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3051U -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3051U
CN206303051U CN201621348519.XU CN201621348519U CN206303051U CN 206303051 U CN206303051 U CN 206303051U CN 201621348519 U CN201621348519 U CN 201621348519U CN 206303051 U CN206303051 U CN 206303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plate
emerald ash
stake
cylindricality
ash bo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485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进
朱绍文
王合
周在豹
吴有刚
李忠良
林永
陆克安
王长民
王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RESTRY STATION
Beijing Green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RESTRY STATION
Beijing Green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RESTRY STATION, Beijing Green Sour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RESTRY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16213485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3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3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包括顶盖、挡板、柱形圆桩和下漏斗,所述挡板设有两片,两片所述挡板的中部均设有悬挂框,其中一片挡板的上侧设有U型凹槽,另一片挡板的下侧设有U型凹槽,两片挡板通过两组U型凹槽相互卡接,所述挡板的下侧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与下漏斗连接,下漏斗的下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与收集桶连接。通过将顶盖、挡板和下漏斗的颜色设置成黄绿色,能够有效的对白蜡窄吉丁进行引诱,在顶盖、挡板和下漏斗的表面均涂布的粘虫胶,能够将白蜡窄吉丁粘住,从而对白蜡窄吉丁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蜡窄吉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华北地区大面积造林中,使用造林树种绒毛白蜡以及材树种花曲柳等,因该类树种目前被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又名花曲柳窄吉丁、梣小吉丁)危害严重,该害虫属鞘翅目、吉丁总科、吉丁科。是木犀科Oleaceae梣属Fraxinus树木的一种重要的检疫性蛀干害虫,主要分布于亚洲部分国家(中国、同本、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天津、台湾等地。该虫以幼虫在树木的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浅层蛀食为害,因其生活隐蔽性强,防治极为困难,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成功的防治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包括顶盖、挡板、柱形圆桩和下漏斗,所述挡板的上下侧四角位置均设有柱形圆桩,所述顶盖的下侧通过螺丝与挡板上侧的柱形圆桩连接,所述挡板设有两片,两片所述挡板的中部均设有悬挂框,用于悬挂信息素,其中一片挡板的上侧设有U型凹槽,另一片挡板的下侧设有U型凹槽,两片挡板通过两组U型凹槽相互卡接,所述挡板的下侧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与下漏斗连接,下漏斗的下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与收集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为的上部圆柱形,下部为半球形,并且收集桶的侧边设有侧方排水孔,收集桶的底部设有下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侧方排水孔和下排水孔均为圆形通孔,所述侧方排水孔至少设有三个且等距离设置在收集桶的下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顶盖、挡板和下漏斗均为黄绿色,并且反射的光波长范围是560-570nm。
优选的,所述顶盖、挡板和下漏斗的表面均涂布有粘虫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加入顶盖,能够防止雨水将信息素打湿,通过加入挡板,能够使信息素均匀的向四周分散,从而对附近范围内的所有白蜡窄吉丁进行诱捕,通过加入下漏斗,能够对雨水进行引流,并通过收集桶的排水孔排出,防止雨水淤积,通过将顶盖、挡板和下漏斗的颜色设置成黄绿色,能够有效的对白蜡窄吉丁进行引诱,在顶盖、挡板和下漏斗的表面均涂布的粘虫胶,能够将白蜡窄吉丁粘住,从而对白蜡窄吉丁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集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粘虫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挡板、3悬挂框、4U型凹槽、5柱形圆桩、6下漏斗、7收集桶、8侧方排水孔、9下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包括顶盖1、挡板2、柱形圆桩5和下漏斗6,挡板2的上下侧四角位置均设有柱形圆桩5,顶盖1的下侧通过螺丝与挡板2上侧的柱形圆桩5连接,挡板2设有两片,两片挡板2的中部均设有悬挂框3,用于悬挂信息素,其中一片挡板2的上侧设有U型凹槽4,另一片挡板2的下侧设有U型凹槽4,两片挡板2通过两组U型凹槽4相互卡接,挡板2的下侧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5与下漏斗6连接,下漏斗6的下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5与收集桶7连接。
收集桶7为的上部圆柱形,下部为半球形,并且收集桶7的侧边设有侧方排水孔8,收集桶7的底部设有下排水孔9。侧方排水孔8和下排水孔9均为圆形通孔,侧方排水孔8至少设有三个且等距离设置在收集桶7的下部外侧。通过侧方排水孔8和下排水孔9,能够对下漏斗6收集的雨水进行排放,避免雨水在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淤积,影响诱捕害虫的效果。
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的表面均涂布有粘虫胶,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均为黄绿色,并且反射的光波长范围是560-570nm。
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白蜡窄吉丁羽化初期将粘虫板用悬挂铁丝固定在白蜡树干1m-1.3m处,每株树依次挂色板;所使用的粘虫板10为矩形,粘虫板10的上侧通过两个通孔和悬挂铁丝11连接,粘虫板10规格为25cm×40cm,粘虫板10为黄绿色,反射光波长在560-570nm
S2:在白蜡窄吉丁羽化盛期将上述的诱捕器用铁丝固定在树干1m-1.3m处,每相邻的诱捕器间隔100m;
S3:在诱捕器的顶盖和挡板表面涂布无公害的粘虫胶。
实验一
白蜡窄吉丁诱捕器诱杀试验在北京市延庆区东灰岭白蜡人工林内进行,诱捕器按照颜色设2种处理,一种为黄绿色,另一种为紫色,每种处理3次重复,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布置诱捕器,诱捕器高度设置在树干1-1.3m处,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为100m,诱捕器顶盖和十字挡板均涂抹本公司提供的无公害粘虫胶;14天后统计诱捕器上诱杀的白蜡窄吉丁成虫数量;调查结果下表。
从下表的数据可以看出黄绿色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高优于紫色诱捕器,因此,防治白蜡窄吉丁时应选择黄绿色诱捕器。
实验二
白蜡窄吉丁粘虫板诱杀试验在北京市延庆区东灰岭白蜡人工林内进行,粘虫板设2种处理黄绿色、紫色),悬挂方式设3种处理南北方向垂直悬挂、东西方向垂直悬挂、水平悬挂),共设6种处理,每种处理3次重复,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布置粘虫板,粘虫板悬挂在树干离地面1-1.3m处,14天后统计诱捕器上诱杀的白蜡窄吉丁成虫数量。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黄绿色粘虫板水平悬挂和东西垂直悬挂的诱虫效果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诱虫效果,但是粘虫板东西垂直悬挂比水平悬挂操作简单,因此,在白蜡窄吉丁的防治工作中应选择黄绿色粘虫板以东西垂直悬挂于白蜡树干离地面1-1.3m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的颜色设置成黄绿色,能够有效的对白蜡窄吉丁进行引诱,在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的表面均涂布的粘虫胶,能够将白蜡窄吉丁粘住,从而对白蜡窄吉丁进行有效的防治,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包括顶盖(1)、挡板(2)、柱形圆桩(5)和下漏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上下侧四角位置均设有柱形圆桩(5),所述顶盖(1)的下侧通过螺丝与挡板(2)上侧的柱形圆桩(5)连接,所述挡板(2)设有两片,两片所述挡板(2)的中部均设有悬挂框(3),用于悬挂信息素,其中一片挡板(2)的上侧设有U型凹槽(4),另一片挡板(2)的下侧设有U型凹槽(4),两片挡板(2)通过两组U型凹槽(4)相互卡接,所述挡板(2)的下侧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5)与下漏斗(6)连接,下漏斗(6)的下端通过螺丝和柱形圆桩(5)与收集桶(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7)为的上部圆柱形,下部为半球形,并且收集桶(7)的侧边设有侧方排水孔(8),收集桶(7)的底部设有下排水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排水孔(8)和下排水孔(9)均为圆形通孔,所述侧方排水孔(8)至少设有三个且等距离设置在收集桶(7)的下部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均为黄绿色,并且反射的光波长范围是560-57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挡板(2)和下漏斗(6)的表面均涂布有粘虫胶。
CN201621348519.XU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Active CN20630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8519.XU CN20630305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8519.XU CN20630305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3051U true CN206303051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48519.XU Active CN20630305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30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67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67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577B (zh) 一种蓟马害虫的诱杀装置
CN206303051U (zh)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
CN201905170U (zh)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CN105028214B (zh) 一种大丽花脱毒种苗的高效扩繁方法
CN106489867A (zh)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CN104480191A (zh) 快速鉴定苹果枝干对轮纹病菌抗性的方法
CN201451116U (zh) 一种用以捕集木蠹象的昆虫诱捕器
CN107047504A (zh) 一种园林害虫监控方法及大型立式园林害虫监控装置
De Souza et al. Basic procedure for the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Brazilian trees for reforestation purposes
CN105594465A (zh) 一种玉玲珑桂花的嫁接繁殖方法
CN209300043U (zh) 一种应用于蓟马粘虫板上保护天敌的装置
CN105010336B (zh) 一种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引诱剂
CN108093998A (zh) 一种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方法
CN206136981U (zh) 一种用于无公害蔬菜种植的田间灭蛾装置
CN206565115U (zh) 用于熊蜂携带生防菌粉红粘帚霉传播的散布装置
CN216087954U (zh) 一种林业用育苗装置
CN109090063B (zh) 一种应用于蓟马粘虫板上保护害虫天敌的装置及方法
CN109468309A (zh) 一种原生质微创伤外部导入活细胞的方法
CN108076925A (zh) 一种防治番茄烟粉虱的方法
CN217308446U (zh) 一种胡桃楸育苗繁育保护套筒
CN203735279U (zh) 红棕象甲饲养笼
CN201541601U (zh) 天敌繁育器
CN203985606U (zh) 一种适用于蔬菜大棚轮休期的养鸡装置
CN215188528U (zh) 一种利用茶树间作金钱草有效防控茶园害虫发生的装置
CN210726142U (zh) 一种新型的水稻育苗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