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7456U -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7456U
CN206317456U CN201621379898.9U CN201621379898U CN206317456U CN 206317456 U CN206317456 U CN 206317456U CN 201621379898 U CN201621379898 U CN 201621379898U CN 206317456 U CN206317456 U CN 206317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cylinder
paper
fac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98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kee Rui Nan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kee Rui Nan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kee Rui Nan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kee Rui Nan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98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7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7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7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所述瓦楞机包括纸张传输路径,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加热缸,加热缸设有一个发热面,发热面朝向纸张传输路径,使得纸张在传输过程中被逐渐预热。此款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采用线性排列布置加热缸,使得生产温度分散,避免局部位置温度过高的现象,也确保了纸张与加热缸能较快地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热量流失,节省能源成本。

Description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机,特别是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瓦楞机均需要热缸为纸张加热,使其更好地成型、粘固等,但是,目前的热缸对纸张只有单面加热,由于纸张具有一定厚度,热量从纸张的一侧传到另一侧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生产所需,这个时间不足以让纸张双面都加热均匀,因此造成纸张的楞型结构成型效果差,瓦楞纸的粘固不均等现象。另一方面,目前热缸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而蒸汽需要对锅炉进行加热后产生,加热锅炉的燃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煤,另一种是天然气。其中,烧煤的成本是较低的,但是污染严重,所以通过烧煤加热锅炉的方式被有关环保部门禁止;而天然气虽然符合环保要求,但成本较高。还有,由于很多重大的安全事故主要由于锅炉爆炸引起,所以,对锅炉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处理不好,锅炉就是企业的一个定时炸弹,使得企业家的风险不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速度快、热量流失小、低碳节能、提高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占地面积的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所述瓦楞机包括纸张传输路径,其特征是,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加热缸,加热缸设有一个发热面,发热面朝向纸张传输路径,使得纸张在传输过程中被逐渐预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加热缸的发热面为弧面,更利于纸张的传送。
所述加热缸包括支座、所述发热面和多个电磁感应模块,发热面设置在支座上,发热面与支座围成空腔,多个电磁感应模块阵列排布设置在空腔内,发热面由导磁材料制成。采用电磁加热,所使用的能源更干净,而且还要比天然气作为燃料所花费的成本低。同时,采用多个电磁感应模块加热,各个电磁感应模块可以单独控制,以获取不同的加热宽度,更能符合实际生产所需,避免热量的浪费。
所述加热缸还包括用于探测发热面工作温度的发热面温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可以借助发热面温度传感器检测瓦楞机工作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时调整加热的程序,从而获得对瓦楞纸生产带来最有利条件的加热方式。
所述纸张传输路径两侧分别为正面侧和背面侧,纸张经过纸张传输路径时,纸张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正面侧和背面侧;所述纸张传输路径包括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面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和芯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共同与一瓦楞纸成型机构连接。
所述面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五个加热缸,五个加热缸分别为第一加热缸、第二加热缸、第三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其中,第一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二加热缸和第三加热缸位于正面侧。
所述芯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四个加热缸,四个加热缸分别为第六加热缸、第七加热缸、第八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其中,第七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六加热缸和第八加热缸位于正面侧。
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加热缸,纸张传输路径上的加热缸沿纸张传输方向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采用线性排列布置加热缸,使得生产温度分散,避免局部位置温度过高的现象,也确保了纸张与加热缸能较快地进行热交换,从而减少热量流失,节省能源成本;
(2)此款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由于纸张与加热缸热交换比较快也比较充份,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产生相同温度的情况下,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进一步减低生产成本;
(3)此款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的加热缸采用电加热,占用空间较少,使得工作环境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缸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包括纸张传输路径,其特征是,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加热缸1,加热缸1设有一个发热面,发热面朝向纸张传输路径。
结合图2所示,所述加热缸1的发热面为弧面。所述加热缸1包括支座、所述发热面和多个电磁感应模块11,发热面设置在支座12上,发热面与支座12围成空腔,多个电磁感应模块11阵列排布设置在空腔内,发热面由导磁材料制成。
所述加热缸1还包括用于探测发热面工作温度的发热面温度传感器。
所述纸张传输路径两侧分别为正面侧和背面侧,纸张经过纸张传输路径时,纸张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正面侧和背面侧;所述纸张传输路径包括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面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和芯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共同与一瓦楞纸成型机构20连接。所述瓦楞纸成型机构20包括依次排布的上瓦楞辊5、下瓦楞辊4和光压辊3。所述面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五个加热缸1,五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一加热缸、第二加热缸、第三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其中,第一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二加热缸和第三加热缸位于正面侧。所述芯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四个加热缸1,四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六加热缸、第七加热缸、第八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其中,第七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六加热缸和第八加热缸位于正面侧。
上述加热缸和瓦楞纸成型机构20的布置方式只是简单的结构示意,实际应用中可以不同。芯纸6(图1中中心线所示)在芯纸传输路径中先被加热缸预热,然后在上瓦楞辊5和下瓦楞辊4共同作用下变成现坑纸,面纸2(图1中虚线所示)在面纸传输路径中先被加热缸预热,最后在下瓦楞辊4、光压辊3和上浆辊(图中未示出)作用下现坑纸和面纸2共同结合成瓦楞纸10。
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的控制方法,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包括纸张传输路径,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加热缸1,加热缸1设有一个发热面,发热面朝向纸张传输路径,加热缸1还包括用于探测发热面工作温度的发热面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当任一发热面温度传感器损坏了,通过计算所属功率继续工作;和/或,当任一加热缸1损坏了,通过提高其它加热缸1的加热功率来补偿损坏的加热缸1所消失的热量。
所述纸张传输路径包括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加热缸1;正常工作情况下,加热缸1的表面温度沿纸张传输方向逐渐升高,当出现沿纸张传输方向中后一加热缸1比前一加热缸1温度高时,表明后一加热缸1与纸张接触不良,系统给用户发出提示信号。
所述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分别设有四个以上的加热缸1,面纸传输路径或者芯纸传输路径中,如果沿纸张传输方向中的后两个加热缸1表面温度差与前两个加热缸1表面温度差的区间数值变化而纸张传输速度不变时,数值变大代表纸张的克重变小,相反数值变少代表纸张的克重变大,系统自动改变加热程序防止过热,或者,系统提示用户改变加热程序防止过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五个加热缸1,五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一加热缸、第二加热缸、第三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其中,第一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二加热缸和第三加热缸位于正面侧。所述芯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四个加热缸1,四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六加热缸、第七加热缸、第八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其中,第七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六加热缸和第八加热缸位于正面侧。假设第一加热缸至第九加热缸工作时的温度分别为:T1、T2a、T3a、T4、T5、T9、T10a、T11和T12a(图1中纸张对应这些温度点的另一侧温度点分别为T1a、T2、T3、T4a、T5a、T9a、T10、T11a和T12),正常工作情况下:T1<T2a<T3a<T4<T5,以及T9>T10a>T11>T12a;当T1>T2a时,表示T1位置的加热面接触不良;当(T3a- T2a,T5- T4)的数值变化而生产速度不变时,数值变大代表纸的克重变小,相反数值变少代表纸的克重变大,改变加热程序防止过热。
当任一发热面温度传感器坏了,都可通过计算所需功率继续工作,例如T3a位置发热面温度传感器坏了,见表一:
T1 T2a T3a T4 T5 总功率
6.75kw 5.5kw 4.75kw 4.25kw 3.75kw 25kw
5.4kw 4.4kw 3.8kw 3.4kw 3kw 20kw
4.05kw 3.3kw 2.85kw 2.55kw 2.25kw 15kw
从表一可以看出,总功率是可知的,所以,T3a位置加热缸的功率可以计算出来,所以不影响设备工作。
当任一加热缸坏了,都可通过其它加热缸补充坏了的加热缸所消失的热量,例如T3a位置加热缸坏了,见表二:
T1 T2a T3a T4 T5 总功率
6.75kw 6.75kw 0kw 6.75kw 6.75kw 27kw
5.5kw 5.5kw 0kw 5.5kw 5.5kw 22kw
4.25kw 4.25kw 0kw 4.25kw 4.25kw 17kw
由于所需的热量是明确的,从表二可以看出,虽然T3a处不加热,但是通过将其它加热缸的功率提高,还是可以补偿T3a处加热缸损失的热量。另外,从表二与表一相比,虽然生产速度及机器相同,但是,以表二的方式工作时,总功率较表一工作方式总功率大,所以,加热缸的数量需要合理分布,不一定越小,功率就越小。
上述表一和表二中T1、T2a、T3a、T4和T5分别为第一加热缸、第二加热缸、第三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

Claims (8)

1.一种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包括纸张传输路径,其特征是,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加热缸(1),加热缸(1)设有一个发热面,发热面朝向纸张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缸(1)的发热面为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缸(1)包括支座(12)、所述发热面和多个电磁感应模块(11),发热面设置在支座(12)上,发热面与支座(12)围成空腔,多个电磁感应模块(11)阵列排布设置在空腔内,发热面由导磁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缸(1)还包括用于探测发热面工作温度的发热面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纸张传输路径两侧分别为正面侧和背面侧,纸张经过纸张传输路径时,纸张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朝向正面侧和背面侧;所述纸张传输路径包括面纸传输路径和芯纸传输路径,面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和芯纸传输路径的输出端共同与一瓦楞纸成型机构(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面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五个加热缸(1),五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一加热缸、第二加热缸、第三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其中,第一加热缸、第四加热缸和第五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二加热缸和第三加热缸位于正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芯纸传输路径朝其输出端方向的两侧共依次布置有相互错开的四个加热缸(1),四个加热缸(1)分别为第六加热缸、第七加热缸、第八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其中,第七加热缸和第九加热缸位于背面侧,第六加热缸和第八加热缸位于正面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纸张传输路径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以上的加热缸(1),纸张传输路径上的加热缸(1)沿纸张传输方向相互错开。
CN201621379898.9U 2016-12-15 2016-12-15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Active CN206317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9898.9U CN206317456U (zh) 2016-12-15 2016-12-15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9898.9U CN206317456U (zh) 2016-12-15 2016-12-15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7456U true CN206317456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26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9898.9U Active CN206317456U (zh) 2016-12-15 2016-12-15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74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185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佛山市宏科瑞纳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185A (zh) * 2016-12-15 2017-05-31 佛山市宏科瑞纳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39185B (zh) * 2016-12-15 2019-02-22 佛山市宏科瑞纳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8318Y (zh) 一种高效节能小循环电热热风定型机
CN206317456U (zh)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
CN103836697A (zh) 循环水直连余热供热与抽汽供热耦合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CN103627882A (zh) 一种蓄热式热轧带钢加热炉及板坯加热工艺
CN107124781A (zh) 大型稳压器筒体内壁堆焊电磁感应加热方法
CN106739185A (zh) 瓦楞机双面预热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14312B (zh) 蓄热式加热炉蓄热烧嘴的控制方法
CN108278906A (zh) 适用于蓄热式加热炉低负荷燃烧条件下的优化控制方法
CN201706667U (zh) 热风设备
CN202895782U (zh) 电磁加热单面瓦楞机
CN203295556U (zh) 一种余热回收热处理炉系统
CN104036887B (zh) 漆包机的烘干方法
CN107955865B (zh) U形焰往复加热的台车式热处理装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5192111U (zh) 一种太阳能及电能远红外烘房
CN203910362U (zh) 漆包机的烘炉
CN201555357U (zh) 一种管道加热装置
CN203741381U (zh) 一种蓄热式热轧带钢加热炉
CN202119221U (zh) 气垫换热加速器
CN207317259U (zh) 一种热泵射流技术复合谐振能的节能电锅炉
CN203024620U (zh) 一种废热回收装置
CN210014360U (zh) 一种双预热分体式加热装置
CN212362049U (zh) Rto余热回收装置
CN104534860A (zh) 一种浸渍纸干燥箱的高效保温箱壁
CN204648300U (zh) 一种双预热器
CN207811807U (zh) U形焰往复加热的台车式热处理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