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61825U - 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61825U
CN206361825U CN201621449027.XU CN201621449027U CN206361825U CN 206361825 U CN206361825 U CN 206361825U CN 201621449027 U CN201621449027 U CN 201621449027U CN 206361825 U CN206361825 U CN 206361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spiral case
heater
new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90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长林
陈良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90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61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61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61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机,所述新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及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的一风道;位于该风道并装设于壳体的净化模块与驱动风机,所述净化模块面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驱动风机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对设置;及位于风道内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装设于驱动风机,风由室外进风口依次经过净化模块和加热装置,再由驱动风机吹向室内出风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新风机结构简单且使用舒适度高。

Description

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新风机,其内部系统较为复杂,结构较为繁琐,使用不方便,若只需要引入新风的单系统运行,则所需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新风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及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的一风道;
位于该风道并装设于壳体的净化模块与驱动风机,所述净化模块面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驱动风机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对设置;及
位于风道内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装设于驱动风机,
风由室外进风口依次经过净化模块和加热装置,再由驱动风机吹向室内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与后壳,所述前壳开设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后壳开设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周缘固接一进风管。
优选地,所述后壳包括主体及设于主体侧面的进风窗板,所述进风窗板开设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净化模块装设于所述进风窗板,所述净化模块罩设于所述室外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进风窗板为弧形板,所述室外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窗板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驱动风机包括一吸风口和一排风口,所述吸风口开设于所述驱动风机的一侧面,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驱动风机相邻的另一侧面,所述加热装置贴合所述吸风口设置,所述排风口面对所述室内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风机包括盖合连接的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风轮及电机,所述电机装设于第一蜗壳背离第二蜗壳的一侧,所述风轮装设于所述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围成的容纳空间,并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
优选地,所述吸风口设于所述第二蜗壳的面板,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共同配合形成的侧边。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框及固定于固定框的电加热,所述固定框通过一吸风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蜗壳。
优选地,所述驱动风机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固接于吸风支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蜗壳固接电机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连接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新风机设有净化模块和加热装置,可以使引入的新风通过净化模块进行净化,需要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最终得到清新洁净的暖风吹入室内。该结构的新风机只设置一风道实现对室内进行新风的引进,简化了新风机内部的结构,使得新风机更加轻便小巧,易操作,成本低,且可以满足新风净化以及暖风等多种需求,使用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风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新风机的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新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新风机中加热装置与驱动风机的爆炸图;
图6为图5所示加热装置与驱动风机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新风机 50 驱动风机
10 壳体 50a 吸风口
10a 室外进风口 50b 排风口
10b 室内出风口 51 第一蜗壳
11 前壳 53 第二蜗壳
111 卡扣 55 风轮
12 后壳 57 电机
121 卡孔 58 第一支撑板
123 主体 59 第二支撑板
1231 安装口 591 第一连接孔
1233 插孔 70 加热装置
125 进风窗板 71 固定框
1251 插板 711 第一螺纹孔
1253 安装框 713 定位孔
1254 安装槽 73 电加热
127 第二连接孔 80 吸风支架
13 底盘 81 第二螺纹孔
20 进风管 83 定位柱
30 净化模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机100。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新风机100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设有室外进风口10a和室内出风口10b,及连通室外进风口10a与室内出风口10b的一风道;位于该风道内并装设于壳体10的净化模块30与驱动风机50,净化模块30面向室外进风口10a设置,驱动风机50与室内出风口10b相对设置;及位于风道内的加热装置70,该加热装置70装设于驱动风机50。
本实施例中,新风机100主要放置于室内,用于将外界的新风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风道主要形成于壳体10的内部,室内出风口10b位于该壳体10的下端,室外进风口10a设于该壳体10的上端,外部空气经由室外进风口10a进入到风道内,由驱动风机50驱动,经过净化模块30进行净化,然后再通过加热装置70吹向室内出风口10b。
净化模块30可以是装设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的装置,可以对室外空气进行有效地清洁净化,保证进入室内的气体对人体无害。加热装置70安装固定在驱动风机50,其可以是电阻丝组成的加热结构,即接通电源即可发热,由驱动风机50驱动其产生的热风吹向室内出风口10b。当然,加热装置70还可以是其他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新风机100设有净化模块30和加热装置70,可以使引入的新风通过净化模块30进行净化,需要时可以通过加热装置70进行加热,最终得到清新的暖风输入室内。该结构的新风机100只设置一风道就实现对室内新风的引进,简化了新风机100内部的结构,使得新风机100更加轻便小巧,易操作,成本低,且可以满足新风净化以及暖风等多种需求,使用舒适度高。
请参照图3,具体地,壳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11与后壳12,前壳11开设室内出风口10b,后壳12开设室外进风口10a,室外进风口10a的周缘固接一进风管20。
本实施例中,新风机100的壳体10形状为圆筒状,该壳体10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11与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均可采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方式生产制成。本实施例的前壳11和后壳12都具有圆弧状的横截面,并优选为半圆形横截面,使得前壳11和后壳12连接后构成圆筒状,相应的,风道形成于前壳11和后壳12所围成的空腔内,风道的横截面为圆形。为方便安装与拆卸,前壳11与后壳12的连接方式为卡固连接,前壳11设置有卡扣111,后壳12开设有对应的卡孔121,通过卡扣111插设于卡孔121,即可将前壳11与后壳12安装固定,简单快捷。当然,也可以将前壳11开设卡孔121,后壳12设置相对应的卡扣111,或者也可以将前壳11与后壳12进行螺纹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具体地,该壳体10还包括固接于前壳11与后壳12的底盘13,该底盘13呈圆盘状设置,用于支撑前壳11与后壳12,并可以形成相对密封的环境。
前壳11开设室内出风口10b,后壳12开设室外进风口10a,可使得该壳体10的风道方便依次通过净化模块30和加热装置70,从而可以增加净化效果和加热效果。室外进风口10a的周缘固接一进风管20,该进风管20可便于放置于室内的壳体10与外界进行连通。同时,该进风管20的端部还设置有滤网(未图示),可以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初步地过滤,避免外界的大杂物堵塞室外进风口10a,进而影响该新风机100的正常工作。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后壳12包括主体123及设于主体123侧面的进风窗板125,进风窗板125开设室外进风口10a,净化模块30装设于进风窗板125,净化模块30罩设于室外进风口10a。
本实施例中,后壳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主体123与进风窗板125,可以便于将开设室外进风口10a的进风窗板125进行更换,例如将进风窗板125换成一种过滤口,即可将该新风机100作为净化器使用,可以增加该新风机100的多用性。具体地,主体123开设安装口1231,进风窗板125的一端设有若干插板1251,主体123于安装口1231的周缘设置有对应的插孔1233,只需将插板1251对应插入插孔1233中即可固定,简单便捷,提高装配效率。净化模块30装设于进风窗板125,并罩设于室外进风口10a,可以从室外进风口10a进入风道的风均经过净化模块30进行净化,提高净化风量,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该新风机100的新风质量,提高使用舒适度。净化模块30与进风窗板125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进风窗板125于内部设置有安装框1253,该安装框1253形成有一安装槽1254,可将净化模块30卡固,方便将净化模块30进行安装与更换。
具体地,进风窗板125为圆弧板,室外进风口10a设于进风窗板125圆弧面的中心位置。本实施例中,因圆筒形状的壳体10的设置可降低风阻,使空气能够顺利进入到风道内。该进风窗板125为半圆弧形的主体123的一部分,即弧形板,室外进风口10a设于进风窗板125的中心位置,可以使得由室外进风口10a进入的风均匀分散于进风窗板125的弧形腔内,并在该弧形腔内进行回旋,可使净化模块30对引入的风进行彻底地净化,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
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5,驱动风机50为离心风机,驱动风机50包括一吸风口50a和一排风口50b,吸风口50a开设于驱动风机50的一侧面,排风口50b开设于驱动风机50相邻的另一侧面,加热装置70贴合吸风口50a设置,排风口50b面对室内出风口10b。
本实施例中,选择驱动风机50为离心风机,可以使得该驱动风机50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将新风引入室内,离心风机为轴向进风,侧向出风,该出风方式使得该驱动风机50的吸风口50a设置的侧面为驱动风机的中心轴线垂直的表面,其排风口50b开设于驱动风机50相邻的另一侧面。加热装置70贴合吸风口50a设置,可以使得由驱动风机50驱动的风均通过该加热装置70,提高加热风量和加热效率。同时,排风口50b面对室内出风口10b设置,可以使得经过净化和加热后的新风均被吹向室内出风口10b,增加了室内出风口10b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因室内出风口10b位于壳体10的下端,故该驱动风机50也靠近壳体10的下端,以使排风口50b与室内出风口10b相对,该设置可以将新风机100的重心下移,提高新风机100的结构稳定性。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驱动风机50包括盖合连接的第一蜗壳51与第二蜗壳53、风轮55及电机57,电机57装设于第一蜗壳51背离第二蜗壳53的一侧,风轮55装设于第一蜗壳51与第二蜗壳53围成的容纳空间(未标示),并由电机57驱动旋转。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该驱动风机50的安装与维修,将第一蜗壳51与第二蜗壳53的连接方式设为可拆卸连接,具体为螺纹连接。用于旋转驱动的风轮55位于第一蜗壳51与第二蜗壳53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电机57装设于第一蜗壳51的中心位置,并通过驱动轴驱动该风轮55进行旋转,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驱动风机50能较为稳固地进行驱动,保证新风机100的工作性能稳定。具体地,驱动风机50的吸风口50a开设于第二蜗壳53的面板,方便与加热装置70对应贴合,排风口50b就开设于第一蜗壳51与第二蜗壳53共同配合形成的侧边,保证风轮55驱动的风全部由该排风口50b排出。
请参照图6,加热装置70包括固定框71及固定于固定框71的电加热73,固定框71通过一吸风支架80装设于第二蜗壳53。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固定发热的电加热73,需要使用耐高温的材质将电加热73固定到驱动风机50上,故该固定框7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能够延长固定框71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保护驱动风机50不被加热装置70传导过热,将加热装置70通过一吸风支架80进行连接到第二蜗壳53,该吸风支架80的材质可为塑料,导热慢。具体地,电加热73与固定框71之间可以使用螺纹连接,固定框71与吸风支架80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框71的上下两侧开设若干第一螺纹孔711,吸风支架80开设与第一螺纹孔711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81,使用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711与第二螺纹孔81即可固定。为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固定加热装置70,在吸风支架80上设置有定位柱83,固定框71开设有相匹配的定位孔713,通过定位柱83与定位孔713的配合,可以使得固定框71与吸风支架80的连接更加方便,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驱动风机50还包括第一支撑板58,第一支撑板58一端固接于吸风支架80,另一端固接于壳体10。
本实施例中,驱动风机50固定于壳体10,具体是固定于后壳12,驱动风机50于吸风支架8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58,该第一支撑板58为呈直角设置的弯折板,其两自由端分别连接吸风支架80与后壳12,一方面弯折板可以增强该第一支撑板58的自身强度,其次可以将固定于吸风支架80一侧的加热装置70避绕开。第一支撑板58于吸风支架80及壳体10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便于维修拆卸。
为进一步增强驱动风机50固定的稳定性,请结合参照图3,第一蜗壳51固接电机57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板59,第二支撑板59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91,壳体10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27,第二支撑板59通过第一连接孔591与第二连接孔127相配合连接于壳体10。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59于第一蜗壳51的端面上的投影也为弯折形成的,可以增强该第二支撑板59的垂直强度,同时,该第二支撑板59弯折形成有包围电机57的空间,起到保护电机57的作用。第二支撑板59上开设的第一连接孔591,与后壳12与前壳11对接的端面上开设的第二连接孔127对接,通过紧固件固定。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驱动风机50的两侧均被固定牢靠,使得驱动风机50的转动更加稳定,减少了噪音,提高新风机100的使用舒适度。
此外,于室内出风口10b的周缘可设置竖向导风板(未图示)和横向导风板(未图示),两者分别进行不同方向的摆动,因竖向导风板与横向导风板会对室内出风口10b的风进行阻隔,使其平行于竖向导风板和横向导风板的表面吹出,从而引导风的走向,实现调整出风角度的作用。当需要将室内出风口10b的出风范围进行变换时,用户可调节竖向导风板和横向导风板的角度,使其正对所需要的出风方向,从而扩大出风范围。如此,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和效果,满足出风面积和出风量的需求,使得引入的新风能够快速均匀地到达室内的各个位置,使得新风机100的使用舒适度更佳。新风机100处于关闭状态时,还可以通过横向导风板或竖向导风板将室内进风口进行封堵,不会使外界的灰尘经室内出风口10b进入新风机100,对新风机100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从而延长新风机100的使用寿命。
为进一步提高舒适度,新风机100还包括控制装置(未图示),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70电连接,并控制加热装置70开启或关闭。该结构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不同的季节,根据室外的温度进行相应功能的选择,提高舒适度,例如,当在寒冷的冬季,引入室外的新风时,由于外界温度过低,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70打开,对引入的新风进行加热,使得吹入室内的风为暖风,提高舒适度;当在炎热的夏季时,外界的风的温度适中,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将加热装置70关闭,从而可以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还阐述上述新风机100的加热控制方法,该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实时检测室内出风口10b的温度及室内的温度;
当室内出风口10b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70开启;
当室内出风口10b的温度高于或等于室内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70关闭。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室内出风口10b的位置安装温度检测器,以便实时进行检测,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一般情况下,当室内出风口10b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70开启是在冬季及前后;当室内出风口10b的温度高于或等于室内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70关闭是在夏季及前后。此外,还可以对加热装置70实施不同加热温度的控制,以便于根据外界实际温度提高相适配的加热温度,进一步提高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
壳体,该壳体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及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的一风道;
位于该风道并装设于壳体的净化模块与驱动风机,所述净化模块面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驱动风机与所述室内出风口相对设置;及
位于风道内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装设于驱动风机,
风由室外进风口依次经过净化模块和加热装置,再由驱动风机吹向室内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与后壳,所述前壳开设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后壳开设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的周缘固接一进风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主体及设于主体侧面的进风窗板,所述进风窗板开设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净化模块装设于所述进风窗板,所述净化模块罩设于所述室外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窗板为弧形板,所述室外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窗板的中心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驱动风机包括一吸风口和一排风口,所述吸风口开设于所述驱动风机的一侧面,所述排风口开设于所述驱动风机相邻的另一侧面,所述加热装置贴合所述吸风口设置,所述排风口面对所述室内出风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机包括盖合连接的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风轮及电机,所述电机装设于第一蜗壳背离第二蜗壳的一侧,所述风轮装设于所述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围成的容纳空间,并 由所述电机驱动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蜗壳的面板,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共同配合形成的侧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框及固定于固定框的电加热,所述固定框通过一吸风支架装设于所述第二蜗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风机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固接于吸风支架,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壳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固接电机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连接于所述壳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或关闭。
CN201621449027.XU 2016-12-27 2016-12-27 新风机 Active CN206361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9027.XU CN206361825U (zh) 2016-12-27 2016-12-27 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9027.XU CN206361825U (zh) 2016-12-27 2016-12-27 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61825U true CN206361825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9027.XU Active CN206361825U (zh) 2016-12-27 2016-12-27 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618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45A (zh) * 2016-12-27 2017-05-1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和新风机的加热控制方法
TWI712766B (zh) * 2020-05-26 2020-12-11 中央牌家電有限公司 採用筒狀濾材之新風機
CN115136894A (zh) * 2022-06-14 2022-10-04 苏州市苏杭科技器材有限公司 适用于实验动物的双风机系统主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345A (zh) * 2016-12-27 2017-05-1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机和新风机的加热控制方法
TWI712766B (zh) * 2020-05-26 2020-12-11 中央牌家電有限公司 採用筒狀濾材之新風機
CN115136894A (zh) * 2022-06-14 2022-10-04 苏州市苏杭科技器材有限公司 适用于实验动物的双风机系统主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361825U (zh) 新风机
CN2091811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478749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7881069U (zh) 新风机
CN106642345A (zh) 新风机和新风机的加热控制方法
CN10689548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50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33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91338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5860292U (zh) 冷暖塔式风扇
CN10633810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222600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514388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6225089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8548216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7269562A (zh) 一种多功能涡流吊扇
CN206291337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6439915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6222464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659487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765565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310611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7094858U (zh) 空调一体机
CN20709480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