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5179U - 止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止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5179U
CN206285179U CN201620810991.4U CN201620810991U CN206285179U CN 206285179 U CN206285179 U CN 206285179U CN 201620810991 U CN201620810991 U CN 201620810991U CN 206285179 U CN206285179 U CN 206285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bag
gas tube
pressure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109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渊
周雅琪
许高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8109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5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5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51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止鼾装置,包括头枕、打鼾传感器、充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头枕包括第一气袋以及第二气袋。打鼾传感器检测打鼾信息而发出致能信号。充气泵根据致能信号而对第一气袋以及第二气袋其中之一充气,并根据失能信号而对第一气袋以及第二气袋其中之一泄气。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第一气袋以及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当检测到第一气袋以及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高于既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发出失能信号。

Description

止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止鼾装置,特别是有关于用以止鼾的一种头枕。
【背景技术】
好的枕头可以稳固睡觉姿势并同时减少颈椎压迫给使用者有良好的睡眠品质,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躺在床上睡觉休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睡姿且好入眠的枕头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些人会因为打鼾而影响睡眠品质,而打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受阻而产生,使得大大降低睡眠品质。
再者,某些使用者在睡眠时往往都有其熟悉的枕头,一旦离开了熟悉的枕头时将变得难以入眠。因此,若是能够在使用者使用其熟悉枕头的情况下,并且改善打鼾现象的发生,将给予使用者加倍良好的睡眠品质,进而提高日常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止鼾装置,包括一头枕、一打鼾传感器、一充气泵以及一压力传感器。上述头枕包括一第一气袋以及一第二气袋。上述打鼾传感器检测打鼾信息而发出一致能信号。上述充气泵根据一致能信号而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充气,并根据一失能信号而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泄气。上述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其中当检测到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高于一既定压力值时,上述压力传感器发出上述失能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头枕更包括一第一充气管以及一第二充气管。上述第一充气管耦接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充气泵之间,使得上述充气泵通过上述第一充气管对上述第一气袋充气以及泄气。上述第二充气管耦接于上述第二气袋以及上述充气泵之间,使得上述充气泵通过上述第二充气管对上述第二气袋充气以及泄气,其中,上述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第一充气管以及上述第二充气管而得知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压力是否大于上述既定压力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头枕更包括一硬板泡绵以及一柔性泡绵。上述硬板泡绵包括多个沟槽,其中,上述第一充气管以及上述第二充气管配置于上述沟槽中。上述柔性泡绵,设置于上述硬板泡绵的上方,其中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并列设置于上述头枕的底部,上述硬板泡绵配置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上方,其中上述硬板泡绵是配置于上述柔性泡绵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止鼾装置更包括一枕头套,其中上述枕头套用以包覆上述头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打鼾传感器是为一麦克风,用以检测一打鼾音频而发出上述智能信号,其中上述麦克风设置上述头枕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上述打鼾传感器是为一血氧检测器,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血氧浓度而发出上述致能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上述打鼾传感器再次检测到上述打鼾信息时,上述充气泵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充气,当上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的压力高于上述既定压力值时,上述充气泵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泄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止鼾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打鼾装置的示意图;
图3A、3B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止鼾装置的运作示意图;以及
图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头枕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200 止鼾装置
110、210、310、400 头枕
111、211、411 第一气袋
112、212、412 第二气袋
120、220 充气泵
130、230 打鼾传感器
140、240 压力传感器
20 凹槽
213 第一充气管
214 第二充气管
300 使用者
420 硬板泡绵
430 柔性泡绵
440 枕头套
EN 致能信号
DN 失能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目的是要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一般性的原则,不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所揭露的内容提供多个用以实践本实用新型不同特点的实施例或范例。以下所述的特殊的元件范例与安排仅用以简单扼要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以下说明书可能在多个范例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元件符号或文字。然而,重复使用的目的仅为了提供简化并清楚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定多个以下所讨论的实施例以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此外,以下说明书所述的一个特征连接至、耦接至以及/或形成于另一特征之上等的描述,实际可包含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包括该多个特征直接接触,或者包含其它额外的特征形成于该多个特征之间等等,使得该多个特征并非直接接触。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止鼾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止鼾装置100包括头枕110、充气泵120、打鼾传感器130以及压力传感器140。头枕110包括第一气袋111以及第二气袋112,充气泵120根据致能信号EN而对第一气袋111以及第二气袋112其中之一充气,并根据失能信号DN而对第一气袋111以及第二气袋112其中之一泄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头枕110可包括多个气袋,在此仅以第一气袋111以第二气袋112作为说明解释的用。
打鼾传感器130检测打鼾信息,而发出致能信号EN至充气泵120。压力传感器140用以检测第一气袋111以及第二气袋112其中之一的压力,当压力传感器140检测到第一气袋111以及第二气袋112其中之一的压力高于既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140发出失能信号DN。
图2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打鼾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打鼾装置200包括头枕210、充气泵220、打鼾传感器230以及压力传感器240。头枕210包括第一气袋211、第二气袋212、第一充气管213以及第二充气管214,其中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并列设置于头枕210的底部,第一充气管213耦接至第一气袋211,第二充气管214耦接至第二气袋212。
图2所示的头枕210、第一气袋211、第二气袋212、充气泵220、打鼾传感器230以及压力传感器240,分别对应至图1所示的头枕110、第一气袋111、第二气袋112、充气泵120、打鼾传感器130以及压力传感器140。
充气泵220根据致能信号EN(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充气管213而对第一气袋211充气以及通过第二充气管214而对第二气袋212充气。并且,充气泵220根据失能信号DN(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充气管213而对第一气袋211泄气以及通过第二充气管214而对第二气袋212泄气。
打鼾传感器230用以搜集打鼾信息,并发送致能信号EN(如图1所示)至充气泵2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打鼾传感器230是为一麦克风,且位于头枕210之上,用以检测使用者的鼾声而发送致能信号EN(如图1所示)至充气泵220,其中麦克风尽量靠近使用者以确实检测到使用者所发出的鼾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打鼾传感器230是为配戴于使用者身上(与头枕210相互分离)的一血氧检测器,用以检测使用者的血氧浓度。当血氧检测器检测到使用者的血氧浓度降低至一临限值时,判断使用者发生睡眠呼吸中止症,并发送致能信号EN(如图1所示)至充气泵220,使得充气泵220对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其中之一进行充气。
压力传感器240通过第一充气管213以及第二充气管214分别检测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的压力,得知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其中之一的压力是否大于既定压力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压力传感器240通过第一充气管213得知第一气袋211的压力大于既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240产生失能信号DN(如图1所示),使得充气泵220对第一气袋211泄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压力传感器240通过第二充气管214得知第二气袋212的压力大于既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240产生失能信号DN(如图1所示),使得充气泵220对第二气袋212泄气。
如图2所示,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并列放置于头枕210的两侧。图3A、3B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止鼾装置的运作示意图。图3A、3B的使用者300的头部枕于头枕310之上,其中头枕310对应至图2的头枕210,使用者300的脖子安置于图2的凹槽20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当打鼾传感器230检测到使用者300所发出的打鼾信息而发出致能信号EN,使得充气泵220对第一气袋211进行充气,并促使使用者300的头部如图3A至图3B所示的方向旋转(亦即,朝向第二气袋212的方向旋转)。当压力传感器240检测到第一气袋211的压力超过既定压力值时产生失能信号DN,使得充气泵220随即对第一气袋211泄气。此时,使用者300的头部已经因第一气袋211的充气而转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当打鼾传感器230再次检测到使用者300所发出的打鼾信息而发出致能信号EN,使得充气泵220对第二气袋212进行充气,并促使使用者300的头部如图3B所示的另一方向旋转(亦即,朝向第二气袋212的方向旋转)。当压力传感器240检测到第二气袋212的压力超过既定压力值时,产生失能信号DN,使得充气泵220随即对第二气袋212泄气。此时,使用者300的头部已经因第二气袋212的充气而转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每当打鼾传感器230检测到使用者300所发出的打鼾信息而发出致能信号EN,充气泵220交替地对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进行充气而使得使用者300的头部发生旋转的动作。并且,当压力传感器240检测到第二气袋212的压力超过既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240产生失能信号DN而使充气泵220对已经充气的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泄气。
图4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的头枕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头枕400包括第一气袋411、第二气袋412、硬板泡绵420、柔性泡绵430以及枕头套440,其中第一气袋411以及第二气袋412并列设置于头枕400的底部。
硬板泡绵420包括多个沟槽(图4并未显示),图2的第一充气管213以及第二充气管214配置于沟槽中,避免第一充气管213以及第二充气管214受到挤压而阻碍第一气袋211以及第二气袋212充气以及泄气。柔性泡绵430设置于硬板泡绵420的上方,作为缓冲之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睡觉时可与使用者所习惯使用的枕头同时搭配一起使用,不需更换特别规格的新枕头,使用时只要按照平时睡觉习惯,直接躺在枕头上即可运作。当打鼾传感器检测到使用者打鼾时,充气泵将会对个别气袋进行充气来改变使用者头部姿势成侧睡状态,进而畅通呼吸道。
当充气管内压力已达既定压力值时,随即停止充气且开始泄气。泄气完成后,打鼾传感器如再检测到使用者打鼾时会再进行另一边的充气,并以此循环方式达到止鼾的目的。收纳时可将充气管拆开,并将气袋中的气泄空至最小体积以方便收纳携带,枕头套并可拆下清洗与更换使用。
以上所述为实施例的概述特征。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为基础设计或调整以实行相同的目的和/或达成此处介绍的实施例的相同优点。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应了解相同的配置不应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他们可做出各种改变、取代和交替。说明性的方法仅表示示范性的步骤,但该多个步骤并不一定要以所表示的顺序执行。可另外加入、取代、改变顺序和/或消除步骤以视情况而作调整,并与所揭露的实施例精神和范围一致。

Claims (7)

1.一种止鼾装置,包括:
一头枕,包括:
一第一气袋;以及
一第二气袋;
一打鼾传感器,检测打鼾信息而发出一致能信号;
一充气泵,根据一致能信号而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充气,并根据一失能信号而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泄气;以及
一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其中当检测到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其中之一的压力高于一既定压力值时,上述压力传感器发出上述失能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更包括:
一第一充气管,耦接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充气泵之间,使得上述充气泵通过上述第一充气管对上述第一气袋充气以及泄气;以及
一第二充气管,耦接于上述第二气袋以及上述充气泵之间,使得上述充气泵通过上述第二充气管对上述第二气袋充气以及泄气,其中上述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述第一充气管以及上述第二充气管而得知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压力是否大于上述既定压力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头枕更包括:
一硬板泡绵,包括多个沟槽,其中上述第一充气管以及上述第二充气管配置于上述沟槽中;以及
一柔性泡绵,设置于上述硬板泡绵的上方,其中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并列设置于上述头枕的底部,上述硬板泡绵配置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上方,其中上述硬板泡绵是配置于上述柔性泡绵与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枕头套,其中上述枕头套用以包覆上述头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鼾传感器是为一麦克风,用以检测一打鼾音频而发出上述致能信号,其中上述麦克风设置于上述头枕之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鼾传感器是为一血氧检测器,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血氧浓度而发出上述致能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上述打鼾传感器再次检测到上述打鼾信息时,上述充气泵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充气,当上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的压力高于上述既定压力值时,上述充气泵对上述第一气袋以及上述第二气袋的另一者泄气。
CN201620810991.4U 2016-07-29 2016-07-29 止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5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0991.4U CN206285179U (zh) 2016-07-29 2016-07-29 止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10991.4U CN206285179U (zh) 2016-07-29 2016-07-29 止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5179U true CN206285179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4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109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5179U (zh) 2016-07-29 2016-07-29 止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51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459A (zh) * 2018-01-25 2018-07-24 孙学川 一种智能夜灯
CN108969175A (zh) * 2018-02-06 2018-12-1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头部位置检测方法和止鼾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7459A (zh) * 2018-01-25 2018-07-24 孙学川 一种智能夜灯
CN108969175A (zh) * 2018-02-06 2018-12-1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头部位置检测方法和止鼾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7954C (zh) 压力可控多气囊打鼾呼吸暂停治疗枕及治疗装置
CN206285179U (zh) 止鼾装置
CN105919368B (zh) 智能保健枕头
CN111281642B (zh) 基于自适应调节防打鼾防落枕的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JP2007014501A (ja) 呼吸状態判定装置、呼吸状態判定方法および呼吸状態判定プログラム
WO2017166828A1 (zh) 睡眠打鼾监测装置及其应用系统和方法
CN107397388A (zh) 多功能健康枕
CN107788772A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枕头
CN109350075A (zh) 一种鼾声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43571A (zh) 一种多人止鼾床垫以及止鼾控制方法
CN109350826A (zh) 一种助眠及防呼吸暂停装置
CN203736193U (zh) 枕头
TWM530637U (zh) 止鼾裝置
CN109998332A (zh) 一种智能枕
CN107518976A (zh) 智能枕头
CN111728761A (zh) 一种防打鼾头枕
JP2019180626A (ja) 無呼吸判定装置
CN115397316A (zh) 具有多个振动传感器的睡眠监测系统
CN112425980A (zh) 一种家庭互动式智能枕头
CN110522549A (zh) 一种调整睡姿方法
CN216984390U (zh) 一种可感知睡姿并自动调节的智能枕头
JP2004351110A (ja) 心拍数、呼吸数又は体動を計測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枕
CN109662701A (zh) 智能垫及其系统
CN106377350A (zh) 健康枕
JP2005270627A (ja) 気道確保ベッド及び気道確保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