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1876U -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1876U
CN206371876U CN201620017398.4U CN201620017398U CN206371876U CN 206371876 U CN206371876 U CN 206371876U CN 201620017398 U CN201620017398 U CN 201620017398U CN 206371876 U CN206371876 U CN 206371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tea
tea basket
food processor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7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余青辉
潘莎莎
徐登峰
姜连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7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1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1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1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电机座,电机座扣置于杯体上方,电机座包括上盖和下盖,且电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部件,其中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接,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伸入杯体内,杯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杯体内设有可拆卸的茶篮,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扰流罩,扰流罩设于下盖的下端,茶篮的底部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扰流罩的下端面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加工机内设有隐藏地安装在杯体内的茶篮,机体外观更美观,并且由于茶篮上开有滤孔,茶与水的混合更均匀,使得煮茶更充分,同时避免了繁复的人工过滤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6月5日,申请号为2015203802589、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酥油茶是我们藏族人民极为喜爱的传统家常饮料,但是传统的制作方法非常落后,而现有的酥油茶机,一般都只具备搅拌功能,还需要藏民先手动煮茶,因此其制作过程大多是半自动式的,而且打茶操作结束后,酥油茶的温度已经下降,又需要进行加热、保温等操作,程序繁杂且费时费力,并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酥油茶的口感。另外,在机器工作完成后,相应器具上附着有酥油、茶叶等残渣,使用后不易清洗,同时由于残渣的存在,饮用时需要人工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过滤,为使用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量,同时酥油茶的温度也会略有下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目前,其他类食品加工机,例如豆浆机等,虽然安装有独立的承装物料的腔体,但在现有技术中,这些腔体的设计是为了实现释放物料过程的简易性与准确性,或是为了实现释放物料过程的可控式操作,一般都单纯具备隔离物料的作用,而不具有过滤饮品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酥油茶机的工作半自动化、缺少保温以及过滤功能等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电机座,电机座扣置于杯体上方,所述电机座包括上盖和下盖,且电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部件,其中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杯体内,杯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有可拆卸的茶篮,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扰流罩,所述扰流罩设于所述下盖的下端,所述茶篮的底部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扰流罩的下端面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上设有多个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扰流罩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茶篮通过一悬挂件与杯体相连接,所述悬挂件一端挂接在茶篮外壁,另一端连接在杯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最高水位线,所述茶篮悬挂件连接杯体的一端高于所述最高水位线。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外壁安装有手柄,所述杯体与电机座通过耦合器进行电连接,杯体端的耦合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并且凸出在手柄上端,所述悬挂件的上端与耦合器相套接;
或者,所述杯体外壁安装有手柄,所述杯体与电机座通过耦合器进行电连接,杯体端的耦合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并且凸出在手柄上端,所述杯体端的耦合器与杯体外沿间存在有空隙,所述悬挂件上端通过扣压板安置在所述空隙处。
进一步的,所述茶篮包括多个储料腔及与所述储料腔配合使用的茶篮密封盖板,所述多个储料腔连同密封盖板扣合在所述下盖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茶篮经由卡环与所述下盖相连接,所述卡环一端挂接在下盖外壁,另一端直接连接在茶篮上;
或者,所述茶篮经由卡环与所述下盖相连接,所述卡环一端挂接在下盖外壁,另一端通过悬挂件连接在茶篮上。
进一步的,所述茶篮包括一个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盖板。
进一步的,所述茶篮上开有滤孔,滤孔直径为0.18mm至0.5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由于该加工机制作酥油茶的过程是由控制电路进行调节的,在煮茶、打茶两个主要阶段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缩短制作时间,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其次,该加工机上安装有温度加热装置,可以对酥油茶成品进行保温,有效地防止油茶冷却;另外茶篮隐藏式地安装在杯体内,机体外观更美观,并且由于茶篮储料腔上开有滤孔,有利于茶叶等物料全部浸泡在水中,使得煮茶更充分,并且由于滤孔的存在,煮茶时不会出现较大的气泡,从而有利于防溢控制,进而可以加大煮茶功率,减少煮茶总时间;与此同时,当机器工作时,茶叶储存在茶篮中,不会与制成的酥油茶混合,避免了繁复的人工过滤操作,轻松实现茶叶与饮品分离,并且,当将茶篮制作成具有上部储料腔和下部储料腔构成的、上部外径大下部外径小的结构,同时上部储料腔外壁未设有滤孔时,可将茶篮放置在热水瓶或茶壶等容器的端口,实现简便快捷的过滤,有效地减少牛毛等杂质,并具有缓冲茶水,防止侧漏、溢出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漏斗状茶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茶篮的链条状悬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利用扣压板悬挂在耦合器上的茶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两瓣式茶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茶篮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茶篮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2、电机座1包括上盖11与下盖12,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密封部件相连接,电机座1扣置于杯体2上方,电机座内设有电机5和控制部件9,其中电机5与控制部件9相连接,电机的下端安装有电机轴4,电机轴4与搅拌粉碎装置3相连接,并且电机轴4伸入杯体2内,杯体2的外侧下端(杯体的其他合理部位同样适用)设有加热装置6,同时,杯体2内设有可拆卸的茶篮7,其具体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2所示,茶篮7包括下部储料腔71与上部储料腔72,以及上盖72a,上盖72a一端通过一个铰链751与茶篮上部储料腔72的外边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卡扣752,实现上盖与茶篮间的密封。储料腔是为了承装茶叶等物料而设计,能够实现物料与饮品分离,避免进行人工过滤的繁复操作。茶篮7的具体结构为:上部储料腔的外径大于下部储料腔,并在下部储料腔1的外壁设有细小滤孔73a,而上部储料腔的外壁上未设置滤孔,并且下部储料腔的最大外径较好的是小于50mm(一般8磅的热水瓶瓶口直径为50mm),此设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现茶篮同时具备煮茶和过滤的双重功能,因为在制作酥油茶时,一般藏民会将制作后的酥油茶盛放于热水瓶里,而实际操作中,酥油茶里会含有少量牛毛等杂质,饮用前需要进行过滤,因此当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茶篮时,将其当作一个过滤斗使用,清洗干净茶篮后,打开上盖2a,将茶篮放置在热水瓶上,然后就可以进行过滤操作。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茶篮采用上部存储腔外径大于上部存储腔外径的设计,并且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茶篮上部储料腔的下端为一锥形结构,因此可以实现缓冲酥油茶的作用,防止液体直接倾倒时有溢出或者飞溅等不安全的现象发生,此外,本实施例中,茶篮的上部储料腔的外壁未设有滤孔,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过滤操作时,酥油茶泄露出来烫伤用户。依据在于,在实现过滤操作时,茶篮的下部储料腔伸入瓶口,而上部储料腔卡在瓶口外,当茶篮的上部储料腔的外壁未设有滤孔,酥油茶都封闭在储料腔内,此时上部储料腔可以起到阻挡酥油茶,以防止其泄露的作用。而上盖72a是为了使得在加工机工作时,茶叶不会随液体的流动而溢出到茶篮外,而且增加了茶篮内的压力,使得茶水与其他物料混合得更充分。
对于滤孔73a的尺寸,当孔径设置太小,容易使茶叶堵塞细孔,导致水无法进入储料腔,茶叶不能完全浸泡,砖茶无法全部分散,内外热循环不顺畅,而且在打茶过程中,茶水的流动过程会受到较大阻力,容易使茶篮剧烈晃动,而若孔径设置太大,茶叶容易泄露,与饮品混合影响使用口感。因此孔径应该设置在比较恰当的范围,在该实施例中,孔径设定在0.18mm与0.55mm之间。
除了上述段落中介绍的各功能部件外,图1中还有一个连接茶篮与杯体的悬挂件27,该悬挂件上端通过设在杯体2内壁上的固定支架8连接在杯体上,下端挂接在茶篮7的外壁,相应地,该悬挂件的下端也可以设在茶篮上盖72a的任意位置处,包括上盖的中间位置或者其他位置,而且,除了将茶篮挂接在杯体2的内壁上,也可挂接在杯体外沿处。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加工机,其杯体内的茶篮,除了制作成本实施例一中茶篮的形状,还可以制作成圆柱体、椭圆柱体等,为了满足过滤的功能设置,只要茶篮储料腔的最小外径小于50mm即可。
在该实施例一中,悬挂件可以是如附图2所示的竖直固定长度的悬挂杆,还可以设计成悬挂钩,形状结构如附图3所示,图中的悬挂钩271为一链条状,悬挂钩上端为一钩环,可以依据实际的操作,将钩环置于任意链环节点处,实现自由地调节茶篮高度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介绍另一种茶篮的安装结构,该食品加工机的构成与实施例一中的介绍相一致,电机座包含上盖11与下盖12,杯体2外壁安装有手柄13,杯体2与电机座通过耦合器14进行电连接,实现杯体与电机座之间电路的互联。本实施例只展示了杯体2与手柄13的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耦合器分为外壳141和插头(附图4中未标注),外壳141安装在杯体端所述手柄13的上部,而耦合器的插头设在电机座上,并且,位于杯体端的耦合器外壳141凸出在手柄13的上端。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茶篮7的悬挂方式为茶篮通过一悬挂件与耦合器相套接。该套接方式的悬挂件上端是一个与耦合器外壳141相同周长的卡栓331,也可以将其制作成与耦合器外壳141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空心实体卡壳。由于悬挂件上端外挂于杯体,当制作完成酥油茶后,取出茶篮的操作相比较实施例一中悬挂件在杯体内的情况,会方便很多,并且基于悬挂件部分外置的结构,加工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会直接作用到卡套或者卡栓上,这样在取出茶篮时,不会由于悬挂件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另外,该实施例中,杯体端耦合器14与杯体外沿间存在有空隙,也可在悬挂件上端设置扣压板332使其与耦合器外壳141端相连接,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扣压板为一凹形结构,具有一个与手柄上端平行的横片,可将该扣压板安置在手柄13的上端,同时与杯体外沿相扣合。扣压板的结构除了凹形外,还可采用其他合理形式,例如环抱式固定在手柄上端的外壁上等等。扣压板的作用一方面是固定茶篮,另一方面与上述悬挂件上端外置时一致,即取出茶篮时,操作简便,并且不会因悬挂件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
除了上述的防止温度过高的功能外,两种与耦合器相关的安装方式还具有另外一个优点,主要是利用加工机自身的结构特征,实现悬挂件隐藏。即在加工机工作时,电机座与杯体扣合,位于杯体端的耦合器外壳141与插头合并,使得卡套、卡栓或者扣压板恰好隐藏于电机座下,使其不外漏,增强了加工机外观的美观性。
如实施例一和二所述,茶篮的悬挂件可悬挂于杯体内壁或者杯体外边沿处,除此之外,茶篮可将放置在杯体底部,此时茶篮主要由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成,且腔体部分相对于放置在其他位置的茶篮结构较厚实,并且茶篮悬挂件的上端应设置在最高水位线以上,便于在制浆完成后更容易拿出茶篮。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中,加工机的结构和部件与实施例一中的介绍基本相同,电机座包括电机座上盖11和电机座下盖12,其差别在于茶篮的安装位置、及连接茶篮的悬挂件的结构等的不同。具体来说,茶篮安装的位置为,设在电机座下盖的外壁而不在杯体上,连接茶篮的是一卡环而非悬挂杆或悬挂钩,其结构展示如附图6所示。
图6中的茶篮通过一个卡环34扣接在电机座下盖的外壁,其中卡环34包括卡环圈341和卡环臂342,卡环圈341套接在茶篮外壁,342卡扣在电机座下盖外壁,该结构实现了将茶篮牢固地连接在电机座下盖上。此设计的初衷也是为了实现茶篮的隐藏式悬挂,增强美观性,并且由于卡环是通过卡环圈套接在茶篮上,当使用完毕后,能够将卡环与茶篮分离,便于储存收纳,同时,若两者有任一个部件损坏或者老化,可随意更换,而不必要整体更换,节约用户的消费成本。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卡环也可制作成固定在茶篮外壁上的形式,此时,卡环与茶篮视为一体结构,不可将两者拆离出来;或者,卡环通过一个如实施例一中介绍的悬挂件间接地固定在茶篮上,即悬挂件的一端连接在卡环上,另一端固定在茶篮上,而该悬挂件的结构可以是竖直固定长度的悬挂杆,还可设计成链条状可调节高度的悬挂杆。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主要介绍一种区别于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新型茶篮结构,即两瓣式茶篮结构,如附图7所示。
图7中,该两瓣式茶篮包括左侧茶篮盖板761和右侧茶篮盖板762,左侧茶篮储料腔771和右侧茶篮储料腔772,左右两个茶篮储料腔一端通过铰链753连接,另一端由卡扣754扣合,左右两个茶篮储料腔的外壁和底部都设有滤孔73b,其孔径的尺寸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由图7可以看出,茶篮的左右储料腔配合使用时,中间会形成一个圆形空腔78,该空腔的作用就是为可了实现将茶篮扣合在电机座下盖上。其具体的安装结构如图8所示。
图8中的电机座所在的加工机结构与实施例一、二中相同,包括杯体和电机座,电机座包括上盖和下盖,该两瓣式茶篮通过环抱方式扣合在电机座下盖外壁上。此设计的优点在于,当两个储料腔以卡扣的方式环扣在电机座下盖上,固定方式相对较稳固,茶篮不会存在倾斜、颤动等情况,机器工作时的安全性相对较好,其次从外观上看来,茶篮与电机座下盖自成一体,比较美观,而且两瓣式结构也可以分开使用,使得用户有较自由地使用体验,且清洗时更方便快捷。
除了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储料腔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多个储料腔及与所述储料腔配合使用的茶篮密封盖板的结构。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五同样以实施例一中加工机的结构为基础,主要介绍两种固定式茶篮的安装结构。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依据加工机自身的结构特征,在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茶篮固定于特定的位置,具体的安装方式如下文所述。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加工机内的空间,使得零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适当地实现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一种固定式安装结构如附图9所示。电机座包括电机座上盖11和电机座下盖12,电机座内的电机轴4下端安装有刀片15,电机座下盖的下端安装有扰流罩16,该茶篮包括茶篮储料腔773和茶篮下盖板763,茶篮的储料腔773内壁设有凸包79,茶篮的下盖板763上设有滤孔。该固定式茶篮的安装方式为:茶篮通过凸包79扣合于扰流罩下端,同时将刀片包裹在其中。该种安装方式是把茶篮只当作存储茶叶等的腔体,当煮茶结束后,为了避免刀片将茶叶打碎而混入酥油茶中,需在打茶阶段开始前将茶篮取下。
另一种固定式安装结构如附图10所示。电机座包括电机座上盖和电机座下盖,电机座内安装有电机轴4,电机轴的下端安装有刀片15,电机座下盖的下端具有螺旋形凸起17,该茶篮包括茶篮储料腔774和茶篮上盖板764。为了解决上述固定安装方式的局限,即避免刀片打碎茶叶,该方案中,茶篮的储料腔774外壁环绕形成一个通孔,电机轴下端穿过通孔伸入杯体内,茶篮的储料腔旋合在电机座下盖上。
除了上述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介绍,有关本实用新型的食品加工机,就以下几点进行补充说明和阐述:
对于该加工机的使用功能方面,因其机器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功能部件,如加热装置,搅拌装置、茶篮等,除了可制作美味可口的酥油茶之外,还可以用来煮开水、煮清茶,或用于熬煮洋参等药材,加工各类果酱、肉馅,磨制各类粉末等,不仅能够增加了机器的多功能性还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率,做到物尽其用。
其次,该加工机也可采用不开刃的刀片或搅拌网,由此在制作不需粉碎物料的饮品时,起到搅拌作用。
关于本实用新型中茶篮的形状,除了说明书附图中展示的几种外,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锥形漏斗和圆柱形,实施例二中的椭圆柱形等,在实际制作中,还可以是其他合理形状,包括方形等规则形状以及不规则形。
关于茶篮自身的储料腔的大小,原则上没有特殊规定,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如若希望茶叶等物料足量一些,可以将茶篮设计的相对大一些,或者相反,在调节范围上可从茶篮宽度或者茶篮高度两个方面入手。或者依据实际生产的食品加工机的具体大小,适时地调整茶篮尺寸。
关于本文涉及的茶篮的悬挂件,如实施例一中的悬挂杆或悬挂钩,以及实施例二中的悬挂件等,可将其设置为可伸缩长度的结构,例如制作成可折叠或者可收缩的形式,以方便收纳,一方面可节约空间,另一方面可避免在不使用时被折断或者损坏,增强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机座,是一种承装电机及其相关控制部件的装置,包含电机、电机轴、控制电路等部件。除了上述五个实施例里所采用的上置式结构,即电机座扣置于杯体的上方外,还可以采用电机座下置的方式,在电机轴的上部连接一个联轴器,联轴器的上端伸入杯体内,与杯体下端设置的刀轴相连接,刀片或者搅拌装置安装在刀轴的上端,电机连同联轴器驱动刀片或者搅拌装置;或者电机座与杯体之间采用不可拆卸的结构,即是电机轴不通过联轴器,而直接驱动刀片或搅拌装置进行工作,此时将茶篮悬挂在杯体内壁支架上或者悬挂于杯体外沿处,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预期的技术效果。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杯体和电机座,电机座扣置于杯体上方,所述电机座包括上盖和下盖,且电机座内设有电机和控制部件,其中电机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伸入杯体内,杯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设有可拆卸的茶篮,所述下盖的下端安装有扰流罩,所述茶篮的底部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扰流罩的下端面与杯体开口所在水平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上设有多个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通过一悬挂件与杯体相连接,所述悬挂件一端挂接在茶篮外壁,另一端连接在杯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外壁安装有手柄,所述杯体与电机座通过耦合器进行电连接,杯体端的耦合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并且凸出在手柄上端,所述悬挂件的上端与耦合器相套接;
或者,所述杯体外壁安装有手柄,所述杯体与电机座通过耦合器进行电连接,杯体端的耦合器安装在所述手柄上端,并且凸出在手柄上端,所述杯体端的耦合器与杯体外沿间存在有空隙,所述悬挂件上端通过扣压板安置在所述空隙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包括多个储料腔及与所述储料腔配合使用的茶篮密封盖板,所述多个储料腔连同密封盖板扣合在所述下盖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经由卡环与所述下盖相连接,所述卡环一端挂接在下盖外壁,另一端直接连接在茶篮上;
或者,所述茶篮经由卡环与所述下盖相连接,所述卡环一端挂接在下盖外壁,另一端通过悬挂件连接在茶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包括上部储料腔和下部储料腔,上部储料腔的外径大于下部储料腔的外径,所述上部储料腔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篮上开有滤孔,滤孔直径为0.18mm至0.55mm。
CN201620017398.4U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06371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7398.4U CN20637187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7398.4U CN20637187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CN201520380258.9U CN20504120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0258.9U Division CN20504120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1876U true CN206371876U (zh) 2017-08-04

Family

ID=5533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7398.4U Active CN20637187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CN201520380258.9U Active CN20504120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0258.9U Active CN205041206U (zh) 2015-06-05 2015-06-05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637187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5828A (zh) * 2016-07-29 2016-10-2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自动化油茶机
CN108851999A (zh) * 2018-07-10 2018-11-23 贵州省石阡县明值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煮茶器具及煮茶方法
CN110448176B (zh) * 2019-08-23 2021-09-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制作豆奶茶的方法和食品加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1206U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5861A (en) Blender and assembling such a blender
US20040020922A1 (en) Microwave multiboil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coffee or similar drinks using microwave multiboiling appliances
CN206371876U (zh) 一种全自动制作酥油茶的食品加工机
KR20070033971A (ko) 세척이 용이한 다기능 두유 제조기
CN103860049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05758288U (zh) 一种双层内锅的电饭锅
CN206491650U (zh) 自动淘米电饭煲
CN107048913B (zh) 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CN206659708U (zh) 食物料理机
CN116350070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咖啡机及其制浆方法
CN209770005U (zh) 一种可分离汤底碎屑的汤锅
CN208769520U (zh) 一种节能摩卡壶
CN209058845U (zh) 快速煮茶器
CN208973439U (zh) 一种用于加热装置的滤网固定机构及加热装置
CN108261114A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06630497U (zh) 用于料理机的内锅及料理机
CN20663050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6630492U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04105735U (zh) 一种养生壶
CN206979397U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06621269U (zh) 料理机和养生机
CN219699633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13405804U (zh) 一种破壁料理机
CN209678230U (zh) 一种可拆卸新型茶具
CN205018910U (zh) 一种过滤料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