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8795U -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8795U
CN206278795U CN201620779656.2U CN201620779656U CN206278795U CN 206278795 U CN206278795 U CN 206278795U CN 201620779656 U CN201620779656 U CN 201620779656U CN 206278795 U CN206278795 U CN 20627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movable clip
unit
steel wire
wire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96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lance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lance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lance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lance Eleva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796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87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对钢丝绳或导轨双向制动,其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内且位于钢丝绳或导轨两侧的至少一对固定夹块、可相对固定夹块往复运动并分别位于该固定夹块两端上的至少一对活动夹块、设置在两活动夹块之间且延伸方向与钢丝绳或导轨方向平行的弹性件、带动活动夹块往复运动的连杆单元、设置在活动夹块上的摩擦件、以及驱动连杆单元动作的动力单元。本实用新型实现钢丝绳的双向制动且实现自锁,以达到制动的目的,避免安全失效,减少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位置小。

Description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出行能享受良好的陆地公共交通服务时,也渴望在住宅里得到便捷的垂直交通。因此,近年来,电梯的数量迅猛增长,全国电梯保有量从2003年的28.5万台增加到了2013年的300.93万台。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是老百姓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给人民的生活起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其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住宅电梯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质量,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部分省市的2523台使用15年及以上老旧电梯进行了抽查,有7%的电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电梯安全事故的增多也受到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2015年8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安委会主任马凯将电梯列为中国第四大危险领域,排在煤矿前面,并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综合督查。在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内,我国在用电梯受到央视媒体和国务院的集中关照上了头条,不能不说我国电梯安全确实存在事故隐患,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而我国在用电梯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是“轿厢开门走梯”和“轿厢失速或失控坠落或冲顶”,而导致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具体如下:
1、在电梯停层时,厅门和轿厢门打开后,乘客和货物进出轿厢,此时不能排除超载、震动造成工作制动器制动力不足,而制动面存在油污、制动器机械部件出现失效如制动片磨损、储能压缩弹簧老化产生塑性变形等;
2、尽管制动器有足够大的制动力,但仍然会存在超载、震动造成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由于曳引力不足产生滑移(钢丝绳与曳引轮接触面有油、钢丝绳长时间使用变细致使与曳引轮轮槽接触面减小、曳引轮工作面磨损、更换不合格的曳引轮等);而一旦制动力不足或曳引力不足,将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3、变频器控制单元故障,发出错误指令造成开门走梯事故。
由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电梯制动装置,以实现钢丝绳或导轨的双向制动自锁,彻底解决上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可实现钢丝绳或导轨的双向制动自锁,通用性强,便于老旧电梯的改造,且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对钢丝绳或导轨双向制动,其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内且位于钢丝绳或导轨两侧的至少一对固定夹块、可相对固定夹块往复运动并分别位于该固定夹块两端上的至少一对活动夹块、设置在两活动夹块之间且延伸方向与钢丝绳或导轨方向平行的弹性件、带动活动夹块往复运动的连杆单元、设置在活动夹块上的摩擦件、以及驱动连杆单元动作的动力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固定夹块至少具有两个方向互为相反的斜面,而所述活动夹块也相应具有两个方向互为相反并与斜面相应配合的配合斜面。
所述斜面和配合斜面的斜角均小于10度。
所述连杆单元为两个连杆臂在连杆中心相连且末端与各活动夹块相连的类剪刀机构,其中每个连杆臂均设置有一穿孔并有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接。
所述连杆单元为四边形连接且分别与四个活动夹块相连的四连杆机构。
所述动力单元为电磁、电动、液压、气动单元。
所述固定夹块的个数为2个,而所述活动夹块的个数为4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利用固定夹块和活动夹块的正反楔形面配合来实现钢丝绳的双向制动且实现自锁,以达到制动的目的,避免安全失效,减少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2、在电磁铁、连杆、弹性件三者作用下使活动夹块保持夹持状态,而一旦恢复通电后,可自行解除活动夹块对钢丝绳的夹持压力,使钢丝绳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大面积停电设备自恢复的问题。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位置小,可安装在电梯机房或曳引机旁,便于旧梯改造,解决现有电梯没有安全制动器安装位置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夹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用于对钢丝绳60或导轨双向制动,包括:机架(未图示)、位于机架内且位于钢丝绳60两侧的至少一对固定夹块10、可相对固定夹块10往复运动并分别位于该固定夹块两端上的至少一对活动夹块20、设置在两活动夹块20之间的弹性件30、带动活动夹块20往复运动的连杆单元40、设置在活动夹块20上的摩擦件50、以及驱动连杆单元40动作的动力单元70。
固定夹块10和活动夹块20均为楔形块,本实施例中固定夹块1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活动夹块20的数量为4个,即每个固定夹块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相应设置有两个活动夹块20。固定夹块10在配合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未图示)、以及位于第一斜面两侧的一对第二斜面(未图示),而活动夹块20在配合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三配合斜面(未图示)、以及与相应第二斜面相应配合的一对第四配合斜面(未图示)。固定夹块10的另一侧则与支撑弹簧(未图示)的一端抵靠接触,而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则与机架抵靠接触。第一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第三配合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四配合斜面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由此固定夹块10和活动夹块20之间通过正反楔形面的形式进行滑动配合,即固定夹块10设置有正反楔形面,而活动夹块20也相应设置有配合的正反楔形面进行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和第四配合斜面为正楔形面,类似楔形凸部,而第二斜面和第三配合斜面为反楔形面,类似楔形槽。斜面和配合斜面的斜角均小于10度。
弹性件30优选为压缩弹簧,且延伸方向与钢丝绳60的延伸方向平行。弹性件30是用来推动活动夹块20,并增加活动夹块20及摩擦件50锁紧钢丝绳60的锁紧力,压缩弹簧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连杆单元40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连杆臂在连杆中心44相连且末端与四个活动夹块20相连,类似剪刀机构。每个连杆臂均设置有一穿孔42并有一端与动力单元70相连接,同样地,连杆单元也可以为四边形连接且分别与四个活动夹块相连的四连杆机构。
动力单元7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电磁铁方式,并包括芯轴72。动力单元70也可以为电动、液压、气动单元。
当轿厢门打开时,控制器发信号给驱动单元,动力单元70失电,芯轴72伸出,带动连杆单元40的连杆臂执行夹紧动作,钢丝绳60两侧的活动夹块20朝向钢丝绳60夹紧运动,由此依靠弹性件30的弹簧力将钢丝绳60夹紧,摩擦件50与钢丝绳60抵靠接触。当钢丝绳60发生意外向上或向下移动时,活动夹块20在摩擦件50的摩擦力作用下也同步往上或向下移动,活动夹块20与固定夹块10通过楔形面抵靠配合,由此活动夹块20越往上移动,摩擦件50与钢丝绳60之间的缝隙越小,摩擦力越大,由此活动夹块20的摩擦件50与钢丝绳60之间产生自锁角,实现自锁,保证轿厢安全停靠。而一旦轿厢门关闭时,控制器发信号给动力单元70,动力单元70得电,芯轴72收缩并带动连杆单元40的连杆臂执行张开动作,钢丝绳60两侧的活动夹块20向钢丝绳60的外侧张开运动,摩擦件50与钢丝绳60脱离接触,钢丝绳60恢复正常运行状态,轿厢正常上下运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固定夹块和活动夹块的正反楔形面配合来实现钢丝绳的双向制动且实现自锁,以达到制动的目的,避免安全失效,减少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2、在电磁铁、连杆、弹性件三者作用下使活动夹块保持夹持状态,而一旦恢复通电后,可自行解除活动夹块对钢丝绳的夹持压力,使钢丝绳恢复正常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大面积停电设备自恢复的问题。
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用位置小,可安装在电梯机房或曳引机旁,便于旧梯改造,解决现有电梯没有安全制动器安装位置的难题。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对钢丝绳或导轨双向制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内且位于钢丝绳或导轨两侧的至少一对固定夹块、可相对固定夹块往复运动并分别位于该固定夹块两端上的至少一对活动夹块、设置在两活动夹块之间且延伸方向与钢丝绳或导轨方向平行的弹性件、带动活动夹块往复运动的连杆单元、设置在活动夹块上的摩擦件、以及驱动连杆单元动作的动力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块至少具有两个方向互为相反的斜面,而所述活动夹块也相应具有两个方向互为相反并与斜面相应配合的配合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和配合斜面的斜角均小于10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单元为两个连杆臂在连杆中心相连且末端与各活动夹块相连的类剪刀机构,其中每个连杆臂均设置有一穿孔并有一端与动力单元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单元为四边形连接且分别与四个活动夹块相连的四连杆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为电磁、电动、液压、气动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块的个数为2个,而所述活动夹块的个数为4个。
CN201620779656.2U 2016-07-22 2016-07-22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656.2U CN206278795U (zh) 2016-07-22 2016-07-22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9656.2U CN206278795U (zh) 2016-07-22 2016-07-22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8795U true CN206278795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4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96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8795U (zh) 2016-07-22 2016-07-22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87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5737A (zh) * 2018-04-28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联动机构以及联动夹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5737A (zh) * 2018-04-28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联动机构以及联动夹具
CN108645737B (zh) * 2018-04-28 2021-01-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联动机构以及联动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4912B (zh) 电梯钢丝绳夹绳器
CN206203767U (zh) 电梯制动装置
CN106044605B (zh) 电梯制动装置及方法
CN101941626A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安全钳连动机构
CN102701040A (zh) 一种用于矿井刚性罐道的恒制动力防坠抓捕装置及方法
CN206278795U (zh) 具有连杆单元的电梯制动装置
CN106081783A (zh)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电磁制动器及制动方法
CN106429706A (zh) 防意外移动的电梯控制器及方法
CN107089223A (zh) 一种多用途刹车辅助装置
CN204823562U (zh) 渐进式双向夹绳器
CN202529673U (zh) 重力偏心轴式安全钳
CN201890682U (zh) 一种用于电梯的安全钳连动机构
CN202139987U (zh) 气动安全地铁屏蔽门
CN205739871U (zh) 电梯制动装置的驱动机构
CN204024142U (zh) 液压后悬臂立体停车设备
CN102502402B (zh) 用于轨行式起重机动态防风的耗能缓冲制动装置和方法
CN203428682U (zh) 安全自救电梯
CN102330533A (zh) 气动安全地铁屏蔽门
CN107662620B (zh) 一种空铁动力悬挂机构
CN105923518A (zh) 一种锁门机构
CN105883530A (zh) 防电梯意外移动的制动装置及方法
CN106429705B (zh) 防意外移动的电梯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9065224U (zh) 电梯端站保护结构
CN206172716U (zh) 防意外移动的电梯控制装置
CN204508527U (zh) 带有保持组件的电梯同步门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