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7087U - 双人童车 - Google Patents

双人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7087U
CN206307087U CN201621058093.4U CN201621058093U CN206307087U CN 206307087 U CN206307087 U CN 206307087U CN 201621058093 U CN201621058093 U CN 201621058093U CN 206307087 U CN206307087 U CN 206307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ren
seat
connector
installation position
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80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克尔.如佛.山姆
理查德.李.肖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bbit Rudi limited direct lnjection
Original Assignee
Rudi Co Ltd Lnjection Rab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di Co Ltd Lnjection Rabbit filed Critical Rudi Co Ltd Lnjection Rabbit
Priority to CN2016210580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7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7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70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双人童车,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铰接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设有上童椅安装位,所述后车架上在设有下童椅安装位,所述双人童车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所述上童椅安装位和/或下童椅安装位上的童椅,可同时在上童椅安装位和下童椅安装位安装所述的童椅实现在一辆童车上承载双人。且前车架与后车架下方均设有滚轮,所述童椅以随时从童椅安装位上拆卸,配合本车架,可单独在前车架上安装童椅使其变为单人童车使用,也可将童椅换成童床,使本产品使用更为灵活多变。

Description

双人童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了双人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架上大多只能安装一个童椅位,现有也有一些童车设置双人位置,但由于其双人位置均设置在前车架上,导致车架架要预留两个位置的空间,以致车架的结构整体遍大,不方童车的便存放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双人童车的车架结构偏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双人童车。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人童车,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铰接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设有上童椅安装位,所述后车架上在设有下童椅安装位,所述双人童车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所述上童椅安装位和/或下童椅安装位上的童椅,可同时在上童椅安装位和下童椅安装位安装所述的童椅实现在一辆童车上承载双人。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位于所述上童椅安装位的下后方。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后车架包括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左后支架、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右后支架、和铰接在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下端的后横 杆,所述下童椅安装位设于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的下端,且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所述童椅的两侧设有安插在安装口上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拆卸装置。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控制把手,且控制把手上设有弹性复位件;
所述童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两侧设有扶手板,扶手板上设有中空腔,所述扶手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控制把手一端铰接在扶手板内并延伸至连接部内,且扶手板上设有限位卡柱,控制把手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柱配合的长槽,所述控制把手的一侧从扶手板内伸出到扶手板的中空腔上;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缺口,所述控制把手的另一端设有卡勾块,所述卡勾块从连接部上的缺口伸出;
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卡口,所述童椅安装至下童椅安装位上后,所述卡勾块伸入至卡口内与其配合,限制童椅从下童椅安装位拆出;
通过上压中空腔上的控制把手,使控制把手在限位卡柱与长槽配合下往上移动,其一端的卡勾件上移并脱离下童椅安装位上的卡口,童椅即可相对下童椅安装位移动实现拆卸。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上设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靠背架与所述座架之间的角度。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靠背架与座架连接处设有与靠背架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与座架相连的第二连接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靠背架上端的调节按钮、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受所述调节按钮控制的活动块;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内的周向设有若干卡位,所述活动块上设有能插入至卡位上的卡接部,所述活动块的卡接部卡于卡位内,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靠背架相对座架固定;
所述靠背架内设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接,通过控制调节按钮,拉动第一连接线使活动块移动,使卡接部脱离卡位,第一连接件即可带动靠背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实现角度调节。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前车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所述后车架也铰接在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的铰接处,所述上前支架上端还铰接有扶手架,所述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铰接处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前车架折叠收合的折叠收合装置。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折叠收合装置包括与下前支架连接的第三连接件、与所述上前支架连接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设于第三连接件之间,且第三连接件内还设有可相对第三连接件转动并与下前支杆连接的第五连接件;
所述上前支架内设有伸入到第四连接件内的活动卡条,所述第五连接件上设有缺口,所述活动卡条伸入至第五连接件的缺口上以限制第五连接件相对第三连接件转动。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扶手架上设有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活动卡条在上前支架内移动,所述上前支架内设有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解锁按钮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条连接;通过上压解锁按钮,可拉动第二控制线带动活动卡条沿上前支架上移,使活动卡条脱离第五连接件的缺口,第三连接件与第五连接件即可相对第 四连接件转动,下前支架即可往后车架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第三连接件内设有扭簧复位件,所述扭簧复位件一端卡接在第四连接件上,另一端卡接在第三连接件上。
如上所述的双人童车,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的上端设有连接的在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之间的第二横杆,所述上童椅安装位一端铰接在第二横杆上,所述左后支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左后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上,所述下前支架上设有转动支杆,所述转动支杆一端设有扭簧且铰接在下前支架上,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上;当所述下前支杆向后车架方向转动折叠收合时,通过转动支杆和连接杆作用带动后车架一同向上前支架方向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童车车架上设有两个童椅安装位,一个设置在前车架上,另一个设置在后车架上,下童椅安装位设置在上童椅安装位的下后方,使本车架实现在原先安装一个童椅结构的车架上能够同时安装两个童椅,供两个儿童使用,方便照看两个儿童的情况。
2、本申请的童椅上还设有靠背的角度调节装置,可调节靠背与座椅之间的角度,使一台童车安装两个童椅时互不干扰。
3、本申请的童椅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童椅安装位上,能够在不需两个位置时随时将童椅拆卸下来,使本产品更为灵活,另外上童椅安装位上也可更换位童床安装,使用者可根据所需自由切换童床与童椅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双人童车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双人童车的下童椅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双人童车的上童椅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童椅结构爆炸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童椅结构爆炸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车架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车架结构爆炸图一;
图8为本申请车架结构爆炸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安装童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双人童车,包括前车架1、与前车架铰接的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1上设有上童椅安装位3,所述后车架2上在设有下童椅安装位4,所述双人童车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所述上童椅安装位和/或下童椅安装位上的童椅5,可同时在上童椅安装位和下童椅安装位安装所述的童椅实现在一辆童车上承载双人。且前车架与后车架下方均设有滚轮6,所述童椅以随时从童椅安装位上拆卸,配合本车架,可单独在前车架上安装童椅使其变为单人童 车使用,也可将童椅换成童床10,使本产品使用更为灵活多变。
进一步地,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位于所述上童椅安装位的下后方。
再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2包括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左后支架201、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右后支架202、和铰接在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下端的后横杆203,所述下童椅安装位4设于所述左后支架201与右后支架202的下端,且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401,所述童椅的两侧设有安插在安装口上的连接部501,且所述连接部501上设有拆卸装置。另外,下童椅安装位也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连接在下车架上,在不需使用时,可将安装在下童椅安装位上的童椅拆卸的同时,可将下童椅安装位一同拆卸下来。
又进一步地,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控制把手502,且控制把手上设有弹性复位件503;所述童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两侧设有扶手板505,扶手板上设有中空腔506,所述扶手板与所述连接部501连接,所述控制把手5021一端铰接在扶手板内并延伸至连接部内,且扶手板上设有限位卡柱507,控制把手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柱配合的长槽5023,所述控制把手的一侧从扶手板内伸出到扶手板的中空腔上;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缺口5011,所述控制把手的另一端设有卡勾块5022,所述卡勾块5022从连接部501上的缺口5011伸出;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卡口402,所述童椅安装至下童椅安装位上后,所述卡勾块伸入至卡口内与其配合,限制童椅从下童椅安装位拆出;通过上压中空腔上的控制把手,使控制把手在限位卡柱与长槽配合下往上移动,其一端的卡勾件上移并脱离下童椅安装位上的卡口,童椅即可相对下童椅安装位移动实现拆卸。
再进一步地,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上设有靠背架7,所述靠背架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靠背架与所述座架之间 的角度。可调节靠背与座椅之间的角度,调整儿童的坐姿,方便使用,也方便一台童车安装两个童椅时互不干扰。
具体地,所述靠背架7与座架连接处设有与靠背架相连的第一连接件701、与座架相连的第二连接件70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靠背架7上端的调节按钮703、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受所述调节按钮控制的活动块704;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内的周向设有若干卡位705,所述活动块上设有能插入至卡位上的卡接部7041,所述活动块704的卡接部卡于卡位内,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靠背架相对座架固定;所述靠背架内设有第一连接线706,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接,通过控制调节按钮,拉动第一连接线使活动块移动,使卡接部脱离卡位,第一连接件即可带动靠背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实现角度调节。且活动块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在调节按钮控制活动块移动后,只需松开调节按钮,活动块在弹性复位件作用下自动复位,并再次插入至对应的卡位上,是靠背架固定不能转动以完成角度调节。
再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1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前支架101与下前支架102,所述后车架2也铰接在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的铰接处,所述上前支架101上端还铰接有扶手架103,所述上前支架101与下前支架102铰接处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前车架折叠收合的折叠收合装置。通过将车架折叠收合,方便童车的运输和存放,而且极大的节约了空间。
具体地,所述折叠收合装置包括与下前支架102连接的第三连接件803、与所述上前支架101连接的第四连接件804,所述第四连接件804设于第三连接件之间803,且第三连接件803内还设有可相对第三连接件转动并与下前支杆连接的第五连接件805;所述上前支架101内设有伸入到第四连接件804内 的活动卡条801,所述第五连接件上设有缺口8051,所述活动卡条801伸入至第五连接件的缺口8051上以限制第五连接件805相对第三连接件803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803为两个相互组合的外壳,其一端与下前支架102连接,且其内部为空腔,所述第四连接件804设于空腔内,并由一端从空腔伸出与上前支架101连接,且第三连接件803周向上开设有转动时供所述第四连接件让位的空间,使第三连接件803能够相对第四连接804件转动。所述第四连接件还包括相对组合的连接套,和设于连接套内的两块连接片8041,所述两块连接片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第五连接件设于该间隙间,且通过一销轴与两块连接片铰接,使第五连接件能绕销轴相对第四连接件转动。所述上前支架内位于活动卡条的上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活动卡条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卡条上设有长条孔8011,配合上前支架上的卡销,使活动卡条能够沿上前支架移动。
再具体地,所述扶手架103上设有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901,所述解锁按钮901用于控制所述活动卡条804在上前支架101内移动,所述上前支架101内设有第二控制线902,所述第二控制线902的一端与解锁按钮901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条804连接;通过上压解锁按钮,可拉动第二控制线带动活动卡条沿上前支架上移,使活动卡条脱离第五连接件的缺口,第三连接件与第五连接件即可相对第四连接件转动,下前支架即可往后车架方向转动。
再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件803内设有扭簧复位件805,所述扭簧复位件一端卡接在第四连接件804上,另一端卡接在第三连接件803上。在第三连接件相对第四连接件804相对转动后,扭簧复位件805跟随一同转动,并保持一个相反的扭向力,当需要复位时有助于支架自动展开恢复,使车架复位更加轻 松。
更具体地,所述左后支架201与右后支架202的上端设有连接的在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之间的第二横杆205,所述上童椅安装位一端铰接在第二横杆205上,所述左后支架201上设有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一端铰接在左后支架201上,另一端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3上,所述下前支架102上设有转动支杆207,所述转动支杆207一端设有扭簧208且铰接在下前支架102上,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3上;当所述下前支杆102向后车架方向转动折叠收合时,通过转动支杆和连接杆作用带动后车架一同向上前支架方向转动。
本申请工作原理:
童椅可拆卸安装:利用童椅两侧的安装部插接在童车车架上的童椅安装位上,童椅两侧的拆卸装置卡勾块伸入至安装位上的卡口内与其配合,限制童椅从童椅安装位拆出,即完成将童椅安装在童车架上,上童椅安装位于下童椅安装位均可这样安装,通过上压中空腔上的控制把手,使控制把手在限位卡柱与长槽配合下往上移动,其一端的卡勾件上移并脱离下童椅安装位上的卡口,童椅即可相对下童椅安装位移动实现拆卸。且童椅的靠背上还设有角度调节装置,通过控制调节按钮,拉动第一连接线使活动块移动,使卡接部脱离卡位,第一连接件即可带动靠背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实现角度调节。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双人童车,包括前车架、与前车架铰接的后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上设有上童椅安装位,所述后车架上在设有下童椅安装位,所述双人童车还包括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所述上童椅安装位和/或下童椅安装位上的童椅,可同时在上童椅安装位和下童椅安装位安装所述的童椅实现在一辆童车上承载双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位于所述上童椅安装位的下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包括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左后支架、与所述前车架铰接的右后支架、和铰接在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下端的后横杆,所述下童椅安装位设于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的下端,且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安装口,所述童椅的两侧设有安插在安装口上的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拆卸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控制把手,且控制把手上设有弹性复位件;
所述童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两侧设有扶手板,扶手板上设有中空腔,所述扶手板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控制把手一端铰接在扶手板内并延伸至连接部内,且扶手板上设有限位卡柱,控制把手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柱配合的长槽,所述控制把手的一侧从扶手板内伸出到扶手板的中空腔上;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缺口,所述控制把手的另一端设有卡勾块,所述卡勾块从连接部上的缺口伸出;
所述下童椅安装位上设有卡口,所述童椅安装至下童椅安装位上后,所述卡勾块伸入至卡口内与其配合,限制童椅从下童椅安装位拆出;
通过上压中空腔上的控制把手,使控制把手在限位卡柱与长槽配合下往上 移动,其一端的卡勾件上移并脱离下童椅安装位上的卡口,童椅即可相对下童椅安装位移动实现拆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座架,所述座架上设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调节所述靠背架与所述座架之间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架与座架连接处设有与靠背架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与座架相连的第二连接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于靠背架上端的调节按钮、设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受所述调节按钮控制的活动块;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内的周向设有若干卡位,所述活动块上设有能插入至卡位上的卡接部,所述活动块的卡接部卡于卡位内,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使靠背架相对座架固定;
所述靠背架内设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相连接,通过控制调节按钮,拉动第一连接线使活动块移动,使卡接部脱离卡位,第一连接件即可带动靠背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从而实现角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所述后车架也铰接在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的铰接处,所述上前支架上端还铰接有扶手架,所述上前支架与下前支架铰接处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前车架折叠收合的折叠收合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收合装置包括与下前支架连接的第三连接件、与所述上前支架连接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设于第三连接件之间,且第三连接件内还设有可相对第三连接件转动 并与下前支杆连接的第五连接件;
所述上前支架内设有伸入到第四连接件内的活动卡条,所述第五连接件上设有缺口,所述活动卡条伸入至第五连接件的缺口上以限制第五连接件相对第三连接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上设有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活动卡条在上前支架内移动,所述上前支架内设有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解锁按钮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卡条连接;通过上压解锁按钮,可拉动第二控制线带动活动卡条沿上前支架上移,使活动卡条脱离第五连接件的缺口,第三连接件与第五连接件即可相对第四连接件转动,下前支架即可往后车架方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人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内设有扭簧复位件,所述扭簧复位件一端卡接在第四连接件上,另一端卡接在第三连接件上,所述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的上端设有连接的在左后支架与右后支架之间的第二横杆,所述上童椅安装位一端铰接在第二横杆上,所述左后支架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左后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上,所述下前支架上设有转动支杆,所述转动支杆一端设有扭簧且铰接在下前支架上,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在上童椅安装位上;当所述下前支杆向后车架方向转动折叠收合时,通过转动支杆和连接杆作用带动后车架一同向上前支架方向转动。
CN201621058093.4U 2016-09-14 2016-09-14 双人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7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093.4U CN20630708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人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8093.4U CN20630708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人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7087U true CN206307087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80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7087U (zh) 2016-09-14 2016-09-14 双人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7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409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具可拆式脚踏车儿童座椅的童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409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广东乐美达集团有限公司 具可拆式脚踏车儿童座椅的童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8508A (zh) 平衡车
JP3196997U (ja) ベビーカーの方向転換機構
WO2014032394A1 (zh) 一种改进型高尔夫球车
CN206307087U (zh) 双人童车
CN204452541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的车架结构
CN104354810A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02128179U (zh) 婴儿床及其支撑架
CN203168551U (zh) 折叠式躺椅
CN201769853U (zh) 靠背可调的儿童推车
CN209776524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CN206719294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103407480A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3344992U (zh) 一种具有两层坐卧架的婴儿推车
CN205916169U (zh) 一种婴儿推车车架
CN209112242U (zh) 一种婴儿推车
CN203472939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103183048B (zh) 折叠式婴儿车架体
CN205131320U (zh) 一种扶手可联动折叠的童车
CN206307089U (zh) 可便捷折叠的童车
CN202243612U (zh) 一种扶手架可收折的婴儿车
CN205273585U (zh) 推车上可换向的遮阳蓬及儿童推车
CN20475025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婴儿推车结构
CN202071869U (zh) 一种手推车遮阳篷
CN202378932U (zh) 婴儿车储物篮托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婴儿车
CN201300876Y (zh) 婴童伞车的靠背调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 1000 North Ring Road, London, England

Patentee after: Rabbit Rudi limited direct lnjection

Address before: 1000 North Ring Road, 3, London

Patentee before: Rudi Co. Ltd. lnjection rabbi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Richard Lee Sean

Inventor before: Meckel. Like Buddha. Sam

Inventor before: Richard Lee. Sea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