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6561U -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6561U
CN206276561U CN201621141361.9U CN201621141361U CN206276561U CN 206276561 U CN206276561 U CN 206276561U CN 201621141361 U CN201621141361 U CN 201621141361U CN 206276561 U CN206276561 U CN 206276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pray module
switch
voltag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13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裕
郑杰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Cmed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413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6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6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65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雾化电路及装置,该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液体雾化电路包括一驱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控制单元耦接驱动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控制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其中,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耦接至驱动单元,第二引脚耦接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

Description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特别是一种提升喷雾效率的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雾化装置已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中,例如降温、加湿、消毒、镇尘及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其中,例如应用于吸入式的医疗设备,其所产生的药物粒径需在3~5μm以下才能确保药物有效到达肺泡并直接由人体吸收,以提升药物的作用效率。又例如应用于农业以温室降温的目的而言,其最佳的雾粒直径为17μm,此种雾粒所造成的微雾浓度最适中,且具有遮光的效果,因而大幅降低农作物对灌溉的需求。
目前,振动式的液体雾化装置,是以频率驱动压电片形成音波振荡而产生微雾粒。其中,液体雾化装置的雾化装置例如包括压电片。而压电片具有正极及负极,且压电片往往因接触或沉浸于液体中,以将液体雾化。然而,因接触或沉浸于液体中的压电片的正极与负极往往会产生铜绿或附着电解物质。而产生铜绿或附着电解物质的压电片将影响到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因此降低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寿期。
再者,以“变压器提供驱动电压给压电片”的公知技术中,往往会消耗较大的功率。例如变压器需要350毫安的电力,以频率驱动压电片形成音波振荡。因此造成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为通过喷雾模块的两支引脚分别接收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的电路设计,而使喷雾模块提升形变量,借此提升喷雾模块的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液体雾化电路包括一驱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控制单元耦接驱动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控制驱动单元输出驱动电压。其中,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耦接至驱动单元,第二引脚耦接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电感及接地端之间;其中,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及第一电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于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正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二极,而逆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一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液体雾化电路包括一驱动单元、一控制单元及一电压供应单元。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控制单元耦接驱动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控制驱动单元输出一驱动电压。电压供应单元耦接于控制单元及喷雾模块之间。其中,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第一引脚耦接至驱动单元,第二引脚耦接至电压供应单元。电压供应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电压供应单元为一升压单元或一电源单元,升压单元为一升压电路、一降压电路或一升降压电路,电源单元包括一蓄电池或一电压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电感及接地端之间;其中,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及第一电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于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正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二极,而逆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一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液体雾化电路包括一驱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控制单元耦接驱动单元,控制单元用以控制驱动单元输出一驱动电压。其中,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分别耦接至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电感及接地端之间;其中,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及第一电容,而喷雾模块的第二引脚耦接至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电感及第一电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电容及一第二电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接地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第二电感及接地端之间;第二电容耦接一第二单向导通组件、喷雾模块的第二引脚及接地端;其中,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及第一电容,而第二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第二电感、第二开关及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第二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第二电容及喷雾模块的第二引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于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正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二极,而逆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一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液体雾化电路及一喷雾模块。液体雾化电路设置于本体。喷雾模块耦接液体雾化电路。其中,液体雾化电路用于控制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手段为利用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通过驱动单元输出一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以及喷雾模块的第二引脚接收一预设电压。借此喷雾模块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以形成音波振荡而产生微雾粒。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确实可提升喷雾量,以及提升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方便性。
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实施例,皆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达成技术效果,然所叙述的实施例与附图仅提供参考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2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驱动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3A为根据图2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预设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3B为根据图3及图3A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功能方块图。请参阅图1。一种液体雾化电路1,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14。液体雾化电路1包括一驱动单元12及一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耦接驱动单元12及喷雾模块14。驱动单元12耦接喷雾模块14。
在实务上,控制单元10用以控制驱动单元12输出驱动电压。驱动单元12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14。例如,控制单元10输出控制信号给驱动单元12,致使驱动单元12输出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14。因此,喷雾模块14产生的粒径约为3~5μm的微雾粒,致使微雾粒有效到达肺泡并直接由人体吸收。
详细来说,控制单元10例如为控制芯片、微控制芯片或PWM控制芯片,本实施例不限制控制单元10的态样。其中,控制单元10内建多个可输出脉冲调变信号的端口,其频率调整范围例如为10Hz~1MHz,而责任周期(Duty Cycle)调整范围例如为10%~90%。在实务上,控制单元10可输出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其中控制信号用以控制驱动单元12的运作。
驱动单元12例如为驱动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关、一个或多个电感、一个或多个电容与二极管。本实施例不限制驱动单元12的态样。其中,驱动单元12用以接收控制单元10所输出的控制信号。在实务上,驱动单元12根据控制信号以输出频率振动的一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14。其中,驱动电压例如为脉动直流电压。驱动电压的波形例如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
喷雾模块14例如包括一喷孔件(未绘示)及一压电片(未绘示)。其中,喷孔件配置于压电片。喷孔件例如为具有多个微细穿孔的振动片。压电片例如为频率振动的压电致动件。其中,喷孔件及压电片可为一体设计或组合设计。
喷雾模块14具有一第一引脚P1及一第二引脚P2。第一引脚P1耦接至驱动单元12,第二引脚P2耦接至控制单元10。为了方便说明,第一引脚P1例如为喷雾模块14的正极端的引脚。第二引脚P2例如为喷雾模块14的负极端的引脚。本实施例不限制喷雾模块14的态样。
此外,控制单元10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预设电压例如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例如为+10V、+20V、+40V或其他任意正数值伏特。一般来说,公知的液体雾化电路需通过转换电路以转换电压给喷雾模块。且公知的喷雾模块的两条引脚其中之一为接地。例如,公知的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耦接至转换电路,而第二引脚耦接至接地。因此,公知的液体雾化电路往往会损耗较多电能,且耦接地的第二引脚往往会接收到较多的微小噪声。
然而,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通过驱动单元12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14,借此降低电能的转换或损耗。且本实施例的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并未接地。第二引脚P2耦接控制单元10,以接收一预设正准位电压。因此,相较于公知的第二引脚,本实施例的第二引脚P2可接收到预设正准位电压,而公知的微小噪声相对于预设正准位电压,公知的微小噪声几乎可被忽略或省略。所以,相较于公知的液体雾化电路,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具有较低的电能损耗、其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所接收到的信号较干净,以及较佳的喷雾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喷雾模块14因接触或沉浸于液体中,于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单元12提供一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14,以及控制单元10提供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时,喷雾模块14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而产生一正向电解反应及一逆向电解反应。例如,于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14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14进行一逆向电解反应。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喷雾模块14通过正向电解反应以及逆向电解反应,借此减缓喷雾模块14的第一极与第二极产生电解物质的速率。因此,喷雾模块14于第一极与第二极将减缓附着电解物质的机会,借此提升喷雾模块14或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寿期。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将为进一步说明驱动单元12的细部组件、电路及其运作。其中,驱动单元12包括一第一开关Q1、一第二开关Q2、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一第一电感L1、一第二电感L2及一第一电容C。
在实务上,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G耦接控制单元10。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S耦接一接地端GND。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D耦接一第一电感L1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其中,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S例如为源极端,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D例如为漏极端。而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例如为二极管或萧特基二极管(Schottky Diode)。
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G耦接控制单元10,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S耦接接地端GND,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D耦接一第二电感L2及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第一电容C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第二电感L2及接地端GND之间。其中,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S例如为源极端,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D例如为漏极端。
因此,控制单元10可控制第一开关Q1的导通或截止,以使第一电感L1充电或放电;或是控制单元10可控制第二开关Q2的导通或截止,以使第二电感L2充电或放电。其中,控制单元10可通过交错控制、同步控制或其他控制方式,以控制第一及第二开关Q1、Q2的导通或截止。本实施例不限制液体雾化电路1的运作态样。
此外,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L1,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L2及第一电容C。其中,第一电感L1耦接至一工作电压VCC。由此可知,控制单元10控制第一及第二开关Q1、Q2的导通或截止运作,致使驱动单元12输出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喷雾模块14。且控制单元10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因此,喷雾模块14的压电片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而产生较大形变,借此音波振荡而提升产生微雾粒的喷雾量。
图3为根据图2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驱动电压波形示意图。图3A为根据图2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预设电压波形示意图。图3B为根据图3及图3A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喷雾模块的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的波形示意图。请参阅图3、图3A及图3B。
于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接收到的驱动电压的波形如图3。图3所绘示的驱动电压的波形例如为脉冲三角波,波峰例如为50V,且驱动电压的电压波形均为大于0伏特的电压。也就是图3所绘示驱动电压的电压波形例如为0~50伏特的脉冲三角波电压,频率约为120KHZ。接着,于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接收到的预设电压的波形如图3A。图3A所绘示的预设电压的波形为正准位偏压,例如为10V。
于图3B中,将图3及图3A结合,也就是喷雾模块14的第一及第二引脚P1、P2所分别接收到的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其中,喷雾模块14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而产生一正向电解反应及一逆向电解反应。在实务上,于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14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如图3B中的正向电解区段PA。于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14进行一逆向电解反应,如图3B中的逆向电解区段NA。
在实务上,正向电解区段PA为指“沉浸于液体中的喷雾模块14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之间产生短路现象”。具体来说,于喷雾模块14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产生短路时,第一极及第二极之间将产生电解电流。借此液体中的电解物质被解离,并将附着于第一极及第二极。正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14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二极。
而逆向电解区段NA为指“转变为负极的第一极,以及转变为正极的第二极”。逆向电解反应为指喷雾模块14的第一极及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第一极。其中,第一极及第二极例如焊接于压电片的同一面上,并因接触或沉浸于液体中。于喷雾模块14的压电片接收到的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时,压电片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以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
举例来说,图3B中的电压波形包括多数个逆向电解区段NA及多数个正向电解区段PA。例如驱动电压小于10伏特时,也就是“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的逆向电解区段NA,压电片以与液体产生逆向电解反应。反之,例如驱动电压大于10伏特时,也就是“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的正向电解区段PA,压电片以与液体产生正向电解反应。另外,压电片根据驱动电压以形成音波振荡而产生液体雾化的技术效果。
接下来,图4及图5中的液体雾化电路1a、1b还包括一电压供应单元。电压供应单元耦接于控制单元10及喷雾模块14之间。为了方便说明,图4中的电压供应单元为以升压单元16来说明。图5中的电压供应单元为以电源单元18来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压供应单元亦可包括图4中的升压单元16及电源单元18。本实施例不限制电压供应单元的态样。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a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相似,例如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也接收驱动电压,且第二引脚P2也接收预设电压。然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a、1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a还包括一升压单元16。
在实务上,升压单元16例如为一升压电路、一降压电路或一升降压电路。升压单元16例如为可调整式升压电路或固定式升压电路。其中,可调整式升压电路例如为Linear型号LTC3426的电路。而固定式升压电路例如为HOLTEK型号HT77XXA系列的电路。简单来说,升压单元16为用以将电压升压以输出给喷雾模块14。本实施例不限制升压单元16的态样。
其中,喷雾模块14具有一第一引脚P1及一第二引脚P2。第一引脚P1耦接至驱动单元12,第二引脚P2耦接至升压单元16。升压单元16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也就是说,升压单元16受控于控制单元10,因此升压单元16可提供一预设正准位电压给喷雾模块14。
除上述差异之外,本实施例的操作部分与上述实施例实质上等效,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上述实施例以及上述差异后,应当可以轻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b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相似。然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b、1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b还包括一电源单元18。
在实务上,电源单元18包括一蓄电池或一电压源。也就是说,蓄电池或电压源可提供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例如10V的电池或蓄电池可提供如10V的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本实施例不限制电源单元18的态样。
其中,喷雾模块14具有一第一引脚P1及一第二引脚P2。第一引脚P1耦接至驱动单元12,第二引脚P2耦接至电源单元18。电源单元18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也就是说,电源单元18可提供一偏压或一预设正准位电压给喷雾模块14。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图4与图5的液体雾化电路1a、1b结合。也就是图2中的液体雾化电路1还包括一电源单元18及升压单元16。其中,电源单元18耦接控制单元10与升压单元16之间。升压单元16耦接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其余操作部分与上述实施例实质上等效,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c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相似,例如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也接收驱动电压,且第二引脚P2也接收预设电压。然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c、1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本实施例的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耦接至驱动单元12a。
在实务上,喷雾模块14具有一第一引脚P1及一第二引脚P2。第一引脚P1及第二引脚P2分别耦接至驱动单元12a,驱动单元12a输出一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简单来说,驱动单元12a可输出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14,以及输出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
详细来说,驱动单元12a包括一第一开关Q1、一第二开关Q2及一第一电容C。其中,驱动单元12a相似于图2中的驱动单元12,惟本实施例的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耦接至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的阴极、第二电感L2及第一电容C。
简单来说,驱动单元12a具有一节点N1,以耦接至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因此,驱动单元12a通过第一电容C及该节点N1,以输出预设电压给喷雾模块14。当然,驱动单元12a亦可通过该些开关Q1、Q2及该些电感L1、L2,以输出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
由此可知,驱动单元12a可输出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以分别给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及第二引脚P2。除上述差异之外,本实施例的操作部分与上述实施例实质上等效,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上述实施例以及上述差异后,应当可以轻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d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相似。然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液体雾化电路1d、1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本实施例的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耦接至驱动单元12b。
在实务上,驱动单元12b包括一第一开关Q1、一第二开关Q2、一第一电容C及一第二电容Ca。在实务上,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G耦接控制单元10,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S耦接一接地端GND,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D耦接一第一电感L1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
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G耦接控制单元10,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S耦接接地端GND,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D耦接一第二电感L2及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第一电容C耦接于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第二电感L2及接地端GND之间。第二电容Ca耦接一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及接地端GND。
其中,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的阳极耦接第一电感L1,第一单向导通组件D1的阴极耦接第二电感L2及第一电容C。而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的阳极耦接第二电感L2、第二开关Q2及喷雾模块14的第一引脚P1。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的阴极耦接第二电容Ca及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
简单来说,图7与图6中的驱动单元12a、12b的差异在于,图7中的驱动单元12b还包括一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及一第二电容Ca。其中,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串接第二电容Ca,且喷雾模块14与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并联,以及喷雾模块14的第二引脚P2耦接至第二单向导通组件D2及第二电容Ca之间。本实施例的操作部分与上述实施例实质上等效,其余部分相似,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示意图。请参阅图8。液体雾化装置LD例如为口、鼻水气或液气喷雾设备、或是吸入式的医疗设备。其中,振动式的液体雾化装置LD,是以频率驱动喷雾模块14(即喷孔件与压电片的组合)形成音波振荡而产生微雾粒。
其中,液体雾化装置LD包括一本体B1、一液体雾化电路1及一喷雾模块14。如图2、图4、图5、图6或图7的液体雾化电路1、1a、1b、1c、1d设置于本体B1。喷雾模块14耦接如图2、图4、图5、图6或图7的液体雾化电路1、1a、1b、1c、1d。另外,本体B1包括一杯体。杯体用以容纳药水或其他液体,例如蒸馏水、生理食盐水、人工泪液、药水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为以图2中的液体雾化电路1来与公知液体雾化装置比较。相较于公知液体雾化装置,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LD通过液体雾化电路1可产生较佳的喷雾效果。以1ml的药水,并以约120KHz的最佳共振点频率来进行测试,公知与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LD的比较表,如表一。
表一
简单来说,相较于公知液体雾化装置,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LD可提约40%的喷雾量(公式为:(0.395/0.29)-1)。也就是说,以相同1ml的药水,并以约120KHz的最佳共振点频率来进行测试,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LD可输出0.395ml/min的微雾粒,而公知的液体雾化装置则输出0.29ml/min的微雾粒。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液体雾化装置LD可提升液体雾化的喷雾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雾化电路,为由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以输出一驱动电压给喷雾模块的第一引脚,以及喷雾模块的第二引脚接收一预设电压。其中,预设电压为一正准位电压。而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因此,喷雾模块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以形成音波振荡而产生微雾粒。再者,喷雾模块根据驱动电压及预设电压的相对大小关系,而使喷雾模块的压电片产生正向或逆向电解反应,借此使沉浸于液体中的压电片的正极与负极降低产生铜绿或附着电解物质的机会。其中,驱动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产生一正向电解反应;或是驱动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喷雾模块产生一逆向电解反应,借此达到防止或减缓电解物质产生及附着于喷雾模块,以提升喷雾模块的使用寿期。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液体雾化电路确实可提升喷雾量、其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端所接收到的信号较干净、以及克服的公知喷雾模块产生电解物质的问题,以及提升液体雾化装置的使用寿期及方便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体雾化电路包括:
一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该喷雾模块;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驱动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驱动单元输出该驱动电压;
其中,该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该第一引脚耦接至该驱动单元,该第二引脚耦接至该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该喷雾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接地端,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引脚;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该第二电感及该接地端之间;
其中,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该第一电感,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该第二电感及该第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该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该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于该驱动电压大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该驱动电压小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该正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该逆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极及该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一极。
5.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体雾化电路包括:
一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该喷雾模块;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驱动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驱动单元输出一驱动电压;及
一电压供应单元,耦接于该控制单元及该喷雾模块之间;
其中,该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该第一引脚耦接至该驱动单元,该第二引脚耦接至该电压供应单元,该电压供应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该喷雾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压供应单元为一升压单元或一电源单元,该升压单元为一升压电路、一降压电路或一升降压电路,该电源单元包括一蓄电池或一电压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接地端,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引脚;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该第二电感及该接地端之间;
其中,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该第一电感,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该第二电感及该第一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该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该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于该驱动电压大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该驱动电压小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该正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该逆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极及该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一极。
10.一种液体雾化电路,适用于控制一液体雾化的喷雾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液体雾化电路包括:
一驱动单元,用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以直接驱动该喷雾模块;及
一控制单元,耦接该驱动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以控制该驱动单元输出一驱动电压;
其中,该喷雾模块具有一第一引脚及一第二引脚,该第一引脚及该第二引脚分别耦接至该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输出一预设电压给该喷雾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接地端,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引脚;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该第二电感及该接地端之间;
其中,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该第一电感,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该第二电感及该第一电容,而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二引脚耦接至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该第二电感及该第一电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一接地端,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一电感及一第一单向导通组件;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控制单元,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该接地端,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电感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引脚;及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该第二电感及该接地端之间;
一第二电容,耦接一第二单向导通组件、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二引脚及该接地端;
其中,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该第一电感,该第一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该第二电感及该第一电容,而该第二单向导通组件的阳极耦接该第二电感、该第二开关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引脚,该第二单向导通组件的阴极耦接该第二电容及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二引脚。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压为脉动直流电压,该驱动电压的波形为一弦波、一三角波或一方波,该预设电压为一大于零电压的正准位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雾化电路,其特征在于,于该驱动电压大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于该驱动电压小于该预设电压时,该喷雾模块进行一正向电解反应,该正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一第一极及一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一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该逆向电解反应为指该喷雾模块的该第一极及该第二极与液体产生电解反应,自液体解离的阴离子游向该第二极,而自液体解离的阳离子游向该第一极。
15.一种液体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
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14其中之一的液体雾化电路,设置于该本体;及
一喷雾模块,耦接该液体雾化电路;
其中,该液体雾化电路用于控制液体雾化的该喷雾模块的运作。
CN201621141361.9U 2016-10-20 2016-10-20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76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1361.9U CN206276561U (zh) 2016-10-20 2016-10-20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1361.9U CN206276561U (zh) 2016-10-20 2016-10-20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6561U true CN206276561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136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76561U (zh) 2016-10-20 2016-10-20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65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1939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心诚镁行动医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WO2019200709A1 (zh) * 2018-04-17 2019-10-24 华健 一种可调档位控制雾化量的便携式雾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1939A (zh) * 2016-10-20 2018-04-27 心诚镁行动医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WO2019200709A1 (zh) * 2018-04-17 2019-10-24 华健 一种可调档位控制雾化量的便携式雾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7566U (zh) 一种超声雾化片工作控制电路及超声波电子烟
CN108897265B (zh) 基于凹面超声阵列的无容器悬浮控制装置
US8594346B2 (en) Audio output drivers for piezo speakers
CN206276561U (zh)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CN209090055U (zh) 一种语音控制的电子烟
CN106175029A (zh) 一种喷雾仪震动频率的获取方法
WO2021104370A1 (zh) 一种超声波雾化片全波驱动电路、超声波电子烟
CN107961939A (zh)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TWI680015B (zh) 液體霧化電路及其裝置
CN107599960A (zh) 蜂鸣器驱动电路
CN204166315U (zh)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KR20120019779A (ko) 저전압 배터리의 수명연장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TWM548595U (zh) 液體霧化電路及其裝置
CN204147430U (zh) 一种治疗仪贴片
CN207319008U (zh) 一种超声雾化片振荡控制电路及超声波电子烟
CN105334767B (zh) 液体雾化电路及其装置
CN2868444Y (zh) 一种低压驱动压电陶瓷雾化片的雾化器
CN201921246U (zh) 一种便携式美容仪的占空比调节电路
CN203304116U (zh)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可喷雾的背夹电源
TWI584881B (zh) 液體霧化電路及其裝置
CN103427661A (zh) 一种压电陶瓷变压器驱动电路
CN107086772A (zh) 升压电路
CN101733215A (zh) 静电喷雾器
CN107959477A (zh) 一种压电式超声波雾化器振荡电路
CN201204555Y (zh) 大功率电塑性加工用脉冲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