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0763U - 磁吸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磁吸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0763U
CN206340763U CN201720017044.4U CN201720017044U CN206340763U CN 206340763 U CN206340763 U CN 206340763U CN 201720017044 U CN201720017044 U CN 201720017044U CN 206340763 U CN206340763 U CN 206340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astener
pothook
connectivity port
shif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170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贤杰
张波
郭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ROV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170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0763U/zh
Priority to CN201780001821.9A priority patent/CN10798011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5979 priority patent/WO20181265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0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0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终端上的第一磁吸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吸合对接的磁吸数据线;所述磁吸数据线包括第二磁吸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磁吸连接器的线材;所述第二磁吸连接器的连接端口设有卡扣件,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上设有扣槽,所述卡扣件可分离扣合在所述扣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对接的两个磁吸连接器上分别设置卡扣件和扣槽,在两个磁吸连接器磁吸对接后,卡扣件可扣合在扣槽内,实现两个磁吸连接器的稳定磁吸对接,可稳定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有效避免充电/数据传输被切断的风险。

Description

磁吸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磁吸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中高端设备上运用磁吸式充电接口,实现磁吸对接,充电时只需将数据线接近设备即可对接进行充电、数据输送,非常方便。
磁吸数据线主要用在苹果产品以及部分高端手机、工业设备上,其具有便捷、美观的特点,深受喜爱,但存在磁性接口吸力偏小的问题,容易从设备接口上脱落,使得充电/数据传输被切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对接稳定性的磁吸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吸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终端上的第一磁吸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吸合对接的磁吸数据线;所述磁吸数据线包括第二磁吸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磁吸连接器的线材;所述第二磁吸连接器的连接端口设有卡扣件,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上设有扣槽,所述卡扣件可分离扣合在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数个插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金属片、以及套设在所述底座外周的防水圈;数个所述插槽相间隔排布且贯通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扣槽开设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吸连接器包括:
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放形成连接端口;
探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磁吸组件,靠近所述连接端口配合在所述探针组件上;以及
拨动件;
所述卡扣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连接端口并且设有卡钩部,所述卡钩部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进行扣合或解扣动作;
所述拨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卡扣件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卡扣件转动;所述拨动件上设有凸出所述外壳的操作部;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件位于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所述卡扣件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二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靠近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卡钩部脱离所述扣槽;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拨动件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转动远离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卡钩部扣合到所述扣槽内。
优选地,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探针座以及数个探针,数个所述探针相间隔穿设在所述探针座上,且所述探针的两端分别露出所述探针座朝向所述连接端口和背向所述连接端口的两端;
所述卡扣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探针座上,所述卡钩部在所述卡扣件第一端端部上并且位于所述探针座和所述连接端口之间;所述拨动件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探针座上;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拨动件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预定夹角相接,所述预定夹角朝向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接处设有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第一定位部;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件抵压在所述卡扣件的第二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相对所述探针座翘起而靠近所述外壳内壁;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拨动件抵压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向所述探针座方向转动,所述卡扣件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探针座翘起。
优选地,所述拨动件包括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探针座上的本体、连接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连接端口一侧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抵接在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外壳内壁之间;
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卡扣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探针座上设有供所述卡扣件可转动配合其中的定位槽、以及供所述拨动件可移动配合其中的滑槽,所述定位槽和滑槽相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配合部、以及位于所述配合部相对两侧的弹臂;所述弹臂间隔平行所述配合部,且一端朝向所述驱动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配合部;两个所述弹臂分别与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壁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磁吸组件包括配合在所述探针座外周的环状磁吸件。
优选地,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对应所述磁吸件设置的环状装饰件,所述装饰件配合在所述磁吸件朝向所述连接端口的端面上;
所述装饰件的至少一侧设有向所述探针座方向延伸的扣臂,所述扣臂扣合在所述磁吸件或探针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对接的两个磁吸连接器上分别设置卡扣件和扣槽,在两个磁吸连接器磁吸对接后,卡扣件可扣合在扣槽内,实现两个磁吸连接器的稳定磁吸对接,可稳定进行充电、数据传输,有效避免充电/数据传输被切断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磁吸连接组件未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对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磁吸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第二磁吸连接器中卡扣件未卡扣锁定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第二磁吸连接器中卡扣件卡扣锁定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磁吸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终端上的第一磁吸连接器200、与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吸合对接的磁吸数据线300。
终端包括手机、充电器等移动设备。图1示出了终端的壳体100。壳体100上设有接口101供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安装其中。
磁吸数据线300包括第二磁吸连接器1以及连接磁吸连接器1的线材2;第二磁吸连接器1的连接端口设有卡扣件40,第一磁吸连接器200上设有扣槽205,卡扣件40可分离扣合在扣槽205内。
其中,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包括底座201、设置在底座201上的数个插槽202、设置在底座201上的金属片203、以及套设在底座201外周的防水圈204;数个插槽202相间隔排布且贯通底座201的相对两侧;扣槽205开设在底座201上。
底座201采用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底座201朝向接口101的一端可设有通孔,可与接口101处的螺柱相对连通,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设在螺柱和通孔内,将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固定在接口101内。
金属片203可固定在底座201背向接口101的端部上,且位于插槽202的外围,用于与第二磁吸连接器1吸合。
防水圈204可抵接在接口101内周,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
磁吸数据线300中,线材2连接在第二磁吸连接器1远离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的一端上。
如图3、4所示,第二磁吸连接器1包括中空的外壳10、设置在外壳10内的探针组件20、磁吸组件30、卡扣件40以及拨动件50。
外壳10的一端开放形成连接端口11,磁吸组件30靠近连接端口11配合在探针组件20上。卡扣件40可转动设置在外壳10内,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朝向连接端口11并且设有卡钩部43,卡钩部43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进行扣合或解扣动作。拨动件50在外壳10内与卡扣件40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连接端口11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以驱动卡扣件40转动;拨动件50上设有凸出外壳10的操作部51,从而可通过移动操作部51来带动拨动件50移动,从而驱动卡扣件40转动。
如图4所示,卡钩部43处于第一位置时,拨动件50位于远离连接端口11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卡扣件40远离连接端口11的第二端42上,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及卡钩部43靠近外壳10内壁,此时卡钩部43脱离扣槽205。如图5所示,卡钩部43处于第二位置时,拨动件50位于靠近连接端口11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上,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及卡钩部43转动远离外壳10内壁,此时卡钩部43扣合到扣槽205内。
其中,外壳10可呈多边形的筒体结构,一端的连接端口11用于露出其中的探针组件20和磁吸组件30,方便探针组件20与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的接口接触连接。外壳10上的与连接端口11相对的另一端可开放也可封闭,线材2连接在该另一端上,并与探针组件20连接。
外壳10上还设有贯通的通孔12,拨动件50的操作部51伸出通孔12而裸露在外壳10上,方便拨动操作部51来移动拨动件50。通孔12的长度大于操作部51的长度,从而操作部51可在通孔12内来回移动。
外壳10采用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
探针组件20包括探针座21以及数个探针22,数个探针22相间隔穿设在探针座21上,且探针22的两端分别露出探针座21朝向连接端口11和背向连接端口11的两端。其中,探针座21可通过紧配合、扣合等方式固定在外壳10内,外周形状可对应外壳10的内周形状设置。数个探针22可分成多组呈多行排列设置在探针座21上。
第二磁吸连接器1和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对接时,数个探针22分别插入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的插槽202内。
磁吸组件30在外壳10内并裸露在连接端口11内侧,用于与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的金属片203吸合。磁吸组件30包括配合在探针座21外周的环状磁吸件31,磁吸件31可覆盖探针座21的全部外周面或一端的外周面;磁吸件31朝向连接端口11的端面形成与接口磁吸的磁吸面。作为选择,磁吸件31可为磁铁。
磁吸组件30还包括对应磁吸件31设置的环状装饰件32。装饰件32配合在磁吸件31朝向连接端口11的端面上,避免磁吸件31直接吸附铁质杂物导致磁吸连接器的端口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装饰件32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外观美观大方,耐磨耐用。
另外,装饰件32的至少一侧设有向探针座21方向延伸的扣臂33,扣臂33扣合在磁吸件31或探针座21上。
卡扣件40可通过转轴和弹簧配合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探针座21上。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朝向连接端口11,第二端42则背向连接端口11。卡钩部43在卡扣件40第一端41端部上并且位于探针座21和连接端口11之间,从而可扣合在终端设备接口内的对应扣部上。
其中,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以预定夹角相接,预定夹角朝向外壳10的内壁;该预定夹角优选为钝角。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相接处设有与拨动件50配合的第一定位部44;拨动件50可配合在第一端41或第一定位部44上,驱动卡扣件40转动。
拨动件50可移动配合在探针座21上,卡扣件40位于拨动件50远离外壳10内壁的一侧,从而拨动件50位于卡扣件40和对应的外壳10内壁之间,拨动件50可沿探针座21来回移动以抵压在卡扣件40的不同位置上。
又如图4所示,卡钩部43处于第一位置时,拨动件50抵压在卡扣件40的第二端42上,卡扣件41的第一端41及卡钩部43相对探针座21翘起而靠近外壳10内壁,实现卡钩部43的解扣动作。如图5所示,卡钩部43处于第二位置时,拨动件50抵压在第一定位部44上,卡扣件40的第一端41及卡钩部43向探针座21方向转动,实现卡钩部43的扣合动作,卡扣件40的第二端42则相对探针座21翘起。
具体地,结合图3、4,拨动件50包括可移动配合在探针座21上的本体52、连接在本体52朝向连接端口11一侧的驱动部53;驱动部53抵接在卡扣件40和外壳10内壁之间。
驱动部53朝向卡扣件40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部44配合的第二定位部54;第一定位部44和第二定位部54可相对滑动。优选地,第一定位部44为形成在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相接处上的弧面,第二定位部54对应为弧形凸出。
进一步地,探针座21上设有供卡扣件40可转动配合其中的定位槽23、以及供拨动件50可移动配合其中的滑槽24,定位槽23和滑槽24相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定位槽23还可贯穿磁吸件31,方便卡扣件40可转动穿出定位槽23。
拨动件50的本体52进一步可包括配合部521以及位于配合部521相对两侧的弹臂522。配合部521与驱动部53连接,弹臂522间隔平行配合部521,且一端朝向驱动部53,另一端连接配合部521;两个弹臂522分别与滑槽23的相对两侧壁相配合。从而拨动件50通过弹臂522与滑槽24侧壁的配合沿着滑槽24来回移动。
为了防止拨动件50移动过位,滑槽24的侧壁可设有至少一个内凹部241,弹臂522上设有与内凹部241相适配的凸起部523,通过凸起部523移动进入内凹部241,实现拨动件50的移动后定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滑槽24的侧壁设有两个相间隔的内凹部241,弹臂522上对应设有两个相间隔的凸起部523;两个内凹部241的距离可对应拨动件50上的第二定位部54从卡扣件40第二端42到第二定位部44上的距离设置。当拨动件50移动使得凸起部523配合在一个位置上的内凹部241上时,第二定位部54对应抵压在卡扣件40第二端42或第二定位部44上;当拨动件50继续移动使得凸起部523配合在另一个位置上的内凹部241上时,第二定位部54对应抵压在卡扣件40的第二定位部44或第二端42上。
结合图1-5,本实用新型的磁吸连接组件对接时,将第二磁吸连接器1对准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第二磁吸连接器1的连接端口包覆在第一磁吸连接器200远离接口101的一端外周,磁吸组件30与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的金属片203吸合;向第一磁吸连接器200方向拨动第二磁吸连接器1上的拨动件50,卡扣件40的第一端在拨动件50的抵压下转动,使得卡钩部43转动扣合在第一磁吸连接器200的扣槽205内,从而将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和第二磁吸连接器1锁定在一起,实现两者的稳定连接,从而可稳定的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工作。
完成后,向远离第一磁吸连接器200方向拨动第二磁吸连接器1上的拨动件50,卡扣件40转动使得卡钩部43脱离扣槽205,解除第一磁吸连接器200和第二磁吸连接器1的锁定,即可轻松取下磁吸数据线3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终端上的第一磁吸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吸合对接的磁吸数据线;所述磁吸数据线包括第二磁吸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磁吸连接器的线材;所述第二磁吸连接器的连接端口设有卡扣件,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上设有扣槽,所述卡扣件可分离扣合在所述扣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连接器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数个插槽、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金属片、以及套设在所述底座外周的防水圈;数个所述插槽相间隔排布且贯通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扣槽开设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连接器包括:
中空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放形成连接端口;
探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磁吸组件,靠近所述连接端口配合在所述探针组件上;以及
拨动件;
所述卡扣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连接端口并且设有卡钩部,所述卡钩部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进行扣合或解扣动作;
所述拨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卡扣件配合,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卡扣件转动;所述拨动件上设有凸出所述外壳的操作部;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件位于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所述卡扣件远离所述连接端口的第二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靠近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卡钩部脱离所述扣槽;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拨动件位于靠近所述连接端口的方向上,并且抵压在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转动远离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卡钩部扣合到所述扣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探针座以及数个探针,数个所述探针相间隔穿设在所述探针座上,且所述探针的两端分别露出所述探针座朝向所述连接端口和背向所述连接端口的两端;
所述卡扣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探针座上,所述卡钩部在所述卡扣件第一端端部上并且位于所述探针座和所述连接端口之间;所述拨动件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探针座上;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拨动件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预定夹角相接,所述预定夹角朝向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相接处设有与所述拨动件配合的第一定位部;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动件抵压在所述卡扣件的第二端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相对所述探针座翘起而靠近所述外壳内壁;
所述卡钩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拨动件抵压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卡扣件的第一端及卡钩部向所述探针座方向转动,所述卡扣件的第二端相对所述探针座翘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可移动配合在所述探针座上的本体、连接在所述本体朝向所述连接端口一侧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抵接在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外壳内壁之间;
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卡扣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座上设有供所述卡扣件可转动配合其中的定位槽、以及供所述拨动件可移动配合其中的滑槽,所述定位槽和滑槽相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配合部、以及位于所述配合部相对两侧的弹臂;所述弹臂间隔平行所述配合部,且一端朝向所述驱动部,另一端连接所述配合部;两个所述弹臂分别与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壁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包括配合在所述探针座外周的环状磁吸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还包括对应所述磁吸件设置的环状装饰件,所述装饰件配合在所述磁吸件朝向所述连接端口的端面上;
所述装饰件的至少一侧设有向所述探针座方向延伸的扣臂,所述扣臂扣合在所述磁吸件或探针座上。
CN201720017044.4U 2017-01-06 2017-01-06 磁吸连接组件 Active CN206340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044.4U CN206340763U (zh) 2017-01-06 2017-01-06 磁吸连接组件
CN201780001821.9A CN107980111B (zh) 2017-01-06 2017-03-08 可穿戴手持移动系统
PCT/CN2017/075979 WO2018126529A1 (zh) 2017-01-06 2017-03-08 可穿戴手持移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17044.4U CN206340763U (zh) 2017-01-06 2017-01-06 磁吸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0763U true CN206340763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17044.4U Active CN206340763U (zh) 2017-01-06 2017-01-06 磁吸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076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564A (zh) * 2019-12-02 2020-04-03 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
CN112186413A (zh) * 2020-10-28 2021-01-05 陈伟 磁吸接头及连接线
CN112986632A (zh) * 2019-12-12 2021-06-18 陈冠宏 安装座装置及探针台
CN117335214A (zh) * 2023-11-02 2024-01-02 东莞市典威电子有限公司 防震动脱落的储能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6564A (zh) * 2019-12-02 2020-04-03 武汉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生物电信号的磁吸式连接器
CN112986632A (zh) * 2019-12-12 2021-06-18 陈冠宏 安装座装置及探针台
CN112186413A (zh) * 2020-10-28 2021-01-05 陈伟 磁吸接头及连接线
CN117335214A (zh) * 2023-11-02 2024-01-02 东莞市典威电子有限公司 防震动脱落的储能连接器
CN117335214B (zh) * 2023-11-02 2024-04-02 东莞市典威电子有限公司 防震动脱落的储能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40763U (zh) 磁吸连接组件
CN207285997U (zh) 吸尘器吸嘴以及吸尘器具
CN105529988B (zh) 一种太阳能卷轴
CN209748244U (zh) 充电座
CN206293912U (zh) 充电蓝牙耳机及其抽屉式充电装置
CN110022744A (zh) 清扫装置
CN206370559U (zh) 磁吸连接器及磁吸数据线
CN107980111A (zh) 可穿戴手持移动系统
CN109171145B (zh) 一种便于连接充电的电脑背包
CN207705855U (zh) 便携式充电盒
CN208923889U (zh) 充电盒
CN208369675U (zh) 新型手机壳
CN209203140U (zh) 吸尘器
CN206077045U (zh) 一种发电装置的手动传动机构
CN208243039U (zh) 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
CN205754502U (zh) 具有支架的手机壳及手机
CN206612394U (zh) 办公桌顶板、办公桌组件及办公桌
CN205583791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环
CN209914021U (zh) 一种可自动伸缩的tws耳机充电盒
CN208257473U (zh) 一种不倒翁耳机充电盒
CN215897798U (zh) 一种具有磁吸式固定的手机壳
CN207743734U (zh) 便携式充电盒
CN206119382U (zh) 一种钥匙吸
CN204541038U (zh) 带移动电源功能的手机支架钥匙扣
CN218124754U (zh) 一种磁吸支架手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