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5741A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85741A CN110685741A CN201911021455.0A CN201911021455A CN110685741A CN 110685741 A CN110685741 A CN 110685741A CN 201911021455 A CN201911021455 A CN 201911021455A CN 110685741 A CN110685741 A CN 110685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rimary support
- shaft
- channel
- catchment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78 shot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5/00—Lining shafts; Linings therefor
- E21D5/11—Lining shafts; Linings therefor with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e.g. wood, metal,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汇水通道包括:位于初支结构和竖井内壁之间的环形的汇水通道,汇水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穿过初支结构的引水管,引水管的第一端与汇水通道连通,第二端与用以将竖井内的水排出至竖井外的排水结构连通。本发明通过于竖井的内壁和初支结构之间设置汇水通道,将渗漏水引至汇水通道内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水结构输送到地面沉淀池内,有效的解决了积水混合淤泥容易堵塞污水泵以及注浆止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竖井内保持干燥的施工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地下工程暗挖竖井施工过程中经常遇有地层层间滞水和/或地下管线的渗漏水,渗漏水经初支结构背后空隙流至开挖面遇土后致使开挖面有大量积水和淤泥,从而极大地影响施工效率,给现场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针对此问题,传统的处理措施以在竖井内设污水泵进行抽排为主,且搭配深孔注浆和初支背后注浆止水。但是根据现场实际实施经验效果看,积水混合淤泥容易堵塞污水泵,注浆止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积水混合淤泥容易堵塞污水泵,注浆止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所述汇水通道位于初支结构与竖井的内壁之间,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汇水通道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穿过所述初支结构并与用以将竖井内的水排出至竖井外的排水结构连通。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初支结构相接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初支结构贴设固定。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竖井的内壁相接的一侧设有横向导流板,所述横向导流板的端部与所述竖井的内壁固定。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覆设有封盖所述透水孔的无纺布。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竖井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汇水通道的位置相对。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置于所述竖井底部的集水桶、用以将集水桶内部的水排出至竖井外部的抽水装置,所述引水管与所述集水桶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挖竖井并沿着竖井的内壁架设初支结构的初支骨架;
于所述初支骨架和所述竖井的内壁之间设置环形的汇水通道,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汇水通道上连通有引水管,将所述引水管穿过所述初支骨架;
向所述初支骨架喷射初支混凝土以形成初支结构;
于竖井内设置排水结构,将所述引水管连通至所述排水结构,通过所述排水结构将所述引水管引流出的渗漏水排出至竖井的外部。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设置所述汇水通道时,于所述汇水通道上设置用以将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初支骨架相连接的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竖井的开挖为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每开挖完一个竖井节段即进行与该竖井节段位置相对的初支骨架的架设;根据当前竖井节段的漏水情况,选择性设置所述汇水通道。
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在暗挖竖井施工过程中,本发明采用于竖井的内壁和初支结构之间设置汇水通道,将渗漏水引至汇水通道内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水结构输送到地面沉淀池内,有效的解决了积水混合淤泥容易堵塞污水泵以及注浆止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竖井内保持干燥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汇水通道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汇水通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暗挖竖井施工过程中,沿着竖井的内壁架设初支骨架,向初支骨架喷射初支混凝土以形成初支结构,通过喷射支混凝土形成的初支结构和竖井内壁之间难以避免的存在细小不规则的空隙,渗漏水容易经空隙渗漏下来影响开挖面。本发明于初支结构与竖井的内壁之间设置汇水通道,通过汇水通道将渗漏水引至汇水通道内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水结构将渗漏水排出竖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3,图1显示了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纵向剖视图,图2显示了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汇水通道的纵向剖视图,图3显示了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汇水通道的俯视图。本发明提供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30位于初支结构20与竖井的内壁之间,汇水通道3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汇水通道30连通有引水管40,引水管40穿过初支结构20并与用以将竖井内的水排出至竖井外的排水结构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汇水通道30由四段硬质PVC塑料管围设而成,每两段PVC塑料管通过90°弯头连接成与竖井尺寸适配的矩形,多个透水孔31间隔开设于汇水通道30的上部。
参阅图2,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汇水通道30与初支结构20相接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固定板32,固定板32与初支结构20贴设固定,起到将汇水通道30与初支结构20固定连接的作用。
进一步地,固定板32与初支结构20相接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齿状的锚固凸起,类似混凝土表面得凿毛,通过将锚固凸起锚固于初支结构20内来提高固定板32与初支结构20之间的固定强度及严密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0为PVC硬质塑料板。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固定板32的顶部高于汇水通道30的顶部。该固定板32能够起到阻挡喷射的初支混凝土的作用,避免喷射的初支混凝土封堵汇水通道30的透水孔31。此外,固定板32还能够挡水且将水引流至汇水通道30内进行收集。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汇水通道30与竖井的内壁相接的一侧设有横向导流板33,横向导流板33的端部与竖井的内壁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导流板33的第一端连接于汇水通道30的中部且靠近透水孔31得位置,横向导流板33的第二端固定有一止水板34,通过将止水板34插入位置相对的竖井的内壁一侧的土体内,以实现汇水通道30与竖井的内壁的稳固连接,同时可以防止渗漏水由横向导流板33与竖井的内壁的连接缝隙处渗漏。横向导流板33倾斜设置,且第一端的高度小于第二端的高度,以起到将水引流到汇水通道30内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导流板33为硬质PVC塑料板。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汇水通道30的顶部覆设有封盖透水孔的无纺布35。该无纺布35用以过滤渗漏水中的砂,防止透水孔31被封堵。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竖井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1,该凹槽11的位置与汇水通道30的位置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汇水通道33之前,对竖井的内壁上对应汇水通道33的安装位置进行适当超挖以形成凹槽11;在安装汇水通道30时,将止水板34插入凹槽11对应的土体10内。通过设置凹槽11可进一步防渗漏。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排水结构包括置于竖井底部的集水桶50、用以将集水桶50内部的水排出至竖井外部的抽水装置,引水管40与集水桶5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抽水装置包括置于集水桶50内的污水泵以及由集水桶50引出的抽水管,竖井井口附近的地面设置有沉淀池,抽水管由集水桶50引出后伸出竖井并连通至沉淀池,使集水桶50收集到的从引水管40引出的渗漏水可以直接通过抽水装置排至沉淀池内,以做后续利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挖竖井并沿着竖井的内壁架设初支结构的初支骨架;
于初支骨架和竖井的内壁之间设置环形的汇水通道30,汇水通道3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31,汇水通道30上连通有引水管40,将引水管40穿过初支骨架;
向初支骨架喷射初支混凝土以形成初支结构20;
将引水管40与排水结构连通,通过排水结构将引水管40引流出的渗漏水排出至竖井的外部。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设置汇水通道时,于汇水通道30上设置用以将汇水通道30与初支骨架相连接的一固定板32,将固定板32竖向设置,且使该固定板32的顶部高于汇水通道30的顶部,使固定板32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能阻挡喷射的初支混凝土,避免喷射的初支混凝土封堵汇水通道30的透水孔31。
作为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竖井的开挖为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每开挖完一个竖井节段即进行与该竖井节段位置相对的初支骨架的架设;根据当前竖井节段的漏水情况,选择性设置汇水通道30。具体地,在实际实施时,如果设置了一个汇流通道30就可以解决竖井渗漏水的问题,那么在下一个节段的施工中就可以不设置汇流通道30,当然在随着竖井向下施工的过程中,若发现有新的渗漏情况,可在当前的竖井节段处再设置汇流通道30进行截水和引水。
下面对本发明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作具体说明:
竖井开挖形成于土体,其截面呈矩形。竖井的施工过程是先向下开挖一段(一般开挖步距为50cm)形成一竖井节段,沿着该竖井节段的内壁架设初支骨架;较佳地,初支骨架采用钢格栅,在初支骨架内插入连接筋,用于连接相邻的初支骨架,同时加强初支骨架的结构强度,连接方式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待钢格栅和连接筋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网片的安装,用绑丝将钢筋网片与钢格栅绑扎到一起,且钢筋网片竖向搭接距离为15cm,至此,完成一个竖井节段对应的初支骨架的安装,接着向初支骨架上喷射混凝土,喷射的混凝土将初支骨架与竖井节段的内壁连接,该初支骨架和喷射的混凝土就构成了初支结构;继续向下开挖以形成下一竖井节段,进而在施工该竖井节段的初支结构,重复该步骤直至挖至竖井所需的深度。
在竖井施工到一定深度时,土体内的层间滞水和/或地下管线的渗漏水会沿着上述的渗漏路径留置当前竖井节段的底部,也即当前开挖面上,从而对竖井的施工造成影响。本发明在有层间滞水和/或地下管线的渗漏水的位置处施工初支结构时,围绕初支结构安装汇水通道,于汇水通道的顶部间隔设置多个透水孔,将汇水通道上连通的引水管穿过初支骨架并伸出于初支骨架;在进行竖井开挖时,在当前竖井节段对应于汇水通道的位置适当超挖形成凹槽,具体超挖尺寸根据汇水通道的尺寸大小确定,但建议不要超过15cm,将与汇水通道连接的横向导流板横向设于凹槽处且通过将止水板插入土体内实现对横向导流板的固定,将与汇水通道连接的固定板竖向贴设于初支结构的钢格栅,待该竖井节段对应的初支骨架架设到位后,将引水管穿过该初支骨架并伸出于初支骨架后伸入至竖井底部的集水桶内,接着从下至上喷射混凝土形成初支结构,将固定板上的锚固凸起锚固于初支结构的混凝土内;待集水桶内水位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污水泵和抽水管将水排至地面的沉淀池,经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排污系统。
在实际实施时,如果一个竖井节段处设置汇流通道就可以解决竖井渗漏水的问题,那么在下一个节段的施工中就可以不设置汇流通道,当然在随着竖井向下施工的过程中,若发现有新的渗漏情况,可在当前的竖井节段处再设置汇流通道进行截水和引水,不同竖井节段的引水管均可伸入至同一个集水桶内,在竖井继续开挖过程中,集水桶是随开挖面走的,即始终放置在竖井底部,直至竖井封底,因此,为了使引水管始终保持伸入至竖井底部的集水桶内,需随着竖井的开挖,对引水管进行适应性接长。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水通道位于初支结构与竖井的内壁之间,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汇水通道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穿过所述初支结构并与用以将竖井内的水排出至竖井外的排水结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初支结构相接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初支结构贴设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竖井的内壁相接的一侧设有横向导流板,所述横向导流板的端部与所述竖井的内壁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覆设有封盖所述透水孔的无纺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汇水通道的位置相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置于所述竖井底部的集水桶、用以将集水桶内部的水排出至竖井外部的抽水装置,所述引水管与所述集水桶连通。
8.一种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开挖竖井并沿着竖井的内壁架设初支结构的初支骨架;
于所述初支骨架和所述竖井的内壁之间设置环形的汇水通道,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汇水通道上连通有引水管,将所述引水管穿过所述初支骨架;
向所述初支骨架喷射初支混凝土以形成初支结构;
于竖井内设置排水结构,将所述引水管连通至所述排水结构,通过所述排水结构将所述引水管引流出的初支背后渗漏水排出至竖井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所述汇水通道时,于所述汇水通道上设置用以将所述汇水通道与所述初支骨架相连接的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汇水通道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竖井的开挖为自上而下分段进行;每开挖完一个竖井节段即进行与该竖井节段位置相对的初支骨架的架设;根据当前竖井节段的漏水情况,选择性设置所述汇水通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1455.0A CN110685741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21455.0A CN110685741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85741A true CN110685741A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1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21455.0A Pending CN110685741A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8574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520A (zh) * | 2020-05-08 | 2020-06-30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统及其工法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11021455.0A patent/CN11068574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50520A (zh) * | 2020-05-08 | 2020-06-30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统及其工法 |
CN111350520B (zh) * | 2020-05-08 | 2024-06-04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统及其工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6273B (zh) | 处理隧道围岩裂隙水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 |
CN110219313B (zh) | 一种地下施工盲井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9736340B (zh) | 一种基础底板预留降水井保证垫层完整性的降水装置与方法 | |
CN210768766U (zh) | 治理暗挖竖井层间滞水的引排系统 | |
CN109488371B (zh) | 一种全包防水车站防水系统及动态设置限量排水方法 | |
CN106013265A (zh) | 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707117A (zh) | 一种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的施工工艺 | |
KR100665984B1 (ko) | 건축물의 상향수압 감소를 위한 트랜치형 자연 배수로시공방법 | |
KR20140096731A (ko) | 굴착지반의 지하수 배수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로시공 방법 | |
CN104234089B (zh) | 一种地下室防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 | |
CN103882889A (zh) | 建筑物基础底板防水系统 | |
CN110685741A (zh)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549772U (zh)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 | |
CN216075198U (zh) | 一种基坑侧壁渗漏封堵装置 | |
CN215857878U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排水结构 | |
CN110630270B (zh) | 治理暗挖竖井层间滞水的引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741884U (zh) | 一种基坑边坡预埋管截渗结构 | |
CN114737589A (zh) | 基坑浅层排水方法 | |
CN211285659U (zh) | 用于基坑的排水系统 | |
CN110552362A (zh) | 混合井和轻型井在承压水地层中的基坑降水施工方法 | |
CN106703157A (zh) | 雨水回收综合利用结构施工方法 | |
CN202658616U (zh) | 一种用于基坑单面墙施工的疏水、导水装置 | |
KR20020033686A (ko) | 헥사튜브코넥터 배수공법 | |
CN110552738B (zh) | 用于暗挖竖井初支结构的引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0434601Y1 (ko) | 지하층 바닥 배수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