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7291U -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7291U
CN206337291U CN201621448126.6U CN201621448126U CN206337291U CN 206337291 U CN206337291 U CN 206337291U CN 201621448126 U CN201621448126 U CN 201621448126U CN 206337291 U CN206337291 U CN 206337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head guard
fan housing
cooling device
tempering
lin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81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文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A SP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A SP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A SP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A SP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81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7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7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7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回火零件的输送机构、风罩、送风机和抽风机。风罩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风罩具有内部空腔;风罩由底罩、第一顶罩和第二顶罩组成;底罩呈长方体形,底罩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组成;第一顶罩和第二顶罩均呈上小下大的截头方锥形,第一顶罩的下端和第二顶罩的下端分别与底罩的上端相连,第一顶罩的上端设有送风口,第二顶罩的上端设有出风口;送风机安装在第一顶罩的顶部,抽风机安装在第二顶罩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地冷却回火后的零件,自动化程度高,冷却效果好。

Description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冷却高温零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回火炉中经过回火处理后的发动机气门弹簧的温度可达到420℃,如果是置于大气环境中自然冷却,需要30分钟以上才能降到常温。由于后续对气门弹簧的周转运输只能等待气门弹簧降到常温后才能进行,因此,过长的冷却的时间会降低生产效率。
为了缩短经过回火处理后的气门弹簧的冷却时间,目前常用的方式是由人工操作压缩空气枪,将压缩空气喷射到链式输送机构上的气门弹簧表面进行冷却。采用这种压缩空气喷射冷却的方式,可以将冷却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但由于是人工操作,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多个零件获得均匀一致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地冷却回火后的零件、自动化程度高、冷却效果好的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包括用于输送回火零件的输送机构、风罩、送风机和抽风机;风罩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上方,风罩具有内部空腔;风罩由底罩、第一顶罩和第二顶罩组成;底罩呈长方体形,底罩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组成;第一顶罩和所述第二顶罩均呈上小下大的截头方锥形,第一顶罩的下端和第二顶罩的下端分别与底罩的上端相连,第一顶罩的上端设有送风口,第二顶罩的上端设有出风口;送风机安装在第一顶罩的顶部,用于通过送风口向风罩的内部空腔内送风;抽风机安装在第二顶罩的顶部,用于通过出风口从风罩的内部空腔向外抽风。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送风机的送风能够加速回火零件的散热,通过抽风机的抽风可以将回火零件散发的热量迅速地导向风罩的上方,不仅加快了回火零件的冷却速度,而且使输送机构上的多个回火零件能够获得更加均匀一致的冷却效果。经试验统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在线冷却装置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将回火处理后的发动机气门弹簧的温度降低到常温,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显著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是依靠风机自动冷却,也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
2、本实用新型的风罩的形状不仅能实现空气的良好流动,而且由于底罩的截面为长方形,从而能使冷却装置在同一时间内对尽可能多的回火零件进行冷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的主视示意图(风罩为剖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风罩2、送风机3和抽风机4。
输送机构1用于输送在回火炉6中完成了回火处理的回火零件5。风罩2设置在输送机构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机构1为链式输送机构。风罩2具有内部空腔20。风罩2由底罩23、第一顶罩21和第二顶罩22组成。底罩23呈长方体形,底罩23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前侧壁231、左侧壁232、后侧壁233和右侧壁234组成。长方体形的底罩的横截面呈矩形,具有较大的面积,如此可使冷却装置在同一时间内对尽可能多的回火零件5进行冷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第一顶罩21和第二顶罩22均呈上小下大的截头方锥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罩21和第二顶罩22均包括顶面和自顶面的四条边向下倾斜延伸的四个侧面。第一顶罩21的下端和第二顶罩22的下端分别与底罩23的上端相连,第一顶罩21的上端设有送风口210,第二顶罩22的上端设有出风口220。
送风机3安装在第一顶罩21的顶部,用于通过送风口210向风罩的内部空腔20内送风;抽风机4安装在第二顶罩22的顶部,用于通过出风口220从风罩2的内部空腔20向外抽风。图1中的箭头代表风的流动方向。通过送风机3的送风能够加速回火零件5的散热,通过抽风机5的抽风可以将回火零件5散发的热量迅速地导向风罩2的上方,不仅加快了回火零件5的冷却速度,而且使输送机构1上的多个回火零件能够获得更加均匀一致的冷却效果。优选地,在风罩2的内部空腔20的空腔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图中未示出),其有助于形成旋转的气流,从而加速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回火零件5为回火气门弹簧。风罩2的下端与输送机构1的载物面11之间的间距为30~50厘米,以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显著缩短了冷却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是依靠风机自动冷却,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负担。
以上描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法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推广、演绎,因此,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内容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回火零件的输送机构、风罩、送风机和抽风机;
所述风罩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风罩具有内部空腔;所述风罩由底罩、第一顶罩和第二顶罩组成;所述底罩呈长方体形,所述底罩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前侧壁、左侧壁、后侧壁和右侧壁组成;所述第一顶罩和所述第二顶罩均呈上小下大的截头方锥形,第一顶罩的下端和第二顶罩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底罩的上端相连,第一顶罩的上端设有送风口,第二顶罩的上端设有出风口;
所述送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顶罩的顶部,用于通过所述送风口向所述风罩的内部空腔内送风;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顶罩的顶部,用于通过所述出风口从所述风罩的内部空腔向外抽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火零件为回火气门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为链式输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罩的下端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载物面之间的间距为30~5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内部空腔的空腔壁上设有螺旋形凹槽。
CN201621448126.6U 2016-12-27 2016-12-27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Active CN206337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126.6U CN206337291U (zh) 2016-12-27 2016-12-27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126.6U CN206337291U (zh) 2016-12-27 2016-12-27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7291U true CN206337291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8126.6U Active CN206337291U (zh) 2016-12-27 2016-12-27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7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04035U (zh) 一种纸板烘干装置
CN109549289A (zh) 一种制鞋冷冻定型机
CN105851779A (zh) 一种螺旋式冷冻装置
CN206337291U (zh) 回火零件在线冷却装置
CN106108690A (zh) 一种带燃气灶的电烤箱
MY189792A (en) Packaged compressor
CN102914137B (zh) 一种红外辐射加射流干燥器
CN206151276U (zh) 带燃气灶的电烤箱
CN211346000U (zh) 一种输送线冷却装置
CN209877615U (zh) 一种辊道窑冷却装置
CN102851484A (zh) 钟罩式退火炉水雾风冷工艺及装置
CN205167478U (zh) 新型具有瓶胚冷却装置的运输装置
CN208940871U (zh) 一种塔式粮食三段式烘干机械
CN202915679U (zh) 一种红外辐射加射流干燥器
CN206372318U (zh) 用于水浴灭菌柜的风冷系统
CN209304865U (zh) 一种乳胶产品用风冷装置
CN206094833U (zh) 一种新型的输送烘干箱
CN206222795U (zh) 风冷降温机
CN209547149U (zh) 一种制鞋冷冻定型机
CN212645390U (zh) 隧道窑窑外风冷机构
CN108008771A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安全处理系统
CN205026865U (zh) 一种适用于漆包线车间的冷风对流式降温装置
CN203809093U (zh) 用于发电机排放的导风装置
CN208497658U (zh) 汽车塑料弯管加工用常温风冷成型生产线
CN219572476U (zh) 一种轻质耐火砖坯的干燥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