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4096U -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4096U
CN206304096U CN201621066043.0U CN201621066043U CN206304096U CN 206304096 U CN206304096 U CN 206304096U CN 201621066043 U CN201621066043 U CN 201621066043U CN 206304096 U CN206304096 U CN 206304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plate
finger stop
thumb
connecting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6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陈楠
齐方宇
黄长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066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4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4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40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架旁侧设置的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四指康复机构包括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与第一连杆单元连接,远指挡板与近指挡板板端铰接,动力机构驱使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呈现相对转动动作;大拇指康复机构包括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与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板端铰接,四指康复机构的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相对转动,连动大拇指康复机构的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相对转动,模仿手掌关节的收展动作,达到对患者手指功能康复的目的。

Description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第三大致死疾病,而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脑卒中已成第二位致死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后遗症,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指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对于中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目前认为脑卒中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经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目前行业内所使用的手部康复器材主要是利用表面肌电信号触发与动态智能控制完成互动式生物反馈训练以实现患者四指、拇指、手腕三部分单独地运动,然而机构复杂,价格昂贵,缺乏微调机构,不能满足患者在康复各个阶段的锻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能带动患者手指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并可调节手指近节指骨和中、远节指骨运动幅度,适配各种手型的患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用于托撑待康复患者手掌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旁侧设置有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整体呈手掌状结构布置;
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包括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与第一连杆单元连接,待康复患者的四指分别放置在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上,远指挡板与近指挡板板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使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所述大拇指康复机构包括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与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远指挡板与大拇指近指挡板板端铰接,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放置在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上,所述第二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一下技术特征:
所述远指挡板与近指挡板铰接,所述近指挡板与支架铰接,所述大拇指远指挡板与大拇指近指挡板铰接,所述大拇指近指挡板与支架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远指挡板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中段铰接,第二连杆一端与近指挡板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驱动滑套铰接,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连杆单元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大拇指远指挡板铰接,所述第四连杆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通过万向球头座连接,第二杆与大拇指近指挡板铰接,第一杆与驱动滑套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二杆杆身连接且构成沿第二杆长度方向的移动副,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近指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近指挡板与第一连接板构成沿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支架铰接,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第一锁紧螺栓的杆端与近指挡板的下板面抵靠或分离。
所述大拇指近指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大拇指近指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三锁紧螺栓,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调节舌板铰接,调节舌板位于调节槽板的槽口内,调节槽板的一侧槽壁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通孔,调节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第二锁紧螺栓的杆端与调节舌板抵靠或分离。
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第二杆段,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第二杆段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一、第二连杆段,第一连杆段与第二连杆段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第二连杆段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的调节孔,第二连杆的杆身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延伸杆,延伸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段,第一连接杆段与第二连接杆段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通孔,第一连接杆段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通孔;
所述支架呈板状结构,支架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撑滑杆,所述驱动滑套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杆上。
所述支架整体呈套筒状结构,支架的套筒状外壁上设置有供第一、第二连杆单元穿过的开口,所述驱动滑套上设置有支耳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柄铰接,曲柄与手柄杆或者电机转轴连接,手柄杆或者电机驱动曲柄转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待康复患者的手掌放置在支架上,待康复患者的四指分别放置在四指康复机构的槽板状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上,大拇指放置在大拇指康复机构的槽板状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上,上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一、第二连杆单元动作,从而连动四指康复机构的远指挡板及近指挡板相对转动,连动大拇指康复机构的大拇指远指挡板及大拇指近指挡板相对转动,进而模仿手指关节的收展动作,进而达到对患者手指功能康复的目的,通过调节四指康复机构中远指挡板、近指挡板的长度及大拇指康复机构中大拇指远指挡板、大拇指近指挡板的长度,可适应不同手型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移除支撑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四指康复机构的两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大拇指康复机构的两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用于托撑待康复患者手掌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旁侧设置有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整体呈手掌状结构布置;
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包括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与第一连杆单元连接,待康复患者的四指分别放置在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上,远指挡板21与近指挡板22板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使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所述大拇指康复机构包括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与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远指挡板31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板端铰接,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放置在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上,所述第二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待康复患者的手掌放置在支架10上,待康复患者的四指分别放置在四指康复机构的槽板状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上,大拇指放置在大拇指康复机构的槽板状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上,上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一、第二连杆单元动作,从而连动四指康复机构的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相对转动,连动大拇指康复机构的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相对转动,进而模仿手指关节的收展动作,进而达到对患者手指功能康复的目的,通过调节四指康复机构中近指挡板及大拇指康复机构中大拇指近指挡板的长度,可适应不同手型的患者使用。
上述远指挡板21、近指挡板22以及大拇指远指挡板31、大拇指近指挡板32优选槽板状结构,方便固定待康复患者的四指或者大拇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远指挡板21与近指挡板22铰接,所述近指挡板22与支架10铰接,所述大拇指远指挡板31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铰接,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与支架10铰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与远指挡板21铰接,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中段铰接,第二连杆24一端与近指挡板22铰接,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与驱动滑套40铰接,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着其管心方向滑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动作,进而连动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呈现弯折及伸展动作,达到对患者四指的康复训练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地优选方案,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连杆单元包括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所述第三连杆33的一端与大拇指远指挡板3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4包括第一杆341及第二杆342,所述第一杆341与第二杆342之间通过万向球头座343连接,第二杆342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铰接,第一杆341与驱动滑套40铰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4的第二杆342杆身连接且构成沿第二杆342长度方向的移动副,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人手指的大拇指与四指的弯折面不在一个维度内,实际上四指的弯折面维度相同,为实现大拇指康复机构运动的连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着其管心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利用万向球头座343可实现第一杆341与第二杆342在空间内多方位的转动,进而实现大拇指康复机构在空间内多方位的弯折。
上述的四指康复机构中,为适应人手四指的不同长度,所述近指挡板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5,近指挡板22与第一连接板25构成沿第一连接板25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第一连接板25的另一端与支架10铰接,第一连接板25的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251,第一锁紧螺栓251的杆端与近指挡板22的下板面抵靠或分离。
同理,所述大拇指近指挡板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5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之间设置有第三锁紧螺栓351,第二连接板35的一端与调节舌板354铰接,调节舌板354位于调节槽板352的槽口内,调节槽板352的一侧槽壁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通孔353,调节通孔353内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355,第二锁紧螺栓355的杆端与调节舌板354抵靠或分离。
为实现对四指康复机构中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摆动幅度的微调,所述第一连杆23包括第一、第二杆段231、232,第一杆段231与第二杆段23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311,第二杆段232与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2311;所述第二连杆24包括第一、第二连杆段241、242,第一连杆段241与第二连杆段24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411,第二连杆段24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的调节孔2411,第二连杆24的杆身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延伸杆243,延伸杆24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3铰接。
为实现对大拇指康复机构中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摆动幅度的微调,所述第三连杆33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段331、332,第一连接杆段331与第一连接杆段33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通孔3311,第二连接杆段332与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通孔3311;
为实现对驱动滑套40的滑动导向,所述支架10呈板状结构,支架10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撑滑杆11,所述驱动滑套40滑动该设置在支撑滑杆11上。
所述支架10呈套筒状结构,支架10的套筒状外壁上设置有供第一、第二连杆单元穿过的开口51,所述驱动滑套40上设置有支耳与连杆41的一端铰接,连杆41的另一端与曲柄42铰接,曲柄42与手柄杆43或者电机转轴连接,手柄杆43或者电机驱动曲柄42转动。为实施对康复患者手臂的支撑,所述套筒状支架10的旁侧设置有支撑臂52用于支撑康复患者的肘部或小臂。
当采用电动方式驱动时,通过在动力部分配置电机、电池及控制箱,可以实现半自动控制患者运动障碍手指进行往复抓取和伸展运动,调节电机转速还可控制患者患指进行往复运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康复器可以适配不同手指长度,运动幅度可调。可以通过调节手柄杆43转动速度或者电机的转速以实现对患指运动速度的控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在室内即可进行康复锻炼,有利于及早恢复手指部位运动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托撑待康复患者手掌的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旁侧设置有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及大拇指康复机构整体呈手掌状结构布置;
所述四指康复机构包括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与第一连杆单元连接,待康复患者的四指分别放置在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上,远指挡板(21)与近指挡板(22)板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使远指挡板(21)及近指挡板(22)呈现相对转动动作;
所述大拇指康复机构包括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与第二连杆单元连接,大拇指远指挡板(31)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板端铰接,待康复患者的大拇指放置在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上,所述第二连杆单元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驱动大拇指远指挡板(31)及大拇指近指挡板(32)相对转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指挡板(21)与近指挡板(22)铰接,所述近指挡板(22)与支架(10)铰接;所述大拇指远指挡板(31)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铰接,大拇指近指挡板(32)与支架(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23)及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与远指挡板(21)铰接,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4)的中段铰接,第二连杆(24)一端与近指挡板(22)铰接,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与驱动滑套(40)铰接,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单元包括第三连杆(33)和第四连杆(34),所述第三连杆(33)的一端与大拇指远指挡板(3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34)包括第一杆(341)及第二杆(342),所述第一杆(341)与第二杆(342)之间通过万向球头座(343)连接,第二杆(342)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铰接,第一杆(341)与驱动滑套(40)铰接,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34)的第二杆(342)杆身连接且构成沿第二杆(342)长度方向的移动副,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滑套(40)沿其管心方向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指挡板(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5),近指挡板(22)与第一连接板(25)构成沿第一连接板(25)长度方向的滑动导向配合,第一连接板(25)的另一端与支架(10)铰接,第一连接板(25)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栓(251),第一锁紧螺栓(251)的杆端与近指挡板(22)的下板面抵靠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拇指近指挡板(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5)与大拇指近指挡板(32)之间设置有第三锁紧螺栓(351),第二连接板(35)的一端与调节舌板(354)铰接,调节舌板(354)位于调节槽板(352)的槽口内,调节槽板(352)的一侧槽壁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调节通孔(353),调节通孔(353)内设置有第二锁紧螺栓(355),第二锁紧螺栓(355)的杆端与调节舌板(354)抵靠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3)包括第一、第二杆段(231、232),第一杆段(231)与第二杆段(23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311),第二杆段(23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2311);所述第二连杆(24)包括第一、第二连杆段(241、242),第一连杆段(241)与第二连杆段(24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孔(2411),第二连杆段(24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调节孔(2411),第二连杆(24)的杆身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延伸杆(243),延伸杆(24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3)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33)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段(331、332),第一连接杆段(331)与第二连接杆段(332)连接位置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调节通孔(3311),第一连接杆段(33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穿过的调节通孔(33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呈板状结构,支架(10)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撑滑杆(11),所述驱动滑套(40)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杆(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呈套筒状结构,支架(10)套筒状外壁设置有供第一、第二连杆单元穿过的开口(51),所述驱动滑套(40)上设置有支耳与连杆(41)的一端铰接,连杆(41)的另一端与曲柄(42)铰接,曲柄(42)与手柄杆(43)或者电机转轴连接,手柄杆(43)或者电机驱动曲柄(42)转动。
CN201621066043.0U 2016-09-20 2016-09-20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04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043.0U CN206304096U (zh) 2016-09-20 2016-09-20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043.0U CN206304096U (zh) 2016-09-20 2016-09-20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4096U true CN206304096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604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04096U (zh) 2016-09-20 2016-09-20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4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424A (zh) * 2016-09-20 2016-12-14 合肥工业大学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4424A (zh) * 2016-09-20 2016-12-14 合肥工业大学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4424B (zh)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4606035B (zh) 三自由度混联式中医推拿按摩机器人
CN102274107B (zh) 固定式外骨骼康复训练机械手
CN202537871U (zh) 一种手部及腕部外骨骼康复训练装置
CN204468616U (zh) 三自由度混联式中医推拿按摩机器人
Aune 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fatigue on motor control at different skill levels
CN107260490A (zh) 一种外骨骼式康复机械手
CN108785033A (zh) 一种按摩机械手、机械按摩组件以及人体定位方法
CN104666049B (zh) 一种便携式上肢康复机器人
CN206304098U (zh) 一种杆长可调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202168922U (zh) 一种固定式外骨骼康复训练机械手
Wei et al. A novel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system with hand exoskeleton mechanism
CN206304096U (zh) 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6264981B (zh) 可调杆长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106214423B (zh) 一种手指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106361538B (zh) 基于空间机构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206063381U (zh) 一种外骨骼欠驱动全指训练康复装置
CN107174485A (zh) 一种外骨骼式康复机械手指
CN206304097U (zh) 可调杆长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208339729U (zh) 一种外骨骼式康复机械手
CN208301849U (zh) 一种外骨骼式康复机械手指
CN106344343B (zh) 一种杆长可调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206154333U (zh) 仿人手机械手爪
CN206315257U (zh) 基于空间机构的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CN205659122U (zh) 一种卡式人体穴位定位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