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4221U -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 Google Patents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4221U
CN205014221U CN201520629878.1U CN201520629878U CN205014221U CN 205014221 U CN205014221 U CN 205014221U CN 201520629878 U CN201520629878 U CN 201520629878U CN 205014221 U CN205014221 U CN 205014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ape
refractive power
sha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98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建荣
吴国宾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tslight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tsligh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tslight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itslight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98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4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4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422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包括一导光管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部,该导光管在出光部前的底面一侧设有一折光槽,该折光槽具有一长斜面与一短斜面;一投射透镜,具有相对该导光管的出光部的一入光面及一弧状出光面;以及一发光体在相对导光管的入光面投射初始光源,该导光管导引部分光线至投射透镜以投射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形,且该折光槽的长斜面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据此,在不损失既有光线能量情形下,又能使投射光形的左右亮区明暗对比差距拉大,以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且避免造成车灯的零件组装的复杂与重量的增加,兼具结构轻量化效果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Description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光导管上设有一凹陷的微结构,达到投射出来的光形具有较大明暗对比度的车灯创新改良。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提高行车安全对于汽车车灯的照明光形设计,渐渐要求提高照明的对比度;一般用反射面的设计可以将光点聚到旁边,因此可以克服,但利用导光管光导光的技术就会比较均匀,而不易达到光形左右不一样亮的效果,较难符合法规要求,甚至是车灯厂内规。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338637号的「车灯」新型专利,其结构如其摘要所述:该车灯分别利用一发光组件作为初始光源、一导光组件来计算该初始光源的一发散角度及该发散角度的发光面积,及一透镜组件来提升该发光组件的光萃取效率,用以产生具有预定光形且高光萃取效率的光源,再透过一投射组件来提升该光源的光形对比度,使该车灯得以投射出一高对比度度的明暗截止线。此外,因该发光组件的一发光面可设计为具有一预设形状,因此不需使用其他光学组件即可投射一截面为预设形状的光束,进而有效地提升该车灯的光利用效率。
然而,如图5所示为依前述I338637号「车灯」的发光组件与导光组件绘示的光线路径示意图,即该引证案导光组件的入光面接至该发光组件的发光面,该导光组件接收该初始光源后,经过集光与规则性的导引后仍是平均的向外投射,虽然借导光组件提升了光的利用效率,但是并没有因此使改变其光形与明暗对比度。
如图6所示为现有导光组件导光路径所投射出来照明光形a以及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的示意图,虽然,图6的照明光形a在视觉上尚难看出左右明暗有何差异,但由图中的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呈现缓和的曲线分布,显示其照明光形a的左右明暗对比差距较小,而无法符合较严格的法规要求。
虽然,车灯的设计上尚可配合一片特定形状的遮光片,使该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透过该遮光片的遮挡,而仅有部分的光线从该投射透镜平行投射出一截面符合法规形状的光束。但是这样一来,因为该遮光片的因素,将会降低整体光利用效率,是为现有车灯结构的缺点之一。
再者,在车灯既有结构上所增设的遮光片又进一步造成结构与组装上的复杂度,而且使重量增加,为其缺点之二。
所以,如何针对现有车灯结构使用遮光片结构造成光线能量损失而降低光利用效率,以及进一步造成结构的复杂与重量的增加,以及使用导管虽提高光利用率却难以调制能量分布等缺点而进行创新改良,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在不损失既有光线能量情形下又能使投射光形的左右亮区明暗对比差距拉大,以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具较佳进步性达成;,透过导光体表面提供折射的微结构,避免造成车灯的零件组装的复杂与重量的增加,兼具结构轻量化效果达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包括:
一导光管,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部,该导光管在出光部前的底面一侧设有一折光槽,该折光槽具有一长斜面与一短斜面,该长斜面位于邻近入光面的一侧。
一投射透镜,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弧状出光面,该入光面相对该导光管的出光部。
以及一发光体,在相对导光管的入光面投射初始光源,该导光管导引部分光线至投射透镜以投射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形,且该折光槽的长斜面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照明光形的左右亮度成明暗对比。
该导光管包括一导光部并衔接该出光部,且该导光部衔接出光部的相反端为该入光面,该导光部的周侧具有一上导光面、一下导光面以及衔接该上导光面、下导光面的二侧导光面,而该折光槽位于下导光面的一侧,该下导光面在折光槽一侧设一导光凸条,并在折光槽的另一侧与一侧导光面之间设一导光斜面。
该发光体的折光槽与出光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该折光槽的深度小于导光部厚度的三分之二,且该折光槽的长斜面长度大于短斜面。
该出光部为半球形结构,并具有一球状出光面。
该投射透镜在入光面设有二导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损失既有光线能量情形下又能使投射光形的左右亮区明暗对比差距拉大,以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具较佳进步性达成;,透过导光体表面提供折射的微结构,避免造成车灯的零件组装的复杂与重量的增加,兼具结构轻量化效果达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导光路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导光路径所投射出来照明光形A以及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的示意图。
图5为依前述I338637号「车灯」的发光组件与导光组件绘示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导光组件导光路径所投射出来照明光形a以及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a照明光形b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
1导光管11入光面
12出光部121球状出光面
13折光槽131长斜面
132短斜面14导光部
141上导光面142下导光面
143侧导光面144导光凸条
145导光斜面2发光体
3投射透镜31入光面
32弧状出光面33导光凹槽
A照明光形A1明暗截止线
A2倾斜段B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
C折光槽与出光部之间的距离D导光管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本实用新型导光管的剖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包括:
一导光管1,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入光面11以及一出光部12,该导光管1在出光部12前的底面一侧设有一折光槽13,该折光槽13具有一长斜面131与一短斜面132,该长斜面131位于邻近入光面11的一侧。
一投射透镜3,具有一入光面31及一弧状出光面32,该入光面31相对该导光管1的出光部12。
以及一发光体2,在相对导光管1的入光面11投射初始光源,并经导光管1导引光线至投射透镜3以投射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形A,见图4,且该折光槽13的长斜面131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照明光形的左右亮度成明暗对比。
在上述图1中,本实用新型该投射透镜3在入光面31设有二导光凹槽33,该二导光凹槽33使照明光形A,见图4的明暗截止线A1,见图4更平整。另,该导光管1包括一导光部14并衔接该出光部12,且该导光部14衔接出光部12的相反端为前述入光面11,该导光部14的周侧具有一上导光面141、一下导光面142以及衔接该上导光面141、下导光面142的二侧导光面143,而该折光槽13位于下导光面142的一侧,该下导光面142在折光槽13一侧设一导光凸条144,并在折光槽13的另一侧与一侧导光面143之间设一导光斜面145,该导光斜面145使照明光形A的明暗截止线A1更平整,而导光凸条144使明暗截止线A1具有倾斜段A2,见图4。而如图2所示,该发光体2的折光槽13与出光部12之间的距离C大于0.5mm;另,该折光槽13的深度小于导光部14的厚度D的三分之二;且,该折光槽13的长斜面131长度大于短斜面132,如此光才不会直接由折光槽13漏出造成光能的损失或造成杂光。又,该出光部12为半球形结构,并具有一球状出光面1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导光路径示意图,即本实用新型导光管1的入光面11导入发光体2所投射的初始光源,该导光管1导引部分光线至出光部12,再导向该投射透镜3后并投射出一具有明暗截止线A1的照明光形A(如图4所示)。借该投射透镜3在入光面31所设二导光凹槽33搭配该导光部14的导光斜面145的导引,可使照明光形A的明暗截止线A1更平整;而借导光凸条144使明暗截止线A1具有倾斜段A2的斜度变化,以符合法规需求(15度或45度)。而且,本实用新型该折光槽13的长斜面131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A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使照明光形A的左右亮度形成较大明暗对比;即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在不损失既有光线能量情形下,又能使投射光形的左右亮区明暗对比差距拉大,以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具较佳进步性达成。
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导光路径所投射出来照明光形A以及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照明光形A已经可以在视觉上看出左右明暗的差异,并可由下侧所显示的水平维度的光线强度分布曲线B呈现较陡峭的曲线分布,而显示其照明光形A的左右明暗对比差距较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经导光管1导引初始光源的部分光线至出光部12投射出一照明光形A;又借导光管1在底面一侧所设该折光槽13的长斜面131的微结构,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A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在不损失既有光线能量情形下,而使照明光形A的左右亮度形成较大明暗对比,以符合更严格的法规要求,又能避免造成车灯的零件组装的复杂与重量的增加,兼具结构轻量化效果达成的多重进步性达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光管,具有位于两端的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部,该导光管在出光部前的底面一侧设有一折光槽,该折光槽具有一长斜面与一短斜面,该长斜面位于邻近入光面的一侧;
一投射透镜,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弧状出光面,该入光面相对该导光管的出光部;
以及一发光体,在相对导光管的入光面投射初始光源,该导光管导引部分光线至投射透镜以投射出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光形,且该折光槽的长斜面导引另一部分光线朝向照明光形的局部区域重叠照射,照明光形的左右亮度成明暗对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包括一导光部并衔接该出光部,且该导光部衔接出光部的相反端为该入光面,该导光部的周侧具有一上导光面、一下导光面以及衔接该上导光面、下导光面的二侧导光面,而该折光槽位于下导光面的一侧,该下导光面在折光槽一侧设一导光凸条,并在折光槽的另一侧与一侧导光面之间设一导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折光槽与出光部之间的距离大于0.5mm,该折光槽的深度小于导光部厚度的三分之二,且该折光槽的长斜面长度大于短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为半球形结构,并具有一球状出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透镜在入光面设有二导光凹槽。
CN201520629878.1U 2015-08-20 2015-08-20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4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9878.1U CN205014221U (zh) 2015-08-20 2015-08-20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9878.1U CN205014221U (zh) 2015-08-20 2015-08-20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4221U true CN205014221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987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14221U (zh) 2015-08-20 2015-08-20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42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2275A (zh) * 2016-09-29 2017-01-11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近光明暗截止线上方亮度的结构
CN106468415A (zh) * 2015-08-20 2017-03-01 捷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7401715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法雷奥照明公司 具有为车辆产生截止的折射界面的led前照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8415A (zh) * 2015-08-20 2017-03-01 捷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6468415B (zh) * 2015-08-20 2019-01-29 捷光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7401715A (zh) * 2016-05-18 2017-11-28 法雷奥照明公司 具有为车辆产生截止的折射界面的led前照灯
CN107401715B (zh) * 2016-05-18 2022-09-06 法雷奥照明公司 具有为车辆产生截止的折射界面的led前照灯
CN106322275A (zh) * 2016-09-29 2017-01-11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近光明暗截止线上方亮度的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2460B (zh) 提高led灯具距高比和照度均匀性的透镜
CN202118798U (zh) 一种新型防眩光led灯罩
CN104180269A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
CN102121678B (zh) Led灯具配光模块的设计方法
WO2019196156A1 (zh) 基于光导的远近光系统及车灯
CN205014221U (zh)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4373896A (zh) 光学透镜及采用该光学透镜的灯具
CN106468415B (zh) 具有明暗对比光形的车灯
CN105627191A (zh) 发光模块
CN202452347U (zh) 远近光一体的车灯
WO2022198721A1 (zh)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CN207501057U (zh) 车灯照明系统、车灯总成及汽车
CN103104848A (zh) 灯具灯罩
CN203273701U (zh) 偏焦光学透镜
CN203823624U (zh) 一种高效率节能型汽车led近光灯结构
CN2066695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灯的投射式光学照明系统
CN203036554U (zh) 一种led路灯透镜
CN202109399U (zh) 提高led灯具距高比和照度均匀性的透镜
CN204512999U (zh) 一种led黑板灯
CN102767793A (zh) 一种光纤照明用led耦合装置
CN105953175B (zh) 投光灯透镜、具有该投光灯透镜的发光模块和投光灯
CN110332497A (zh) 一种照明组件
CN201836811U (zh) 集成大功率led透镜
CN206379125U (zh) 交通指示告示牌
CN206207262U (zh) 近光灯组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moa Apia SNPF Plaza B Building 2 floor

Patentee after: JIEGUA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 Beishi

Patentee before: JIEGUA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