新谱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指示告示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323332A1 (en)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US10060590B2 (en) Light r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lamp
CN105627191A (zh) 发光模块
US20200300434A1 (en) Lighting unit for a light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and a light device with the lighting unit
JP2013183078A (ja) レンズ付きled装置及び多方向照明装置
JP2019023965A (ja) 車両用灯具
CN206379125U (zh) 交通指示告示牌
CN201954462U (zh) 光源透镜结构
TW201226799A (en) Roadway lighting apparatus
CN203995913U (zh) 车灯
CN202993060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远光照明的led透镜
CN205014221U (zh)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7945669B (zh) 交通指示告示牌
KR102327022B1 (ko) 차량용 램프
CN206649858U (zh) 交通指示广告牌
CN208606108U (zh) 一种矩阵式led远光光学系统
KR20000030723A (ko) 발광다이오드 교통신호등용 렌즈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발광다이오드 교통신호등
CN203549677U (zh) Led路灯透镜模组
TWI612506B (zh) 交通指示看板
TWM538214U (zh) 交通指示看板
CN210831816U (zh) 散光效果好的汽车灯灯罩
CN219140606U (zh) 一种停车场专用组合式透镜
CN217902223U (zh) 一种监控补光灯及监控系统
CN212808684U (zh) 一种发光看板
CN202757051U (zh) 侧发光led透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