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3328U - 一种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3328U
CN206273328U CN201621182109.2U CN201621182109U CN206273328U CN 206273328 U CN206273328 U CN 206273328U CN 201621182109 U CN201621182109 U CN 201621182109U CN 206273328 U CN206273328 U CN 206273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avity
charging aperture
inner cylinder
discharg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21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伟华
康涛
肖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AISHI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AISHI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AISHI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AISHI MARIN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821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3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3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33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设备,包括外壳、内筒和设于内筒内的过滤装置。外壳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下方形成第一腔体、上方形成第二腔体,内筒和过滤装置设于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腔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均设有阀门;内筒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过滤装置设于空腔内,内筒的上端和过滤装置的上端均与隔板的底部连接,第一进料口与内筒的外侧壁相对;过滤装置包括沿周向设有滤芯的滤筒和设于滤筒底端的底盘,滤筒内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通道。能够有效阻止颗粒小的粉体被风带走,粉体收集率高且可以改善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和船舶行业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需要收集粉末状物料。一般操作是采用风力将所需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移动,然后将含有粉体的混合气流进行气固分离,人工收集得到粉体。在风力作用下,颗粒较粗大的粉体受到重力作用落入收集器皿中,但是颗粒较细小的粉体由于未能及时落入收集器皿中,而被风带走,导致粉体收集率低、操作环境粉尘大,污染环境,不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过滤设备,能够有效阻止颗粒细小的粉体被风带走,粉体收集率高且可以改善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过滤设备,包括外壳、内筒和设于所述内筒内的过滤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形成第一腔体、上方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内筒和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均设有阀门;所述内筒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和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均与所述隔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相对;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沿周向设有滤芯的滤筒和设于所述滤筒底端的底盘,所述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通道。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过滤装置对固气进行过滤时,关闭第一出料口的阀门,打开第二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的阀门,将待过滤的固气从第一进料口通入外壳内,由于第一进料口与内筒的外侧壁相对,因此固气从第一进料口进入外壳内后将沿着内筒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所形成的空间散开,当第一腔体内被固气填满后,由于固气仍持续从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增大,此时,固气从内筒的下方进入内筒的内部,并经设于内筒内的滤筒过滤,在固气从第一进料口进入并运动至过滤装置的过程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第一出料口,而细小的固体颗粒则吸附在滤筒的滤芯外侧,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将沿滤筒的内的通道进入第二腔体内,进而从第二出料口排出,完成整个固气过滤的过程。结构简单,整个过滤过程均在第一腔体内,细小颗粒的粉尘则吸附在滤芯的外侧,不会散布到周围环境中,能够有效阻止颗粒小的粉体被风带走,粉体收集率高且可以改善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现象。
另外,将滤芯为分瓣式结构,相互之间可通过如螺栓等连接方式连接,便于拆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并对其进行清洗,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设有阀门。
通过设于第二腔体的腔壁上的第二进料口,该过滤装置还可以对带有油渣的油液进行过滤,使用前,将第一进料口的阀门关闭,第二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的阀门打开,并设置一集液装置于第一出料口外,油液从第二进料口进入腔体内,由于第二腔体与滤筒的通道连通,油液将从第二腔体进入滤筒的通道内,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液将从滤芯渗出,滴落至第一出料口,进入集液装置内。油液中的杂质将吸附在滤筒的内侧壁上,可有效对油液进行过滤,且该滤芯可随时取下,退垢后并清洗,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设有阀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各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筒外侧壁的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还设有填料函,所述电缆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填料函,实现所述震动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芯为高分子滤芯。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筒的顶端的法兰,所述法兰固定于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法兰的上端还设于吊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0外壳 305吊耳
101盖板 400电磁阀
102挡块 500填料函
200内筒 600第一进料口
301底盘 700第二进料口
302滤芯 800第三进料口
303震动器 900第一出料口
304法兰 110第二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设备,包括外壳100、内筒200和设于内筒200内的过滤装置。外壳100内设有隔板,隔板的下方形成第一腔体、上方形成第二腔体,内筒200和过滤装置设于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600,第一腔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900,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二出料口110,第一进料口600、第一出料口900和第二出料口110均设有阀门;内筒200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过滤装置设于空腔内,内筒200的上端和过滤装置的上端均与隔板的底部连接,第一进料口600与内筒200的外侧壁相对;过滤装置包括沿周向设有滤芯302的滤筒和设于滤筒底端的底盘301,滤筒内设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通道。
使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设备对固气进行过滤时,关闭第一出料口900的阀门,打开第二出料口110和第一进料口600的阀门,将待过滤的固气从第一进料口600通入外壳100内,由于第一进料口600与内筒200的外侧壁相对,因此固气从第一进料口600进入外壳100内后将沿着内筒200的外侧壁与外壳100的内侧壁所形成的空间散开,当第一腔体内被固气填满后,由于固气仍持续从第一进料口600进入,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增大,此时,固气从内筒200的下方进入内筒200的内部,并经设于内筒200内的滤筒过滤,在固气从第一进料口600进入并运动至过滤装置的过程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至第一出料口900,而细小的固体颗粒则吸附在滤筒的滤芯302外侧,过滤后的干净气体将沿滤筒的内的通道进入第二腔体内,进而从第二出料口110排出,完成整个固气过滤的过程。结构简单,整个过滤过程均在第一腔体内,细小颗粒的粉尘则吸附在滤芯302的外侧,不会散布到周围环境中,能够有效阻止颗粒小的粉体被风带走,粉体收集率高且可以改善作业环境中粉尘污染现象。
另外,将滤芯302设为分瓣式结构,相互之间可通过如螺栓等连接方式连接,便于拆装,使用一段时间后可拆卸并对其进行清洗,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设备还可以用于过滤油液,在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设有第二进料口700,该第二进料口700也设有阀门,不使用时,可将其关闭。通过设于第二腔体的腔壁上的第二进料口700,该过滤设备还可以对带有油渣的油液进行过滤,使用前,将第一进料口600的阀门关闭,第二进料口700和第二出料口110的阀门打开,并设置一集液装置于第一出料口900外,油液从第二进料口700进入腔体内,由于第二腔体与滤筒的通道连通,油液将从第二腔体进入滤筒的通道内,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液将从滤芯302渗出,滴落至第一出料口900,进入集液装置内,油液中的杂质将吸附在滤芯302的内侧壁上。在进行油液过滤时,第一出料口900的阀门可以关闭也可以打开,若考虑到可能出现溢流的情况,则第一出料口900可关闭。该过滤设备可有效对油液进行过滤,且该滤芯302可随时取下,退垢后并清洗,可重复利用,经济性好。另外,为提高过滤效率,将在本实施例中的滤芯302选为高分子滤芯,可提高过滤精度、提高过滤效率,同时经久耐用,经济性好。
该过滤设备可用于对固气进行过滤也可用于对油液进行过滤,实用性较好,但考虑到过滤时,固气从第一进料口600进入,油液从第二进料口700进入,操作较为不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设备还设有带有阀门的第三进料口800,该第三进料口800与第一进料口600和第二进料口700连通,若要对固气进行过滤,则可将第二进料口700的阀门关闭,将固气从第三进料口800通入,该固气将自动从第一进料口600进入第二腔体内进行过滤,若要对油液进行过滤,则可将第一进料口600的阀门关闭,将油液从第三进料口800进入,该油液将自动从第二进料口700进入第一腔体内,使用较为方便。
为方便操作,该过滤设备还设有控制器,将各阀门均选为电磁阀400,且各电磁阀40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可通过PLC编程控制器实现,设置为两种程序,一种是固气过滤程序,第一进料口600、第三进料口800和第二出料口110的电磁阀400打开,第二进料口700和第一出料口900的电磁阀400关闭;另一种是油液过滤程序,第一进料口600、第二出料口110的电磁阀400关闭,第二进料口700、第三进料口800和第一出料口900的电磁阀400打开。实现自动化操作,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可有效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
由于长时间对固气进行过滤,滤筒的外侧壁将会吸附有较多的细小的固体颗粒,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装置在滤筒的外侧壁还设有震动器303,该震动器303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该震动器303带动震动,滤芯302也随该震动器303发生小幅度的震动,此时,吸附于滤筒外侧壁的细小颗粒将被震落,便于对细小颗粒的收集,同时,滤芯302外侧壁的细小颗粒的震落,也可使使用较长时间后再将滤芯302拆下清洗。震动器303的增设,减小滤芯302拆装的频率,更进一步的节约工序及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可以设为从隔板处分开的分体式结构,但是考虑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若外壳100从隔板处分开,则有可能从隔板处发生油液泄漏的情况,因此,该外壳100设为具有上端开口的整个容置腔,以及盖合于上端开口的盖板101,该盖板101与第二腔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设置于内部的过滤装置的拆装及对外壳100内的清洁,第二出料口110设于该盖板101上。由于震动器303需要通过线缆与控制器实现电连接,若将该线缆从外壳100的侧壁穿过,则该线缆还需穿过内筒200或者绕过内筒200,使其内部线缆连接复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该线缆穿过隔板与设于盖板101上的填料函500与外侧的控制器连接。
设于外壳100内的隔板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外壳100的内侧壁上,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外壳100的内侧壁上,为方便对第一腔体内的清理及修理,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00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个挡块102,将隔板放置于挡块102上,为了稳定还可以将隔板与挡块10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还包括设于滤筒顶端的法兰304,并通过该法兰304将该过滤装置固定在隔板上,法兰304连接的方式,稳固且拆卸方便。另外内筒200也可以设置成上端有法兰304结构,然后通过法兰304连接的方式与隔板固定,当然,该过滤装置和内筒200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与隔板的固定。
为便于内部的清洁及拆装,在过滤装置的法兰304上端还设有吊耳305,方便将其直接从外壳100的上端开口直接吊入或吊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筒和设于所述内筒内的过滤装置;
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形成第一腔体、上方形成第二腔体,所述内筒和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还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均设有阀门;
所述内筒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和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均与所述隔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内筒的外侧壁相对;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沿周向设有滤芯的滤筒和设于所述滤筒底端的底盘,所述滤筒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上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设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各所述阀门均为电磁阀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筒外侧壁的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盖板,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所述盖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设有填料函,所述电缆穿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填料函,实现所述震动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高分子滤芯。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滤筒的顶端的法兰,所述法兰固定于所述隔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的上端还设于吊耳。
CN201621182109.2U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过滤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3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109.2U CN20627332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过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109.2U CN20627332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过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3328U true CN206273328U (zh) 2017-06-23

Family

ID=5906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21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332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3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964A (zh) * 2016-10-27 2017-02-08 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7964A (zh) * 2016-10-27 2017-02-08 南通海狮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5862B (zh) 一种机油过滤器
CN109351089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273328U (zh) 一种过滤设备
CN208678600U (zh) 一种组合箱型除尘器壳体
CN107261723B (zh) 一种燃气过滤分离器
CN211358024U (zh) 一种空分预处理装置
CN209501053U (zh) 旋流管式流体预滤器
CN113576358B (zh) 一种集尘分离组件及清洁设备的基站
CN106377964B (zh) 一种过滤设备
CN207856582U (zh) 用于熔炼炉的除尘撬装
CN205324284U (zh) 集尘型负压吸尘机
CN107551741A (zh) 一种色母粒生产用净化装置
CN209060715U (zh) 杂质收集排放装置
CN208943659U (zh) 杂质收集装置
CN209392918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372652U (zh) 一种湿式集尘器
CN206715509U (zh) 气体除尘及除液装置
CN206587549U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208642160U (zh) 一种中药炒药机的除烟尘装置
CN208340379U (zh) 一种高效除尘装置
CN207562552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6823519U (zh)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除硫除尘装置
CN108905385A (zh) 杂质收集排放装置
CN219897488U (zh) 一种用于沥青搅拌烟气处理的脉冲除尘器
CN110748406A (zh) 一种汽车大排量尾气缓冲分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