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2237U -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2237U
CN206302237U CN201621384554.7U CN201621384554U CN206302237U CN 206302237 U CN206302237 U CN 206302237U CN 201621384554 U CN201621384554 U CN 201621384554U CN 206302237 U CN206302237 U CN 206302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material layer
damping material
shaft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84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辉
王泽威
王黎莎
潘卫
郭猛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long Electric Drive Group Co Ltd
Wolong Electric Nanyang Explosion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Wolong Electric Nanyang Explosion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Wolong Electric Nanyang Explosion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long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84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2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2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2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且轴端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所述轴端端盖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轴端端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设有第一阻尼材料层,且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设于轴端端盖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材料层的设置,增加电机端盖的吸振能力,减小甚至消除电机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工作设备通常配套装配有电机,由于设计和制造等原因,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这种振动会影响电机的稳定性,传统技术通常采用增加材料用量,即加长铁芯长度和增加定子绕组导线的方法来实现减振,虽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无法消除制造误差而带来的振动。
申请号为CN200920305475.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减振结构,包括由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端盖组成的电机,在电机端盖上安装有轴承,电机转子轴支撑在轴承上,在电机端盖的底面与轴承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橡胶垫,在电机端盖的底面与电机转子轴的端面之间设有减振钢球。这种结构虽然能够起到减振效果,但是需要改变电机端盖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仅在瞬间冲击载荷时发挥减振作用,因此依然没有解决电机振动的问题,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通过多处阻尼材料层以及动力减振器的设置,增加电机端盖的吸振能力,减小甚至消除电机振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且轴端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所述轴端端盖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轴端端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设有第一阻尼材料层,且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设于轴端端盖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环绕所述轴孔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设有第二阻尼材料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轴端端盖外侧的法兰端盖,所述法兰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法兰端盖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工作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法兰端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处环绕所述通孔设有第三阻尼材料层,且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设于法兰端盖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第二阻尼材料层和第三阻尼材料层呈环状、涡旋状或射线状。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动力减振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减振器包括支撑柱、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质量块和锁紧螺母,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于轴端端盖的外侧面,所述弹簧套设于支撑柱外,所述质量块固定于弹簧远离轴端端盖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支撑柱上且位于质量块的外侧,锁紧螺母与质量块相顶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内”和“外”的方位说明均以电机端盖实际使用时的方位为准,即电机端盖朝向电机机座为内,背向电机机座为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现有的电机端盖的结构作出改进,在电机端盖与电机机座或工作设备的连接配合面的合适位置加设阻尼材料层,吸收振动,而且阻尼材料层的厚度和分布形状可以灵活调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外加动力减振器,进一步增强了减振效果。
而且,本实用新型首先无需改变电机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状,其次无需改变电机端盖的基本构造,由此电机机座和电机端盖的连接关系保持不变,这种改造简单易行、成本低、实用性强。改变局部组成减小电机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图5、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的左视图;
图8为图5的左视图;
图9为图6的左视图;
图10为图1中E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1、轴端端盖;2、第一固定孔;3、第一环形圈;4、环形凸台;5、第一阻尼材料层;6、轴孔;7、动力减振器;8、第二阻尼材料层;9、法兰端盖;10、第二固定孔;11、第二环形圈;12、第三阻尼材料层;13、通孔;14、支撑柱;15、弹簧;16、质量块;1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说明:附图中的左视图即为实际使用时电机端盖的外侧视图,右视图即为实际使用时电机端盖的内侧视图。
实施例1
如图1、2、3和图10所示,其中图1对应于图2沿A-A线的半剖视图,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1,且轴端端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6,所述轴端端盖1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布八个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第一固定孔2的轴向中心线与轴端端盖1的轴向中心线相平行,且第一固定孔2贯穿轴端端盖1,轴端端盖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状的第一阻尼材料层5,第一阻尼材料层5所在区域构成一以轴孔6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圈3且该第一环形圈3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2的直径,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5设于轴端端盖1的内侧,且第一阻尼材料层5凸出第一环形圈3所在平面,因此第一阻尼材料层5能够吸收轴端端盖1与电机机座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1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形凸台4,所述环形凸台4的内侧设有第二阻尼材料层8,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呈涡旋状,具体地,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由若干沿轴孔6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构成,且弧形槽内填充有凸出该弧形槽的阻尼材料。第二阻尼材料层8的作用在于吸收电机转轴的轴承与环形凸台4之间的配合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1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动力减振器7,所述动力减振器7包括支撑柱14、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5、质量块16和锁紧螺母17,所述支撑柱14垂直固定于轴端端盖1的外侧面,所述弹簧15套设于支撑柱14外,所述质量块16固定于弹簧15远离轴端端盖1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母17螺纹连接于支撑柱14上且位于质量块16的外侧,锁紧螺母17与质量块16相顶接,动力减振器7通过弹簧15的弹性运动消耗电机振动,从而起到减振作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未设置动力减振器7,但实施例2中设置了法兰端盖9和第三阻尼材料层12,具体如图3至9所示,其中,图4对应于图7沿B-B线的剖视图,图5对应于图8沿C-C线的剖视图,图6对应于图9沿D-D线的剖视图,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1,且轴端端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6,所述轴端端盖1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布八个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第一固定孔2的轴向中心线与轴端端盖1的轴向中心线相平行,且第一固定孔2贯穿轴端端盖1,轴端端盖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状的第一阻尼材料层5,第一阻尼材料层5所在区域构成一以轴孔6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圈3且该第一环形圈3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2的直径,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5设于轴端端盖1的内侧,且第一阻尼材料层5凸出第一环形圈3所在平面,因此第一阻尼材料层5能够吸收轴端端盖1与电机机座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1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形凸台4,所述环形凸台4的内侧设有第二阻尼材料层8,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呈涡旋状,具体地,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由若干沿轴孔6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构成,且弧形槽内填充有凸出该弧形槽的阻尼材料。第二阻尼材料层8的作用在于吸收电机转轴的轴承与环形凸台4之间的配合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轴端端盖1外侧的法兰端盖9,所述法兰端盖9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3,法兰端盖9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工作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10,法兰端盖9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孔10的位置处环绕所述通孔13设有第三阻尼材料层12,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可以呈单圈环状(见图7)、多圈环状(见图8)、或射线状(见图9),第三阻尼材料层12所在区域构成一以通孔13为中心的第二环形圈11且该第二环形圈11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二固定孔10的直径。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设于法兰端盖9的外侧,且第三阻尼材料层12凸出第二环形圈11所在平面,因此第三阻尼材料层12能够吸收法兰端盖9与工作设备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呈射线状(见图9)时的设置方式为,环绕通孔13均匀开设若干线形槽,所述线形槽可以与通孔13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或呈一定角度,且线形槽内填充有阻尼材料。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未设置动力减振器7,具体如图11所示,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1,且轴端端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6,所述轴端端盖1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布八个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第一固定孔2的轴向中心线与轴端端盖1的轴向中心线相平行,且第一固定孔2贯穿轴端端盖1,轴端端盖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状的第一阻尼材料层5,第一阻尼材料层5所在区域构成一以轴孔6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圈3且该第一环形圈3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2的直径。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5设于轴端端盖1的内侧,且第一阻尼材料层5凸出第一环形圈3所在平面,因此第一阻尼材料层5能够吸收轴端端盖1与电机机座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轴端端盖1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形凸台4,所述环形凸台4的内侧设有第二阻尼材料层8,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呈涡旋状,具体地,所述第二阻尼材料层8由若干沿轴孔6均匀分布的弧形槽构成,且弧形槽内填充有凸出该弧形槽的阻尼材料。第二阻尼材料层8的作用在于吸收电机转轴的轴承与环形凸台4之间的配合面的振动。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未设置第二阻尼材料层8,具体如图12所示,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1,且轴端端盖1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6,所述轴端端盖1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布八个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2,第一固定孔2的轴向中心线与轴端端盖1的轴向中心线相平行,且第一固定孔2贯穿轴端端盖1,轴端端盖1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2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6设有环状的第一阻尼材料层5,第一阻尼材料层5所在区域构成一以轴孔6为中心的第一环形圈3且该第一环形圈3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一固定孔2的直径,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5设于轴端端盖1的内侧,且第一阻尼材料层5凸出第一环形圈3所在平面,因此第一阻尼材料层5能够吸收轴端端盖1与电机机座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轴端端盖1外侧的法兰端盖9,所述法兰端盖9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13,法兰端盖9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工作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10,法兰端盖9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孔10的位置处环绕所述通孔13设有第三阻尼材料层12,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可以呈单圈环状(见图7)、多圈环状(见图8)、或射线状(见图9),第三阻尼材料层12所在区域构成一以通孔13为中心的第二环形圈11且该第二环形圈11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二固定孔10的直径。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设于法兰端盖9的外侧,且第三阻尼材料层12凸出第二环形圈11所在平面,因此第三阻尼材料层12能够吸收法兰端盖9与工作设备之间的配合连接面的振动。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12呈射线状(见图9)时的设置方式为,环绕通孔13均匀开设若干线形槽,所述线形槽可以与通孔13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或呈一定角度,且线形槽内填充有阻尼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第二阻尼材料层和第三阻尼材料层的形状可以选择环状、涡旋状或射线状的任一种,且不仅限于这三种形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灵活调整;第一阻尼材料层、第二阻尼材料层和第三阻尼材料层的材质可以选用橡胶、泡沫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对电机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同样适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包括用于固定和支撑电机转轴的轴端端盖,且轴端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装配电机转轴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端盖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电机机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孔,轴端端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环绕所述轴孔设有第一阻尼材料层,且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设于轴端端盖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端盖环绕所述轴孔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设有第二阻尼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轴端端盖外侧的法兰端盖,所述法兰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法兰端盖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用于与工作设备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孔,法兰端盖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处环绕所述通孔设有第三阻尼材料层,且所述第三阻尼材料层设于法兰端盖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材料层、第二阻尼材料层和第三阻尼材料层呈环状、涡旋状或射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端盖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动力减振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减振器包括支撑柱、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质量块和锁紧螺母,所述支撑柱垂直固定于轴端端盖的外侧面,所述弹簧套设于支撑柱外,所述质量块固定于弹簧远离轴端端盖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支撑柱上且位于质量块的外侧,锁紧螺母与质量块相顶接。
CN201621384554.7U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Active CN206302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4554.7U CN206302237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84554.7U CN206302237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2237U true CN206302237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3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84554.7U Active CN206302237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22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076A (zh) * 2017-08-08 2019-02-26 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076A (zh) * 2017-08-08 2019-02-26 索恩格汽车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1442B (zh) 一种具有宽频减振性能的惯容与橡胶复合减振器
CN102168738B (zh) 一种六自由度主被动动力吸振装置
CN107178574A (zh) 一种带有发电功能的动力吸振装置
CN108757830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的减振装置
CN206302237U (zh) 一种兼具减振功能的电机端盖
CN105155708A (zh) 一种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
CN105966228A (zh) 一种内置扭转减振的电动轮轻量化结构
CN106760845A (zh) 一种并联型加速度惰性消能器
CN107654551A (zh) 一种基于振动模态和摆模态耦合的多自由度低频隔振器
CN106704438A (zh) 一种阵列式阻尼球减震装置
CN105915015B (zh) 一种船舶传动轴系减振能量回收装置
CN112814191A (zh) 一种惯容式多向调谐型吸能减振装置
CN205173362U (zh) 一种具有宽频减振性能的惯容与橡胶复合减振器
CN209638316U (zh) 车载准零刚度减振装置
CN110791921A (zh) 一种洗衣机转轴减振部件、结构及滚筒洗衣机
CN106917839A (zh) 核电用机械式阻尼器
CN210684044U (zh) 一种低噪音棉纺锭子
CN206458772U (zh) 一种外镶大导程滑动螺旋式橡胶复合减振器
CN20928300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机
CN208783089U (zh) 一种线圈固定装置
CN208089825U (zh) 一种用于机械装置的橡胶减震器
CN201386752Y (zh) 限位减振器
CN206958139U (zh) 一种具有高刚度的减震衬套
CN211340098U (zh) 一种洗衣机转轴减振部件、结构及滚筒洗衣机
CN217353003U (zh) 一种惯容式多向调谐型吸能减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