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1076U -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1076U
CN206301076U CN201621267808.7U CN201621267808U CN206301076U CN 206301076 U CN206301076 U CN 206301076U CN 201621267808 U CN201621267808 U CN 201621267808U CN 206301076 U CN206301076 U CN 206301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interface
glasses
backlight module
winding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78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张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Shenzhen Dlodlo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78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1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1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1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主连接板与VR眼镜背光模组平行并固定于背光模组的背面,包括与显示屏排线连接的第一接口和与背光模组排线连接的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设置于主连接板的左侧端面或右侧端面。副连接板设置于主连接板的上端面,包括与背光模组平行的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顶端连接并与VR眼镜顶部的控制线路板平行的第二板体以及与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第三板体。主连接板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主连接板内部设置的导线与副连接板内部设置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既能够满足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又能防止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

Description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眼镜设备,简称VR眼镜,是一种重视用户体验效果的智能设备。现有VR眼镜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透镜和控制线路板,显示屏、背光模组和控制线路板均与透镜平行设置。显示屏、背光模组、透镜与控制线路板在透镜轴心方向形成的厚度构成VR眼镜的厚度。
现有VR眼镜均趋于超薄结构发展,为使VR眼镜的厚度减小,较常采用的方法是将VR眼镜中的控制线路板设置于透镜的上部且与透镜的轴心方向平行,也即垂直于VR眼镜的镜框。显示屏和背光模组分别通过对应的排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由于VR要满足超薄结构的要求,故VR眼镜的内部空间较为狭窄,显示屏及背光模组的排线需要大尺度弯曲后才能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上,这样不方便显示屏的排线与背光模组的排线分别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容易造成显示屏排线及背光模组的排线损坏,进而影响VR眼镜正常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够满足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又能防止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的排线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满足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又能防止VR眼镜中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的排线连接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包括:
主连接板,与VR眼镜背光模组平行并固定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面,包括用于与显示屏排线电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用于与背光模组排线电连接的第二接口;
副连接板,设置于所述主连接板的上端面,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平行的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顶端连接并与VR眼镜顶部的控制线路板平行的第二板体以及与所述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第三板体;
所述主连接板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所述主连接板及所述副连接板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均设于主连接板远离背光模组的那一面,且所述第一接口朝向显示屏排线的引出侧,第二接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排线的引出侧。
优选地,第一板体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连接板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体为L型板体。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通过内置导线的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实现显示屏排线与控制线路板、背光模组排线与控制线路板的电连接。同时主连接板可根据VR眼镜内部的结构进行适应性安装,以保证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副连接板与控制线路板之间预留的空间不影响VR眼镜中的布线。由此可知,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既能够满足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又能防止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排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所示排线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所述的VR眼镜,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透镜和控制线路板。其中,显示屏、背光模组和控制线路板均与透镜平行设置,控制线路板设置于透镜的上部且与透镜的轴心方向平行,也即垂直于VR眼镜的镜框。基于上述结构的VR眼镜设计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
图1为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示出的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图1所示排线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板1和副连接板2。
其中,主连接板1与VR眼镜背光模组平行并固定于背光模组的背面。主连接板1包括与显示屏排线3连接的第一接口10和与背光模组排线4连接的第二接口11。优选地,第一接口10与第二接口11平行设置。
副连接板2设置于主连接板1的上端面。副连接板2包括第一板体20、第二板体21和第三板体22。其中,第一板体20与背光模组平行;第二板体21与第一板体20顶端连接并与VR眼镜顶部的控制线路板平行;第三板体21与VR眼镜的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三板体选用L型板体。
主连接板1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主连接板1内部设置的导线与副连接板2内部设置的导线与控制线路板5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均设于主连接板远离背光模组的那一面(即主连接板的背面),且所述第一接口朝向显示屏排线的引出侧6,第二接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排线的引出侧7。这样,所述显示屏排线及背光模组排线引出后只需弯曲一次即可与主连接板1电连接,减少了显示屏排线及背光模组排线的弯曲度及弯曲次数,有利于防止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背面、主连接板的背面是以图1所示结构位置来定义,此方位名词只是为了便于描述,并非用于限定其结构。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第二板体沿VR眼镜中透镜轴心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控制线路板与主连接板1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小于控制线路板与主连接板1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第一板体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主连接板1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通过内置导线的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2实现显示屏排线与控制线路板、背光模组排线与控制线路板的电连接。同时主连接板可根据VR眼镜内部的结构进行适应性安装,以保证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副连接板2与控制线路板之间预留的空间不影响VR眼镜中的布线。由此可知,本申请中的排线连接结构既能够满足VR眼镜超薄结构的需求,又能防止显示屏排线和背光模组排线损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方法,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

1.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连接板,与VR眼镜背光模组平行并固定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面,包括用于与显示屏排线电连接的第一接口和用于与背光模组排线电连接的第二接口;
副连接板,设置于所述主连接板的上端面,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平行的第一板体、与第一板体顶端连接并与VR眼镜顶部的控制线路板平行的第二板体以及与所述控制线路板固定连接的第三板体;
所述主连接板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所述主连接板及所述副连接板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均设于主连接板远离背光模组的那一面,且所述第一接口朝向显示屏排线的引出侧,第二接口朝向所述背光模组排线的引出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板体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主连接板左侧端面与右侧端面之间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为L型板体。
CN201621267808.7U 2016-11-23 2016-11-23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Active CN206301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7808.7U CN206301076U (zh) 2016-11-23 2016-11-23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7808.7U CN206301076U (zh) 2016-11-23 2016-11-23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1076U true CN206301076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7808.7U Active CN206301076U (zh) 2016-11-23 2016-11-23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1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3740B (zh) 拼接显示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6162507U (zh) 一种pcie总线的切换机构
CN204680843U (zh) 一种实现电气屏柜内部和外部接线的重型连接器
CN206301076U (zh) 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CN209608051U (zh) 一种计算机伸缩式usb接口装置
CN109996414A (zh) 一种线缆背板、线缆盒和线缆组件
CN106299771A (zh) 一种线缆、布线系统及方法
CN103412383A (zh) 一种自承式蝶形光缆
CN205846254U (zh) 一种快捷卡式线束连接端子
CN207765637U (zh) 一种交直流电源连接端子
CN207052230U (zh) 一种全环通拼接屏结构
CN206272672U (zh) 一种vr眼镜显示设备的手机固定结构
CN214176308U (zh) 一种具有排线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CN206195071U (zh) Ffc连接装置的插接对位结构
CN207323021U (zh) 一种电脑桌
CN208026915U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
CN202772387U (zh) 一种多功能软性排线
CN209169493U (zh) 一种室内布线用组合线缆
CN204154950U (zh) Usb3.0型光纤连接器封装壳
CN20696220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麦克风信号连接线束
CN220325925U (zh) 一种fpc排线折弯装置
CN206585150U (zh) 一种新型显示屏连接线
CN204650479U (zh) 应用于触摸屏的绑定结构及触摸屏
CN206931377U (zh) 一种汽车电机用连接引线
CN218634521U (zh) 一种带理线环的显示器后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