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8875U -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8875U
CN206298875U CN201621394742.8U CN201621394742U CN206298875U CN 206298875 U CN206298875 U CN 206298875U CN 201621394742 U CN201621394742 U CN 201621394742U CN 206298875 U CN206298875 U CN 206298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seepage film
antiseepage
edge
compressing tablet
briqu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47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福海
汤雷
牛志国
李建
王海军
邓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Transpor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Transpor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Transpor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Transport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Priority to CN2016213947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8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8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8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该防渗膜沿所述混凝土面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压件,防渗膜背对混凝土板面的外侧表面上间隔布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系带。在防渗膜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第一压件后,增加了防渗膜的重量,不仅使其能够顺利地沉入水底实现水下铺设,而且能够使防渗膜良好地贴合在混凝土板面上,同时避免产生褶皱。在防渗膜外侧表面上间隔设置配重块,则进一步保证防渗膜与混凝土板面贴合状态的稳定性,保证防渗膜的防渗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背景技术
针对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的防渗修复,目前有回填、化学灌浆、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和裂缝缝合等方法。这些修复方法存在从发现渗漏到得到修复的时间很长的缺点,修复前大坝不得不长时间低水位运行,遭遇极端情况时,库水位不能及时下降到面板破损的部位以下,使得渗漏逐渐加大,有时甚至影响坝体安全。采用在面板破损口放置模袋,浇筑封堵,在合适位置钻灌注口和排水口,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填充空穴等修复方法,虽然可以水下作业,但深水作业难度偏大,并且同样都不能在发现面板破损的第一时间起到快速防渗的效果。采用铺设防渗膜的方法在发现面板破损的第一时间进行修复,虽然起到快速防渗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在水下铺设防渗膜过程中,由于现有防渗膜的容重与水接近,会发生防渗膜与坝体的脱离、防渗膜褶皱等问题,影响防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该防渗膜对现有防渗膜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在铺设过程中能够与混凝土面板贴合紧密,避免被风浪等冲得偏离或褶皱,从而保证防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该防渗膜沿所述混凝土面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压件,防渗膜背对混凝土板面的外侧表面上间隔布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系带。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件由金属材质的压块、压条或压片构成,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固定在所述防渗膜的所述边缘的外侧表面上,压块、压条或压片沿所述边缘长度方向的尺寸足够小,以便将其下方的防渗膜压贴在所述混凝土板面上,所述若干个压块、压条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边缘排布。
进一步,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通过焊接或铆钉与所述防渗膜相固定。
进一步,所述压块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防渗膜边缘长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不超过20mm,所述压条为圆柱状,其直径不超过20mm。
进一步,所述压块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防渗膜边缘长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圆柱状压条的直径为10mm。
进一步,所述压片的尺寸为厚度1mm、长度50mm、宽度10mm。
进一步,所述防渗膜的外侧表面上,沿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的排布方向还间隔设置有横贯所述两侧边缘的细长条形第二压件,该第二压件通过粘接或铆钉与防渗膜相固定,或者由所述系带系固在防渗膜上。
进一步,所述系带呈网格状阵列排布在所述防渗膜外侧表面上,所述网格单元为矩形、三角形或菱形。
进一步,所述配重块由金属块构成,该金属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系带相连的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防渗膜左右两侧边缘处设置第一压件后,增加了防渗膜的重量,不仅使其能够顺利地实现水下铺设,而且能够使防渗膜良好地贴合在混凝土板面上,同时避免产生褶皱。
使第一压件的宽度尺寸足够小,可先将防渗膜卷绕成卷,既方便储运,也方便现场铺设;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压件宽度尺寸过大出现搭桥,而导致防渗膜边缘不能全程良好地与混凝土板面相贴合。
在防渗膜外侧表面上间隔设置横贯左右两侧边缘的第二压件,有助于保证成卷的防渗膜铺设过程中两侧边缘展开的同步性,保证铺设的质量,而且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压固作用。
当防渗膜的幅面较大时,虽然防渗膜两侧边缘处有第一压件压固,但在水流冲击下,两侧边缘之间的中部仍然存在脱离混凝土板面的可能。在防渗膜外侧表面上间隔设置配重块,则能够消除这种隐患,保证防渗膜的防渗效果。
将配重块由系带系固,在保证配重块方便安装的情况下,还不妨碍铺设前的防渗膜卷绕成卷。而且,在铺设现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适当的位置系固配重块,以充分发挥配重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渗膜上的系带及配重块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是配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渗膜上的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渗膜现场铺设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
1、防渗膜本体;2、配重装置;3、系带;4、连接环;5、配重块;
6、第二压件;7、金属片;8、铆钉;9、堆石坝混凝土板面;10、破损部位;11、轴杆;12、链轮;13、卷扬机构;14、链条;15、锚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防渗膜是对现有防渗膜所做的一种改进,以堆石坝混凝土板面的上下方向作为参照,本实用新型防渗膜铺设到堆石坝混凝土面板上后,其沿混凝土板面下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压件,防渗膜背对混凝土板面的外侧表面上间隔布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系带,适当位置的系带上系固有配重块。防渗膜的外侧表面上,沿第一压件的排布方向还间隔设置有横贯防渗膜两侧边缘的细长条形第二压件。
图1—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渗膜实施例,其中,图1为防渗膜上系带和配重块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图2为配重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渗膜上第一压件及第二压件的设置示意图。
如图1所示,以防渗膜的使用状态作为参照,防渗膜本体1背对堆石坝混凝土板面的外侧表面上,按矩形单元的网格状阵列固定布设有若干个系带,各系带一一位于图中虚线网格的交点处(图中未示出系带的具体结构),该系带由柔性材料制成,与防渗膜本体1焊接,图中的一些系带处系固有金属材质的配重装置2,该配重装置2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设置配重装置2的目的是压固防渗膜本体1,但达此目的并非需要在所有系带处均系固一配重装置2,具体需要在何处系固配重装置2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在防渗膜本体1上设置系带的目的是为了固定配重装置2(当然,后面将要说的长条形第二压件也可以利用系带系固),而为了方便配重装置2的布设,系带除了按图中矩形网格进行布设之外,也可以按单元格为三角形或菱形的网格来布设。
如图2所示,配重装置2由配重块5及其上固定的连接环4构成,系带3与连接环4相连。配重块5可以选用金属材质,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渗膜中防渗膜本体与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中上下方向与铺设后堆石坝混凝土板面的上下方向相对应,防渗膜本体1左右两侧边缘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两侧边缘处均排布有由金属片7构成的若干个第一压件,金属片7的尺寸为厚度为1mm、长度为50mm、宽度为10mm,金属片7的宽度方向与防渗膜本体1的边缘的延伸方向相对应。金属片7由铆钉8固定到防渗膜本体1上,当然,也可以通过粘接或其他适当方式固定。金属片7既可以平直的片状贴合在防渗膜本体1的外侧表面上,也可以弯成U型并包覆防渗膜本体1的边缘设置,此时因金属片7的厚度仅为1mm,伸到防渗膜本体1里侧表面的金属片7不会将防渗膜本体1支离混凝土板面而影响二者的贴合。
第一压件除了由上述金属片7构成之外,也可以由压块或压条构成,并且最好采用金属材质。压块和压条的长度方向应与防渗膜本体1的边缘延伸方向垂直,并且,厚度和宽度尺寸要足够小,如不超过20mm,最好不超过10mm,这样,既不妨碍制成后的防渗膜卷绕成卷,方便储运,也可以防止铺设后因与防渗膜本体1边缘延伸方向相对应的宽度尺寸过大而将防渗膜支离混凝土板面。上述金属片7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其宽度尺寸应不超过20mm。
防渗膜本体1的左右边缘各排布若干个金属片7,对于每侧边缘的若干个金属片7,既可以沿边缘长度方向等间距满布,片与片之间留有较小间隙,如5mm,10mm,等等,也可以按组排布,即:一组若干个金属片,如20个,同组中的金属片间隔较小间隙等间距排布,然后间隔较大距离,如500mm,1000mm,等等,再排布下一组金属片,只要保证对防渗膜本体1的压固效果即可。
图3中的防渗膜本体1上还设置长条形第二压件6,第二压件6可以由圆形截面的金属棒构成,与可以由长条形金属片构成,或由正方形截面的金属条构成,但不论其截面形状如何,其厚度和宽度尺寸应遵循对上述第一压件的要求。
第二压件6的延伸方向与防渗膜本体1两侧边缘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并横贯防渗膜本体1的两侧边缘。防渗膜成品在现场铺设前通常为卷状,铺设时随着卷状防渗膜的展开即完成铺设。这样,设置第二压件6后,可保证防渗膜两侧边缘展开的同步性,保证铺设效果。同时,也辅助对防渗膜本体的压固。
第二压件6固定在防渗膜本体1的外侧表面上,其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第一压件的固定方式,也可以利用防渗膜本体1上的系带系固。若干个第二压件6沿防渗膜本体1边缘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间隔距离根据铺设需要确定。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渗膜现场铺设示意图。
图中堆石坝混凝土面板9上出现破损部位10,需要将防渗膜铺设到破损部位10上,以实现快速防渗。防渗膜本体1的厚度为4mm,防渗膜左右两侧边缘距混凝土面板破坏部位10的同侧边缘不小于1500mm。
待铺设的防渗膜缠绕在轴杆11上,其与轴杆11相接一端与轴杆11相固定,轴杆11两端各固定有一链轮12。堆石坝混凝土板面上设置有卷扬机构13,卷扬机构13处对应轴杆11上的两个链轮12设置有两根链条14,链条14一端与卷扬机构13的转筒相固定,另一端与卷扬机构的机架底部相固定。
铺设时,配重装置2在铺设之前将防渗膜展开通过系带3系固,然后将加上配重装置2的防渗膜卷起,将防渗膜放置到卷扬机构13处,将链条自由端依次绕过轴杆11上的同侧链轮12和卷扬机构13上的同侧驱动链轮;将防渗膜自由端通过锚固装置15(如锚杆)锚固到混凝土板面9上,收紧卷扬机构13上的驱动链轮与轴杆11上的链轮之间的链条14,使卷状防渗膜停置在靠近卷扬机构13处;启动卷扬机构13,释放链条14,使防渗膜卷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前下方滚动(图中左下方),随着滚动,防渗膜被铺设到混凝土板面9上,直至按设计要求覆盖混凝土板面9上破损部位10,停止卷扬机构13,完成防渗膜的铺设。
为完成防渗膜的滚动展开,链条14的长度至少在展开后的防渗膜的长度的两倍以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沿所述混凝土面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压件,防渗膜背对混凝土板面的外侧表面上间隔布设有用于安装配重块的系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件由金属材质的压块、压条或压片构成,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固定在所述防渗膜的所述边缘的外侧表面上,压块、压条或压片沿所述边缘长度方向的尺寸足够小,以便将其下方的防渗膜压贴在所述混凝土板面上,所述若干个压块、压条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边缘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通过焊接或铆钉与所述防渗膜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防渗膜边缘长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不超过20mm,所述压条为圆柱状,其直径不超过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或压片沿其所在所述防渗膜边缘长度方向的宽度尺寸为10mm,所述圆柱状压条的直径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的尺寸为厚度1mm、长度50mm、宽度10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的外侧表面上,沿所述压块、压条或压片的排布方向还间隔设置有横贯所述两侧边缘的细长条形第二压件,该第二压件通过粘接或铆钉与防渗膜相固定,或者由所述系带系固在防渗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呈网格状阵列排布在所述防渗膜外侧表面上,所述网格单元为矩形、三角形或菱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由金属块构成,该金属块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系带相连的连接环。
CN201621394742.8U 2016-12-19 2016-12-19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Active CN206298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4742.8U CN206298875U (zh) 2016-12-19 2016-12-19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4742.8U CN206298875U (zh) 2016-12-19 2016-12-19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8875U true CN206298875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4742.8U Active CN206298875U (zh) 2016-12-19 2016-12-19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88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165A (zh) * 2021-08-17 2021-11-02 中印恒盛(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洪灾险情侦测及堤岸修护巡险机器人
CN114622519A (zh) * 2022-03-23 2022-06-14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河道边坡混凝土生态护坡抗滑系统及铺设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5165A (zh) * 2021-08-17 2021-11-02 中印恒盛(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洪灾险情侦测及堤岸修护巡险机器人
CN114622519A (zh) * 2022-03-23 2022-06-14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河道边坡混凝土生态护坡抗滑系统及铺设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70600U (zh) 大角度坡屋面混凝土浇筑防离析装置
CN206298875U (zh) 用于水下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的防渗膜
CN210002448U (zh) 一种组合式超厚筏板后浇带混凝土拦截装置
CN203440837U (zh) 一种底板施工缝混凝土收口网装置
CN208220197U (zh) 一种可调型装配式现浇板带吊模装置
CN107740420A (zh) 基坑拆撑与换撑系统及方法
CN105421292B (zh) 利用土工充灌袋及钢架支撑体系建造的临时性挡水堤坝
CN103225285A (zh) 一种钢膜面板堆石坝
CN109183825A (zh) 筏板后浇带侧模的施工方法
CN207512697U (zh) 后浇带止水装置
CN107724540A (zh) 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桁架楼层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934013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CN104295001B (zh) 变截面预应力斜梁的施工工艺
CN106758839A (zh) 一种墩顶现浇节段施工的支架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108582426A (zh) 一种劲性柱的制作装置与制作方法
CN218540786U (zh) 明挖隧道喷锚基面控制热熔粘贴卷材防水体系
CN106759132A (zh) 一种水下混凝土面板应急修复方法及清理附着物的工具
CN206956754U (zh) 一种用于基坑局部降水的简易装置
CN214784236U (zh) 预铺反粘防水与抗浮锚杆间防渗漏节点构造
CN206521941U (zh) 一种内拉式单侧支模体系
CN203007977U (zh) 一种钢筋网面挡墙的复合防护结构
CN213125506U (zh) 一种成排线管预留预埋保护装置
CN204001418U (zh) 变截面预应力斜梁
CN104863172B (zh) 一种利用phc管桩桩间土承载力的装置与方法
CN210658330U (zh) 一种减小反摩阻力的灌注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