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50739U -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 Google Patents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50739U
CN206350739U CN201621032094.1U CN201621032094U CN206350739U CN 206350739 U CN206350739 U CN 206350739U CN 201621032094 U CN201621032094 U CN 201621032094U CN 206350739 U CN206350739 U CN 206350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arthroscope
pulling device
auxiliary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20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邓泰年
蒋磊
董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20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50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50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50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包括本体、驱动装置以及支撑结构,该本体包括首端和尾端;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本体连接,且驱动件适宜沿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驱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驱动件与本体在垂直于本体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为零;该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的首端,以使得驱动件的移动带动支撑结构转动;其中,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支撑结构与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角度;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支撑结构与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角度;支撑结构能够撑开为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Description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背景技术
关节镜手术是用于诊治骨关节疾病的微创手术方法。在进行关节镜手术时,为了防止关节处的肌肉或脂肪组织对手术视野的遮挡,通常要配合使用牵拉装置。如在肩关节的一些关节镜手术中,关节镜需要穿过肩部的三角肌及脂肪组织进入体内,此时为了扩宽手术视野即需要对肩部的三角肌进行牵拉。除了肩关节外,在进行膝关节等其它部位的关节镜手术时,也会出现肌肉或组织遮挡视野的问题,因而要用到牵拉装置。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同类器械多为高分子塑料制品,初始状态外形类似于注射器针筒),通常在头部设置有可撑开结构,所述可撑开结构能够实现两个不同状态下的转换: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可撑开结构具有较小的直径,从而便于医生将其插入肌肉组织并到达肌肉组织的下方;然后医生对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进行操作将其头部转换至第二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所述可撑开结构发生膨胀,直径增大,此时医生向外拉动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即可对肌肉组织形成牵拉,从而将肌肉组织从遮挡视野的位置移开,有效拓宽了视野范围。为了实现不同状态下的转换,现有技术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可撑开结构通常是采用弹性塑料材质制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弹性结构进行挤压,可以使其发生形变进而实现膨胀。
这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虽然能够实现对肌肉的牵拉功能,但其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因为其可撑开结构是塑料制品,因此其成型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医疗器械对采用的材料性能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使得其原料及加工成本较高。且由于塑料制品在高温灭菌条件下容易发生损坏或性能降低,因此这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通常为一次性使用,这进一步增加了器械成本及患者的手术成本;另一方面,这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实现初始和膨胀状态下两种状态的转换,而其可撑开结构的撑开角度是无法精确控制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以使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具有多个撑开角度,更好地适应多种需求。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包括本体、驱动装置以及支撑结构,所述本体包括首端和尾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驱动件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本体在垂直于所述本体延伸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为零;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首端,以使得所述驱动件的移动带动所述支撑结构转动;其中,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角度;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角度;所述支撑结构能够撑开为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首端;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结构,以通过所述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支撑结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本体为筒状的壳体,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首端外端面上;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本体的内部且贯穿所述本体的首端端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固定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过渡件包括主体和突出部,所述主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主体沿垂直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卡槽内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调节螺母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件的外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于所述过渡件的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一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本体的内腔壁上,或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调节螺母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尾端,所述调节螺母抵压于所述过渡件的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本体周向均匀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本体的首端,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套筒能够从所述首端伸出和缩回;所述套筒伸出时,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套筒形成的腔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套筒伸出时,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缩径段,沿所述本体的所述首端向所述尾端延伸的方向,所述缩径段的直径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首端,所述顶盖为筒形结构,在所述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结构转动的操作通道;所述顶盖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为尖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撑开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撑开器包括本体、驱动件和支撑结构,所述驱动件的首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所述本体,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驱动件配合以使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结构旋转,从而使支撑结构可以设置为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如此便可使所述撑开器具有多个撑开角度,更好地适应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A-A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侧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取走本体后的结构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
图8是图7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取走本体后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头部结构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尾部结构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尾部结构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尾部结构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弹簧; 2、本体; 3、过渡件;
4、突出部; 5、调节螺母; 6、齿条;
7、旋转轴; 8、齿轮; 9、支撑结构;
10、卡槽; 11、主体 12、套筒;
13、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顺序词“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限定的组件、部件或零件也不具有先后主次之分。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本体2具有两端,本体2的设置有支撑结构9的一端定义为首端,本体2的不具有支撑结构9的另一端定义为尾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限定中,涉及到的“前”和“后”是相对于所述牵拉器在手术中的插入方向而言的,其中“前”是指沿插入方向上的前方。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中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侧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头部结构图。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尾部结构图。
参照图1、图5以及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包括本体2、驱动装置以及支撑结构9。具体地,本体2可以为实心柱体,也可以为筒形结构,为了适应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该筒形的截面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例如但不限于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形状,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参照图4、图9以及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本体2为圆筒形。
另外,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可以设置于筒形的本体2的内腔,且驱动件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驱动件的首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本体2。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可以为杆件,该杆件的两端可以分别伸出或缩回于本体2的两端,例如但不限于,一种工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推动驱动件尾端,以使其尾端缩回于本体2的尾端,随之对应的驱动件的首端伸出于本体2的首端;另一种工况下,也可以通过手动拉动驱动件尾端,以使该尾端伸出于本体2的尾端,相应地,驱动件的首端缩回于本体2的首端。如此操作,可以使驱动件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上述仅描述了驱动件的一些示例性说明,并不说明驱动件只能为杆件,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但不限于驱动件还可以为齿条、螺杆等,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描述。
除此,支撑结构9设置于本体2的首端,支撑结构9可转动地与驱动件的首端配合,以使得驱动件的移动带动支撑结构9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结构9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2的首端,即支撑结构9可以铰接于驱动件的首端,也可以铰接于本体2的首端,只要能够实现支撑结构9与驱动件配合,以通过驱动件沿本体2延伸方向的移动带动支撑结构9转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实施例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其中,驱动件缩回于本体2,支撑结构9与本体2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角度;驱动件伸出于本体2,支撑结构9与本体2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角度;支撑结构9能够撑开为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任一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结构9的转动范围可以由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定义,具体地,当驱动件的首端向本体2的内腔缩回移动的过程中,支撑结构9可以随着驱动件的移动进行第一方向的转动,例如但不限于第一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继而,驱动件的首端可以继续向本体2的内腔移动,以使得支撑结构9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直到驱动件缩回于本体2的内腔中且不能够继续驱动支撑结构9旋转的情况下,此时支撑结构9可以具有第一角度,即此时的第一角度可以为最小角度。
当驱动件的首端向本体2的首端外部伸出移动的过程中,支撑结构9可以随着驱动件的移动进行第二方向的转动,例如但不限于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驱动件的首端可以继续向本体2的首端的外部移动,以使支撑结构9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直到驱动件伸出于本体2的外部且不能继续驱动支撑结构9旋转的情况下,此时支撑结构9可以具有第二角度,即此时的第二角度为可以最大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角度也可以为最大角度,相应地,第二角度也可以为最小角度,无具体限制。
在上述驱动件的伸出或缩回的过程中,驱动件可以在任意位置暂时固定,从而可以使支撑结构9撑开为相应位置处的角度,以使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具有多个撑开角度,更好地适应多种需求。
图8是图7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取走本体2后的结构图。参照图7、图8以及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驱动装置还包括另一驱动件,另一驱动件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2的首端,另一驱动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齿形结构匹配的第二齿形结构,以使得另一驱动件能够在驱动件上转动;其中,支撑结构9与另一驱动件同轴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另一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匹配的第二齿形结构,且第二齿形结构能够与第一齿形结构啮合。由于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一齿形结构啮合,从而可以使另一驱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转动。还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可以为蜗杆,相应的另一驱动件可以是蜗轮,两者形成蜗轮蜗杆传动;当然,驱动件还可以是齿条6,相应的另一驱动件可以是齿轮8,两者形成齿轮齿条传动,但不以此为限,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由驱动件的直线运动带动另一驱动件转动的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地,支撑结构9可以固定在旋转轴7上,并且在该旋转轴7上还固定设置有齿轮8,可以理解的是,齿轮8与支撑结构9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就是说,齿轮8与支撑结构9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齿轮8和支撑结构9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固定于旋转轴7上,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由于支撑结构9和齿轮8均固定于旋转轴7上,因此两者可以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在齿轮8与齿条6啮合后,随着齿条6的移动而带动齿轮8转动,支撑结构9也随着转动,因此齿条6可以驱动支撑结构9旋转。
另外,另一驱动件还可以为边缘具有齿形结构的支撑结构9,相应的驱动件可以为齿条6。当然,驱动件也可以为齿轮,另一驱动件可以为齿轮匹配的结构。具体地,支撑结构9可以固定在旋转轴7上,支撑结构9的至少部分边缘可以设置为具有与齿条6匹配的齿形结构,该支撑结构9能够绕旋转轴7旋转。当齿条6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时,支撑结构9由于与齿条6配合而进行旋转,从而可以通过齿条6的移动驱动支撑结构9进行转动,以撑开所需角度。除此,由于该支撑结构9既能够撑开肌肉组织,又能够与齿条6配合,使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简化,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所述支撑结构9设置为由转动轴所在位置向远端延伸的长形结构,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结构9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2由后(尾端)向前(首端)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并使得所述支撑结构9的远端在垂直于所述本体2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本体2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此时便于将所述支撑结构9插入肌肉或者组织的下方。待所述支撑结构9插入后,在操作所述第一驱动件移动并带动所述支撑结构9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结构9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2的由后向前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加大,所述支撑结构9的远端随之逐渐向外移动,使得所述支撑结构9在垂直于所述本体2的方向上的投影距离逐渐加大,从而可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所述支撑结构9设置有多个时,多个所述支撑结构9的远端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同时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了支撑结构9的扩张。手术结束后,通过反向移动所述驱动件,可使得所述支撑结构9反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支撑结构9再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即可将所述支撑结构9由肌肉或者组织的下方拔出。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初始状态是指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时。其中,“所述支撑结构9的远端随之逐渐向外移动”中的“外”侧方向是指在垂直于所述本体2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本体2的方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体2的直径可设置为8-15mm,所述支撑结构9从所述转动轴所在位置到远端之间的延伸距离为5-15mm。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2的尺寸并不仅限于此,对于尺寸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的解剖位置的不同而分别设置。上述操作过程中,所述支撑结构9的远端逐渐向外移动时,所述支撑结构9位于转动方向前侧的侧面优选设置为平面。
图2是图1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A-A剖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中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取走本体2后的结构图。参照图1至图3,图5至图10,为了能够方便对位于本体2内腔中的驱动件进行驱动,可以在驱动件上设置过渡件3,该过渡件3可以至少部分露出于本体2外部,以便于进行操作。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过渡件3与驱动件连接。例如但不限于过渡件3包括主体11和突出部4,主体11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2的内腔,如图10所示,突出部4从主体11向本体2的外周面延伸,以至少部分地突出于本体2的外周面,从而可以通过驱动位于本体2的外部的突出部4带动驱动件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过渡件3与驱动件之间可以设置为彼此间具有相对运动,例如但不限于两者通过螺纹形成螺纹连接。例如但不限于,突出部4可以绕本体2的延伸方向旋转,以驱动过渡件3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例如但不限于驱动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过渡件3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纹孔。在该情况下,驱动件可以有周向限位,以使驱动件仅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通过旋转过渡件3可以驱动该驱动件移动。
除此,过渡件3与驱动件也可以固定为一体,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固定为一体,再或者两者一体成型。在这种情况下,突出部4可以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驱动过渡件3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通过驱动过渡件3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而驱动该驱动件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可以固定于过渡件3上,例如但不限于驱动件的尾端固定于过渡件3的主体11上,但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组装需要,将过渡件3设置于驱动件的任何部位上,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更加准确地控制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对驱动件进行引导,可以在本体2上设置卡槽10。可以理解的是,卡槽10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为与突出部4运动轨迹相同,例如但不限于,当突出部4绕本体2的延伸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卡槽10设置为沿本体2的外周面螺旋延伸;当突出部4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时,卡槽10的延伸方向与本体2的延伸方向平行,以使突出部4在卡槽10内移动。
为了进一步控制驱动件的移动距离,以使支撑结构9撑开所需角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限位调节装置,该限位调节装置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只要能够进一步精确地控制驱动件的移动距离,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2、图6以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限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母5和弹簧1,弹簧1套设于驱动件的外周面,弹簧1的一端抵压于过渡件3的与驱动件相连的一侧,弹簧1的另一端抵压于本体2的内腔壁上,或者弹簧1的另一端抵压于驱动件上;调节螺母5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2的尾端,调节螺母5抵压于过渡件3的远离驱动件的一侧。
具体地,弹簧1可以设置为一端抵压于过渡件3的与驱动件相连的一侧,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于本体2的内腔壁面上,或将弹簧1的另一端抵压于驱动件上,例如但不限于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于驱动件的首端。以将该弹簧1设置为在支撑结构9的运动过程中,保持被压缩状态。例如但不限于支撑结构9具有第一角度的情况下,弹簧1可以保持自身长度以处于自然状态,或者弹簧1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支撑结构9具有第二角度的情况下,弹簧1处于压缩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使用需要,弹簧1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本体2的内腔壁上的任意位置,例如但不限于首端或中部,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螺母5设置在过渡件3的背离弹簧1的一侧,以将过渡件3夹设于该调节螺母5和弹簧1之间。由于驱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处于被压缩的状态,从而使该过渡件3抵压于调节螺母5上。因此,当旋转调节螺母5使其朝向本体2的首端靠近或远离本体2的首端的过程中,过渡件3被驱动,继而驱动该驱动件移动。
为了使支撑结构9的旋转轴7与本体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参照图4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本体2包括顶面,顶面设置于本体2的首端。可以理解的是,该顶面可以设置在首端的端面位置,也可以设置于首端的其他非端面位置。具体地,在顶面设置为首端的端面位置处的情况下,该顶面上可以设置有用以支撑旋转轴7的支座,支座固定于该顶面上。可以理解的是,该支座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紧固件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连接方式固定于顶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进行示例性说明,但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在顶面设置于首端的非端面位置的情况下,例如但不限于顶面位于与端面平行的位置,旋转轴7可以设置于顶面和端面之间的本体2上,例如可以在本体2的相应部位设置两个通孔,旋转轴7可转动地穿设于上述两通孔中,再使用定位销对其进行轴向限位即可。
当然,为了能够使驱动件伸出于本体2,可以在顶面上设置与驱动件匹配的通孔。将旋转轴7靠近通孔设置以使驱动件与另一驱动件配合。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弹簧1的另一端可以抵压于顶面上。
上述仅描述了限位调节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控制驱动件的移动距离,限位调节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例如但不限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限位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于卡槽10侧壁上的多个凹槽,突出部4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凹槽内。在突出部4沿着卡槽10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分别卡设于不同的凹槽内,以暂时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该卡槽10侧壁上的不同凹槽可以对应驱动件的不同移动位移,进而可以对应支撑结构9的不同撑开角度。
为了能够使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进行反复使用,以降低使用成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医用不锈钢。该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可以采用普通机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和组装,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该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使用不锈钢材质,因此可以采用常规的灭菌方式进行灭菌,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进而,由于不锈钢材质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可以灭菌并且不易损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参照图4,为了使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能够在多个角度进行撑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支撑结构9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结构9沿本体2的周向均匀布置。如图4中所示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具有3个支撑结构9。
参照图11和图12,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套筒12套设在所述本体2的外围,所述套筒12与所述本体2之间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但不限于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12相对于所述本体2旋转时,适宜于从所述本体2的首端面的后方到达所述首端面的前方并覆盖所述支撑结构9的外围。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在进入人体组织时,该套筒12可以避免对人体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理,参照图13,顶盖13同样能起到保护人体组织的作用,在此不再赘述。作为优选,所述顶盖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尖端部。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驱动件为齿条6,另一驱动件为齿轮8。
具体地,本体2为筒形,本实用新型以圆筒形为例进行说明。本体2直径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设置为不同,例如但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本体2的直径可以为不超过15mm。本体2的首端具有顶面,顶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旋转轴7的支座,旋转轴7设置于该支座上,例如但不限于,旋转轴7可以固定于该支座上,也可以可旋转地设置于该支座上。
旋转轴7上固定设置有支撑结构9和齿轮8,并且支撑结构9与齿轮8平行。在本体2的内腔设置有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齿条6,且该齿条6能够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齿条6可以为多个,本实用新型中采用3根齿条6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齿轮8与齿条6能够啮合,并且随着齿条6的移动而进行转动。齿条6的尾端固定设置于过渡件3上,该过渡件3具有主体11和突出部4,突出部4从主体11向本体2的外周面延伸,本实施例中以突出部4沿本体2的径向延伸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本体2内部设置有弹簧1,该弹簧1套设于齿条6的外部,且在齿条6的移动过程中,弹簧1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弹簧1的一端抵压于过渡件3上,另一端抵压于本体2的内腔壁上。
该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调节螺母5,该调节螺母5设置于过渡件3的背离弹簧1的一侧。具体地,在本体2的尾端设置有外螺纹,调节螺母5设置有与上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该调节螺母5可旋转地套设于本体2的尾端上。由于弹簧1处于压缩状态,在该弹簧1的弹簧力的作用下,过渡件3抵压于调节螺母5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母5可以使调节螺母5远离或者靠近本体2的首端,以驱动过渡件3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齿条6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随着齿条6的移动,支撑结构9随之进行旋转。
由于调节螺母5与本体2为螺纹配合,因此当停止旋转调节螺母5时,该调节螺母5便会暂时固定于该位置,而不会由于弹簧1的弹簧力而发生移动。因此,支撑结构9可以设置为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任何角度,以适应多种工况的需求。在本体2的尾端的相应位置上,还设置有卡槽10,突出部4卡设于该卡槽10中并沿卡槽10移动。该卡槽10能够很好地对突出部4的移动进行引导限位。
初始状态,齿条6可以设置为缩回于本体2中,以使支撑结构9收缩,即第一角度为最小角度;当医生将其插入肌肉组织并到达肌肉组织的下方时,可以旋转调节螺母5,从而使齿条6驱动支撑结构9旋转,此时支撑结构9便撑开;继续旋转调节螺母5至支撑结构9撑开所需角度为止。由此,该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便满足了多种角度需求。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驱动件可以为圆形杆件,支撑结构9铰接于圆形杆件的首端,圆形杆件的尾端设置有外螺纹,与此相应的调节螺母5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并且调节螺母5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外螺纹,本体2的尾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母5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调节螺母5可以旋转进入本体2的内腔。具体地,调节螺母5设置为旋转入本体2的内腔的过程中,圆形杆件从调节螺母5的内螺纹中旋出,以使圆形杆件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移动。该圆形杆件的外周面上可以设置有凸起,在本体2的内腔壁上设置有沿本体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且与凸起匹配的内凹槽,凸起在该内凹槽内移动。
该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设置于本体2,支撑结构9可旋转地设置于该连接件上。具体地,本体2上设置有第二支座,支撑结构9可以通过第二旋转轴铰接于该第二支座上,以使支撑结构9可以分别绕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旋转,以使圆形杆件驱动支撑结构9绕第二旋转轴转动,从而使支撑结构9撑开或缩回。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旋转轴也可以设置于本体2上,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Claims (10)

1.一种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首端和尾端;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本体连接,且所述驱动件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本体在垂直于所述本体延伸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为零;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首端,以使得所述驱动件的移动带动所述支撑结构转动;
其中,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角度;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角度;所述支撑结构能够撑开为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间的任一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首端;所述旋转轴垂直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结构,以通过所述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支撑结构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筒状的壳体,所述支撑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首端外端面上;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本体的内部且贯穿所述本体的首端端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过渡件,所述过渡件固定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过渡件包括主体和突出部,所述主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主体沿垂直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延伸,所述突出部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卡槽内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调节螺母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驱动件的外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压于所述过渡件的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一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本体的内腔壁上,或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压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调节螺母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尾端,所述调节螺母抵压于所述过渡件的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本体周向均匀布置。
7.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本体的首端,沿所述本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套筒能够从所述首端伸出和缩回;所述套筒伸出时,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套筒形成的腔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伸出时,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具有缩径段,沿所述本体的所述首端向所述尾端延伸的方向,所述缩径段的直径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本体的首端,所述顶盖为筒形结构,在所述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结构转动的操作通道;所述顶盖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端部为尖端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CN201621032094.1U 2016-08-31 2016-08-31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Active CN206350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2094.1U CN20635073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2094.1U CN20635073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50739U true CN206350739U (zh) 2017-07-25

Family

ID=59346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2094.1U Active CN206350739U (zh) 2016-08-31 2016-08-31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507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8883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张强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N110897665A (zh) * 2019-12-31 2020-03-2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磁锚定腔镜手术牵拉暴露的伞形磁锚定牵拉器械
CN111374719A (zh) * 2020-03-30 2020-07-07 柯贤柱 一种骨科膝关节镜关节撑开器
CN112426187A (zh) * 2020-12-30 2021-03-02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肩关节镜下拉钩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8883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张强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N106388883B (zh) * 2016-08-31 2024-05-07 张强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N110897665A (zh) * 2019-12-31 2020-03-2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磁锚定腔镜手术牵拉暴露的伞形磁锚定牵拉器械
CN111374719A (zh) * 2020-03-30 2020-07-07 柯贤柱 一种骨科膝关节镜关节撑开器
CN112426187A (zh) * 2020-12-30 2021-03-02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肩关节镜下拉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0739U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N207871025U (zh) 一种可回收及重复定位介入器械的输送系统
US5370109A (en) Deformable endoscopic surgical retractor
DE60115239T2 (de) Vorrichtung zum einbringen eines stents
DE602004005116T2 (de) Ein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Trokar
US10327854B2 (en) Robotic surgical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rticulation calibration
EP2248544A1 (de) Im Durchmesser veränderbare Fluidpumpe, insbesondere für die medizinische Verwendung
CN108697420A (zh) 用于分配具有关节运动轴和关节运动控制元件的外科紧固件的施用器器械
DE102005021470A1 (de) Einführhilfe für die perkutane Tracheostomie
CN102791200A (zh) 用于提供组织访问和闭合的系统和方法
DE112015004290T5 (de) Abdeckung für einen medizinischen Roboter
US11986229B2 (en) Osteotome with inflatable portion and multiwire articulation
CN105434001B (zh) 疝修补缝钉器
CN107822700B (zh) 生长棒的调节装置、被动式生长棒及主动式生长棒
CN106388883A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DE202009018416U1 (de) Im Durchmesser veränderbare Fluidpumpe
EP3025760B1 (de) Design für eine vereinfachte entfernung eines ballon applikators
DE202022102754U1 (de) Elektrochirurgisches Skalpell
EP2368500A1 (de) Chirurgischer Retraktor und Verwendung im Rahmen einer Thorakoskopischen Operation
EP3441022B1 (de) Chirurgisches instrument
CN204092152U (zh) 一种可使骨折处两端紧密接合的自锁加压髓内钉
CN208388661U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引器
EP2825109B1 (de) Instrumentensystem für die minimalinvasive chirurgie in der single-port-technik
EP1952770A1 (de) Ringapplikator für die Tubenligatur
CN107307889A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100853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 28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Address before: 100853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LA General Hospital, 28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Zhang 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