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7906U -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 Google Patents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7906U
CN206377906U CN201621227227.0U CN201621227227U CN206377906U CN 206377906 U CN206377906 U CN 206377906U CN 201621227227 U CN201621227227 U CN 201621227227U CN 206377906 U CN206377906 U CN 206377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ed bag
bag
type battery
box typ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7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燕旻
薛风华
孙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Xinwe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Xinwe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Xinwe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Xinwei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27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7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7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7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制冷箱,尤其是一种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属于移动制冷箱的技术领域。在所述箱主体内的底板上设置用于对箱体电池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在底板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内箱体电池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置入箱主体内的箱体电池通过电池输出座与箱内电源插座电连接,箱体电池通过箱内电源插座提供控制电路板以及制冷组件的工作电能,通过电池定位体以及置入导向板的作用,能实现箱体电池的快速拆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制冷箱,尤其是一种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属于移动制冷箱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制冷箱是冷链物流尾端环节必不可少的制冷设备,通过移动制冷箱能满足将冷藏的物品运输到户的需求。目前,制冷箱通常采用普通的压缩机制冷,主要存在功耗大、体积大的问题,且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使用会导致压缩机的损坏,无法使用电池供电来满足制冷要求。此外,对于采用电池供电的箱体,均存在拆装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满足使用中快速拆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其结构结构,在采用箱体电池供电下,实现箱体电池的快速拆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包括移动制冷箱体;所述移动制冷箱体包括箱主体以及与所述箱主体适配的上开门盖板;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上部设有内胆体,在所述内胆体的下方设置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匹配连接的立式压缩机模组,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与用于控制制冷状态的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端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的电源端与用于提供电能的箱体电池连接,所述电池置于箱主体内的底板上;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底板上设置用于对电池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在底板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内箱体电池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箱体电池上还设有用于对充电的电池充电座。
所述箱主体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电池通过电池仓门能置入箱主体内,置入箱主体内的电池通过电池输出座与箱内电源插座电连接,电池通过箱内电源插座提供控制电路板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的工作电能。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上部设有侧壁保温层,所述侧壁保温层包裹在内胆体上,通过在侧壁保温层安装有若干用于检测内胆体内实时温度的箱体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的侧壁,且箱体温度传感器测温头端与内胆体侧壁平齐,箱体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控制电路板上还包括用于获取移动制冷箱体位置信息的定位模块以及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电路板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制冷箱控制器,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箱体电源均与制冷箱控制器连接,所述制冷箱控制器还与用于读取温度标签相应温度值的RFID读卡器连接,制冷箱控制器将RFID读卡器读取的温度值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所述上开门盖板内设有用于收纳保温袋的保温袋收纳仓,且在上开门盖板的内表面上铺设有上盖板保温层;
控制电路板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箱体通讯模块,制冷箱控制器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制冷箱控制器通过箱体通讯模块将箱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调节制冷箱控制器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所述保温袋包括用于检测保温袋内当前温度的保温袋温度传感器、用于存储保温袋身份信息的保温袋RFID标签、用于显示保温袋实时温度的保温袋显示屏以及用于控制保温袋工作状态的保温袋控制器,所述保温袋温度传感器以及保温袋显示屏均与保温袋控制器电连接,保温袋控制器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所述保温袋包括下袋体以及与所述下袋体匹配的上袋体,所述上袋体与下袋体通过袋体拉链连接;在所述上袋体上设置有条码,扫描并解析所述条码时,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以获取云端服务器内关联存储的保温袋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
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所述功耗控制模块与保温袋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箱主体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电池通过电池仓门能置入箱主体内,置入箱主体内的电池通过电池输出座与箱内电源插座电连接,电池通过箱内电源插座提供控制电路板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的工作电能。
在所述箱主体内的下部设置散热器,箱主体上设置散热格栅,散热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所述箱主体内的底板上设置用于对箱体电池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在底板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内箱体电池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置入箱主体内的箱体电池通过电池输出座与箱内电源插座电连接,箱体电池通过箱内电源插座提供控制电路板以及制冷组件的工作电能,通过电池定位体以及置入导向板的作用,能实现箱体电池的快速拆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制冷箱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制冷箱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制冷箱体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袋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电路板、2-扶手、3-上开门盖板、4-保温袋、5-上盖板保温层、6-箱体温度传感器、7-侧壁保温层、8-蒸发器、9-电池充电座、10-箱体电池、11-万向轮、12-电池定位体、13-电池输出座、14-箱内电源插座、15-立式压缩机模组、16-散热风扇、17-箱主体、18-箱体显示屏、19-箱体侧格栅、20-散热器格栅、21-电池仓门、22-存储空间、23-内胆体、24-置入导向板、25-底板、26-无线通讯模块、27-制冷箱控制器、28-按键模块、29-RFID读卡器、30-定位模块、31-定位钢珠、32-定位弹簧、33-保温袋收纳仓门、34-下袋体、35-上袋体、36-条码、37-拉手、38-保温袋显示屏、39-袋体拉链、40-RFID标签、41-反射层、42-保温层、43-袋体外层、44-保温袋控制板、45-保温袋控制器、46-电源管理单元、47-保温袋电池、48-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9-功耗控制模块以及50-保温袋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为了能有效检测实际温度,并能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精确调控,满足物品冷藏运输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制冷箱体;所述移动制冷箱体包括箱主体17以及与所述箱主体17适配的上开门盖板3;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内胆体23,在所述内胆体23的下方设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与用于控制移动制冷箱体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侧壁保温层7,所述侧壁保温层7包裹在内胆体23上,通过在侧壁保温层7安装有若干用于检测内胆体23内实时温度的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所述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23的侧壁,且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测温头端与内胆体23侧壁平齐,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控制电路板1内预置有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控制电路板1能将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比较;当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不匹配时,控制电路板1调节制冷组件的工作状态,直至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相匹配。
具体地,箱主体17呈方形或其他所需的形状,上开门盖板3的形状与箱主体17的形状相适配,上开门盖板3位于箱主体17的顶端,上开门盖板3的一端与箱主体17相铰接,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封闭箱主体17的上端,且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向内胆体23放入或拿取需要冷藏输送的物品,上开门盖板3与箱主体17间的具体配合使用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一般地,为了能够实现便携式移动的使用效果,在箱主体17的底端还设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11,箱主体17上还设置扶手2,通过万向轮11能实现整个移动制冷箱体的移动要求;通过扶手2能拉动整个移动制冷箱体的移动。
内胆体23位于箱主体17内的上部,通过内胆体23能够形成存储空间22,所述形成的存储空间22能够用于冷藏运输物品的放置,具体实施时,通过上开门盖板3能封闭内胆体23的存储空间22,提高整个内胆体23的冷藏输送效果,降低与外部热量的交换,减低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具体实施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位于内胆体23下方的蒸发器8以及位于所述蒸发器23下方的立式压缩机模组15,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当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不匹配时,控制电路板1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状态,直至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发器8位于内胆体23的底端,立式压缩机模组15位于蒸发器8的下方,蒸发器8与立式压缩机模组15连接,通过蒸发器8与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内胆体23的制冷需要,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蒸发器8配合实现对内胆体23内物品制冷的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设置用于提供移动制冷箱体工作电能的箱体电池1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内胆体23的冷藏效果,需要在内胆体23的外壁包裹侧壁保温层7,侧壁保温层7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保温材料,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目前,对内胆体23内温度的测量一般是直接将箱体箱体温度传感器6与蒸发器8接触,通过蒸发器8的温度间接判断内胆体23内的温度,而这种测温方式无法精确获取内胆体23内的真实温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侧壁保温层7安装箱体温度传感器6,且将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23的侧壁,即使得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能接触到内胆体23内部。为了保证不影响内胆体23的存放物品,需要将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与内胆体23的侧壁平齐。当将箱体温度传感器6采用上述安装布置形式时,需要保证箱体温度传感器6与内胆体23接触部位的密封性能以及对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防水性,从而确保内胆体23以及箱体温度传感器6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具体密封性以及防水性的措施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形式,只要满足具体的使用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箱体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后,能将检测内胆体23的实时温度传输至控制电路板1内。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运输物品的需要,可以在控制电路板1内设置所需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所述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即是满足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最近温度或最佳温度范围,不同物品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控制电路板1内设定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后,需要将箱体温度传感器6采集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比较;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不匹配,具体是指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不在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范围内,如,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低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或高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控制电路板1通过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不同时,能有效改变内胆体23内的当前温度,从而使得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通过调节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运行频率,使得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与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匹配时,也能有效节省箱体电池10的供电消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电池10采用内置在箱主体17的形式,具体地,箱体电池10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均安装于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箱体电池10提供立式压缩机模组15以及控制电路板1的工作电压,通过控制电路板1能对整个立式压缩机模组15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确保满足对内胆体23内需冷藏运输物品的运输要求。
具体实施时,在采用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蒸发器8配合实现制冷需求时,由于立式压缩机模组15具有较高的制冷效率,且功耗低,因此,相比现有采用车载供电的移动制冷箱而言,可选择内置箱体电池10的供电方式,真正实现移动便携的供电要求;此外,由于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特性可知,相比现有采用非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移动制冷箱而言,不会存在倾斜、震动、颠簸环境下使用会损坏的问题,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制冷箱体能满足多种运输状态下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主体17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21,箱体电池10通过电池仓门21能置入箱主体17内,置入箱主体17内的箱体电池10通过电池输出座13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箱体电池10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制冷组件的工作电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仓门21位于箱主体17的下部,通过电池仓门21能打开或封闭箱主体17的下部。当通过电池仓门21打开箱主体17的下部时,能将箱体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当箱体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时,箱体电池10的电极与箱主体17内的电池输出座13接触,由于电池输出座13在箱主体17内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从而能使得箱体电池10与箱内电源插座14的电连接。箱体电池10与箱内电压插座14电连接后,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电能,箱内电源插座14与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具体电路连接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满足对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供电需要即可,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设置用于对箱体电池10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24,在底板25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17内箱体电池10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12;箱体电池10上还设有用于对充电的电池充电座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设置呈竖直分布的置入导向板24,两置入导向板24间的距离与箱体电池10的宽度相适配,从而通过置入导向板24能对箱体电池10的置入过程进行导向,直至箱体电池10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配合;此后,可以关闭电池仓门21。
在箱体电池10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配合后,为了保证箱体电池10在箱主体17内保持供电的稳定性,利用电池定位体12能对箱体电池10进行定位。如图5所示,为箱体电池10与电池定位体12的配合放大图,其中,电池定位体12包括定位钢珠31以及定位弹簧32,所述定位钢珠31支撑于定位弹簧32的顶端,定位弹簧32位于底板25内,箱体电池10置入箱主体17内后,利用定位弹簧32与定位钢珠31之间的配合,能顶住箱体电池10,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箱体电池10保持与电池输出座13连接的稳定性,即确保箱体电池10供电的稳定性。
箱体电池10可以采用锂电池,置入箱主体17内的箱体电池10还可以利用电池充电座9进行充电,电池充电座9邻近电池仓门21,即当需要对箱体电池10进行充电时,打开电池仓门21,通过电池充电座9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即可,箱体电池10利用电池充电座9与外部电源连接后,可以通过常用的充电方式对箱体电池10进行充电,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下部设置散热器16,箱主体17上设置散热格栅20,散热器1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器16位于箱主体17的底板25上,散热器16靠近立式压缩机模组15,散热格栅20与电池仓门21分别位于箱主体17对应的侧面,通过散热器16对箱主体17内的热量进行有效散热,散热器16的具体工作过程由控制电路板1进行控制,控制电路板1与散热器16间的具体工作配合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在箱主体17上还设置箱体侧格栅19,箱体侧格栅19位于箱主体17的一侧,并邻近散热格栅20。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上开门盖板3上设置用于信息显示的箱体显示屏18以及用于信息输入的按键模块28,所述箱体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均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显示屏18设置于上开门盖板3上,通过箱体显示屏18能够信息显示,通过箱体显示屏18显示的信息可以包括物品输送的目的地、移动制冷当前温度、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等,通过按键模块28能向控制端电路板1内输入所需的信息,如通过按键模块28向控制电路板1内输入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等,箱体显示屏18、按键模块28以及箱体温度传感器6工作时所需的电能均由箱体电池10提供。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触摸屏同时实现箱体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的功能,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1包括制冷箱控制器27,所述制冷组件、箱体电源10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所述制冷箱控制器27还与用于读取温度标签相应温度值的RFID读卡器29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将RFID读卡器29读取的温度值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冷箱控制器27可以采用常用的微处理芯片,如单片机、ARM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制冷箱控制器27控制整个制冷箱的工作状态,因此,立式压缩机模组15、箱体电池10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电连接。具体实施时,箱体显示屏18以及按键模块28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电连接,通过RFID读卡器29读取对应的温度标签的方式向制冷箱控制器27内设置所需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而通过RFID读卡器29读取温度标签的方式向制冷箱控制器27内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后,通过按键模块28无法修改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确保制冷箱控制器27内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具体实施时,RFID读卡器29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RFID读卡器29能读取不同温度标签的温度值,当读取温度标签所代表的温度值后,制冷箱控制器27将相应读取的标签温度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RFID读卡器29读取温度标签内存储温度值的过程,以及RFID读卡器29与制冷箱控制器27配合实现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具体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箱体通讯模块26,控制电路板1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控制电路板1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将箱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调节控制电路板1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上还可以设置定位模块30,所述定位模块30可以采用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定位模块30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可以将定位模块30获取的位置信息通过箱体显示屏18进行显示输出。箱体通讯模块26可以采用蓝牙模块、WIFI模块、GPRS模块、3G模块或4G模块等形式,只要能满足无线传输的需求即可。制冷箱控制器27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在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后,能实现制冷箱控制器27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讯。
制冷箱控制器27与云端服务器通讯后,能将移动制冷箱运输过程中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实时位置信息以及箱体电池10等的工作状态全部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对整个运输过程的状态进行有效记录与监控,后续可根据运输过程中记录信息进行追溯。定位模块30、箱体通讯模块26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也均由箱体电池10提供。
由于云端服务器用于监控移动制冷箱体的工状态,一般地,云端服务器具有较高的管理权限,因此,云端服务器还可以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设置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此外,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制冷箱控制器27还可以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与多种手持终端等连接,手持终端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后,也能调整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即实现多种途径下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设定;手持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等设备,手持终端在调整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时,需要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否则无法完成对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修改。云端服务器与制冷箱控制器27无线通信、手持终端与制冷箱控制器27无线通信后,可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得到技术手段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具体设置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上开门盖板3内设有用于收纳保温袋4的保温袋收纳仓,且在上开门盖板3的内表面上铺设有上盖板保温层5;
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箱体通讯模块26,制冷箱控制器27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将箱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调节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所述保温袋4包括用于检测保温袋4内当前温度的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用于存储保温袋4身份信息的保温袋RFID标签40、用于显示保温袋4实时温度的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用于控制保温袋4工作状态的保温袋控制器45,所述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以及保温袋显示屏38均与保温袋控制器45电连接,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保温袋4置于保温袋收纳仓内时,RFID读卡器29能读取保温袋RFID标签40内的保温袋身份信息,制冷箱控制器27将RFID读卡器29读取的保温袋身份信息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内,
保温袋4位于保温袋收纳仓外时,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将保温袋温度控制器48检测的保温袋内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内,云端服务器能将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关联存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袋收纳仓位于上开门盖板3内,通过保温袋收纳仓来收纳保温袋4;在上开门盖板3的端部设有保温袋收纳仓门33,通过保温袋收纳仓门33能够实现保温袋4的拿取或放入。当取出保温袋4时,可以将内胆体23内的物品放入保温袋4内,便于将需冷藏运输的物品运输到移动制冷箱体不便于运行的位置区域。上盖板保温层5覆盖在上开门盖板3的内壁,通过上盖板保温层5能有效提高上开门盖板3的保温性能。
由上述说明可知,制冷箱控制器27与云端服务器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连接后,能够将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实时位置等信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也可以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来设定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由于无法通过移动制冷箱体将需冷藏物品运输到任意的位置,有些位置区域需要将需冷藏物品从内胆体23内取出,需冷藏的物品从内胆体23内取出后,装入保温袋4内,为了能实现需冷藏物品运算过程的全跟踪,需要对物品装入保温袋4后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与跟踪。
为了实现对保温袋4监控与跟踪的目的,在保温袋4内设置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RFID标签40、保温袋显示屏38、保温袋控制器45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其中,利用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能实时获取保温袋4内的温度,即能实时了解物品在保温袋4内的温度状态,通过保温袋RFID标签40能存储保温袋4相关的身份信息,如ID编号等,保温袋控制器45可以采用常用的微处理芯片,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能与云端服务器无线连接,保温袋通讯模块50可以与箱体通讯模块26相同或详尽的通讯形式,只要能满足与云端服务器间的无线连接即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具体地,当保温袋4独立使用时,保温袋控制器45能存储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检测的袋内温度,并控制保温袋显示屏38显示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检测的袋内温度值,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能将存储的袋内温度输出。此时,保温袋通讯模块50可以采用蓝牙模块、USB接口等通讯形式,只要能将单独保温袋4使用输送冷藏物品过程的温度等情况存储并输出即可。
当保温袋4置于保温袋收纳仓内时,RFID读卡器29能读取保温袋RFID标签40内的保温袋身份信息,制冷箱控制器27将RFID读卡器29读取的保温袋身份信息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内,
保温袋4位于保温袋收纳仓外时,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将保温袋温度控制器48检测的保温袋内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内,云端服务器能将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关联存储。云端服务器将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关联存储后,通过对云端服务器的访问与查询,能够对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全程输送物品的过程进行有效记录、监控与赘述。一般地,每个移动制冷箱体也有箱体编号信息,制冷箱控制器27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能将箱体编号信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内,即云端服务器能将箱体编号信息、保温袋身份信息等关联存储,具体关联存储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保温袋4包括下袋体34以及与所述下袋体34匹配的上袋体35,所述上袋体35与下袋体34通过袋体拉链39连接;在所述上袋体35上设置有条码36,扫描并解析所述条码36时,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以获取云端服务器内关联存储的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袋体拉链39能将保温袋4分割形成下袋体34与上袋体35,通过袋体拉链39能打开或封闭保温袋4。下袋体34与上袋体35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即均包括处于最外层的袋体外层43、处于最内层的反射层41以及处于袋体外层43与反射层41间的保温层42。在上袋体35上还设置对称分布的拉手37,通过拉手37能方便拿取整个保温袋4。
条码36设置在上袋体35上,条码36可以为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或其他形式的条码。设置于上袋体35上的条码36包含有所在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解析条码36时,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并根据包含的保温袋身份信息查询获取云端服务器内关联存储的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从而在用户收货或其他情况下,通过扫描条码36能够赘述到所述需冷藏物品运输过程中的所有记录状态,实现冷链物品输送全程的有效跟踪。
如图11所示,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49,所述功耗控制模块49与保温袋控制器45电连接,当保温袋4置于保温袋收纳仓内时,功耗控制模块49向保温袋控制器45传输低功耗状态信息,保温袋控制器45能根据低功耗状态信息使得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进入低功耗状态;
当保温袋4位于保温袋收纳仓外时,功耗控制模块49向保温袋控制器45传输低功耗唤醒信息,保温袋控制器45根据低功耗唤醒信息使得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功耗控制模块49来控制保温袋4的功耗,通过功耗控制模块49来检测判断保温袋4是处于保温袋收纳仓内还是位于保温袋收纳仓外。一般地,保温袋4位于保温袋收纳仓时,则不需要保温袋4进入工作状态,为了减少功耗,延长使用寿命,则使得保温袋4进入低功耗状态。而当保温袋4位于保温袋收纳仓外时,则需要保温袋4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保温袋控制器45需要根据低功耗唤醒信息,使得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以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具体实施时,功耗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光照传感器或其他的形式,如采用磁敏传感器与磁铁配合的形式,只要能实现检测判断保温袋4与上开门盖板3间的位置状态即可。
以功耗控制模块49采用光照传感器的实施为例,所述保温袋控制器45还与用于检测保温袋4所在环境光照强度的光照传感器连接,所述光照传感器将检测保温袋4的当前光照强度传输至保温袋控制器45内,当保温袋4的当前光照强度低于保温袋控制器45内的光照强度阈值时,保温袋控制器45使得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RFID标签40、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进入低功耗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袋RFID标签40位于上袋体35内,袋体显示屏38位于下袋体34的正面,保温袋控制器45、保温袋通讯模块50、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以及光照传感器均位于保温袋控制板44上,且由保温袋控制板44上的保温袋电池47供电,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电源管理单元46与保温袋电池47连接,通过电源管理单元46实现对保温袋电池47充放电过程的有效管理;通过电源管理单元46对保温袋电池47充放电过程的管理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的测温头端穿过反射层41后直接测量保温袋4内的真实温度,袋体显示屏38可以采用LED显示。
由于保温袋4收纳在上开门盖板3内时,无需测量、显示保温袋4内的温度等信息,因此,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保温袋4所在环境的当前光照强度,保温袋控制器45内的光照强度阈值可以根据需要预先设定,在当前光照强度低于光照强度阈值时,则认为保温袋4处于收纳在上开门盖板3内,此时,保温袋控制器45使得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保温袋RFID标签40、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保温袋通讯模块50进入低功耗状态,即使得整个保温袋4均及进入低功耗状态,保温袋4处于低功耗状态时,仅保留基本唤醒功能,以降低对保温袋电池47能量的消耗,有效提高保温袋4的使用可靠性。而当前光照强度高于光照强度阈值时,则认为保温袋4位于上开门盖板3外,则此时,保温袋控制器45启动上述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等的工作,以对保温袋4的工作过程中的温度等进行监控。光照传感器可以采用光敏电阻等实现,具体实施时,在保温袋控制板44上还可以设置保温袋定位模块,通过保温袋定位模块获取通过保温袋4运输冷藏物品的位置以及运输路线。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设置用于对箱体电池10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24,在底板25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17内电池10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12;置入箱主体17内的箱体电池10通过电池输出座13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箱体电池10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制冷组件的工作电能,通过电池定位体12以及置入导向板24的作用,能实现箱体电池10的快速拆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包括移动制冷箱体;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制冷箱体包括箱主体(17)以及与所述箱主体(17)适配的上开门盖板(3);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内胆体(23),在所述内胆体(23)的下方设置蒸发器(8)以及与所述蒸发器(8)匹配连接的立式压缩机模组(15),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15)与用于控制制冷状态的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1)的电源端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电源端与用于提供电能的箱体电池(10)连接,所述箱体电池(10)置于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
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底板(25)上设置用于对箱体电池(10)置入过程导向的置入导向板(24),在底板(25)上还设置若干用于对置入箱主体(17)内箱体电池(10)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体(12);箱体电池(10)上还设有用于对充电的电池充电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所述箱主体(17)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21),箱体电池(10)通过电池仓门(21)能置入箱主体(17)内,置入箱主体(17)内的箱体电池(10)通过电池输出座(13)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箱体电池(10)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上部设有侧壁保温层(7),所述侧壁保温层(7)包裹在内胆体(23)上,通过在侧壁保温层(7)安装有若干用于检测内胆体(23)内实时温度的箱体温度传感器(6),所述箱体温度传感器(6)的测温头端穿过内胆体(23)的侧壁,且箱体温度传感器(6)测温头端与内胆体(23)侧壁平齐,箱体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获取移动制冷箱体位置信息的定位模块(30)以及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26),控制电路板(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板(1)包括制冷箱控制器(27),所述立式压缩机模组(15)、箱体电池(10)均与制冷箱控制器(27)连接,所述制冷箱控制器(27)还与用于读取温度标签相应温度值的RFID读卡器(29)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将RFID读卡器(29)读取的温度值设定为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所述上开门盖板(3)内设有用于收纳保温袋(4)的保温袋收纳仓,且在上开门盖板(3)的内表面上铺设有上盖板保温层(5);
控制电路板(1)上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传输的箱体通讯模块(26),制冷箱控制器(27)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制冷箱控制器(27)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将箱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移动制冷当前温度实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能通过箱体通讯模块(26)调节制冷箱控制器(27)内的移动制冷目标温度;
所述保温袋(4)包括用于检测保温袋(4)内当前温度的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用于存储保温袋(4)身份信息的保温袋RFID标签(40)、用于显示保温袋(4)实时温度的保温袋显示屏(38)以及用于控制保温袋(4)工作状态的保温袋控制器(45),所述保温袋温度传感器(48)以及保温袋显示屏(38)均与保温袋控制器(45)电连接,保温袋控制器(45)通过保温袋通讯模块(50)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所述保温袋(4)包括下袋体(34)以及与所述下袋体(34)匹配的上袋体(35),所述上袋体(35)与下袋体(34)通过袋体拉链(39)连接;在所述上袋体(35)上设置有条码,扫描并解析所述条码时,能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以获取云端服务器内关联存储的保温袋(4)所在的移动制冷箱体、保温袋(4)的保温袋身份信息、保温袋内当前温度以及移动制冷当前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还包括功耗控制模块(49),所述功耗控制模块(49)与保温袋控制器(45)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所述箱主体(17)的下部设置能开关的电池仓门(21),电池(10)通过电池仓门(21)能置入箱主体(17)内,置入箱主体(17)内的电池(10)通过电池输出座(13)与箱内电源插座(14)电连接,电池(10)通过箱内电源插座(14)提供控制电路板(1)以及立式压缩机模组(15)的工作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移动制冷箱,其特征是:在所述箱主体(17)内的下部设置散热器(16),箱主体(17)上设置散热格栅(20),散热器(16)与控制电路板(1)电连接。
CN201621227227.0U 2016-11-12 2016-11-12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Active CN206377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7227.0U CN206377906U (zh) 2016-11-12 2016-11-12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7227.0U CN206377906U (zh) 2016-11-12 2016-11-12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7906U true CN206377906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7227.0U Active CN206377906U (zh) 2016-11-12 2016-11-12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7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7055A (zh) * 2017-12-25 2018-05-08 中山市榄商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沙滩车上冷饮储藏的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7055A (zh) * 2017-12-25 2018-05-08 中山市榄商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沙滩车上冷饮储藏的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6645A (zh) 能追溯冷藏物品运输全过程状态的智能输送系统
CN10706571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源无线冷链运输车载实时监控系统
CN102472517B (zh) 运输制冷系统、运输制冷单元及其方法
CN106524629A (zh) 具备温度精确检测与控制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106500427A (zh) 具备温度报警的冷藏物品智能输送系统
CN110515327A (zh) 冷链集装箱控制系统
CN206991051U (zh) 冷链物流移动式冷藏设备智能系统
CN106586276A (zh) 基于无线充电的冷链物流包装箱
CN206331272U (zh) 一种冷链物流车的智能集装箱
CN109178690A (zh) 一种装载空间可调的智能冷链集装器
CN206377906U (zh)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206176862U (zh) 具备温度报警的冷藏物品智能输送系统
CN206377908U (zh) 具备温度精确检测与控制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206377907U (zh) 具有智能保温袋的移动制冷箱
CN106500426A (zh) 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206311991U (zh) 能快速设定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203931008U (zh) 一种车载冷藏配送柜
CN206377926U (zh) 能追溯冷藏物品运输全过程状态的智能输送系统
CN106766473A (zh) 具有箱体电池快速拆装结构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106524628A (zh) 具有智能保温袋的移动制冷箱
CN206176863U (zh) 能采用电池供电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106527536B (zh) 能快速设定移动制冷目标温度的智能移动制冷箱
CN102372126B (zh) 一种用于冷链物流的带无线温度采集装置的保温箱
CN111309071B (zh) 一种智能保温柜管理系统
CN205784211U (zh) 多功能冷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