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6341U -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6341U
CN206336341U CN201621197911.9U CN201621197911U CN206336341U CN 206336341 U CN206336341 U CN 206336341U CN 201621197911 U CN201621197911 U CN 201621197911U CN 206336341 U CN206336341 U CN 206336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
over plate
compartment
air
air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79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over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79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6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6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634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包括车厢和设于车厢内的蓄冷板,所述蓄冷板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风孔,所述蓄冷板相互拼接使得风孔相互对接形成风道,所述车厢内最前端蓄冷板的风孔连接风源。蓄冷板内设有风孔,并且风孔连接风源,使得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还能使吹入的风源变冷,到车厢尾部吹出时是冷风,保证了车厢尾部的冷藏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冷藏车,尤其是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蓄冷式冷藏运输是一种优势较为明显的冷藏冷冻食品保鲜运输技术,不仅能充分保证冷藏运输的连续性和温度的稳定性,保证冷冻冷藏货物的运输质量,而且由于利用谷电充冷,充分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节能环保及运行费用低的优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蓄冷板都被设计为长方体的板状结构,该种结构的蓄冷板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不高,蓄冷效果差。如公开号为CN1054805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示温楔形蓄冷板,包括:外壳本体,构成蓄冷板的主体;上述外壳本体为空心的板状结构,在外壳本体内部形成中空的蓄冷剂充填空间;外壳表面设置温感示标;外壳本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形状大小相互配合的导槽和导轨;外壳本体侧面的顶端宽度大于底端宽度,形成楔形结构。在冷链物流运送的过程中,可方便地将蓄冷板插入到运送物之间的缝隙中,通过温感示标可以直观获得蓄冷板温度,多个蓄冷板还可以按需组合使用,分布在运送物之间,从而使蓄冷剂在运送物之间的冷量释放和传输更加均匀。但它没有增加蓄冷板的接触面,提高蓄冷板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又如公开号为CN10550939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藏运输用蓄冷板,所述蓄冷板呈长条形,其截面为长方形,所述蓄冷板由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其内部设有蓄冷空间;所述顶板的内壁设有若干沿蓄冷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翅骨,所述底板的内壁设有若干沿蓄冷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翅骨,所述左侧板的内壁设有一根沿蓄冷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翅骨,所述右侧板的内壁设有一根沿蓄冷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四翅骨。本实用新型在蓄冷板的内壁设置翅骨,使得载冷剂与蓄冷板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加其换热效率。但是这样的蓄冷板的换热效率还是比不上车厢尾部开门之后车厢内冷气与外界热气的换热效率,当开关门之后,车厢尾部的温度往往较高,降温的速度很慢,不能及时达到冷藏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蓄冷板内侧的接触面较小,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一种蓄冷板换热效率高、能及时保证车厢尾部冷藏温度的蓄冷式冷藏车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包括车厢和设于车厢内的蓄冷板,所述蓄冷板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风孔,所述蓄冷板相互拼接使得风孔相互对接形成风道,所述车厢内最前端蓄冷板的风孔连接风源。蓄冷板内设有风孔,并且风孔连接风源,使得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还能使吹入的风源变冷,到车厢尾部吹出时是冷风,保证了车厢尾部的冷藏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板内侧面为褶皱面。褶皱面提高了蓄冷板与空气的接触面,对车厢内的换热效率也有所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尾部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出风蓄冷板,所述出风蓄冷板一侧面上的风孔与内侧面上的出风口形成L形出风通道。L形出风通道使得冷风沿车厢左右侧对吹,从而形成风帘,当打开车门的时候,大大降低了车厢内外的冷热气交换量,车厢内部的冷藏温度不会因为车门的打开而骤升。
作为优选,所述风道内穿设有与风孔内直径相适配的铜管。穿设铜管,保证了风道的密封性和流通性。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板一侧面上的风孔处设有环形凸起且另一侧面上的风孔处设有相适配的环形台阶。环形凸起和环形台阶能使得多块蓄冷板之间相互连接起来,结构简单,且风孔相互对接良好,风道的流通性也好。
作为优选,所述风孔靠蓄冷板外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褶皱。风孔内侧壁上的褶皱使得蓄冷板外侧那部分往风孔内的换热效率要高于蓄冷板往外侧的换热效率,冷气量得到充分利用,也起到节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台阶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进一步保证了风道不会从环形凸起和环形台阶的衔接处漏气,保证了风道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尾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厢后车门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风源与控制单元相连。温度传感器、接触开关都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风源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自动化调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的控制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车厢后车门打开,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二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高速送风;
第三步:车厢后车门关闭,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四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继续高速送风3min;
第五步:3min高速送风时间结束后,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获得的温度值进行以下几种控制:
一、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低速送风至风道;
二、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高速送风至风道;
三、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低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风源停止送风至风道,直到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或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机械制冷、相变蓄冷、保温运输三种模式,可利用夜间谷电蓄冷,运输时用蓄冷板提供冷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蓄冷板的换热效率,蓄冷板的冷气量得到充分利用,起到节能的作用;L形出风通道使得冷风沿车厢左右侧对吹,从而形成风帘,当打开车门的时候,大大降低了车厢内外的冷热气交换量,车厢内部的冷藏温度不会因为车门的打开而骤升;通过温度传感器、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风源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自动化调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蓄冷式冷藏车厢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蓄冷板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出气蓄冷板的正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蓄冷板之间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蓄冷板上风孔的放大图。
1、车厢;2、蓄冷板;3、风孔;4、出气蓄冷板;5、出风口;6、风道;7、风源;8、环形凸起;9、环形台阶;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包括车厢1和设于车厢1内的蓄冷板2,所述蓄冷板2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风孔3,所述蓄冷板2相互拼接使得风孔3相互对接形成风道6,所述车厢1内最前端蓄冷板的风孔3连接风源7。蓄冷板2内设有风孔3,并且风孔3连接风源7,使得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还能使吹入的风源7变冷,到车厢1尾部吹出时是冷风,保证了车厢1尾部的冷藏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板2内侧面为褶皱面。褶皱面提高了蓄冷板2与空气的接触面,对车厢1内的换热效率也有所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尾部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出风蓄冷板4,所述出风蓄冷板4一侧面上的风孔3与内侧面上的出风口5形成L形出风通道。L形出风通道使得冷风沿车厢1左右侧对吹,从而形成风帘,当打开车门的时候,大大降低了车厢1内外的冷热气交换量,车厢1内部的冷藏温度不会因为车门的打开而骤升。
作为优选,所述风道6内穿设有与风孔3内直径相适配的铜管。穿设铜管,保证了风道6的密封性和流通性。
作为优选,所述风孔3靠蓄冷板2外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褶皱。风孔3内侧壁上的褶皱使得蓄冷板2外侧那部分往风孔3内的换热效率要高于蓄冷板2往外侧的换热效率,冷气量得到充分利用,也起到节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台阶9处设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进一步保证了风道6不会从环形凸起8和环形台阶9的衔接处漏气,保证了风道6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尾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厢1后车门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风源7与控制单元相连。温度传感器、接触开关都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风源7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自动化调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的控制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车厢1后车门打开,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二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7高速送风;
第三步:车厢1后车门关闭,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四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7继续高速送风3min;
第五步:3min高速送风时间结束后,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获得的温度值进行以下几种控制:
一、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7低速送风至风道6;
二、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7高速送风至风道6;
三、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低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风源7停止送风至风道6,直到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或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
实施例二: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包括车厢1和设于车厢1内的蓄冷板2,所述蓄冷板2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风孔3,所述蓄冷板2相互拼接使得风孔3相互对接形成风道6,所述车厢1内最前端蓄冷板的风孔3连接风源7。蓄冷板2内设有风孔3,并且风孔3连接风源7,使得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还能使吹入的风源7变冷,到车厢1尾部吹出时是冷风,保证了车厢1尾部的冷藏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板2内侧面为褶皱面。褶皱面提高了蓄冷板2与空气的接触面,对车厢1内的换热效率也有所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尾部左右侧壁上设有相对的出风蓄冷板4,所述出风蓄冷板4一侧面上的风孔3与内侧面上的出风口5形成L形出风通道。L形出风通道使得冷风沿车厢1左右侧对吹,从而形成风帘,当打开车门的时候,大大降低了车厢1内外的冷热气交换量,车厢1内部的冷藏温度不会因为车门的打开而骤升。
作为优选,所述蓄冷板2一侧面上的风孔3处设有环形凸起8且另一侧面上的风孔3处设有相适配的环形台阶9。环形凸起8和环形台阶9能使得多块蓄冷板2之间相互连接起来,结构简单,且风孔3相互对接良好,风道6的流通性也好。
作为优选,所述风孔3靠蓄冷板2外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褶皱。风孔3内侧壁上的褶皱使得蓄冷板2外侧那部分往风孔3内的换热效率要高于蓄冷板2往外侧的换热效率,冷气量得到充分利用,也起到节能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台阶9处设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进一步保证了风道6不会从环形凸起8和环形台阶9的衔接处漏气,保证了风道6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车厢1尾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厢1后车门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风源7与控制单元相连。温度传感器、接触开关都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风源7的送风速度,从而实现自动化调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的控制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车厢1后车门打开,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二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7高速送风;
第三步:车厢1后车门关闭,接触开关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第四步: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风源7继续高速送风3min;
第五步:3min高速送风时间结束后,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传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所获得的温度值进行以下几种控制:
一、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7低速送风至风道6;
二、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控制单元使风源7高速送风至风道6;
三、当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低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时,风源7停止送风至风道6,直到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温度值等于或高于控制单元的设定值。

Claims (8)

1.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包括车厢和设于车厢内的蓄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板沿左右方向设有贯穿的风孔,所述蓄冷板相互拼接使得风孔相互对接形成风道,所述车厢内最前端蓄冷板的风孔连接风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板内侧面为褶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尾部左右侧壁上设有两块相对的出风蓄冷板,所述出风蓄冷板一侧面上的风孔与内侧面上的出风口形成L形出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穿设有与风孔内直径相适配的铜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板一侧面上的风孔处设有环形凸起且另一侧面上的风孔处设有相适配的环形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靠蓄冷板外侧面的内侧壁上设有褶皱。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台阶处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尾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车厢后车门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触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风源与控制单元相连。
CN201621197911.9U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36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7911.9U CN206336341U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7911.9U CN206336341U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6341U true CN206336341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29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791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36341U (zh) 2016-11-07 2016-11-07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6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8251A (zh) * 2016-11-07 2017-02-2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8251A (zh) * 2016-11-07 2017-02-22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28251B (zh) * 2016-11-07 2023-06-30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2477B (zh) 一种蓄冷板及其蓄冷方法
CN105758100B (zh) 制取透明冰的门上制冰系统、冰箱
CN105378401B (zh) 用于保存、运输及分配冷藏或冷冻产品的装置
CN103339454B (zh) 冷藏库
CN103185435A (zh) 直冷冰箱
CN107314600A (zh) 冰箱及其冷藏室制冰机脱冰机构
CN110044117A (zh) 一种冰箱的单系统多温区风道系统及其冰箱
CN106428251A (zh)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02730U (zh) 冷冻冷藏箱
CN103662476A (zh) 一种蓄冷式冷藏运输系统及冷藏方法
CN211372850U (zh) 一种干冰单元冷藏箱
CN106766488A (zh) 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36341U (zh) 一种蓄冷式冷藏车厢
JP2008164253A (ja) 保冷車又は保冷庫及びその保冷方法、保冷システム
CN205262034U (zh) 风冷冰箱
US20160144763A1 (en) Eutectic device for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oling and installing the eutectic device
CN105783367B (zh) 一种风道送风型冷库专用冷藏箱
CN105674668A (zh) 风道组件及冰箱
JP6023986B2 (ja) 冷蔵庫
CN106152663B (zh) 一种智能温控蓄冷箱
CN104495037A (zh) 冷链物流配送车及其配货方法
CN210374235U (zh) 一种无霜均温冰箱
CN105437919B (zh) 混合式冷藏装置、冷藏运输车及制冷方法
CN204678776U (zh)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
CN207511145U (zh) 货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