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3986U - 一种动铁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铁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3986U
CN206313986U CN201621412694.0U CN201621412694U CN206313986U CN 206313986 U CN206313986 U CN 206313986U CN 201621412694 U CN201621412694 U CN 201621412694U CN 206313986 U CN206313986 U CN 206313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armature
moving
flutt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126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旦丰
陆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126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3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3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3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铁受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围成一空腔;振翼,所述振翼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振膜,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振翼上,所述振膜在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磁力驱动机构,所述磁力驱动机构与所述振翼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铁受话器通过在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在振膜覆盖于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降低了气压平衡孔的工艺难度,提高了动铁受话器的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动铁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受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铁受话器。
【背景技术】
动铁受话器主要应用于助听器以及耳机等穿戴设备,振翼是动铁受话器中的核心部件,通过热压成型与薄膜粘接,增加膜片刚性。为平衡受话器前后腔体的气压,往往会在薄膜上面开设几个贯穿小孔,以实现受话器功能。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动铁受话器膜片气压平衡孔,都是开设在振膜折环处,而随着产品不断更新,振膜折环面积缩小,现有做法是将振膜固定后,用固定在振膜上方的加热针头在振膜折环处反复烫孔,直至空气流量达到定义的规格,工艺上无法保证折环处开孔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动铁受话器膜片气压平衡孔,都是开设在振膜折环处,而随着产品不断更新,振膜折环面积缩小,工艺上无法保证折环处开孔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围成一空腔;振翼,所述振翼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振膜,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振翼上,所述振膜在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磁力驱动机构,所述磁力驱动机构与所述振翼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
可选地,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气压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振翼包括振动板和支架框,所述振动板的外壁设有第一弹性形变凸台和第二弹性形变凸台,所述支架框上设有第一固定凹陷和第二固定凹陷,所述第一弹性形变凸台与所述第一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凸台与所述第二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振动板,所述气压平衡槽位于所述振动板。
可选地,所述下壳包括底板和自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球、第一弹性形变件、第二固定球和第二弹性形变件;所述下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二固定槽;所述支架框的外壁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凹陷,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收容于第一固定槽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固定凹陷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陷,在所述第二延伸部收容于第二固定槽时,第所述二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固定凹陷内,从而使得使支架框与下壳相固定;所述上壳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壁,所述上侧壁的端部与支架框相固定。
可选地,所述上壳与所述支架框之间以及所述下壳与所述支架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磁力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磁铁、电枢和线圈,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所述振翼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枢连接,所述磁铁和电枢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电枢,所述电枢套设于所述磁铁内。
可选地,所述磁铁呈“U”形,所述磁铁远离“U”形开口的一端与所述下壳的下侧壁固定,所述磁铁第一端脚为N磁极,所述磁铁的第二端脚 为S磁极。
可选地,所述电枢呈“U”形,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位于所述磁铁第一端脚和所述磁铁第二端脚之间,并且悬空设置,所述电枢的第四端脚与所述下壳的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另一端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环绕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线槽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铁受话器通过在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在振膜覆盖于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降低了气压平衡孔的工艺难度,提高了动铁受话器的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铁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铁受话器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铁受话器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铁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铁受话器,包括:壳体1、振翼2、振膜3和磁力驱动机构4,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下壳12,所述上壳11和下壳12围成一空腔13;所述振翼2设置于所述空腔13内,将所述空腔13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振翼2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21;所述振膜3覆盖于所述振翼2上,所述振膜3在所述气压平衡槽21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31;磁力驱动机构4,所述磁力驱动机构4与所述振翼2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空腔13内部。所述气压平衡槽21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气压平衡孔31的形状为圆形。振翼2设置在所述动铁受话器空腔13内,将动 铁受话器的空腔13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通过在所述动铁受话器上空腔和下空腔内上下振动使所述动铁受话器发声,振膜3覆盖在所述振翼2上,为了平衡上空腔和下空腔内的气压,通过在振翼2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21,在振膜3覆盖于所述气压平衡槽21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31,相比于传统在振翼2侧边的折环处开设气压平衡孔31的方法,降低了气压平衡孔31的工艺难度,提高了动铁受话器的产品良率。
如图2-3所示,所述振翼2包括振动板22和支架框23,所述振动板22的外壁设有第一弹性形变凸台221和第二弹性形变凸台222,所述支架框23上设有第一固定凹陷231和第二固定凹陷232,所述第一弹性形变凸台221与所述第一固定凹陷231凹凸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凸台222与所述第二固定凹陷232凹凸配合固定,所述振膜3覆盖于所述振动板22,所述气压平衡槽21位于所述振动板22。振动板22和支架框23的凹凸配合使得所述振翼2的结构更加牢固,方便振动板22在所述空腔13来回振动。
具体地,所述下壳包括底板和自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图未示);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球(图未示)、第一弹性形变件(图未示)、第二固定球(图未示)和第二弹性形变件(图未示);所述下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图未示)和第二固定槽(图未示),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槽(图未示),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二固定槽;所述支架框的外壁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图未示)和第二延伸部(图未示),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凹陷(图未示),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收容于第一固定槽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固定凹陷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陷,在所述第二延伸部收容于第二固定槽时,第所述二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固定凹陷内,从而使得使支 架框与下壳相固定;所述上壳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壁(图未示),所述上侧壁的端部与支架框相固定。
具体地,所述上壳11与所述支架框23之间以及所述下壳12与所述支架框23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图未示)。避免受话器在发声时,气流从上壳11与支架框23和/或下壳12和支架框23之间的间隙流出,影响受话器的性能。
具体地,所述磁力驱动机构4包括连接杆41、磁铁42、电枢43和线圈44,其中,所述连接杆42一端所述振翼2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枢43连接,所述磁铁42和电枢43均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线圈44环绕所述电枢43,所述电枢43套设于所述磁铁42内。所述磁铁42呈“U”形,所述磁铁42远离“U”形开口的一端与所述下壳12的下侧壁固定,所述磁铁42第一端脚421为N磁极,所述磁铁42的第二端脚422为S磁极。所述电枢43呈“U”形,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位于所述磁铁42第一端脚421和所述磁铁42第二端脚422之间,并且悬空设置,所述电枢43的第四端脚432与所述下壳12的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44环绕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的另一端。
具体地,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的另一端设置有线槽(图未示),所述线槽环绕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所述线圈44设置于所述线槽内。该线槽设置方便线圈44均匀环绕所述电枢43的第三端脚431,使得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更加均匀。
具体地,所述壳体1的材料为塑料。为了使所述受话器更加轻便,该壳体1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为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动铁受话器通过在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在振膜覆盖于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降低了气压平衡孔的工艺难度,提高了动铁受话器的产品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围成一空腔;
振翼,所述振翼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振翼中间开设一气压平衡槽;
振膜,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振翼上,所述振膜在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气压平衡孔;
磁力驱动机构,所述磁力驱动机构与所述振翼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平衡槽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气压平衡孔的形状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翼包括振动板和支架框,所述振动板的外壁设有第一弹性形变凸台和第二弹性形变凸台,所述支架框上设有第一固定凹陷和第二固定凹陷,所述第一弹性形变凸台与所述第一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凸台与所述第二固定凹陷凹凸配合固定,所述振膜覆盖于所述振动板,所述气压平衡槽位于所述振动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底板和自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的下侧壁;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固定球、第一弹性形变件、第二固定球和第二弹性形变件;
所述下侧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一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一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连通,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底部,并且另一 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球固定,当所述第二弹性形变件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第二固定球至少部份凸出于所述第二卡接槽并且嵌入所述第二固定槽;
所述支架框的外壁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凹陷,在所述第一延伸部收容于第一固定槽时,所述第一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固定凹陷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凹陷,在所述第二延伸部收容于第二固定槽时,第所述二固定球至少部分嵌入第二固定凹陷内,从而使得使支架框与下壳相固定;
所述上壳包括顶板和自顶板的边缘向下延伸的上侧壁,所述上侧壁的端部与支架框相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与所述支架框之间以及所述下壳与所述支架框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力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磁铁、电枢和线圈,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所述振翼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枢连接,所述磁铁和电枢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电枢,所述电枢套设于所述磁铁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呈“U”形,所述磁铁远离“U”形开口的一端与所述下壳的下侧壁固定,所述磁铁第一端脚为N磁极,所述磁铁的第二端脚为S磁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枢呈“U”形,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位于所述磁铁第一端脚和所述磁铁第二端脚之间,并且悬空设置,所述电枢的第四端脚与所述下壳的侧壁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环绕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另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的另一端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环绕所述电枢的第三端脚,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线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塑料。
CN201621412694.0U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动铁受话器 Active CN206313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694.0U CN206313986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动铁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12694.0U CN206313986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动铁受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3986U true CN206313986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6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12694.0U Active CN206313986U (zh) 2016-12-20 2016-12-20 一种动铁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39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287A (zh) * 2017-07-28 2018-01-12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7920291A (zh) * 2017-07-25 2018-04-17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8093353A (zh) * 2017-12-25 2018-05-29 苏州明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8322876A (zh) * 2018-04-11 2018-07-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CN108449694A (zh) * 2018-03-27 2018-08-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受话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291A (zh) * 2017-07-25 2018-04-17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7580287A (zh) * 2017-07-28 2018-01-12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8093353A (zh) * 2017-12-25 2018-05-29 苏州明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8449694A (zh) * 2018-03-27 2018-08-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受话器
CN108449694B (zh) * 2018-03-27 2024-03-08 南京声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膜及受话器
CN108322876A (zh) * 2018-04-11 2018-07-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CN108322876B (zh) * 2018-04-11 2023-12-22 南京声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3986U (zh) 一种动铁受话器
CN207460510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7022204U (zh) 一种具有新型振膜支架的动铁受话器
CN205726386U (zh) 发声装置
CN104581580A (zh) 具有改良型结构的受话器
CN207124750U (zh)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4046815U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的动铁单元用屏蔽壳体
CN108322870A (zh) 发声器件
CN104581579A (zh) 改进型小体积受话器
CN207022201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7518849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5283804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719741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工艺
CN109195085A (zh) 一种可用于屏幕发声的振动激励器
CN105516869B (zh) 电声换能器
CN104581583B (zh) 一种新型动铁单元及铁芯的制备方法
CN208675533U (zh) 一种防水扬声器
CN215453259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08650576A (zh) 一种基于动磁铁的单线圈微型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7369232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3458337B (zh) 扬声器模组
CN207399505U (zh) 一种设置有扬声器的装置的箱体
CN108055630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8479893U (zh) 一种基于动磁铁的单线圈微型受话器
CN107454521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3

Address after: 518000 No.3 Factory, Qiaotou Fuqiao Industrial Zone, Fuyong Tow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25, Zhiheng Industrial Park, nantouguankou 2nd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