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1730U -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1730U
CN206351730U CN201720017900.6U CN201720017900U CN206351730U CN 206351730 U CN206351730 U CN 206351730U CN 201720017900 U CN201720017900 U CN 201720017900U CN 206351730 U CN206351730 U CN 20635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support frame
blind hole
bicyc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7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昕
杨磊
谭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0017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1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1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属于领域,包括固定板、支撑架、支撑杆、弹性件以及按压开关,支撑架设置有供自行车车轮驶入的条形开口,支撑架的一侧铰接在固定板上,其另一侧通过按压开关与固定板卡接,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固定板上,其第二端通过弹性件与支撑架连接,弹性件位于支撑杆与固定板的铰接位置和支撑杆与支撑架的连接位置之间,令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沿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远离支撑杆与固定板的铰接位置的运动趋势,按压按压开关使支撑架绕固定板转动,且与固定板呈夹角设置。通过操作按压开关,触发支撑架从地面弹出,轻易快捷的将自行车固定在车位上,单个金属支撑架简洁小巧,适应性强,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停放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的使用非常的广泛,由于车辆的数量较大,在一些公共区域随意停放大量的自行车,影响了公共环境,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在很多的城市,设置有供自行车停放的区域,而这些区域都是认为规划的区域,例如利用划线标记出一个方形的区域,且在该区域处放置一个停车牌,人们将自行车停靠在该区域。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自行车停放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其一、在专门设置的自行车停放区域内放置大量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都相互抵靠在一起,当其中某一辆或者某几辆侧倒时,大量的自行车跟着一起侧倒,不便于取用;
其二、在停车区域设置有停车架,这些停车架占用了地面大量的空间,且凸出在地面外,不便于人们的行走,缩小了土地的使用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固定架,以改善传统的自行车停放不便影响公共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固定架,以改善传统的自行车停放不便影响公共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固定架,包括固定板、支撑架、支撑杆、弹性件以及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供自行车车轮驶入的条形开口,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另一侧通过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固定板卡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第二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位置和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位置之间,令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沿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位置的运动趋势,按压所述按压开关使所述支撑架绕所述固定板转动,且与所述固定板呈夹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安装杆以及位于两根所述安装杆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安装杆的端部连接,每根所述安装杆的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两根所述安装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围成所述条形开口,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固定板控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固定板转动且能够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按压部、限位部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盲孔以及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所述盲孔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盲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盲孔的轴线,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插装在所述盲孔内且伸出所述盲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弹簧令所述限位部具有从所述盲孔的开口处滑出的运动趋势;所述按压部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按压部具有驱动斜面,所述限位部具有挤压斜面,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挤压斜面相贴合,按压所述按压部令所述限位部缩回至所述盲孔内;所述支撑架的远离其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限位部的插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圆柱形杆以及凸块,所述凸块安装在所述圆柱形杆的周面上,所述挤压斜面位于所述凸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设置为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圆形杆的径向方向向外,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盲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圆形杆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从远离所述盲孔的一端滑出所述通孔,所述圆形杆的端部设置为所述驱动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令所述按压部具有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盲孔的运动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杆的伸出所述盲孔的端面设置为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滑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滑槽内。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摆放设备,包括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还包括车厢,所述自行车停车位安装在所述车厢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车位,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自行车停车位在不停放自行车时与人行道铺装融为一体,使用时只需将直行车前轮推至固定板上且将前轮或者后轮放置于条形开口处,通过按压按压开关,触发支撑架从地面弹出,轻易快捷的将自行车固定在车位上,单个金属支撑架简洁小巧,适应性强,且成本低。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车位,包括有固定板、支撑架和支撑杆,固定板安装在地面,嵌设在地下,没有外露的部分,不会影响人们的行走,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资源。支撑架铰接在固定板上,支撑架与固定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板上,支撑架的远离固定板与支撑架的铰接位置的一端通过按压开关与固定板控制连接。当自行车停车位不使用时,支撑架折叠在固定板上,为水平设置状态,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人们的行走,当需要使用自行车停车位时,将自行车放置在固定板上,使自行车的前轮或者后轮位于支撑架的条形开口的位置,此时,操作按压开关,支撑架的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从固定板上弹出,且相对于固定板转动一定角度,支撑架与固定板呈倾斜设置,自行车的轮胎位于条形开口内,由支撑架限位,自行车的停放安全可靠,且自行车不易倾倒。使用完毕后,将支撑架朝向固定板转动,利用按压开关将固定板和支撑架卡接,自行车停车位占用的面积小。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摆放设备包括上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具有自行车停车位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停车位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停车位的结构图(折叠状态);
图3为本图2中的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停车位的应用示意图。
图标:10-车轮;100-固定板;110-安装槽;120-盲孔;130-通孔;200-支撑架;210-安装杆;211-滑槽;220-连接杆;221-插接孔;230-条形开口;300-支撑杆;400-弹性件;500-按压开关;510-按压部;511-驱动斜面;512-圆形杆;513-环形凸起;520-限位部;521-挤压斜面;522-圆柱形杆;523-凸块;530-第一弹簧;54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自行车停放时,在设定的区域内放置,自行车没有辅助固定的机构,自动车易倾倒,导致取用不便。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者设计了一种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自行车停车位在不需要使用时与地面大致呈水平状态,占用的空间小,同时,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自行车进行更好的定位,不易倾倒。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自行车停车位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停车位,具有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两种状态,使用时,能够很好的对自行车进行辅助固定,自行车停靠后不易倾倒;使用完毕后,自行车停车位处于折叠状态,占用的空间小,节省了空间资源。
自行车停车位包括有固定板100、支撑架200、支撑杆300、弹性件400以及按压开关500。支撑架200铰接在固定板100上,固定板100安装在地面,与地面平齐,基本没有凸出地面,占用的空间小,支撑杆300支撑在支撑架200与固定板100之间,保证支撑架200更好的辅助定位自行车,按压开关500起到控制作用,弹性件400起到动力作用,需要使用自行车停车位时,操作按压开关500,释放支撑架200,在弹性件400的弹力作用下,支撑架200绕着固定板100转动,且与固定板100呈一定角度设置,起到固定自行车的作用。使用完成后,将支撑架200折叠,与固定板100通过按压开关500固定,不会占用很多的空间,节省了资源,便于人们的行走。
固定板100为金属板状结构,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优选设置为矩形板,矩形板的长度和宽度按需设置,在此不进行详细限定。固定板100上设置有安装槽110,在将支撑架200折叠在固定板100后,支撑架200嵌设在安装槽110内,保证支撑架200不会凸出固定板100,也不会凸出地面,占用的空间小。显然,安装槽110也可以设置为开口结构,只要能够容纳折叠后的支撑架200即可。在固定板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盲孔120和通孔130,盲孔120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固定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盲孔120连通安装槽110,通孔130的轴线垂直于盲孔120的轴线,且通孔130位于固定板100的板面上,便于按压开关500的安装和使用。通孔130和盲孔120的结构根据按压开关500的结构来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3,按压开关500包括按压部510、限位部520、第一弹簧530以及第二弹簧540,第一弹簧530位于盲孔120内,第一弹簧530的一端与固定板100连接,其另一端与限位部520连接,限位部520插装在盲孔120内且伸出盲孔120的开口,第一弹簧530令限位部520具有从盲孔120的开口处滑出的运动趋势;按压部510滑动连接在通孔130内,按压部510具有驱动斜面511,限位部520具有挤压斜面521,驱动斜面511与挤压斜面521相贴合,按压按压部510令限位部520缩回至盲孔120内;支撑架200的远离其与固定板100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装限位部520的插接孔221。进一步的,限位部520包括圆柱形杆522以及凸块523,凸块523安装在圆柱形杆522的周面上,挤压斜面521位于凸块523上,便于按压部510与限位部520的配合使用。按压部510设置为圆形杆512,圆形杆512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513,环形凸起513的凸出方向沿圆形杆512的径向方向向外,通孔130的远离盲孔120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圆形杆512沿通孔130的轴线方向从远离盲孔120的一端滑出通孔130,圆形杆512的端部设置为驱动斜面511。按压开关500还包括第二弹簧540,第二弹簧540位于限位块与环形凸起513之间,令按压部510具有沿通孔130的轴线方向远离盲孔120的运动趋势。
请参阅图3和图4,按压开关500的工作过程为,操作按压部510朝向盲孔120运动,运动过程中,驱动斜面511抵紧在挤压斜面521上,继续按压,使得驱动斜面511带动挤压斜面521运动,进而带动了限位部520在盲孔120内滑动,使得限位部520的伸出盲孔120的端部缩回至盲孔120内,限位部520从支撑架200的插接孔221内抽出,与支撑架200分离,支撑架200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00转动,起到固定自行车的作用。使用完成后,将支撑架200朝向固定板100折叠,支撑架200首先接触到限位部520,使限位部520缩回到盲孔120内,然后,当支撑架200转动至设定位置后,限位部520在第一弹簧530的弹力作用下伸入插接孔221内,实现固定。同时,由于第二弹簧540的弹力作用,限位部520能够更加方便的插装在插接孔221内。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限位部520与插接孔221的插接,圆柱形杆522的伸出盲孔120的端面设置为斜面,支撑架200与斜面接触,支撑架200能够继续转动,便于锁定。
进一步的,支撑架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安装杆210以及位于两根安装杆210之间的连接杆220,连接杆22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安装杆210的端部连接,每根安装杆210的远离连接杆220的端部与固定板100铰接,两根安装杆210以及连接杆220围成条形开口230,连接杆220通过按压开关500与固定板100控制连接。为了便于支撑杆300和弹性件400的安装,在每根安装杆210上设置有滑槽211,支撑杆300设置有两根,弹性件400设置有两个,每根支撑杆300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211内,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板100上,当按压开关500释放后,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带动支撑杆300在滑槽211内滑动,进而带动支撑架200相对于固定板100转动,将自行车车轮10限位在支撑架200的条形开口230内。安装槽110的形状与支撑架200的形状相匹配,保证安装杆210和连接杆220都能够嵌设在安装槽110内。进一步的,将插接孔221设置在连接杆2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00可以是弹簧、弹片等,能够实现推动支撑杆300相对于支撑架200滑动即可。支撑杆300优选为金属杆,可以是方形杆或者圆形杆512。
自行车摆放设备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摆放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停车位、还包括车厢,自行车停车位安装在车厢内,便于自行车的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支撑架、支撑杆、弹性件以及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供自行车车轮驶入的条形开口,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另一侧通过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固定板卡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第二端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位置和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接位置之间,令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具有沿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位置的运动趋势,按压所述按压开关使所述支撑架绕所述固定板转动,且与所述固定板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安装杆以及位于两根所述安装杆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安装杆的端部连接,每根所述安装杆的远离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两根所述安装杆以及所述连接杆围成所述条形开口,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固定板控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固定板转动且能够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包括按压部、限位部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盲孔以及与所述盲孔连通的通孔,所述盲孔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盲孔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盲孔的轴线,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限位部插装在所述盲孔内且伸出所述盲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弹簧令所述限位部具有从所述盲孔的开口处滑出的运动趋势;所述按压部滑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按压部具有驱动斜面,所述限位部具有挤压斜面,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挤压斜面相贴合,按压所述按压部令所述限位部缩回至所述盲孔内;所述支撑架的远离其与所述固定板铰接位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限位部的插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圆柱形杆以及凸块,所述凸块安装在所述圆柱形杆的周面上,所述挤压斜面位于所述凸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设置为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圆形杆的径向方向向外,所述通孔的远离所述盲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圆形杆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从远离所述盲孔的一端滑出所述通孔,所述圆形杆的端部设置为所述驱动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开关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环形凸起之间,令所述按压部具有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远离所述盲孔的运动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杆的伸出所述盲孔的端面设置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支撑杆的端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支撑架滑动;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滑槽内。
10.一种自行车摆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停车位,还包括车厢,所述自行车停车位安装在所述车厢内。
CN201720017900.6U 2017-01-06 2017-01-06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Active CN206351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900.6U CN2063517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900.6U CN2063517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1730U true CN206351730U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7900.6U Active CN206351730U (zh) 2017-01-06 2017-01-06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17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322A (zh) * 2019-05-29 2019-09-10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行车的校园停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7322A (zh) * 2019-05-29 2019-09-10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行车的校园停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1730U (zh) 自行车停车位以及自行车摆放设备
CN105064754A (zh) 一种车位管理装置
CN204826825U (zh) 一种车位管理装置
CN108708600B (zh) 一种停车设备用地坑钢丝绳传动机构
CN207860325U (zh) 一种防丢失的共享单车用停车架
CN211229694U (zh) 一种车辆限位装置
CN211498606U (zh) 一种防撞栏杆式道闸
CN208442468U (zh) 一种市政管道保温防踩装置
CN205775964U (zh) 一种门杆装置
CN201704644U (zh) 窨井无盖可自动弹出的安全标志
CN220855714U (zh) 一种智慧停车管理设备
CN220366341U (zh) 一种道路灯头防脱落路灯
CN22092758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减速带
CN107856767A (zh) 一种防丢失的共享单车用停车架
CN202977917U (zh) 开关、插座板双螺丝自动固定装置
CN216184868U (zh) 一种基于防碰撞报警车载录像机
CN220767810U (zh) 一种高速路侧立杆快速安装结构
CN108252242A (zh) 一种城市道路用安全护栏
CN115257575B (zh) 一种用于车牌的防盗固定装置
CN108674396A (zh) 一种大货车坡道辅助防滑装置及安装使用方法
CN115123429B (zh) 一种市政用非机动车规放装置
CN219544653U (zh) 一种汽车托架固定装置
CN210658109U (zh) 一种道路信息通信用指示牌
CN21780435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充电桩用便携式环线装置
CN211502064U (zh) 一种车辆违规信息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17 No. 4, floor 1, building 1, No. 28, dongchenggenxia street, Qingy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6, dongyuheyan stree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