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2337U -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2337U
CN206352337U CN201621437040.3U CN201621437040U CN206352337U CN 206352337 U CN206352337 U CN 206352337U CN 201621437040 U CN201621437040 U CN 201621437040U CN 206352337 U CN206352337 U CN 206352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rainage tube
basement
seepa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70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RIENTAL YUHONG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70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2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2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2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墙体包括立面安装墙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保护墙,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两个竖引流管和多个横引流管;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通过预制的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地下室墙体发生渗漏后堵漏困难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空间结构墙体发生渗漏后,多以注浆堵漏为主。其原理是通过注浆材料的自身的渗透、发泡膨胀等作用来堵混凝土自身的细微裂缝,起到防渗堵漏的作用。其弊端有:①注浆堵漏多以在墙体裂缝有明水的情况下注浆,效果最佳;而实际上注浆维修时碰到有明水的墙体渗漏裂缝的条件比较难以达到。②碰到较为复杂的结构墙体裂缝,往往一次注浆堵漏不住,需要2~3次注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③注浆堵漏往往将某个渗漏点封堵完毕后,会造成该渗漏点周边原本不渗漏的区域发生渗漏;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通过预制的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地下室墙体发生渗漏后堵漏困难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墙体包括立面安装墙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保护墙,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进水孔,各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均伸出所述保护墙。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包括两个竖引流管和多个横引流管;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
进一步地,各所述横引流管和各所述竖引流管外均包敷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一体浇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底端设置有地面,所述地面上设置有排水沟,各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所述排水沟与地下室集水坑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上敷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各所述横引流管等距离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地下室,具有如上任一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墙体包括所述立面安装墙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所述保护墙,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孔,各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均伸出所述保护墙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排为主的观念,在所述墙体内设置具有进水孔的引流管,当墙体发生渗漏时,渗漏出的水从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引流管后从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墙体,为墙体渗透出的水提供流出通道防止渗透出的水浸泡墙体,造成墙体损坏;同时所述保护墙可防止从墙体内渗出的水渗出所述墙体之外,并阻隔室内的水与所述立面安装墙,对所述立面安装墙提供防水防潮保护。
2、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引流管包括两个竖引流管和多个横引流管;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的设计;所述墙体内发生渗漏时,渗漏的水可进入与其距离较近的所述横引流管或所述竖引流管内,并从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墙体,较小了渗漏出的水在所述墙体内流经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水进入墙体缝隙、孔洞间的几率,减小了墙体因渗漏的水而损坏的可能。
3、本实用新型采用各所述横引流管和各所述竖引流管外均包敷有所述过滤网的设计;防止墙体的沙粒等杂物顺渗出的水进入所述横引流管的所述进液孔或所述竖引流管的进液孔,堵塞所述进液孔。
4、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底端设置有所述地面,所述地面上设置有所述排水沟,各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所述排水沟与地下室集水坑连通的设计;自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排入所述排水沟,再经过所述排水沟排入所述地下室排水管道,自所述地下室排水管道排出;为从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提供了流道,无需人为收集处理,简单方便。
5、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排水沟上敷设有所述防水层的设计;对所述排水沟进行防水,以防止所述排水沟被流经所述排水沟的液体浸泡后变形;或浸湿地下室的底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引流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
墙体1包括立面安装墙101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保护墙103,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引流管2;各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进水孔201,各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均伸出所述保护墙。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墙体包括所述立面安装墙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所述保护墙,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进水孔,各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均伸出所述保护墙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排为主的观念,在所述墙体内设置具有进水孔的引流管,当墙体发生渗漏时,渗漏出的水从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引流管后从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排出所述墙体,为墙体渗透出的水提供流出通道防止渗透出的水浸泡墙体,造成墙体损坏;同时所述保护墙可防止从墙体内渗出的水渗出所述墙体之外,并阻隔室内的水与所述立面安装墙,对所述立面安装墙提供防水防潮保护。
参见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2包括两个竖引流管202和多个横引流管203;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201;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204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引流管包括两个竖引流管和多个横引流管;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的设计;所述墙体内发生渗漏时,渗漏的水可进入与其距离较近的所述横引流管或所述竖引流管内,并从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墙体,较小了渗漏出的水在所述墙体内流经的距离,从而减小了水进入墙体缝隙、孔洞间的几率,减小了墙体因渗漏的水而损坏的可能。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横引流管和各所述竖引流管外均包敷有过滤网2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各所述横引流管和各所述竖引流管外均包敷有所述过滤网的设计;防止墙体的沙粒等杂物顺渗出的水进入所述横引流管的所述进液孔或所述竖引流管的进液孔,堵塞所述进液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一体浇筑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由所述立面安装墙、所述引流管和所述保护墙一体浇筑成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所述保护墙内开设安装所述引流管的安装槽,一体浇筑成型或或开设安装槽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底端设置有地面3,所述地面上设置有排水沟301,各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204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所述排水沟与地下室集水坑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墙体底端设置有所述地面,所述地面上设置有所述排水沟,各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所述排水沟与地下室集水坑连通的设计;自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排入所述排水沟,再经过所述排水沟排入所述地下室排水管道,自所述地下室排水管道排出;为从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提供了流道,无需人为收集处理,简单方便。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上敷设有防水层303。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排水沟上敷设有所述防水层的设计;对所述排水沟进行防水,以防止所述排水沟被流经所述排水沟的液体浸泡后变形;或浸湿地下室的底面。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横引流管等距离间隔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包括立面安装墙和设置于该立面安装墙内侧的保护墙,所述保护墙内设置有多个引流管;各所述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多个进水孔,各所述引流管的出水口均伸出所述保护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两个竖引流管和多个横引流管;各所述竖引流管和各所述横引流管的管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进水孔;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的两端,各所述横引流管并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竖引流管分别与各所述横引流管的两端连通,两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置于所述墙体的底端且伸出所述保护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引流管和各所述竖引流管外均包敷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一体浇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底端设置有地面,所述地面上设置有排水沟,各所述竖引流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沟的上方,所述排水沟与地下室集水坑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上敷设有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引流管等距离间隔设置。
8.一种地下室,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
CN201621437040.3U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Active CN206352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040.3U CN206352337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7040.3U CN206352337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2337U true CN206352337U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7040.3U Active CN206352337U (zh) 2016-12-26 2016-12-26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2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347A (zh) * 2020-04-17 2020-07-31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2347A (zh) * 2020-04-17 2020-07-31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处的堵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24340U (zh) 一种带穿墙管道的墙体结构
CN105297743B (zh) 一种地连墙缺陷渗漏止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26918B (zh) 一种隐藏型穿越筏板可封堵抗渗集水井及其施工工艺
CN106168142A (zh) 隧道基岩地下水的排水方法
CN109707117A (zh)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施工工艺
CN206352337U (zh) 一种防治渗漏的地下室墙体及地下室
CN107956221A (zh) 降水井管道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7100206A (zh) 一种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方法
CN207405642U (zh) 一种基坑侧壁地下水导水装置
CN109138116A (zh) 混凝土满包排水管道敷管施工方法
CN204152530U (zh) 涌水隧道掌子面止水墙
CN106759161B (zh) 一种大断面导流洞分期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072433U (zh) 一种用于基础柱坑及集水坑的临时降水钢套管
CN207419503U (zh) 地下基坑堵漏结构
CN209368854U (zh) 基坑侧壁渗水集流装置
CN107338816A (zh) 一种高承压水后浇带降压堵漏施工方法
CN104989451B (zh) 一种采用导水板治理运营隧道漏水的方法
CN204059872U (zh) 建筑物防水型管道井
KR20150048375A (ko) 공동주택 지하 벽체 누수를 배수하는 배수장치 및 그 설치방법
CN203284787U (zh) 复合式管井降水系统
CN208088305U (zh) 一种基坑涌水快速封堵装置
CN110685741A (zh)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52362A (zh) 混合井和轻型井在承压水地层中的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CN205475282U (zh) 可装配可回收的基坑排水及防护体系
CN205502045U (zh) 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基坑排水及防护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