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2112U -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2112U
CN206302112U CN201621454193.9U CN201621454193U CN206302112U CN 206302112 U CN206302112 U CN 206302112U CN 201621454193 U CN201621454193 U CN 201621454193U CN 206302112 U CN206302112 U CN 20630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casing
setting
contact rod
insulated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41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eis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eis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eish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eis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541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2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导电棒,隔离柱,硅胶套和空腔连接片;上套管,下套管和隔离柱采用环氧树脂制成,导电棒设置在双通套管的中心,贯穿上套管和下套管;下套管内的导电棒包覆有环氧树脂,导电棒的外表面和下套管的内表面形成空腔,导电棒和下套管通过空腔连接片相连接;隔离柱位于上套管和下套管之间,隔离柱两侧设置有硅胶套;隔离柱的上下表面以及上套管和下套管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套管的镂空部分采用空腔连接片进行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且整体重量没有增加过多,在隔离柱和上、下套管上设置有散热槽,使得双通套管散热效果好,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设备安全和电网安全运行是电力企业追求的目标,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如果内部存在缺陷,会发生影响设备和电网安全运行的事故,对于现有的双通套管来说,它的下套管电极周围采用镂空设计,不仅观赏性差,而且在安装时,牢固性能很弱,非常不利于安装,很多时候根本不能符合使用要求。
专利CN 204088696,申请日为2014年9月6日,公开了一种,高强耐压双通套管,在下套管镂空部分用树脂完全浇铸之后,由以前空芯变为实芯,然而这种设计不仅使双通套管的重量加重,使用的材料增多,这样虽然能增加耐压性和稳固性,但也造成导电件的散热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导电棒,隔离柱,硅胶套和空腔连接片;
所述上套管、下套管和隔离柱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所述导电棒设置在双通套管的中心,贯穿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
所述下套管内的所述导电棒包覆有环氧树脂,所述导电棒的外表面和所述下套管的内表面形成空腔,所述导电棒和所述下套管通过所述空腔连接片相连接;
所述隔离柱位于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之间,所述隔离柱两侧设置有所述硅胶套;
所述隔离柱的上下表面以及所述上套管和所述下套管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槽。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连接片的数量为-片。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棒上包覆的环氧树脂厚度为2cm-5cm。
进一步地,包覆有环氧树脂的所述导电棒和所述下套管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cm-8c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槽的深度为0.5cm-2cm,所述散热槽的宽度为0.8cm-3cm。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套的厚度为0.5cm-2.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下套管的镂空部分采用空腔连接片进行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且整体重量没有增加过多,在隔离柱和上、下套管上设置有散热槽,使得双通套管散热效果好,进而保护了双通套管不因高温影响,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套管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下套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上套管 20 下套管 30 导电棒
40 隔离柱 50 硅胶套 60 空腔连接片
70 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图2为图1中的套管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套管10,下套管20,导电棒30,隔离柱40,硅胶套50和空腔连接片60;所述上套管10、下套管20和隔离柱40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所述导电棒30设置在双通套管的中心,贯穿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所述下套管20内的所述导电棒30包覆有环氧树脂,所述导电棒30的外表面和所述下套管20的内表面形成空腔,所述导电棒30和所述下套管20通过所述空腔连接片60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隔离柱40位于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之间,所述隔离柱40两侧设置有所述硅胶套50;所述隔离柱40的上下表面以及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槽7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下套管20的镂空部分采用空腔连接片60进行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且整体重量没有增加过多,在隔离柱40和上套管10和下套管20上设置有散热槽70,使得双通套管散热效果更好;硅胶套50的使用使双通套管在安装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且硅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进一步使双通套管内部的热量得以散发,进而保护了双通套管不因高温影响,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空腔连接片60的数量为4-8片,一方面能够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至于使重量增加过多。
较佳地,所述导电棒30上包覆的环氧树脂厚度为2cm-5cm,有效起到绝缘的作用。
优选地,包覆有环氧树脂的所述导电棒30和所述下套管20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cm-8cm。
较佳地,所述散热槽70的深度为0.5cm-2cm,所述散热槽70的宽度为0.8cm-3cm,能够使散热效果更加显著,且不破坏双通套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硅胶套50的厚度为0.5cm-2.5cm,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以及能将双通套管内部的热量及时导出。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上套管、下套管、导电棒、隔离柱、硅胶套、空腔连接片、散热槽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套管(10),下套管(20),导电棒(30),隔离柱(40),硅胶套(50)和空腔连接片(60);
所述上套管(10)、下套管(20)和隔离柱(40)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所述导电棒(30)设置在双通套管的中心,贯穿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
所述下套管(20)内的所述导电棒(30)包覆有环氧树脂,所述导电棒(30)的外表面和所述下套管(20)的内表面形成空腔,所述导电棒(30)和所述下套管(20)通过所述空腔连接片(60)相连接;
所述隔离柱(40)位于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之间,所述隔离柱(40)两侧设置有所述硅胶套(50);
所述隔离柱(40)的上下表面以及所述上套管(10)和所述下套管(20)上均设置有若干散热槽(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连接片(60)的数量为4-8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30)上包覆的环氧树脂厚度为2cm-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包覆有环氧树脂的所述导电棒(30)和所述下套管(20)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cm-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70)的深度为0.5cm-2cm,所述散热槽(70)的宽度为0.8cm-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50)的厚度为0.5cm-2.5cm。
CN201621454193.9U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Active CN20630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4193.9U CN206302112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4193.9U CN206302112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2112U true CN206302112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4193.9U Active CN206302112U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2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2902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
CN205863845U (zh) 一种电力输送专用的高效散热防水型母线槽
CN206302112U (zh) 一种高强散热双通套管
CN103241391A (zh) 用于火星着陆器热控制的隔热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5772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07490856U (zh) 光伏智能汇流箱
CN204165114U (zh) 一种节能发热木地板
CN107680731A (zh) 一种风电管母线系统
CN20404601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箱式变电站
CN205491482U (zh) 一种高强度耐用型的电力通信柜
CN211001790U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上的隔热隔音毯
CN103632818A (zh) 干式变压器
CN205179396U (zh) 一种浸入式ptc加热器
CN204423969U (zh) 陶瓷化防火电缆
CN211265096U (zh) 一种复合耐高温的电力电缆
KR101412386B1 (ko) 반경 방향의 왕복 열전달 경로를 가지는 진공 단열체의 구조
CN208938693U (zh) 一种浇注式耐火型管型母线
CN205092698U (zh) 一种防爆电机外壳
CN212485013U (zh) 一种耐高温的高压电缆线
CN205911111U (zh) 具备散热功能的变压器
CN205935261U (zh) 一种方舱保温板
CN216120277U (zh) 一种高强度的半导体芯片
CN206293249U (zh) 一种新型散热变压器
CN206610664U (zh) 一种新型耐火电线电缆
CN103945581A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