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2349U -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2349U
CN206272349U CN201621249088.1U CN201621249088U CN206272349U CN 206272349 U CN206272349 U CN 206272349U CN 201621249088 U CN201621249088 U CN 201621249088U CN 206272349 U CN206272349 U CN 20627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ctional order
circuit
internal resistance
beta
order induc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90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江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6212490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234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高频功率源和发射电路,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发射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原边电容C1、原边电路内阻RS1构成的原边串联谐振电路,原边电路内阻RS1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发射电路所有正电阻;接收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副边电容C2、副边电路内阻RS2构成的副边串联谐振电路,副边电路内阻RS2为包括副边电容内阻在内的接收电路所有正电阻。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数阶电感分别串联在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中,同时利用分数阶电感在特定参数范围下具有负电阻分量的性质,实现部分或全部抵消电路内阻。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或无线输电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完全电气隔离,具有安全、可靠、灵活的优点。早在19世纪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便利用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在没有任何导线连接的情况下点亮了灯泡.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电能传输是MIT的学者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自2007年被公开发表以来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中来。在目前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谐振电路的内阻是影响无线电能传输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电路内阻是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
分数阶微积分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将微积分的阶次从整数阶推广到分数甚至复数。分数阶电感的概念由分数阶微积分的概念而来,与传统的整数阶电感不同,分数阶电感包括感值和阶数两个参数,这使得分数阶电感的设计自由度比整数阶电感多,具备一些传统整数阶电感不具备的性质。比如分数阶电感在特定的参数范围内,具有负电阻的分量。因此将具有负电阻分量的分数阶电感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对于降低谐振电路内阻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采用分数阶电感分别串联在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中,同时利用分数阶电感在特定参数范围下具有负电阻分量的性质,实现部分或全部抵消电路内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高频功率源和发射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发射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原边电容C1、原边电路内阻RS1构成的原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内阻RS1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发射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接收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副边电容C2、副边电路内阻RS2构成的副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内阻RS2为包括副边电容内阻在内的接收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通过谐振耦合的方式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且在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之中,至少有一个分数阶电感除了工作在与电容谐振的状态,还用于抵消所在串联谐振电路的内阻。
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均满足:
相位关系满足:
阻抗为:
其中iL为分数阶电感电流,vL为分数阶电感电压,β为分数阶电感阶数,并且0<β≤2,Lβ为分数阶电感容值,w为分数阶电感的工作角频率。
所述原边和副边电路的等效内阻分别为:
式中为分数阶电感Lβ1阻抗的实部分量,为分数阶电感Lβ2阻抗的实部分量;
所述原边电路的等效内阻是指包括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之外的原边电路输入阻抗的电阻分量,所述副边电路的等效内阻是指包括除负载之外的副边电路输出阻抗的电阻分量。
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的参数不仅需要满足与原边电容谐振的条件:
用于抵消原边电路内阻RS1时,分数阶电感参数还需满足:
0≤Zeqs1<RS1
即:
此时原边分数阶电感的阻抗具有负电阻的分量,因此能够用于抵消原边电路内阻;而且当时即原边等效内阻Zeqs1=0,原边分数阶电感刚好全部抵消原边电路内阻RS1
所述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参数不仅需要满足与副边电容谐振的条件:
用于抵消副边电路内阻RS2时,分数阶电感参数还需满足:
0≤Zeqs2<RS2
即:
此时副边分数阶电感的阻抗具有负电阻的分量,因此能够用于抵消副边电路内阻;而且当时即副边等效内阻Zeqs2=0,副边分数阶电感刚好全部抵消副边电路内阻RS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系统结构简单,分数阶电感不仅实现与电容谐振,补偿电容的无功,还可同时实现抵消电路内阻。
2、通过分数阶电感部分或全部抵消电路内阻,可以提高电路的品质因数。
3、通过原副分数阶电感分别与发射和接收电容谐振,并同时分别全部抵消原边电路内阻和副边电路内阻,可使系统的输入功率即高频功率源的输出功率全部输出到负载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具体系统模型。
图2为实施方式中电路品质因数与分数阶电感阶数的关系曲线。
图3为实施方式中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与分数阶电感阶数的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分数阶电感与电容产生谐振,同时利用分数阶电感在特定阶数下具有负电阻分量的特点来抵消电路的正电阻。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电路,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高频功率源VS和发射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RL;所述发射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原边电容C1、原边电路内阻RS1构成的原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内阻RS1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发射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接收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副边电容C2、副边电路内阻RS2构成的副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内阻RS2为包括副边电容内阻在内的接收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通过谐振耦合的方式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且在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之中,至少有一个分数阶电感除了工作在与电容谐振的状态,还用于抵消所在串联谐振电路的内阻。
为了分析方便,令原边电路内阻RS1和副边电路内阻RS2参数一致,阻值都为RS;令原边电容C1和副边电容C2参数一致,容值都为C;令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参数一致,感值都为Lβ,阶数都为β,且互感阶数也为β。
令系统谐振频率为w,当原边和副边的分数阶电感都设置为与电容谐振和补偿电路内阻时,其参数满足:
式中wβLβcos(0.5πβ)为分数阶电感阻抗的实部分量,解得:
当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都谐振时,可得原边的回路自阻抗Z11和副边回路自阻抗Z22为:
又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式中为高频功率源电压的向量表达式,分别为为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的向量表达式。M为原边分数阶电感与副边分数阶电感之间的互感。
解得原边电流和副边电流为:
则可得系统谐振时输出功率PO的表达式为:
系统的输入功率即高频功率源的输出功率表达式Pin为:
谐振电路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品质因数,此时系统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品质因数Q的表达式为:
式中RS+wβLβcos(0.5πβ)即为各个谐振电路的等效内阻。
设高频功率源电压为VS=20V,角频率wS=2*π*50000rad/s,电容为C=35nF,M=0.1*Lβ,内阻RS=0.5Ω,负载RL=10Ω。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的谐振频率与高频功率源频率相等,则可得分数阶电感的参数应满足:
此时系统输出功率、高频功率源的输入功率与分数阶电感阶数的关系曲线如图2。由图2可知,分数阶电感阶数越高,系统输出功率就越接近于高频功率源的输入功率,当分数阶电感阶数取得最大值时即此时分数阶电感完全抵消内阻,则系统输出功率等于高频功率源的输出功率,即高频功率源的输出功率全部输出到负载上。
此时系统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品质因数Q与分数阶电感阶数的关系曲线如图3。由图3可知,Q值随电感阶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分数阶电感阶数取得最大值时即此时分数阶电感完全抵消内阻时,Q值趋于无穷大。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抵消电路内阻后,系统在功率特性,电路品质因数等方面与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存在很大差异,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优点显而易见。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高频功率源和发射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原边电容C1、原边电路内阻RS1构成的原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原边电路内阻RS1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发射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接收电路是由串联连接的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副边电容C2、副边电路内阻RS2构成的副边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副边电路内阻RS2为包括副边电容内阻在内的接收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通过谐振耦合的方式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且在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之中,至少有一个分数阶电感除了工作在与电容谐振的状态,还用于抵消所在串联谐振电路的内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和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电压电流微分关系均满足:
v L = L β d β i L dt β
相位关系满足:
阻抗为:
Z L ( j w ) = w β L β c o s ( π 2 β ) + jw β L β s i n ( π 2 β )
其中iL为分数阶电感电流,vL为分数阶电感电压,β为分数阶电感阶数,并且0<β≤2,Lβ为分数阶电感容值,w为分数阶电感的工作角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和副边电路的等效内阻分别为:
Z e q s 1 = w β 1 L β 1 c o s ( π 2 β 1 ) + R S 1
Z e q s 2 = w β 2 L β 2 c o s ( π 2 β 2 ) + R S 2
式中为分数阶电感Lβ1阻抗的实部分量,为分数阶电感Lβ2阻抗的实部分量;
所述原边电路的等效内阻是指包括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之外的原边电路输入阻抗的电阻分量,所述副边电路的等效内阻是指包括除负载之外的副边电路输出阻抗的电阻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分数阶电感Lβ1的参数不仅需要满足与原边电容谐振的条件:
w β 1 L β 1 sin ( π 2 β 1 ) = 1 wC 1
用于抵消原边电路内阻RS1时,分数阶电感参数还需满足:
0≤Zeqs1<RS1
即:
0 &le; w &beta; 1 L &beta; 1 c o s ( &pi; 2 &beta; 1 ) + R S 1 < R S 1
此时原边分数阶电感的阻抗具有负电阻的分量,因此能够用于抵消原边电路内阻;而且当时即原边等效内阻Zeqs1=0,原边分数阶电感刚好全部抵消原边电路内阻RS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分数阶电感Lβ2的参数不仅需要满足与副边电容谐振的条件:
w &beta; 2 L &beta; 2 sin ( &pi; 2 &beta; 2 ) = 1 wC 2
用于抵消副边电路内阻RS2时,分数阶电感参数还需满足:
0≤Zeqs2<RS2
即:
0 &le; w &beta; 2 L &beta; 2 c o s ( &pi; 2 &beta; 2 ) + R S 2 < R S 2
此时副边分数阶电感的阻抗具有负电阻的分量,因此能够用于抵消副边电路内阻;而且当时即副边等效内阻Zeqs2=0,副边分数阶电感刚好全部抵消副边电路内阻RS2
CN201621249088.1U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7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088.1U CN206272349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9088.1U CN206272349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2349U true CN206272349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4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908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72349U (zh) 2016-11-17 2016-11-17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23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8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666184A (zh) * 2017-10-10 2018-02-06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分数阶电容的无电压源串联‑串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8199500A (zh) * 2018-02-02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电源的ss型单线电力传输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098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6410986B (zh) * 2016-11-17 2018-09-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666184A (zh) * 2017-10-10 2018-02-06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分数阶电容的无电压源串联‑串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8199500A (zh) * 2018-02-02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电源的ss型单线电力传输系统
CN108199500B (zh) * 2018-02-02 2023-09-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自激振荡电源的ss型单线电力传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0986B (zh)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6410985B (zh) 一种降低电路等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6532979A (zh)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容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6272349U (zh)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WO2018201689A1 (zh) 一种串联补偿型分数阶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Varghese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decoupled concentric and coplanar coils for WPT systems
Peschiera et al. Review and comparison of inductive charging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 topologies for electric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Kavitha et al. Effect of coil geometry and shielding 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10611375A (zh) 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系统
Waffenschmidt Dynamic resonant matching method for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receiver
CN107040051A (zh) 一种高输出功率的无线电能输出装置
CN206272348U (zh) 一种降低电路等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742926A (zh) 基于分数阶电容的无电压源串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3915913B (zh) 一种分数阶串-并联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6272351U (zh)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容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086674A (zh) 一种并‑串联补偿型分数阶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0608710U (zh) 一种基于pt对称原理的多频多负载无线供电系统
CN107220446A (zh) 一种单发射对四接收线圈电动汽车静态无线供电系统的建模方法
CN109217496B (zh)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补偿电路的参数分析方法
CN206834849U (zh) 一种并‑串联补偿型分数阶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Peschiera et al. Review of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technology for electric and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109326424A (zh) 线圈、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接收器、近场通讯器及电子设备
Konno et al. Improvement of coupling coefficient by designing a spiral pattern formed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7689692A (zh) 利用分数阶电感参与调谐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3774434U (zh) 一种片上功率合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