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4689U -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4689U
CN206344689U CN201621357277.0U CN201621357277U CN206344689U CN 206344689 U CN206344689 U CN 206344689U CN 201621357277 U CN201621357277 U CN 201621357277U CN 206344689 U CN206344689 U CN 206344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unit
glare
head
display system
projection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72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ngt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3572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4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4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4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用于汽车,包括投影成像单元以及曲面镜。投影成像单元设于汽车的车室上方。曲面镜设于汽车的仪表板顶面。曲面镜包括掺杂玻璃以及高反射镀膜。掺杂玻璃吸收可见光。高反射镀膜设于掺杂玻璃的面向投影成像单元的表面上,对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投影成像单元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曲面镜。曲面镜反射的光线投射到挡风玻璃而在挡风玻璃前方形成虚像。

Description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汽车的抬头显示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用于汽车的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投影成像单元以及曲面镜。投影成像单元设于汽车的车室上方。曲面镜设于汽车的仪表板顶面。投影成像单元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曲面镜。曲面镜反射的光线投射到汽车位于仪表板上方的挡风玻璃而在挡风玻璃前方形成虚像。虚像形成在驾驶者的行车视线上,使驾驶者可以在注意道路路况的同时,从虚像中获得行车所需信息。然而,环境光(例如太阳光)会照射到曲面镜后反射至挡风玻璃上,造成眩光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以期降低环境光所造成的眩光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用于汽车。汽车包括车室、位于车室前方的仪表板、以及位于仪表板上方的挡风玻璃。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包括投影成像单元以及曲面镜。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车室上方。曲面镜设于仪表板顶面。曲面镜包括掺杂玻璃以及高反射镀膜。掺杂玻璃吸收可见光。高反射镀膜设于掺杂玻璃的面向投影成像单元的表面上,高反射镀膜对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多个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投影成像单元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曲面镜,曲面镜反射的光线投射到挡风玻璃而在挡风玻璃前方形成虚像。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还包括调整机构。调整机构设于仪表板顶面,调整机构提供曲面镜前后位移及至少一个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调整。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设于挡风玻璃的上方区域。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设于挡风玻璃的上方10%的区域。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设于汽车的内侧车顶的前方区域。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设于内侧车顶上的遮阳板或后照镜的前方区域。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掺杂玻璃的颜色包括茶色、灰色或黑色。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光源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源,高反射镀膜对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的波段具有高反射。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曲面镜还包括暗色涂层。暗色涂层设于掺杂玻璃的背向投影成像单元的表面上,暗色涂层吸收可见光。
在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暗色涂层的颜色包括茶色、灰色或黑色。
本实用新型由于曲面镜的高反射镀膜对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所以投影成像单元发出的光线绝大部分会被曲面镜反射至挡风玻璃,可提供较清楚的影像。此外,由于环境光(例如太阳光)照射到曲面镜的光线大部分会穿透高反射镀膜而被暗色的掺杂玻璃及/或暗色涂层所吸收,可大幅降低环境光所造成的眩光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曲面镜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曲面镜的示意图。
标识说明:
1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11 投影成像单元
12 曲面镜
121 掺杂玻璃
121a、121b 表面
122 高反射镀膜
123 暗色涂层
13 调整机构
2 汽车
21 车室
22 仪表板
23 挡风玻璃
24 内侧车顶
25 遮阳板
26 后照镜
3 驾驶者
L 光线
P 虚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1的示意图。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1用于汽车2。汽车2包括车室21、位于车室21前方的仪表板22、位于仪表板22上方的挡风玻璃23、位于车室21上方的内侧车顶24、位于内侧车顶24上的遮阳板25以及后照镜26。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1包括投影成像单元11、曲面镜12以及调整机构13。
投影成像单元11设于车室21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成像单元11设于挡风玻璃23的上方区域,例如挡风玻璃的上方10%的区域。在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投影成像单元11可改成设于内侧车顶24的前方区域,例如内侧车顶24上的遮阳板25或后照镜26的前方区域。
曲面镜12设于仪表板22顶面。请配合参照图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曲面镜12的示意图。曲面镜12包括掺杂玻璃121以及高反射镀膜122,其中,高反射镀膜122设于掺杂玻璃121的面向投影成像单元11的表面121a上。掺杂玻璃121经过选择掺杂物使其颜色呈现暗色,例如茶色、灰色或黑色,藉此可吸收可见光。高反射镀膜122对投影成像单元11采用的多个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例如,若投影成像单元11采用波段630~650 nm的红色光源、波段510~530 nm的绿色光源、波段440~460 nm的蓝色光源来合成彩色影像,则高反射镀膜122采用对波段630~650 nm、510~530 nm、440~460 nm具有高反射的镀膜。在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曲面镜还可包括暗色涂层123,其中,暗色涂层123设于掺杂玻璃121的背向投影成像单元11的表面121b上。暗色涂层123例如是烤漆,其颜色包括茶色、灰色或黑色,藉此可吸收可见光。
调整机构13设于仪表板22顶面。调整机构13提供曲面镜12前后位移及至少一个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调整。
投影成像单元11发出的光线L投射到曲面镜12,曲面镜12反射的光线投射到挡风玻璃23而在挡风玻璃23前方形成虚像P。虚像P形成在驾驶者3的行车视线上,使驾驶者3可以在注意道路路况的同时,从虚像P中获得行车所需信息。
由于曲面镜12的高反射镀膜122对投影成像单元11采用的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所以投影成像单元11发出的光线L绝大部分会被曲面镜12反射至挡风玻璃23,可提供较清楚的影像。此外,由于环境光(例如太阳光)照射到曲面镜12的光线大部分会穿透高反射镀膜122而被暗色的掺杂玻璃121及/或暗色涂层123所吸收,可大幅降低环境光所造成的眩光干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用于汽车,该汽车包括车室、位于该车室前方的仪表板、以及位于该仪表板上方的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该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包括:
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该车室上方;以及,
曲面镜,设于该仪表板顶面,该曲面镜包括:
掺杂玻璃,吸收可见光;以及,
高反射镀膜,设于该掺杂玻璃的面向该投影成像单元的表面上,该高反射镀膜对该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多个光源所对应的波段具有高反射;
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发出的光线投射到该曲面镜,该曲面镜反射的光线投射到该挡风玻璃而在该挡风玻璃前方形成虚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还包括:
调整机构,设于该仪表板顶面,该调整机构提供该曲面镜前后位移及至少一个方向的倾斜角度的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该挡风玻璃的上方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该挡风玻璃的上方10%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该汽车的内侧车顶的前方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设于该内侧车顶上的遮阳板或后照镜的前方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掺杂玻璃的颜色包括茶色、灰色或黑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投影成像单元采用的光源包括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源,该高反射镀膜对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光的波段具有高反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曲面镜还包括:
暗色涂层,设于该掺杂玻璃的背向该投影成像单元的表面上,该暗色涂层吸收可见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其中,该暗色涂层的颜色包括茶色、灰色或黑色。
CN201621357277.0U 2016-12-12 2016-12-12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Active CN206344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7277.0U CN206344689U (zh) 2016-12-12 2016-12-12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7277.0U CN206344689U (zh) 2016-12-12 2016-12-12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4689U true CN206344689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1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7277.0U Active CN206344689U (zh) 2016-12-12 2016-12-12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4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1997B1 (en) Monitoring system, camera adjusting method and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CN109996052B (zh)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车载显示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05644444B (zh) 一种车载显示系统
US20220072998A1 (en) Rearview head up display
CN204989625U (zh) 一种具有放大图像功能的抬头显示器
CN104880825B (zh) 一种平视显示的重影消除方法
US20130286177A1 (en) Localized glass glare reduction
CN205736826U (zh) 与汽车遮阳板一体的抬头显示器
WO2021054222A1 (ja) 表示装置
US20090122139A1 (en) Display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70357099A1 (en) Overlay Display
CN105549315A (zh) 车载后视镜转向投影系统
CN206344689U (zh)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WO2016018320A1 (en) System for projecting an image within a vehicle interior
CN106547094A (zh) 利用汽车前挡风玻璃实现抬头显示的设备
CN207636844U (zh) 使用全像组件的车用抬头显示器
CN207336931U (zh) 抬头显示设备
CN209787274U (zh) 一种带补光灯的车载前后一体摄像头
CN207636843U (zh) 使用几何光学结构遮蔽环境光的车用抬头显示器
US10324288B2 (en) Vehicle display system absorbing ambient light
CN104965241A (zh) 一种变色投影镜片及具有该镜片的抬头显示器
CN201009819Y (zh) 汽车后视装置
CN108608862A (zh) 抗眩光的抬头显示系统
CN109308843A (zh) 透明显示屏及制备方法和车载透明抬头显示系统
CN109986938A (zh) 光线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光线调节系统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6

Address after: 1st Floor, 5 Ziqiang Street, Tucheng District, New North City,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after: Suzhou Yingt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F, 7 Ziqiang Street, Tuche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4/F, 16 Jianba Road, Zhonghe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after: Suzhou Yingt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st Floor, 5 Ziqiang Street, Tucheng District, New North City,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Suzhou Yingt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ing Q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