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8347U -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8347U
CN206358347U CN201621347939.6U CN201621347939U CN206358347U CN 206358347 U CN206358347 U CN 206358347U CN 201621347939 U CN201621347939 U CN 201621347939U CN 206358347 U CN206358347 U CN 206358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fuselage
wing
symmetry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479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刘卓斌
牛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zhong Shengyao Kunshan Aerospac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y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y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y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479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8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8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8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锁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铰接,锁紧件套设在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上,第二连接件能够从折叠状态可逆地转动至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同轴且不重合设置,此时锁紧件滑动至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铰接处并锁紧,使第二连接件保持展开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具有折叠结构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510450014)揭示了一种多旋翼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兼顾了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特性,如具有悬停能力,对跑道无依赖,以及零速度起飞着陆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水平飞行速度,以及具有更大的航程等优点。另外,上述飞行器还结合了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具体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机身上设置有前置螺旋桨或后置螺旋桨,其中前置螺旋桨设置在机身的前端,且对飞行器产生水平拉力,后置螺旋桨设置在机身的后端,且对飞行器产生水平推力,机翼或机身上还设置有多个旋翼,每个旋翼上均设置有对飞行器产生纵向力的螺旋桨,至此,使飞行器的结构变的复杂,进而给飞行器的安装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飞行器采用可拆卸的方式,例如双边式机翼的飞行器中,两机翼分别通过翼梁可拆卸连接在机身的两侧,尾翼通过螺栓或止动销等紧固件与机身可拆卸连接,旋翼通过紧固件与机身或机翼可拆卸连接;而三段式机翼的飞行器中,中段机翼与机身通过紧固件连接,两外段机翼分别通过翼梁连接在中段机翼的两侧,旋翼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安装在中段机翼和外段机翼的连接处,因此在输送飞行器时,可对飞行器的各个组装件进行拆分运输,但是在组装时,需要找到对应的组装件进行组装,可飞行器的安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和运输方便的可折叠结构及具有折叠结构的飞行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锁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铰接,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从折叠状态可逆地转动至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同轴且不重合设置,此时,所述锁紧件滑动至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铰接处并锁紧,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保持展开状态。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配合段,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的一端延伸有第二配合段,当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至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配合段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配合段和所述第一配合段配合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配合段相邻。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圆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一机身、一机翼和至少一旋翼,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旋翼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螺旋桨转动产生对所述飞行器的纵向升力,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所述机身或所述机翼,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机身或所述机翼,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
进一步,所述机身具有一对称面,所述机身的轴线和所述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所述机身的对称面上;
所述旋翼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的第一侧,另两个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的第二侧,且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第一侧的两个所述旋翼和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第二侧的两个所述旋翼沿着所述机身对称面对称设置,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旋翼分别位于所述机翼的两侧;
每个所述旋翼分别通过一所述折叠结构连接所述机翼,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线均与所述机身轴线相互平行,在折叠状态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的夹角为90°,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朝向所述机身的对称面。
进一步,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机翼包括一第一机翼和两第二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固定在所述机身上,两所述第二机翼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机翼的两侧,且两所述第二机翼分别沿着所述机身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机翼连接所述第二机翼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两个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机翼连接所述第一机翼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两个所述第二套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圆环,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圆环,所述第二机翼能够从展开状态可逆转至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机翼和所述第二机翼同轴且不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相对应,此时通过止动销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圆环和所述第二圆环,使所述第二机翼保持展开状态,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机翼位于所述第一机翼的下侧。
进一步,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所述机身的头部;
所述机身的尾部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连接有尾翼,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机身,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尾翼,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机身的上侧,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轴线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上。
进一步,所述尾翼呈V型,且开口向上。
根据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有效防止零件的丢失而延长了寻找零件的时间,且有效提高了组件效率。
(2)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的旋翼可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机身或机翼,尾翼可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机身,使飞行器折叠状态后的体积变小,便于运输和组装。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结构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结构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飞行器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飞行器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翼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翼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参阅附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6和锁紧件5,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相互铰接,锁紧件5套设在第一连接件1或第二连接件6上,第二连接件6能够从折叠状态可逆地转动至展开状态,转动角度可为0°~180°,在展开状态,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件1同轴且不重合设置,此时,锁紧件5滑动至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的铰接处并锁紧,使第二连接件6保持展开状态,当第二连接件6从展开状态变形至折叠状态时,锁紧件5滑出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的铰接处,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通过铰接折叠,便于收纳运输,另外由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有效防止零件的丢失而延长了寻找零件的时间,且有效提高了组件效率。
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6均为圆管,锁紧件5呈环形。
锁紧件5套设在第二连接件6上,且第二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件1铰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配合段4,第一配合段4的横截面呈C型,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6铰接的一端延伸有第二配合段3,第二配合段3的横截面呈C型,当第二连接件6转动至展开状态时,第二配合段3卡设在第二连接件6的外侧,且第二配合段3和第一配合段4配合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可与锁紧件5螺纹连接。
第一连接件1上套设有限位件2,限位件2与第二连接件6铰接,且限位件2与第二配合段3相邻,限位件2用于阻挡锁紧件5向第一连接件1方向继续旋下去。
参考图3和图4,一种飞行器,包括一机身7、一机翼和至少一旋翼,机翼设置在机身7上,旋翼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12,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旋桨12转动产生对飞行器的纵向升力,第一电机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机身7或机翼,其中,折叠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连接机身7或机翼,第二连接件6连接第一电机。
机身7具有一对称面,机身7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机身7的对称面上。
旋翼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旋翼设置在机身7对称面的第一侧,另两个旋翼设置在机身7对称面的第二侧,且设置在机身7对称面第一侧的两个旋翼和设置在机身7对称面第二侧的两个旋翼沿着机身7对称面对称设置,位于机身7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旋翼分别位于机翼的两侧,每个旋翼分别通过一折叠结构连接机翼,四个第一连接件1的轴线均与机身7轴线相互平行,在折叠状态中,第二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件1之间的夹角为90°,且每个第二连接件6均朝向机身7的对称面。
位于机身7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第二连接件6为一体化结构。
参考图3至图6,机翼包括一第一机翼8和两第二机翼9,第一机翼8固定在机身7上,两第二机翼9分别铰接在第一机翼8的两侧,且两第二机翼9分别沿着机身7的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机翼8连接第二机翼9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件15,第二机翼9连接第一机翼8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旋转件16,固定件15和旋转件16相互铰接,固定件1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圆环17,旋转件1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圆环18,第二机翼9能够从展开状态可逆转至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第一机翼8和第二机翼9同轴且不重合设置,且第一圆环17和第二圆环18相对应,此时通过止动销14分别穿过第一圆环17和第二圆环18,使第二机翼9保持展开状态,此时止动销14轴线可以机身7轴线相互垂直,且止动销14轴线与机身7对称面相互平行,在折叠状态,第二机翼9位于第一机翼8的下侧,此时转动角度可为180°。
第一圆环17的直径和第二圆环18的直径相等,且均为4mm。
第一圆环17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圆环18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第一圆环17能够对应一个第二圆环18,即第一机翼8和一第二机翼9之间需要通过两个止动销14固定,使第二机翼9保持展开状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机翼9位于第一机翼8的上侧。
固定件1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19,旋转件1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20,第一套环19和第二套环20同轴设置,且第一套环19和第二套环20分别套设在第二连接件6的外侧,实现了第一机翼8和第二机翼9铰接,且第二机翼9能够绕着第二连接件6轴线转动。
参考图3和图4,机身7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螺旋桨11,第二螺旋桨11位于机身7的头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旋桨11转动产生对飞行器的水平拉力,机身7的尾部通过折叠结构连接有尾翼13,其中,折叠结构的第一连接件1连接机身7,第二连接件6连接尾翼13,在折叠状态,第二连接件6的轴线位于机身7对称面上,且第二连接件6位于机身7的上侧,此时转动角度为180°。
尾翼13呈V型,且开口向上,在折叠状态,机身7位于呈V型的尾翼13内。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位于机身7的下侧。
参考图3,机身1下侧设置有光电吊舱10,光电吊舱10内设置有摄像头。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采用,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6)和锁紧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相互铰接,所述锁紧件(5)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或所述第二连接件(6)上,所述第二连接件(6)能够从折叠状态可逆地转动至展开状态,在展开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同轴且不重合设置,此时,所述锁紧件(5)滑动至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铰接处并锁紧,使所述第二连接件(6)保持展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5)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上,且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铰接的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配合段(4),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铰接的一端延伸有第二配合段(3),当所述第二连接件(6)转动至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配合段(3)卡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配合段(3)和所述第一配合段(4)配合形成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锁紧件(5)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上套设有限位件(2),所述限位件(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6)铰接,且所述限位件(2)与所述第二配合段(3)相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均为圆管。
5.一种飞行器,包括一机身(7)、一机翼和至少一旋翼,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7)上,所述旋翼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螺旋桨(12),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螺旋桨(12)转动产生对所述飞行器的纵向升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结构连接所述机身(7)或所述机翼,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机身(7)或所述机翼,所述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第一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7)具有一对称面,所述机身(7)的轴线和所述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所述机身(7)的对称面上;
所述旋翼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机身(7)对称面的第一侧,另两个所述旋翼设置在所述机身(7)对称面的第二侧,且设置在所述机身(7)对称面第一侧的两个所述旋翼和设置在所述机身(7)对称面第二侧的两个所述旋翼沿着所述机身(7)对称面对称设置,位于所述机身(7)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旋翼分别位于所述机翼的两侧;
每个所述旋翼分别通过一所述折叠结构连接所述机翼,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轴线均与所述机身(7)轴线相互平行,在折叠状态中,所述第二连接件(6)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之间的夹角为90°,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6)均朝向所述机身(7)的对称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机身(7)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6)为一体化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包括一第一机翼(8)和两第二机翼(9),所述第一机翼(8)固定在所述机身(7)上,两所述第二机翼(9)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机翼(8)的两侧,且两所述第二机翼(9)分别沿着所述机身(7)的对称面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机翼(8)连接所述第二机翼(9)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固定件(15),所述固定件(1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套环(19),两个所述第一套环(19)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上,所述第二机翼(9)连接所述第一机翼(8)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旋转件(16),所述旋转件(1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环(20),两个所述第二套环(2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上;
所述固定件(1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圆环(17),所述旋转件(1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圆环(18),所述第二机翼(9)能够从展开状态可逆转至折叠状态,在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机翼(8)和所述第二机翼(9)同轴且不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圆环(17)和所述第二圆环(18)相对应,此时通过止动销(14)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圆环(17)和所述第二圆环(18),使所述第二机翼(9)保持展开状态,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机翼(9)位于所述第一机翼(8)的下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7)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螺旋桨(11),所述第二螺旋桨(11)位于所述机身(7)的头部;
所述机身(7)的尾部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连接有尾翼(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连接所述机身(7),所述第二连接件(6)连接所述尾翼(13),在折叠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6)位于所述机身(7)的上侧,且所述第二连接件(6)的轴线位于所述机身(7)对称面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13)呈V型,且开口向上。
CN201621347939.6U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Active CN206358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7939.6U CN206358347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7939.6U CN206358347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8347U true CN206358347U (zh) 2017-07-28

Family

ID=5937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47939.6U Active CN206358347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83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951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上海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CN108438203A (zh) * 2018-05-21 2018-08-24 中宇航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折叠结构的自锁机构及自锁、解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5951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上海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CN108438203A (zh) * 2018-05-21 2018-08-24 中宇航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人机折叠结构的自锁机构及自锁、解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5951A (zh)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US20160229531A1 (en) Convertible tiltrotor aircraft
EP3174787B1 (en) Propulsion system
CN101992854B (zh) 一种可折叠的六轴多旋翼飞行器
US20080098719A1 (en) Aircraft propulsion systems
CN105173061B (zh) 一种超音速飞机布局的飞机
US10933985B2 (en) Rolling gimbal lock systems for rotorcraft
CN206358347U (zh) 一种折叠结构及飞行器
US20220024574A1 (en) High speed rotorcraft propulsion configuration
CN112591083B (zh) 一种桨叶折叠收藏整流结构
CN112960106B (zh) 一种可变形机翼及变形方法
WO2019119379A1 (zh) 螺旋桨、动力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205256663U (zh) 非平面八臂十六旋翼飞行器
CN208530842U (zh) 复合旋翼飞行器
US20220097837A1 (en) Vtol having retractable wings with oblique revolute joints
CN205469768U (zh) 适用于大型多旋翼的支臂转折机构
CN206797704U (zh) 一种筒式存储的折叠翼无人机
CN107672807A (zh) 一种自动变换机翼掠角市政园林绿化用折叠翼无人机
CN108341052A (zh) 复合旋翼飞行器
CN108657424A (zh) 带螺旋桨推力复合辅翼的后单涵道风扇式复合翼货运飞行器
CN205707298U (zh) 一种折叠机构
CN207791154U (zh) 垂直起降飞行装置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05150233U (zh) 一种飞行器
CN209776796U (zh) 一种可折叠圆形四旋翼飞行器
CN205366049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的机翼折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Factory A11, No. 555 Dujuan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Guozhong Shengyao (Kunshan) Aerospac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2 floor of building 13, 27 Jin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HENGYAO INTELLIG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