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44915A -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4915A
CN102044915A CN2011100037604A CN201110003760A CN102044915A CN 102044915 A CN102044915 A CN 102044915A CN 2011100037604 A CN2011100037604 A CN 2011100037604A CN 201110003760 A CN201110003760 A CN 201110003760A CN 102044915 A CN102044915 A CN 102044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parallel
energy
coi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37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铁军
陈林辉
刘硕
周永春
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0037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4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串并联电路模型的非辐射性磁谐振能量传输系统,由一对全等的线圈和附加电容所组成的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与线圈所连接的电路为串并联电路模型,即线圈两头引线并联一个电容,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另一个电容,最后将发射线圈连接高频发射电源,接收线圈连接接收负载。此新系统拥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模型各自的优点,大幅度提高了传输效率,增大了传输距离。同时,可以通过调整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以实现不同距离下的最大能量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远距离高效率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方便、非辐射性磁谐振无线能量传输串并联完备电路模型,可应用在无线充电电子产品或者无线电力传输中,以实现在设计要求的距离范围内显著提高无线充电效率,或者保持较高效率情况下极大地增加能量传输距离。
背景技术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近两年提出的世界前沿课题,该技术思路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助理教授Marin Soljacic研究小组于2006年11月在美国AIP工业物理论坛上提出,并于2007年6月进行了实验验证,相隔2.16m隔空将一只60W灯泡点亮。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区别于基于普通电磁感应的近场耦合,通过使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产生共振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本质上,这个过程与量子隧道效应相似,只是电磁波替代了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该技术可在有障碍物的情况下传输,传输距离可达到米级范围。但目前此方案均采用线圈电感与分离电容串联来组成LC振荡回路,在一倍线圈直径距离内最高拥有不超过80%的能量传输效率。随着距离增大,传输效率迅速下降。两倍直径距离时的能量传输效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能量都耗散在空间中,这使得该方案目前无法进行实际应用。该方案的另一个缺点是需要初次级线圈共四个,体积庞大,设计复杂,对于将来设计便携式无线充电产品是不适用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该系统能够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无线能量传输的效率,增大传输距离;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方便的特点。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包括高频发射电源,能量发射线圈,能量接收线圈和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其中,能量发射线圈与能量接收线圈相对放置,能量发射线圈两端引线并联一个电容,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一电容组成发射电路,最后将该发射电路连接高频发射电源;能量接收线圈两端引线并联第三电容,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四电容组成接收电路,最后将接收电路连接接收负载。能量传输线圈与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一起形成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满足
f 0 = 1 2 π L 1 ( C 1 + C 2 ) = 1 2 π L 2 ( C 3 + C 4 ) .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任意取值,但是对于源和负载匹配的情况下要满足Δ=C1/C2=C4/C3
通过设计不同的Δ从而获得指定距离范围内的最大传输效率;或者在指定的效率下能够获得最远的传输距离。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广泛。因为本发明是基于一种新型的谐振电路模型,此模型可应用于任何现有无线能量的传输电路中,在几乎不增加成本、不增加系统尺寸和体积的情况下改善系统性能。
2.小型化。传统的无线能量传输方案要求系统有巨大的Q值,必然需要很大的电感,因此需要增大线圈的尺寸才能获得高效率或者远距离,这对于小型化设计或者用于手持设备的充电是不利的。本发明能够降低对Q值的要求,使得小型化远距离高效率无线能量传输成为可能。
3.高效率和远距离。将非辐射性磁谐振能量传输系统的串联电路模型和并联电路模型相结合,使得此新系统拥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模型各自的优点,提高了传输效率,增大了传输距离。
4.设计简单。本发明只需要通过调节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大小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就可以显著地改变此系统能量传输的性能及特点,使得在不同距离下都可获得最大的能量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高频发射电源1,能量发射线圈4,能量接收线圈5、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3,第三电容6,第四电容7、接收负载8。
图2:本发明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一倍直径范围内本发明系统的仿真结果图(图左半部分)和普通谐振电路的仿真结果图(图右半部分),所采用的线圈直径为10cm。
图4:两倍直径范围内本发明系统的仿真结果图(图左半部分)和普通谐振电路的仿真结果图(图右半部分),所采用的线圈直径为10cm。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非辐射性磁谐振串并联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漆包线绕制成两个相同的线圈,两个线圈各并联一个电容,然后将这两个并联电路各串联另一个电容,最后将发射线圈连接到高频发射电源,接收线圈连接接收负载,电路模型如图2所示。
所提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线圈和串联电容、并联电容一起形成谐振回路,其能量传输效率满足:
η = | S 21 | 2 = 4 · V L 2 V s 2 · R S R L = 4 · Z LL 2 Z SS 2 Z LS 2 · R S R L 公式1
其中
Z LS = jωk L 1 L 2 ( R p 2 + 1 + jω C 4 R L jω C 4 + jω C 3 - ω 2 C 3 C 4 R L ) ( jωL 1 + R p 1 + 1 + jω C 1 R S jω C 1 + jω C 2 - ω 2 C 1 C 2 R S ) ( jω L 2 + R p 2 + 1 + jω C 4 R L jω C 4 + jω C 3 - ω 2 C 3 C 4 R L ) + ω 2 k 2 L 1 L 2 公式2
Z LL = jω C 4 R L 1 + jω C 4 R L + ( jω C 4 + jω C 3 - ω 2 C 3 C 4 R L ) R p 2 公式3
Z ss = C 1 C 1 + C 2 + jω C 1 C 2 R s 公式4
式中,k为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ω为角频率。为了提高能量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本发明通过调节串联电容和并联电容的比值实现。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在MATLAB中进行数值仿真,找到合适的电容比,在实际电路中再进行微调,就很容易克服普通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距离不够远的缺陷,实现高效率远距离能量传输。
本发明中基于串并联电路模型的非辐射性磁谐振能量传输系统是在发射源、接收负载和能量线圈根据产品要求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设计合适的谐振频率(即电容值)和合适的电容比值实现的,整个系统包括一个能量发射线圈,一个能量接收线圈和两组电容所组成的电路构成。本发明的核心是串并联电容完备模型和设计公式。通过调节总电容的值,以获得合适的谐振频率;通过改变电容的比,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距离。
该装置包括高频发射电源1,能量发射线圈4,能量接收线圈5和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3,第三电容6,第四电容7;其中,能量发射线圈4与能量接收线圈5相对放置,
能量发射线圈4两端引线并联一个电容3,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一电容2组成发射电路,最后将该发射电路连接高频发射电源1;
能量接收线圈5两端引线并联第三电容6,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四电容7组成接收电路,最后将接收电路连接接收负载8。
在本发明的实例中,发射源和接收负载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代替,从而源电阻和负载电阻分别为50欧姆;发射和接收线圈均由1.25mm半径的铜线紧密绕制5圈,线圈半径为5cm,由Q表测得电感约为4.622uH,寄生电阻约0.614欧姆,设计工作频率为3MHz,图1,2,3分别是使用公式1的数值仿真结果,图5是测试结果。
从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可见,系统的传输效率有了巨大的提高。其中仿真结果1(图3)在一倍线圈直径(在本实例中为10cm)处效率能够达到94%,远大于普通的串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仿真结果2(图4)尽管在一倍线圈直径处的效率只有76%,但在两倍线圈直径范围内(在本实例中为20cm)都在70%以上。测试结果比仿真结果稍差一些,是因为使用的铜线寄生电阻偏大,但传输效率也有巨大提高。一倍直径(10cm)能够达到85%左右,两倍直径(20cm)能够达到42%以上。
以下是普通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组别1)和本发明实例的实测结果(组别2和3)的对比,其中组别2中Δ=5/7,组别3中Δ=1/6。

Claims (3)

1.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高频发射电源(1),能量发射线圈(4),能量接收线圈(5)和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3),第三电容(6),第四电容(7);其中,能量发射线圈(4)与能量接收线圈(5)相对放置,能量发射线圈(4)两端引线并联一个电容(3),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一电容(2)组成发射电路,最后将该发射电路连接高频发射电源(1);能量接收线圈(5)两端引线并联第三电容(6),然后再将这个并联电路串联上第四电容(7)组成接收电路,最后将接收电路连接接收负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能量传输线圈与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一起形成谐振电路,谐振频率满足                                                
Figure 2011100037604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3),第三电容(6),第四电容(7)可任意取值,但是对于源和负载匹配的情况下要满足
Figure 197476DEST_PATH_IMAGE002
CN2011100037604A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Pending CN102044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37604A CN102044915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37604A CN102044915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915A true CN102044915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37604A Pending CN102044915A (zh) 2011-01-10 2011-01-10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4915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21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能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3036321A (zh) * 2012-12-31 2013-04-10 清华大学 基于滤波器设计原理的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3280868A (zh) * 2013-05-24 2013-09-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装置
CN103733478A (zh) * 2011-08-16 2014-04-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容性功率的传输层
CN103797685A (zh) * 2011-09-06 2014-05-14 索尼公司 馈电单元、电子单元以及馈电系统
CN106250657A (zh) * 2016-08-26 2016-12-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联合matlab和hfss软件的无线充电仿真方法
CN103364633B (zh) * 2012-03-31 2017-04-05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谐振频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6961164A (zh) * 2012-10-11 2017-07-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供电装置
CN107425612A (zh) * 2017-09-20 2017-12-01 成都瑞德星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接收端的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US10027185B2 (en) 2014-05-30 2018-07-17 Apple Inc. Reducing the impact of a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 on a touch sensing device
CN108391457A (zh) * 2015-09-11 2018-08-10 扬科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相位线圈阵列的无线充电平台
CN108471173A (zh) * 2018-04-23 2018-08-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兼具恒压及恒流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US10496218B2 (en) 2017-02-08 2019-12-03 Apple Inc. Display stack with integrated force input sens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566A (zh) * 2002-11-12 2004-06-02 ������������ʽ���� 电磁耦合特性调整方法、供电装置和非接触型供电系统
WO2009144354A2 (es) * 2008-05-28 2009-12-03 Fundación Circe-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De Recursos Y Consumos Energéticos Sistema de transferencia de potencia con acoplamiento inductivo en alta frecuencia y procedimiento asociado
JP2010040699A (ja) * 2008-08-04 2010-02-18 Showa Aircraft Ind Co Ltd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201956756U (zh) * 2011-01-10 2011-08-31 东南大学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566A (zh) * 2002-11-12 2004-06-02 ������������ʽ���� 电磁耦合特性调整方法、供电装置和非接触型供电系统
WO2009144354A2 (es) * 2008-05-28 2009-12-03 Fundación Circe- 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De Recursos Y Consumos Energéticos Sistema de transferencia de potencia con acoplamiento inductivo en alta frecuencia y procedimiento asociado
JP2010040699A (ja) * 2008-08-04 2010-02-18 Showa Aircraft Ind Co Ltd 非接触給電装置
CN201956756U (zh) * 2011-01-10 2011-08-31 东南大学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69006B2 (en) 2011-05-27 2016-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US10658871B2 (en) 2011-05-27 2020-05-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80121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能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2801218B (zh) * 2011-05-27 2016-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能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3733478A (zh) * 2011-08-16 2014-04-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容性功率的传输层
EP3457519A1 (en) * 2011-09-06 2019-03-20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EP2754223B1 (en) * 2011-09-06 2018-12-05 Sony Corporation Feed unit, electronic unit, and feed system
CN103797685A (zh) * 2011-09-06 2014-05-14 索尼公司 馈电单元、电子单元以及馈电系统
CN109687538A (zh) * 2011-09-06 2019-04-26 索尼公司 电力发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与电力传输系统
CN103364633B (zh) * 2012-03-31 2017-04-05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谐振频率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6961164A (zh) * 2012-10-11 2017-07-1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无线供电装置
CN103036321A (zh) * 2012-12-31 2013-04-10 清华大学 基于滤波器设计原理的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3280868A (zh) * 2013-05-24 2013-09-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充电装置
US10027185B2 (en) 2014-05-30 2018-07-17 Apple Inc. Reducing the impact of an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system on a touch sensing device
CN108391457A (zh) * 2015-09-11 2018-08-10 扬科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三维相位线圈阵列的无线充电平台
CN106250657A (zh) * 2016-08-26 2016-12-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联合matlab和hfss软件的无线充电仿真方法
US10496218B2 (en) 2017-02-08 2019-12-03 Apple Inc. Display stack with integrated force input sensor
CN107425612A (zh) * 2017-09-20 2017-12-01 成都瑞德星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接收端的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8471173A (zh) * 2018-04-23 2018-08-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兼具恒压及恒流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8471173B (zh) * 2018-04-23 2020-02-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兼具恒压及恒流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4915A (zh)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101849342B (zh) 无线功率磁谐振器中的高效率和功率转移
Lee et al. Effects of magnetic coupling of nonadjacent resonators on wireless power domino-resonator systems
Zhong et al. General analysis on the use of Tesla's resonators in domino form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3414255B (zh) 一种自调谐磁耦合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及其自调谐方法
CN104993614A (zh) 插入中继线圈的不对称的无线输电系统及方法
CN103986245A (zh) 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915907B (zh) 主从自耦合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2027414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003385A (zh) 一种单发多收无线充电装置
CN204721105U (zh) 插入中继线圈的不对称的无线输电系统
CN106300447A (zh) 一种基于利用电容耦合的两极板虚地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6972647A (zh) 一种提高动态无线充电平均效率的方法
CN103545940A (zh) 非对称在线式无线供电耦合器
CN103762725A (zh) 一种分数阶阻抗匹配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212654A (zh) 基于无源lc谐振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结构
CN204012949U (zh) 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6787240B (zh) 基于阵列线圈式无线能量传输的复用型lcl结构及该结构的工作方法
CN201956756U (zh) 一种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103036321A (zh) 基于滤波器设计原理的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209088633U (zh) 一种新型的高密度无线电能传输线圈结构
CN106300448A (zh) 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103915916B (zh) 基于平面磁谐振耦合线圈结构的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3827070U (zh) 一种分数阶串-并联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3871928U (zh) 一种分数阶阻抗匹配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