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7047U - 列车浮动闸片 - Google Patents

列车浮动闸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7047U
CN206347047U CN201621313980.1U CN201621313980U CN206347047U CN 206347047 U CN206347047 U CN 206347047U CN 201621313980 U CN201621313980 U CN 201621313980U CN 206347047 U CN206347047 U CN 206347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piece
floating structure
backboard
brake lining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39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佩芳
石婷
石一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139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7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7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7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列车浮动闸片,包括:背板,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至少一个摩擦体,通过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浮动结构,与所述摩擦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浮动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轴线垂直于所述背板设置的环状波形圈,所述环状波形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所述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所述环状波形圈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摩擦体,使所述摩擦体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背板方向运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其摩擦体的浮动角度更大,浮动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列车浮动闸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列车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车浮动闸片。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列车闸片多采用粉末冶金闸片,将冷压成型的粉末冶金摩擦体加压烧结在摩擦体垫片上,摩擦体与摩擦体垫片中间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铆钉,将摩擦体、摩擦体垫片铆接在钢背正面,钢背的背面连接燕尾板,组成完整的闸片。由于制动盘与闸片之间的长期磨损,导致摩擦体出现偏磨,闸片与制动盘的摩擦面贴合不充分,制动效率低且不稳定,尤其在刹车能量高时,偏磨还会造成摩擦体局部压力过大、温度过高产生局部裂纹掉块,造成制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浮动式闸片,摩擦体垫片具有球面,摩擦体垫片与钢背之间设有浮动结构,常见的浮动结构为碟簧,呈锥筒状,小端抵靠摩擦体垫片的球面、大端抵靠钢背设置,小端端面上具有凸起的环形锐边,与球面线接触以支撑球面转动,依靠碟簧的轴向伸缩量实现摩擦体的浮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碟簧的环形锐边在长期使用下会在球面上留下卡痕,卡痕容易与环形锐边发生卡顿,影响摩擦体的正常浮动。
另一种常见的浮动式闸片,摩擦体垫片为平面,摩擦体垫片与钢背之间设有浮动结构,例如碟簧,单纯依靠碟簧的轴向伸缩量实现摩擦体的浮动,这种设置仍然存在摩擦体垫片平面出现碟簧卡痕的情况,并且摩擦体的浮动角度十分有限,闸片与制动盘的摩擦面贴合不充分;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利用波形弹片作为浮动结构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067628U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弹性刹车片,为解决刹车片和制动盘面贴合不充分的问题,在钢背和刹车块骨架之间安装了波形弹片,但该现有技术中的波形弹片为条状单层弹片,条状弹片的伸缩方向仅限于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仅能实现刹车块沿波形弹片的伸缩方向的浮动,浮动角度有限,不足以满足高速列车刹车块的弹性浮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闸片的浮动结构容易造成摩擦体垫片出现卡痕、影响摩擦体正常浮动,或者浮动结构的弹性浮动角度小,不满足高速列车使用需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浮动结构不易与摩擦体卡顿、且浮动结构的弹性浮动范围大的列车浮动闸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列车浮动闸片,包括:背板,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至少一个摩擦体,通过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浮动结构,与所述摩擦体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浮动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轴线垂直于所述背板设置的环状波形圈,所述环状波形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所述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所述环状波形圈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摩擦体,使所述摩擦体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背板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浮动结构为单层波形垫圈。
所述浮动结构为多层波形垫圈,所述多层波形垫圈包括沿轴向紧密排列且波峰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封闭的波形垫圈。
所述浮动结构为对顶波形弹簧。
所述浮动结构为平端对顶波形弹簧,所述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为平圈。
所述背板上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浮动结构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轮廓与所述浮动结构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安装槽的轴向深度小于所述浮动结构的轴向伸缩位移。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摩擦体朝向所述背板一侧的摩擦体垫片,所述摩擦体垫片对应所述安装孔成型有垫片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垫片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轴,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朝向另一端运动的限位部,所述浮动结构的轴向一端抵靠于所述摩擦体垫片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轴向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背板上。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摩擦体一端的凸台,所述凸台的下端面抵靠于所述摩擦体垫片的上端面;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摩擦体一端的卡簧。
所述摩擦体对应所述垫片通孔成型有摩擦体通孔,所述摩擦体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凸台的最大直径。
所述紧固件沿所述浮动结构的轴线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包括背板以及安装于背板一侧的至少一个摩擦体,摩擦体通过穿设于背板上的安装孔内的紧固件连接于背板上,摩擦体与背板之间形成适于容纳浮动结构的安装空间,浮动结构与摩擦体一一对应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浮动结构包括至少一层轴线垂直于背板设置的环状波形圈,环状波形圈的轴线端面呈波浪状,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能够为摩擦体提供沿环向的浮动支撑,使摩擦体能够360度浮动,浮动结构的浮动角度大,受力更均匀,列车制动时闸片压向制动盘,摩擦体受到制动盘与背板的相向挤压,浮动结构被压缩,由于制动盘摩擦面凹凸不平,摩擦体依靠浮动结构的弹性支撑调节自身浮动角度,使摩擦体能够更好地与制动盘摩擦面充分贴合,浮动结构的端面与摩擦体靠近背板一侧相抵,由于接触面积增大,不会导致摩擦体表面出现卡痕而影响摩擦体浮动,为摩擦体提供了灵活的弹性浮动支撑。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浮动结构为单层波形垫圈,单层波形垫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波峰抵靠于摩擦体靠近背板的一侧,波谷抵靠于背板上,其轴向伸缩量为摩擦体提供弹性支撑,封闭的环形设置使得摩擦体能够沿环形周向浮动,单层波形垫圈的波峰与摩擦体为面接触,摩擦体不易出现卡痕而影响摩擦体灵活浮动,占用空间小,节省安装空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浮动结构为多层波形垫圈,其包括沿轴向紧密排列、并且波峰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封闭的波形垫圈,多层波形垫圈相较于单层波形垫圈而言,提供的弹性支撑力更大,伸缩行程中弹力释放更加均匀,相对节省安装空间,能够为摩擦体提供周向浮动支撑,灵活浮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浮动结构为对顶波形弹簧,对顶波形弹簧能够提供更加理想的弹力支撑,相同的弹性支撑力所需伸缩行程更短,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为摩擦体提供更强的周向浮动支撑力,支撑摩擦体灵活浮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浮动结构为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相同的弹性支撑力所需伸缩行程更短,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为摩擦体提供更强的周向浮动支撑力,并且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为平圈,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垫圈,平圈与摩擦体的接触面积更大,使用过程中弹力更加均匀稳定,支撑摩擦体灵活浮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背板上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浮动结构的安装槽,使得浮动结构位置得以固定,不随摩擦体浮动而发生移位,为摩擦体提供更加稳定的弹性支撑。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还包括连接于摩擦体朝向背板一侧的摩擦体垫片,摩擦体垫片对应安装孔成型有垫片通孔,紧固件包括穿设于垫片通孔与安装孔内的连接轴,以及分别设于连接轴两端的、用于限制连接轴朝向另一端运动的限位部,浮动结构的轴向一端抵靠于摩擦体垫片靠近背板的一侧,轴向另一端抵靠于背板上,连接轴两端的限位部限制了摩擦体垫片与背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使得摩擦体受力时浮动结构被压缩,摩擦体朝向靠近背板的方向运动,当摩擦体受力减小时,浮动结构伸展,支撑摩擦体朝向远离背板的方向上浮,且不脱出背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浮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浮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浮动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摩擦体;2-摩擦体垫片;3-背板;4-浮动结构;5-安装槽;6-紧固件;7-凸台;8-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浮动结构的主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浮动闸片,包括:背板3、摩擦体1以及浮动结构4,背板3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至少一个摩擦体1通过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6安装于所述背板3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3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浮动结构4与所述摩擦体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浮动结构4包括至少一层轴线垂直于所述背板3设置的环状波形圈,所述环状波形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所述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所述环状波形圈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摩擦体1,使所述摩擦体1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背板3方向运动的趋势。
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能够为摩擦体1提供沿环向的浮动支撑,使摩擦体1能够360度浮动,浮动结构4的浮动角度大,受力更均匀,列车制动时闸片压向制动盘,摩擦体1受到制动盘与背板3的相向挤压,浮动结构4被压缩,由于制动盘摩擦面凹凸不平,摩擦体1依靠浮动结构4的弹性支撑调节自身浮动角度,使摩擦体1能够更好地与制动盘摩擦面充分贴合,浮动结构4的端面与摩擦体1靠近背板3一侧相抵,由于接触面积增大,不会导致摩擦体1表面出现卡痕而影响摩擦体1浮动,为摩擦体1提供了灵活的弹性浮动支撑。
具体地,背板3上成型有多个安装孔,摩擦体1朝向所述背板3的一侧连接有摩擦体垫片2,所述摩擦体垫片2对应所述安装孔成型有垫片通孔,摩擦体1对应所述垫片通孔成型有摩擦体通孔,所述紧固件6包括依次穿过所述摩擦体通孔、垫片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轴,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朝向另一端运动的限位部,垫片通孔、安装孔的孔径与连接轴的直径相当,浮动结构4的支撑使得摩擦体垫片2与背板3之间始终存在间隙,保证摩擦体1的散热,使得摩擦体1受力时浮动结构4被压缩,摩擦体1朝向靠近背板3的方向运动,当摩擦体1受力减小时,浮动结构4伸展,支撑摩擦体1朝向远离背板3的方向上浮,且不脱出背板3。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体还可以为实心结构,不设置摩擦体通孔,紧固件的连接轴依次穿过垫片通孔与安装孔,将穿设有紧固件的摩擦体垫片与摩擦体烧结为一体,再完成与背板的连接。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摩擦体1一端的凸台7,所述凸台7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垫片通孔的孔径,凸台7的下端面抵靠于垫片通孔的上端面,限制摩擦体1朝向远离背板3的方向运动;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摩擦体1一端的卡簧8,紧固件6设置有卡簧8的一端成型有环形凹槽,所述卡簧8具有嵌入所述环形凹槽的卡紧部,以及抵靠于所述安装孔下端面的抵挡部,这种设置便于紧固件6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6还可以为圆柱形铆钉,圆柱形铆钉的一端成型有凸台7,另一端铆呈半球状抵靠于安装孔的下边缘。
背板3上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浮动结构4的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为内轮廓与所述浮动结构4的外轮廓相适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安装槽5的轴向深度小于所述浮动结构4的轴向伸缩位移,以保证摩擦体1能够压缩浮动结构4而不受干涉,所述浮动结构4的轴向一端抵靠于所述摩擦体垫片2靠近所述背板3的一侧,轴向另一端抵靠于圆形凹槽的槽底。
本实施例提供的浮动结构4为平端对顶波形弹簧,该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为平圈,轴向两端的平圈之间设有多层波形圈,相邻两层波形圈的波峰与波谷相对设置形成对顶,相同的弹性支撑力所需伸缩行程更短,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为摩擦体1提供更强的周向浮动支撑力,并且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为平圈,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垫圈,平圈与摩擦体1的接触面积更大,使用过程中弹力更加均匀稳定,支撑摩擦体1灵活浮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替换方式,提供一种列车浮动闸片,该浮动闸片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结构为单层波形垫圈,单层波形垫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波峰抵靠于摩擦体靠近背板的一侧,波谷抵靠于安装槽的槽底,其轴向伸缩量为摩擦体提供弹性支撑,封闭的环形设置使得摩擦体能够沿环形周向浮动,单层波形垫圈的波峰与摩擦体为面接触,摩擦体不易出现卡痕而影响摩擦体灵活浮动,占用空间小,节省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层波形垫圈为搭口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开口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替换方式,提供一种列车浮动闸片,该浮动闸片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结构为多层波形垫圈,其包括沿轴向紧密排列、并且波峰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封闭的波形垫圈,多层波形垫圈相较于单层波形垫圈而言,提供的弹性支撑力更大,伸缩行程中弹力释放更加均匀,相对节省安装空间,能够为摩擦体提供周向浮动支撑,灵活浮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替换方式,提供一种列车浮动闸片,该浮动闸片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8和9所示,本实施例的浮动结构为对顶波形弹簧,对顶波形弹簧相较于单层或多层波形垫圈而言,能够提供更加理想的弹力支撑,相同的弹性支撑力所需伸缩行程更短,在安装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为摩擦体提供更强的周向浮动支撑力,支撑摩擦体灵活浮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3),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至少一个摩擦体(1),通过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6)安装于所述背板(3)的一侧,并与所述背板(3)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浮动结构(4),与所述摩擦体(1)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浮动结构(4)包括至少一层轴线垂直于所述背板(3)设置的环状波形圈,所述环状波形圈的轴向端面呈波浪状,所述环状波形圈具有轴向伸缩量,所述环状波形圈的弹性偏压力作用于所述摩擦体(1),使所述摩擦体(1)具有朝向远离所述背板(3)方向运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结构(4)为单层波形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结构(4)为多层波形垫圈,所述多层波形垫圈包括沿轴向紧密排列且波峰重叠设置的至少两层封闭的波形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结构(4)为对顶波形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结构(4)为平端对顶波形弹簧,所述平端对顶波形弹簧的轴向两端为平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3)上成型有适于容纳所述浮动结构(4)的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轮廓与所述浮动结构(4)的外轮廓相适应,所述安装槽(5)的轴向深度小于所述浮动结构(4)的轴向伸缩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摩擦体(1)朝向所述背板(3)一侧的摩擦体垫片(2),所述摩擦体垫片(2)对应所述安装孔成型有垫片通孔,所述紧固件(6)包括穿设于所述垫片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内的连接轴,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轴两端的、用于限制所述连接轴朝向另一端运动的限位部,所述浮动结构(4)的轴向一端抵靠于所述摩擦体垫片(2)靠近所述背板(3)的一侧,轴向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背板(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摩擦体(1)一端的凸台(7),所述凸台(7)的下端面抵靠于所述摩擦体垫片的上端面;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摩擦体(1)一端的卡簧(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体(1)对应所述垫片通孔成型有摩擦体通孔,所述摩擦体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凸台(7)的最大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浮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6)沿所述浮动结构(4)的轴线设置。
CN201621313980.1U 2016-11-30 2016-11-30 列车浮动闸片 Active CN206347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3980.1U CN206347047U (zh) 2016-11-30 2016-11-30 列车浮动闸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3980.1U CN206347047U (zh) 2016-11-30 2016-11-30 列车浮动闸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7047U true CN206347047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2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3980.1U Active CN206347047U (zh) 2016-11-30 2016-11-30 列车浮动闸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7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3579B (zh) 雨雪天气用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4791392B (zh) 应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阻尼片、离合器从动盘、离合器
CN202597552U (zh) 一种高速列车用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3133571A (zh) 列车用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3133568B (zh) 浮动式双层背板制动闸片
CN106120548A (zh) 减震球型支座
CN206347047U (zh) 列车浮动闸片
CN109898411A (zh) 一种滚球支座
CN203146657U (zh) 雨雪天气用浮动式制动闸片
CN203146655U (zh) 组合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3133570B (zh) 组合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2384195B (zh) 组合浮动式制动闸片
CN206221541U (zh) 列车浮动闸片
CN205678016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压盘
CN110822091B (zh) 一种双向密封的ptfe曲轴油封
CN203161918U (zh) 浮动式双层背板制动闸片
CN206889534U (zh) 一种列车浮动闸片
CN208074037U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CN206647474U (zh) 一种具有大浮动量弹性元件的制动闸片
CN203146656U (zh) 浮动式制动闸片
CN107044501A (zh) 制动闸片及盘式制动器
CN208185208U (zh) 一种反复加载试验用的万向球铰
CN203146658U (zh) 列车用浮动式制动闸片
CN201810706U (zh) 一种带调整器的列车制动闸片
CN207961359U (zh) 一种波形弹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6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Shanghai town, xinxinli village, South Railway 500 meters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yi good high-tech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94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Shanghai town, xinxinli village, South Railway 500 meters north.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yi good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