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2981U - 一种电池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2981U
CN206312981U CN201621375717.5U CN201621375717U CN206312981U CN 206312981 U CN206312981 U CN 206312981U CN 201621375717 U CN201621375717 U CN 201621375717U CN 206312981 U CN206312981 U CN 206312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groove
tube
fluid
low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57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石兵
严黎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otio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Guoxuan High Tech Pow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57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2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2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2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结构。包括外壳以及与外壳上下端面相配合的上盖与下盖,所述的外壳、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密封的电池箱,所述的外壳内设有电芯及通液管,所述的下盖上设有用于定位电芯的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电池内部温度较高时,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电池中心区域热量的释放,避免中心温度过高,当温度较低时,也能确保电池正常启动;2)本实用新型中的通液管紧贴电芯内壁,导热效率高,占用空间最小,突破汽车等载体对动力电池占用空间的限制;3)该电池箱是模块化设计,当电池需要维修时,拆装方便;4)冷却液或加热液在通液管内流动时,不跟电芯直接接触,这种设计能避免外界液体进入电芯。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箱结构。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电动汽车由于在节能和减排方面优势明显,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发展电动汽车,关键是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过高,电池容易出现过热、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因此,合理的电池热设计,对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采用的电池冷却方式主要包括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空气冷却就是让空气流过电池箱,以带走或带来热量,保证电池能正常工作。但高倍率放电或高温环境下,空气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当热量密度比较高时,应采用液体为介质的方式,对电池进行热量管理。当采用导热系数高的液体时,电池内部的热量传递也具有很高的效率。从另一方面讲,高导热效率的散热系统,占用的空间也会相对较小,这迎合了汽车空间紧凑性的要求。而在目前常见的液体冷却系统中,电芯直接浸润在冷却液里,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冷却液有可能会腐蚀电芯壳体,并引起电芯内部短路;另一方面,当电芯在使用过程中膨胀时,挤压冷却液体,也容易引起冷却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结构,该电池箱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对热量进行管理,保证电池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以及与外壳上下端面相配合的上盖与下盖,所述的外壳、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密封的电池箱,所述的外壳内设有电芯及通液管,所述的下盖上设有用于定位电芯的圆形凹槽。
所述的外壳呈正六棱柱形,所述的上盖与下盖分别为正六边形。
所述的圆形凹槽包括设置在下盖正中心处的第一凹槽以及环绕第一凹槽设置的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与第二凹槽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通液管分布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
所述的第二凹槽设置六个,六个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外圆分别与第一凹槽的外圆相外切,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的外圆彼此外切。
所述的通液管设置六根,六根通液管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形成的空隙内。
所述的上盖与下盖上分别设有轴线相吻合的通孔,所述通液管的两端分别嵌入通孔内且通液管的两端分别与通孔内的螺纹接头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电池内部温度较高时,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电池中心区域热量的释放,避免中心温度过高,当温度较低时,也能确保电池正常启动;2)本实用新型中的通液管紧贴电芯内壁,导热效率高,占用空间最小,突破汽车等载体对动力电池占用空间的限制;3)该电池箱是模块化设计,当电池需要维修时,拆装方便;4)冷却液或加热液在通液管内流动时,不跟电芯直接接触,这种设计能避免外界液体进入电芯;5)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简单、效率高,运行稳定,能基本保证电池内部各电芯温度一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电池箱结构,包括外壳1以及与外壳1上下端面相配合的上盖2与下盖3,外壳1、上盖2与下盖3之间形成密封的电池箱,外壳1内设有电芯及通液管4,下盖3上设有用于定位电芯的圆形凹槽5。圆形凹槽5的直径与圆柱电芯的直径相吻合,且圆形凹槽5可以让电芯紧密排列,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满足载体对空间的要求。在通液管4中注入冷却液或加热液时,动力电池能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外壳1呈正六棱柱形,上盖2与下盖3分别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圆形凹槽5包括设置在下盖3正中心处的第一凹槽51以及环绕第一凹槽51设置的多个第二凹槽52,第一凹槽51的直径与第二凹槽52的直径相等,通液管4分布在第一凹槽51与第二凹槽52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凹槽52设置六个,六个第二凹槽52的外圆分别与第一凹槽51的外圆相外切,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52的外圆彼此外切。也就是下盖3的正中心处设有一个第一凹槽51,第一凹槽51的四周还紧密排列有六个第二凹槽52,这六个第二凹槽52分别与第一凹槽51的外圆相切,同时两两相邻的第二凹槽52之间也存在外切的关系。
进一步的,通液管4设置六根,六根通液管4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凹槽52与第一凹槽51形成的空隙内。
进一步的,上盖2与下盖3上分别设有轴线相吻合的通孔6,通液管4的两端分别嵌入通孔6内且通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通孔6内的螺纹接头7相连。也就是下盖3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52与第一凹槽51之间由于彼此相外切会形成一个中间位置的空隙,通孔6就设置在这个空隙的中间处,上盖2上在同样的位置也设有通孔6,也就是上盖2与下盖3上的通孔6是同芯结构。通孔6用来固定螺纹接头7,通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螺纹接头7相连。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外接管道通过螺纹接头与电池内部的通液管连接,这些通液管紧贴电芯侧壁,在高温环境下,通入导热系数较高的液体介质时,能确保高温电池内部热量及时排出;在低温环境下,通入加热液体,确保电池温度上升到合适范围,以利于电池正常启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当电池内部温度较高时,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电池中心区域热量的释放,避免中心温度过高,当温度较低时,也能确保电池正常启动;2)本实用新型中的通液管紧贴电芯内壁,导热效率高,占用空间最小,突破汽车等载体对动力电池占用空间的限制;3)该电池箱是模块化设计,当电池需要维修时,拆装方便;4)冷却液或加热液在通液管内流动时,不跟电芯直接接触,这种设计能避免外界液体进入电芯;5)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简单、效率高,运行稳定,能基本保证电池内部各电芯温度一致、均匀。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以及与外壳(1)上下端面相配合的上盖(2)与下盖(3),所述的外壳(1)、上盖(2)与下盖(3)之间形成密封的电池箱,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电芯及通液管(4),所述的下盖(3)上设有用于定位电芯的圆形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呈正六棱柱形,所述的上盖(2)与下盖(3)分别为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槽(5)包括设置在下盖(3)正中心处的第一凹槽(51)以及环绕第一凹槽(51)设置的多个第二凹槽(52),所述第一凹槽(51)的直径与第二凹槽(52)的直径相等,所述的通液管(4)分布在第一凹槽(51)与第二凹槽(5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凹槽(52)设置六个,六个所述的第二凹槽(52)的外圆分别与第一凹槽(51)的外圆相外切,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凹槽(52)的外圆彼此外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液管(4)设置六根,六根通液管(4)分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二凹槽(52)与第一凹槽(51)形成的空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与下盖(3)上分别设有轴线相吻合的通孔(6),所述通液管(4)的两端分别嵌入通孔(6)内且通液管(4)的两端分别与通孔(6)内的螺纹接头(7)相连。
CN201621375717.5U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电池箱结构 Active CN206312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5717.5U CN206312981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电池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5717.5U CN206312981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电池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2981U true CN206312981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5717.5U Active CN206312981U (zh) 2016-12-14 2016-12-14 一种电池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29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027A (zh) * 2018-11-27 2020-06-02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电芯安装座
DE102019203302A1 (de) * 2019-03-12 2020-09-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eckelteil sowie Gehäuse mit einem derartigen Deckeltei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027A (zh) * 2018-11-27 2020-06-02 郑州深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电芯安装座
DE102019203302A1 (de) * 2019-03-12 2020-09-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eckelteil sowie Gehäuse mit einem derartigen Deckelteil
DE102019203302B4 (de) 2019-03-12 2023-06-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Deckelteil sowie Gehäuse mit einem derartigen Deckeltei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8989U (zh) 一种包含多介质冷却源的电池系统
CN103401044B (zh) 一种基于平板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1728493A (zh) 电池壳体及具有该电池壳体的电池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110112958B (zh) 相变耦合仿生翅片型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发电系统
CN206180052U (zh) 一种基于定形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CN204424404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电池模组以及水冷电池箱
CN207368172U (zh) 一种应用相变材料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07818836U (zh) 电池模组、导热件以及电池包
CN101436838A (zh) 一种利用车辆排气管进行温差发电的装置
CN107403892A (zh) 导热组件、配置该导热组件的大容量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2839778U (zh) 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电池温控箱
CN206312981U (zh) 一种电池箱结构
CN111430754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余热回收装置
CN211480101U (zh) 一种基于微热管阵列的可移动储电箱
CN104538699A (zh) 电动汽车水冷电池模组以及水冷电池箱
CN201503876U (zh) 电池壳体及具有该电池壳体的电池
CN103367835A (zh) 一种基于环路热管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3340506U (zh) 电力电子集成模块用液冷散热器
CN207233914U (zh) 电动车动力电池箱换热结构
CN207097922U (zh) 散热电池箱体
CN207165641U (zh) 导热组件和配置该导热组件的大容量电池
CN110544753A (zh) 一种新型带管路式铜镍复合片的液冷模组
CN203980407U (zh) 谷能固体蓄热供暖装置
CN207542360U (zh) 一种浸没式自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