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4869U -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4869U
CN206284869U CN201621105586.9U CN201621105586U CN206284869U CN 206284869 U CN206284869 U CN 206284869U CN 201621105586 U CN201621105586 U CN 201621105586U CN 206284869 U CN206284869 U CN 206284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lid
heating vessel
kettle body
fishplate bar
annula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55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东
罗刚
陈前
朱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55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4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4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48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其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包括:盖板;环形套接板,其沿轴向的一端与盖板连接,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金属弹性部,金属弹性部在壶盖盖合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时,与壶体的内壁面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壶盖的环形套接板上设置金属弹性部,该金属弹性部在壶盖盖合壶体时,与壶体的内壁面抵接并发生弹性形变,壶盖通过该金属弹性部、以及环形套接板相对金属弹性部设置的一侧与壶体的内壁面抵接而与壶体连接固定,从而避免了壶体于倾斜状态时,壶盖从壶体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例如养生壶包括壶体以及盖合壶体的壶盖,壶盖通常通过其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固定于壶体顶部的开口处。
然而在液体加热容器倾倒其内部的液体时,由于壶盖与壶体之间没有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当壶体倾斜至一定角度时,壶盖因受力不平衡而从壶盖顶部的开口处脱落而遭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旨在使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更稳固的盖合壶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包括:
盖板;
环形套接板,其沿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金属弹性部,所述金属弹性部在所述壶盖盖合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时,与所述壶体的内壁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弹性部由焊接于所述环形套接板的外表面的金属弹片形成。
优选地,所述环形套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弹性部包括自所述通孔的一侧壁向另一相对侧壁延伸的弹性臂、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且突出所述弹性臂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外表面呈圆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为2.5~3mm。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横截面最大直径为12~14mm。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中心到所述弹性臂的固定端的距离为11~13mm。
优选地,所述弹性臂的每一侧边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弹性臂向外倾斜设置,且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环形套接板的轴线夹角为10~15°。
优选地,所述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弹性部,且多个所述金属弹性部沿所述环形套接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环形套接板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过滤区,所述多个过滤区可选择的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的壶嘴对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以及上述的壶盖,所述壶盖盖合所述壶体,其中,所述壶盖包括:
盖板;
环形套接板,其沿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金属弹性部,所述金属弹性部在所述壶盖盖合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时,与所述壶体的内壁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煮茶壶或者电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壶盖的环形套接板上设置金属弹性部,该金属弹性部壶盖盖合壶体时,与壶体的内壁面抵接并发生弹性形变,壶盖通过该金属弹性部、以及环形套接板相对金属弹性部设置的一侧与壶体的内壁面抵接而与壶体连接固定,从而避免了壶体于倾斜状态时壶盖从壶体上脱落,进而导致壶盖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与壶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液体加热容器 22 壶嘴
10 壶盖 121 弹性部
20 壶体 122 通孔
11 盖板 121a 弹性臂
12 环形套接板 121b 限位凸起
21 开口 123 过滤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使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与壶体连接的更稳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和图2,该液体加热容器100的壶盖10用于盖合液体加热容器100的壶体20(未图示),其包括盖板11、环形套接板12等部件。
该盖板11可以呈平板状、弧状或者锥状设置,当然还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其用于封盖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需要说明的是,盖板11的直径通常设置成略大于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的直径,如此能够确保盖板11能够将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完全盖合。
请一并参照图3,该环形套接板12沿轴向的一端与盖板11连接,该环形套接板12在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主要起定位作用。该环形套接板12在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与壶体20的内壁面之间间隙配合,该环形套接板12的直径为D,该壶体20的直径则为D+3,也即环形套接板12余壶体20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a为3mm。
上述盖板1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环形套接板12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等金属,环形套接板12可以通过注塑固定在盖板11上,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盖板11上。
上述环形套接板12上设置有金属弹性部121,需要说明的是,该金属弹性部121可以由铝合金、铝等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其相对塑料、橡胶等材料来说更具耐磨性。
在上述液体加热容器100烹饪或者冲泡食材时,为了提高液体加热容器100的烹饪或冲泡食材的效果,通常需要将液体加热容器100的壶盖10盖合壶体20。在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通过对壶盖10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以使得壶盖10的环形套接板12上的金属弹性部121在环形套接板12从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伸入壶体20内时,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而发生形变,壶盖10通过该金属弹性部121、以及环形套接板12相对金属弹性部121设置的一侧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而与壶体20连接固定,进而避免了壶体20处于倾斜状态时,壶盖10从壶体20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壶盖10的环形套接板12上设置金属弹性部121,该金属弹性部121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并发生弹性形变,壶盖10通过该金属弹性部121、以及环形套接板12相对金属弹性部121设置的一侧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而与壶体20连接固定,从而避免了壶体20于倾斜状态时,壶盖10从壶体20上脱落而被损坏的问题发生。
上述金属弹性部121可以设置多个,多个金属弹性部121在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均发生弹性形变并均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进而使得壶盖10固定盖至壶体2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设置四个金属弹性部121,对于金属弹性部121的数量,可以根据该液体加热容器100的壶盖10的尺寸来设定,在此就不做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上述多个金属弹性部121沿环形套接板12的周向均匀分布。如此设置,使得每一金属弹性部121与壶体20的内避弹性抵持时所受的力大小相当,从而避免了多个金属弹性部121中的某一个金属弹性部121因受力过大而导致其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影响壶盖10与壶体20连接的稳固性。
请参照图1和图4,上述环形套接板12开设有通孔122,上述金属弹性部121包括自通孔122的一侧壁向另一相对侧壁延伸的弹性臂121a、以及设于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且突出弹性臂121a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起121b。
在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由于限位凸起121b突出弹性臂121a设置,因此弹性臂121a在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时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壶盖10与壶体20固定连接;在取下壶盖10时,只需给壶盖10一个向上的拉力,即可将壶盖10与壶体20分离。
应当说明的是,若上述环形套接板1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时,上述金属弹性部121的弹性臂121a可以通过冲孔机冲孔环形套接板12形成,即在环形套接板12上冲马蹄形孔,而位于马蹄形孔中的环形套接板12即形成上述弹性臂121a;当然还可以通过将金属片置于环形套接板12的通孔122中,并将金属片的一端与通孔122的一侧壁焊接形成上述的弹性臂121a。上述限位凸起121b可以通过冲压机冲压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形成,当然也可以通过将金属块焊接至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形成。
显然,上述金属弹性部121可以通过将金属弹片焊接至环形套接板12的外表面的形成,在此就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4,上述弹性臂121a的每一侧边与通孔122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预留间隙b,并且预留间隙b为1.5~2.5mm。弹性臂121a的每一侧边与通孔122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预留间隙,确保了弹性臂121a发生形变时不会受到通孔122的侧壁的干扰,也即确保了弹性臂121a在发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不会受到干扰,从而保证了弹性臂121a在其自由端的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时能够正常发生形变,进而保证了壶盖10能够通过弹性臂121a和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连接固定。
请参照图5,上述限位凸起121b的高度c为2.5~3mm。由于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是由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直接接触,并且限位凸起121b突出弹性臂121a的外表面的高度c为2.5~3mm,如此可以减少弹性臂121a发生形变的程度,进而能够避免弹性臂121a因形变过度而发生塑性变形的问题发生,进而有利于保证壶盖10的使用寿命。
上述弹性臂121a发生形变与其长度有关,也即与其自由端到固定端之间的间距有关,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在受力一定的情况下,若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到固定端的距离越小,则弹性臂121a越不容易发生形变,若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到固定端的距离越大,则弹性臂121a越容易发生形变。
请参照图5,上述限位凸起121b的中心到弹性臂121a的固定端的距离d为11~13mm。如此设置,一方面保证了弹性臂121a能够发生形变,另一方面还保证了弹性臂121a发生弹性形变时能够产生足够大弹性抵持力,进而避免了壶盖10在壶体20倾斜时从壶体20上脱落的问题发生。
请参照图5,上述限位凸起121b的外表面呈圆弧面设置。圆弧面的设置使得限位凸起121b的外表面更平滑,进而能够有效地减少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壶盖10盖合壶体20,另一方面还方便壶盖10从壶体20上取下。
请参照图5,上述限位凸起121b呈半球状设置,并且该限位凸起121b的横截面最大直径e为12~14mm。如此设置,保证了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了壶盖10能够通过金属弹性部121与壶体20连接固定。
由于上述壶盖10的环形套接板12与壶体20间隙配合,请参照图5,为了避免壶盖10盖合壶体20时,该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的限位凸起121b无法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接,而将上述弹性臂121a向外倾斜设置,且该弹性臂121a与环形套接板12的轴线夹角α为10~15°。如此设置,保证了该弹性臂121a的自由端的限位凸起121b能够与壶体20的内壁面抵持,进而保证了壶盖10能够通过弹性臂121a和限位凸起121b与壶体20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100,该液体加热容器100包括壶体20和壶盖10,该壶盖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液体加热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自上向下呈渐缩设置,如此设置,方便讲壶盖10盖合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
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容器100可以为烧水的电热水壶,也可以为养生壶、煮茶壶等在水中加入食材进行烹饪或者冲泡的器具。养生壶是一种加热功率可调的液体加热容器100,其可以用来可烧开水、煲养生汤、煮药膳、煮花茶、煮面条、做小火锅、煮饺子、蒸鸡蛋等。为了方便查看养生壶的工作情况,养生壶的壶体通常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高硼硅玻璃,以方便用户观看养生食材的烹饪过程。
请参照图1和图2,上述环形套接板12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过滤区123,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部分内凹外凸,形成壶嘴22,上述壶盖10盖合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时,壶盖10的环形套接板12上的多个过滤区123可选择的与壶体20顶部的开口21对位,用户可以根据液体加热容器100冲泡或烹煮的食材来选择环形套接板12上的过滤区123;即用户通过旋转壶盖10,以使壶盖10的环形套接板12与壶体20上的壶嘴22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也即使环形套接板12上的目标过滤区123与壶体20的壶嘴22对位,如此设置,方便用户根据液体加热容器100冲泡或者烹煮的食材选择相应的过滤区123,来将液体加热容器100内的食材与液体进行分离,进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环形套接板,其沿轴向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金属弹性部,所述金属弹性部在所述壶盖盖合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时,与所述壶体的内壁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性部由焊接于所述环形套接板的外表面的金属弹片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接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弹性部包括自所述通孔的一侧壁向另一相对侧壁延伸的弹性臂、以及设于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且突出所述弹性臂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外表面呈圆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为2.5~3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横截面最大直径为12~14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中心到所述弹性臂的固定端的距离为11~13mm。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每一侧边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预留间隙,所述预留间隙为1.5~2.5m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向外倾斜设置,且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环形套接板的轴线夹角为10~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接板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弹性部,且多个所述金属弹性部沿所述环形套接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套接板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两个过滤区,所述多个过滤区可选择的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的壶嘴对位。
12.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壶盖,所述壶盖盖合所述壶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煮茶壶或者电热水壶。
CN201621105586.9U 2016-09-30 2016-09-30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4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5586.9U CN206284869U (zh) 2016-09-30 2016-09-30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5586.9U CN206284869U (zh) 2016-09-30 2016-09-30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4869U true CN206284869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558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4869U (zh) 2016-09-30 2016-09-30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4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4869U (zh)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03244268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4862734U (zh) 罩子
CN211748956U (zh) 一种降糖装置及安装有该降糖装置的电饭煲
CN204427743U (zh) 烹饪器具的内锅
CN206462823U (zh) 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08709543U (zh) 一种多功能蒸格及蒸格系统
CN204909034U (zh) 一种锅具
CN207341646U (zh) 一种用于家电的加热锅体
CN206700028U (zh) 可立锅盖
CN209995941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9404379U (zh) 一种蒸煮两用装置
CN205125889U (zh) 一种用于泉烹的锅体
CN204483884U (zh) 电蒸炉积水蒸盘组件
CN211354944U (zh) 一种电烹饪器的锅体组件
CN203828648U (zh) 多功能锅
CN219699633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8925841U (zh) 一种锅内胆及具有锅内胆的电饭锅
CN210697238U (zh) 一种新型蒸汽式煮茶器
CN208925837U (zh) 一种锅内胆及具有锅内胆的电饭锅
CN209995940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1093530U (zh) 具有凸点的煎盘
CN201822614U (zh) 一种无残汤自泄压蒸汽压力锅
CN213588065U (zh) 一种导流蒸锅盖及其导流蒸锅
CN211212797U (zh) 一种带有温度检测功能的锅手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