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4242U -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4242U
CN206364242U CN201621082296.7U CN201621082296U CN206364242U CN 206364242 U CN206364242 U CN 206364242U CN 201621082296 U CN201621082296 U CN 201621082296U CN 206364242 U CN206364242 U CN 206364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edded
pedestal
signal connector
embedded pedestal
connection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22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仲勋
黄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East Asia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East Asi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East Asia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East Asia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22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4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4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42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对连接端子、一内嵌座体及一外座体,各该连接端子的前段部为一接触部,其后段部则为一组装部;该内嵌座体的两侧能分别容纳各该连接端子,并至少包覆这些组装部的周缘,且该内嵌座体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该外座体上贯穿设有一组装槽,该组装槽的内壁形成有一第二嵌卡部,在这些连接端子连同该内嵌座体插入该组装槽中时,这些嵌卡部能相互卡合,以稳固地定位住连接端子。由于这些连接端子通过内嵌座体与外座体相卡合,故能确保连接端子的构形完整,以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尤指能将一对连接端子分别固定至一内嵌座体的两侧,再通过该内嵌座体,嵌卡至一外座体中的连接器结构,由于连接端子是通过该内嵌座体上的嵌卡部,嵌卡至该外座体,故,这些连接端子将能保持结构上的完整,以利于信号传输。
背景技术
信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应用在电子信号及电源上的连接组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信号的桥梁,其质量会对电流与信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与各类电子系统与电气设备的运作息息相关。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信号连接器所能传输的信号类型、容量也越来越多、传输速度亦越来越快,连带地,信号连接器的性能也需相应提升,因为信号的传输速度、容量的提升,亦代表了信号连接器上所流经的电流亦会相应增加,故,为了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正确性,各业者纷纷着手对既有的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良,期能开发出性能领先业界的优良产品。
请参阅图1所示,是一款现有技术的信号连接器的示意图,该信号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座体11及至少一对连接端子12(实际产品多包括多对连接端子12,为了便于说明结构,在图1中仅以一对连接端子12为例),该绝缘座体11上贯穿设有二插接槽110,且该绝缘座体11的前端对应于各该插接槽110之间的部位延伸设有一舌板111;这些连接端子12的前段部为一板状结构,其后段部上则冲压形成有一嵌卡片121,在这些连接端子12插入至该插接槽110中的情况下,这些连接端子12的前段部能穿过该插接槽110,定位至该舌板111的两侧,这些连接端子12的后段部则能通过其上的嵌卡片121,与该插接槽110内的一嵌卡槽(图中未示出)相嵌卡,以稳固地定位在该绝缘座体11中。
前述信号连接器1的结构虽然简洁、易于组装,但在传输大信号(大电流)时,却会有不稳定的问题产生,因为这些连接端子12是通过其上的嵌卡片121,嵌卡至该绝缘座体11内,而该嵌卡片121的设计会在该连接端子12上形成破孔,影响大电流在连接端子12上的传输稳定,此外,连接端子12破损之后,亦会使其结构强度下降,连带影响信号连接器1的整体寿命与耐用性。
由于,目前业界对于连接端子12的惯用组装方式,皆必须在连接端子12上冲压,致使连接端子12本身的破损无可避免,而难以因应现今大信号(大电流)的传输需求,因此,如何对信号连接器1的结构进行改良,以解决连接端子12在应传输大信号、大电流时的“传输稳定性不佳”、“结构强度不足”问题,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信号连接器因为必须对连接端子冲压,形成嵌卡片以固定至绝缘座体中,致使连接端子上会产生破损,而不利于大信号传输的问题,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的研发经验,经过多次的研究、测试与改良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期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缺憾。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该信号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对连接端子、一内嵌座体及一外座体,各该连接端子的前段部为一接触部,其后段部则为一组装部,各该组装部上设有多个焊接脚,以能被焊接至一电路板;该内嵌座体的两侧能分别容纳各该连接端子,且能至少包覆住这些组装部的周缘,使这些连接端子彼此相互平行间隔地被定位成一体,且使这些焊接脚露出在该内嵌座体之外,该内嵌座体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该外座体的前侧面及后侧面间贯穿设有至少一组装槽,该组装槽的内壁面设有一第二嵌卡部,这些连接端子能连同该内嵌座体插入该组装槽中,使这些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穿过该组装槽,由该外座体的前侧面露出,该内嵌座体上的第一嵌卡部则能与该第二嵌卡部相嵌卡,令这些连接端子的组装部能通过该内嵌座体,被固定至该外座体中。如此,由于这些连接端子系通过内嵌座体,固定至该外座体中,故,即能确保该连接端子的构形完整,以利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信号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连接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讯号连接器 1
绝缘座体 11
插接槽 110
舌板 111
连接端子 12
嵌卡片 121
[本实用新型]
讯号连接器 2
连接端子 21
接触部 211
组装部 212
固定孔 212a
焊接脚 213
内嵌座体 22、22’
定位槽 220
嵌卡柱 220a
第一嵌卡部 221
舌板 222
外座体 23
组装槽 230
第二嵌卡部 231
第一子座体 31
凸出部 311、321
第一卡合部 312
第二子座体 32
第二卡合部 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请参阅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信号连接器2包括多对连接端子21、多个内嵌座体22及一外座体23(在图2中,是仅显示出其中一对连接端子21及对应的内嵌座体22的拆卸状态),各该连接端子21的前段部为一接触部211(现以立体图的左下方为前端、右上方为后端进行说明),该接触部211的构形为一板状体,但是,其构形并非以此为限,亦可被设计成爪状或其他构形。
各该连接端子21的后段部则为一组装部212,各该组装部212上设有多个焊接脚213,以能被焊接至一电路板。各该内嵌座体22的两侧能分别容纳各该连接端子21(容纳及固定的方式将于后文详述),且能至少包覆住这些组装部212的周缘,使同一对的这些连接端子21彼此相互平行间隔地被定位成一体,且使这些焊接脚213露出在该内嵌座体22之外,且该内嵌座体22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221(如:凸块或凹槽)。
该外座体23的前侧面及后侧面间贯穿设有多个组装槽230,该组装槽230的内壁面设有一第二嵌卡部231(如:凹槽或凸块。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嵌卡部231为一贯穿外座体23壁面的嵌卡槽),这些连接端子21能连同该内嵌座体22插入该组装槽230中,使这些连接端子21的接触部211穿过该组装槽230,由该外座体23的前侧面露出,该内嵌座体22上的第一嵌卡部221则能与该第二嵌卡部231相嵌卡,令这些连接端子21的组装部212能通过该内嵌座体22,被固定至该外座体23中。
如此,由于这些连接端子21是通过该内嵌座体22,固定至该外座体23上,故,这些连接端子21将能保持构形的完整,无须如现有技术般,在组装部上撕裂出一嵌卡片,以嵌卡至该组装槽的内壁上,意即,通过本实用新型“内嵌座体22”的设计,将能确保该连接端子21的结构强度,令这些连接端子21能更稳定地固定在该外座体23中,且提升这些连接端子21在传输大信号(大电流)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特征,是利用“内嵌座体22”,让这些连接端子21的构形能保持完整,而该内嵌座体22与这些连接端子21的固定方式繁多,例如:嵌卡、迫紧、射出成型、套接、胶合…等。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嵌座体22的两相对侧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槽220,该定位槽220的构形是与这些连接端子21的组装部的周缘轮廓相匹配,令这些连接端子21能嵌入该定位槽220中。
此外,各该定位槽220邻近后端的位置尚分别凸设有一嵌卡柱220a,且这些连接端子21的组装部212的后端(或邻近后端的部位)开设有一固定孔212a,以在这些组装部212嵌入该定位槽220时,该嵌卡柱220a能一并嵌入该固定孔212a,令这些组装部212能更稳固地定位于这些定位槽220中。由于,这些固定孔212a系开设于该组装部212上邻近后端的部位,故,对于大信号(大电流)的传输影响较小。
另,复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嵌座体22尚能遮蔽住这些接触部211的两相对周缘,以期借增加相邻的这些接触部211间的导电距离,确保传输大信号(大电流)时的稳定性。该内嵌座体22的前端亦可朝前方延伸形成有一舌板222,该舌板222是位于这些连接端子21的接触部211之间,以能隔离这些接触部211。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该舌板222并非一体成形于该外座体23上,而是分别形成于各该内嵌座体22上,故,在制作上较为容易,能提升产品良率。
承上,该舌板222的有无,是能根据产品的实际需求选择性设置,一般而言,在不具备舌板222的结构中,该信号连接器2系用于传输大电流的信号,意即,当该信号连接器2与一外部插头相插接时,该外部插头上的传输端子将会插入同一对这些连接端子21之间,并与这些连接端子21同时形成电气连接,以借由大接触面积,传输大电流的信号;反之,在具备舌板222的结构中,外部插头的传输端子是分别对应到单一支连接端子21,以传输小电流之信号。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舌板222系形成于该内嵌座体22上,故,业者仅需分别制作出具备舌板222与不具舌板222的内嵌座体22,即能组装出不同的信号连接器2,大幅提升了生产弹性与应用广度。
请参阅图2~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座体2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内嵌座体22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直接固设于这些连接端子21的组装部212上,以能包覆住这些组装部212,且如前述实施例,该内嵌座体22上亦可由射出成型制程,一并形成舌板222,以隔离这些接触部211。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该内嵌座体22’尚包括一第一子座体31及一第二子座体32,各该子座体31、32是分别通过射出成型制程,固设于各该连接端子21上,该第一子座体31上设有一第一卡合部312,该第二子座体32上则设有一第二卡合部322,这些卡合部312、322的位置是相互对应、构形则相互补(如:该第一卡合部312为一嵌卡槽,该第二卡合部322为底部有勾爪的卡合钩),使这些卡合部312、322能相互嵌卡,令这些子座体31、32能组合成该内嵌座体22’。此外,各该子座体31、32尚能具备不同的颜色,以便于组装人员能更轻易地区分出差异(例如:这些子座体31、32内固设的连接端子21能具有不同长度,以对应至不同电流),降低出错率。
又,各该子座体31、32上分别设有一凸出部311、321(在本实施例中,各该凸出部311、321是位于顶面),请参阅图2及4所示,各该凸出部311、321的一侧能衔接至各该子座体31、32上相面对的一侧面(即,位于各该子座体31、32的顶面边缘),以在这些子座体31、32组装成该内嵌座体22’的情况下,这些凸出部311、321能拼成该第一嵌卡部22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对连接端子,各该连接端子的前段部为一接触部,其后段部则为一组装部,各该组装部上设有多个焊接脚,以能被焊接至一电路板;
一内嵌座体,其两侧能分别容纳各该连接端子,且能至少包覆住这些组装部的周缘,使这些连接端子彼此相互平行间隔地被定位成一体,且使这些焊接脚露出在该内嵌座体之外,该内嵌座体上设有一第一嵌卡部;及
一外座体,其前侧面及后侧面间贯穿设有至少一组装槽,该组装槽的内壁面设有一第二嵌卡部,这些连接端子能连同该内嵌座体插入该组装槽中,使这些连接端子的接触部穿过该组装槽,由该外座体的前侧面露出,该内嵌座体上的第一嵌卡部则能与该第二嵌卡部相嵌卡,令这些连接端子的组装部能通过该内嵌座体,被固定至该外座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内嵌座体能遮蔽住这些接触部的两相对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内嵌座体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固设于这些连接端子的组装部上,以能包覆住这些组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内嵌座体的两相对侧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槽,该定位槽的构形是与这些连接端子的周缘轮廓相匹配,令这些连接端子能嵌入该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定位槽的构形是与这些连接端子的组装部的周缘轮廓相匹配,令这些组装部能嵌入该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各该定位槽邻近后端的位置分别凸设有一嵌卡柱,且这些组装部的后端开设有一固定孔,以在这些组装部嵌入这些定位槽时,该嵌卡柱能一并嵌入该固定孔,令这些组装部更稳固地定位于这些定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内嵌座体还包括一第一子座体及一第二子座体,各该子座体是分别通过射出成型,固设于各该连接端子上,该第一子座体上设有一第一卡合部,该第二子座体上则设有一第二卡合部,这些卡合部之的位置是相互对应、构形则相互补,使这些卡合部能相互嵌卡,令这些子座体组合成该内嵌座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各该子座体上分别设有一凸出部,各该凸出部的一侧能衔接至各该子座体上相面对的一侧面,以在这些子座体组装成该内嵌座体的情况下,这些凸出部能拼成该第一嵌卡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连接器,其中,该内嵌座体的前端延伸形成有一舌板,该舌板位于这些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之间,以隔离这些接触部。
CN201621082296.7U 2016-09-27 2016-09-27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64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296.7U CN206364242U (zh) 2016-09-27 2016-09-27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2296.7U CN206364242U (zh) 2016-09-27 2016-09-27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4242U true CN206364242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68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22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64242U (zh) 2016-09-27 2016-09-27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4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5967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EP3425746B1 (en) Telecommunication plug
CN205921159U (zh) 一种usb插座连接器
CN105762570A (zh) Usb type-c 刺破式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CN103579795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6610931U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2183478U (zh) 电连接器
CN207490220U (zh) 连接器
CN206364242U (zh) 利用内嵌座体固定连接端子的信号连接器
CN201638943U (zh) 一种夹持式排线连接端子座
CN204464601U (zh) 利用组装式舌板定位间隔板的讯号连接器
CN209045918U (zh) 对应金属端子间设有接地金属隔离板的高频连接器
CN205790551U (zh) 结构稳固型usb连接器
CN205016730U (zh) 插头连接器
US6793540B2 (en) Method for manfacturing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and structure thereof
CN205231298U (zh) 便于批量加工的usb数据线
CN204651550U (zh) 一种180度rj45网络连接器
CN204966724U (zh) Idc公头连接器
CN209232997U (zh) 一种电连接器插座
CN211240254U (zh) 单色一出二分线器
CN207651703U (zh) 一种sata型线缆连接器
CN202930656U (zh) 连接器组件
TWM560142U (zh) 具有補償機制之網路插座裝置
CN105047838B (zh) 电池舱组
CN205723990U (zh) 一种线缆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