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7664U -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7664U
CN206347664U CN201621203364.0U CN201621203364U CN206347664U CN 206347664 U CN206347664 U CN 206347664U CN 201621203364 U CN201621203364 U CN 201621203364U CN 206347664 U CN206347664 U CN 206347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duct
recovery device
air draft
condensate water
water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33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林
张世齐
邓飞
王兵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tandard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tandard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tandard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tandard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033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7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7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7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涉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集水槽及控制阀,主排风管末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前端与第二排风管末端连接并同轴分布,第二排风管末端嵌于主排风管前端内,第二排风管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滑轨并通过滑轨与主排风管内壁滑动连接,集水槽通过滑轨与第二排风管滑动连接,且集水槽包覆在第二排水管外并与第二排水管同轴分布,控制阀与集水槽槽底外表面连接。本新型可在进行排风过程中,有效的将气流中的水蒸气进行导流并高效冷凝,同时可有效的将冷凝水进行回收,从而一方面提高了通风换气工作效率,防止水蒸气或冷凝水对环境及产品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气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调料生产及环境通风换气领域中,含水量大的产品从机器出来后温度高,湿度大,因此需要通过专业抽湿设备对产品或空气进行抽湿换气作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由于当前所采用的抽湿换气工作中所采用的设备往往仅为简单的风机加一条通风管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具备良好的换气性能,但却极易造成在抽湿工作中,通风管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且冷凝水沿通风管回流到制备的产品中,从而严重生产成本过高且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沼液及沼渣专用的喷洒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集水槽及控制阀,主排风管末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前端与第二排风管末端连接并同轴分布,第二排风管末端嵌于主排风管前端内,第二排风管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滑轨并通过滑轨与主排风管内壁滑动连接,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接触面间另设弹性密封层,集水槽通过滑轨与第二排风管滑动连接,且集水槽包覆在第二排水管外并与第二排水管同轴分布,集水槽横截面为“凹”字型结构,集水槽上端面与第二排风管前端间距不大于第二排风管有效长度的2/3,控制阀至少一个,并与集水槽槽底外表面连接,控制阀轴线与第二排风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轨与主排风管内壁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之间另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若干并环绕第二排风管轴线均布,且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二排风管末端连接,前端与主排风管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槽与第二排风管外表面间设弹性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外表面均设超声波震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排风管轴向截面为矩形或等腰体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排风管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正多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排风管内表面均布硅胶加热丝,且硅胶加热丝至少一条,并环绕第二排风管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排风管前端设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及换热板,所述的换热板通过定位架与第二排风管前端侧表面滑动连接,并与第二排风管同轴分布,且换热板面积为第二排风管前端面面积的1—3倍,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安装在换热板上并与换热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热板为网板状结构,且其轴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体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进行排风过程中,有效的将气流中的水蒸气进行导流并高效冷凝,同时可有效的将冷凝水进行回收,从而一方面提高了通风换气工作效率,防止水蒸气或冷凝水对环境及产品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1、主排风管2、第二排风管3、集水槽4及控制阀5,主排风管2末端与连接法兰1连接,前端与第二排风管3末端连接并同轴分布,第二排风管3末端嵌于主排风管2前端内,第二排风管3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滑轨6并通过滑轨6与主排风管2内壁滑动连接,主排风管2、第二排风管3接触面间另设弹性密封层7,集水槽4通过滑轨6与第二排风管3滑动连接,且集水槽4包覆在第二排水管3外并与第二排水管3同轴分布,集水槽4横截面为“凹”字型结构,集水槽4上端面与第二排风管3前端间距不大于第二排风管3有效长度的2/3,控制阀5至少一个,并与集水槽4槽底外表面连接,控制阀5轴线与第二排风管3轴线相互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轨6与主排风管2内壁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排风管2、第二排风管3之间另通过复位弹簧8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8若干并环绕第二排风管3轴线均布,且复位弹簧8一端与第二排风管3末端连接,前端与主排风管2内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水槽4与第二排风管3外表面间设弹性密封条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排风管2、第二排风管3外表面均设超声波震荡装置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排风管3轴向截面为矩形或等腰体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排风管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正多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排风管3内表面均布硅胶加热丝11,且硅胶加热丝11至少一条,并环绕第二排风管3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排风管3前端设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12及换热板13,所述的换热板13通过定位架14与第二排风管3前端侧表面滑动连接,并与第二排风管3同轴分布,且换热板13面积为第二排风管3前端面面积的1—3倍,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12安装在换热板13上并与换热板13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板13为网板状结构,且其轴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体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进行排风过程中,有效的将气流中的水蒸气进行导流并高效冷凝,同时可有效的将冷凝水进行回收,从而一方面提高了通风换气工作效率,防止水蒸气或冷凝水对环境及产品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冷凝水的回收利用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技术领域。

Claims (9)

1.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连接法兰、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集水槽及控制阀,所述的主排风管末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前端与第二排风管末端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的第二排风管末端嵌于主排风管前端内,所述的第二排风管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滑轨并通过滑轨与主排风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的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接触面间另设弹性密封层,所述的集水槽通过滑轨与第二排风管滑动连接,且集水槽包覆在第二排水管外并与第二排水管同轴分布,所述的集水槽横截面为“凹”字型结构,集水槽上端面与第二排风管前端间距不大于第二排风管有效长度的2/3,所述的控制阀至少一个,并与集水槽槽底外表面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轴线与第二排风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与主排风管内壁通过棘轮机构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之间另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若干并环绕第二排风管轴线均布,且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二排风管末端连接,前端与主排风管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槽与第二排风管外表面间设弹性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排风管、第二排风管外表面均设超声波震荡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风管轴向截面为矩形或等腰体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排风管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正多边形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风管内表面均布硅胶加热丝,且硅胶加热丝至少一条,并环绕第二排风管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排风管前端设冷凝装置,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及换热板,所述的换热板通过定位架与第二排风管前端侧表面滑动连接,并与第二排风管同轴分布,且换热板面积为第二排风管前端面面积的1—3倍,所述的半导体制冷机构安装在换热板上并与换热板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板为网板状结构,且其轴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腰体形中的任意一种。
CN201621203364.0U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Active CN206347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364.0U CN206347664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3364.0U CN206347664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7664U true CN206347664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1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3364.0U Active CN206347664U (zh) 2016-11-08 2016-11-08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7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5212A1 (it) * 2021-06-10 2022-12-10 Zero3 S R L Sistema per la raccolta di biogas perfezionato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5212A1 (it) * 2021-06-10 2022-12-10 Zero3 S R L Sistema per la raccolta di biogas perfezionato
WO2022259064A1 (en) * 2021-06-10 2022-12-15 Zero3 S.R.L. Improved biogas collection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9982U (zh) 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6001959U (zh) 新风换气机用全热交换器
CN206347664U (zh) 一种管道抽湿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05980035U (zh) 一种具有高效除湿、节能的双转轮空调机组
CN202361835U (zh) 一种节能低噪声逆流冷却塔
CN102401445B (zh) 一种新风换气系统
CN204421681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冷却装置
CN206669940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CN202392921U (zh) 管式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8382948U (zh) 一种新型工厂余热回收加热装置
CN208090710U (zh) 一种可实现珠状凝结的管式冷凝换热系统
CN206847129U (zh) 一种一体高效内十字管节能蒸发式冷凝器
CN215112993U (zh) 一种职业卫生用通风交换装置
CN204943778U (zh) 一种新型空调房间节能换气系统
CN207132534U (zh) 蓄能式风管
CN204854294U (zh) 一种排湿换气热回收机组
CN207196769U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风冷系统
CN209655455U (zh) 室内机
CN208366136U (zh) 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
CN208704097U (zh) 一种净化实验室用节能送排风装置
CN207815497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室温控制装置
CN205808190U (zh) 高效换热的间接水蒸发冷却系统
CN206669984U (zh) 一种双板双冷源热回收新风机组
CN207487371U (zh) 一种用于烘箱排风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6176694U (zh) 一种干湿式新风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