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9096U -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9096U
CN206259096U CN201621263897.8U CN201621263897U CN206259096U CN 206259096 U CN206259096 U CN 206259096U CN 201621263897 U CN201621263897 U CN 201621263897U CN 206259096 U CN206259096 U CN 206259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bugging
high voltage
demonstration board
model
m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3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小红
雷超
董菊红
王勇
马涛
刘童亮
李盼
杨琼钰
王艳飞
王爱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3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9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9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90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包括演示板和移动底座,所述演示板的四周固定有一金属框;所述演示板的一表面两侧分别开有过线槽口;所述演示板的一表面均布开有定位孔;所述移动底座固定在金属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高压调试模型进行高压调试,便于演示调试过程和用于培训,该调试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电器元件安装方便;通过设置的托板进行对电器元件的放置,便于对电器元件进行拿取;通过在调试模型周侧设置铁质金属框,便于在金属框上通过磁铁放置图纸。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调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背景技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车型,相继研发出纯电动、混合动力等多款新能源车并批量投入市场,成为技术产品种类齐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有巨大帮助。正是因为如此,新能源生产和调试人才的培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被认为是当前全球汽车领域投资的主要“风口”。近年来,国际车企也逐渐发力新能源汽车业,相关产品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并寻求国产化。质量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基本性能是否满足市场要求与消费者利益的关键。
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调试高压电器,高压电调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通过建立高压调试模型进行高压调试,便于演示调试过程和用于培训,解决了现有的高压调试危险性大、不利用培训教学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包括演示板和移动底座,所述演示板的四周固定有一金属框;所述演示板的一表面两侧分别开有过线槽口;所述演示板的一表面均布开有定位孔;所述移动底座固定在金属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演示板上设置有控制器、绝缘监测模块、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主控模块、电池组、电池管理从控模块、充电插头、仪表、诊断调试接口和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演示板的一端固定有托板。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位置上与演示板位置上相互垂直;所述托板的宽度在10cm-30cm的范围。
该高压调试实物模型的调试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高压量通断——高压线束布置及线缆插件制作完成后,根据高压原理图纸测量连接电池箱、高压部件之间高压线缆的通断,确定高压线束顺序,并用高压线缆标识牌在标记,避免电池箱及高压部件接插件接错;
步骤二:高压测绝缘——高低压系统通电之前检测动力电池组正负极与车身之间绝缘电阻,要求大于等于3MΩ;检测全车高压用电器的附加绝缘检测带电部分与车身之间绝缘电阻,要求大于等于3MΩ,否则不能通电,待绝缘解除,方可上电;
步骤三:高压测电压——在接最后一个电池插头前,用万用表两级接触电池线束插头和电池箱上插头,检测两插头之间是否存在电压,无电压表示高压线路没有短路,有电压则表示高压线路短路,需要排除短路故障后才可接最后一个电池插头;
步骤四:高压插保险通高压电——在接上熔断器之前,用万用表两级分别接触负极熔断器处电池总负极和转换控制柜处电池总正极,检测电池总电压是否正常,电压正常高压电路无故障,电压不正常则为电路故障,排查、排除高压电路故障,直到电压正常方可插上保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高压调试模型进行高压调试,便于演示调试过程和用于培训,该调试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电器元件安装方便;通过设置的托板进行对电器元件的放置,便于对电器元件进行拿取;通过在调试模型周侧设置铁质金属框,便于在金属框上通过磁铁放置图纸。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的主视图;
图2为演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控制器,2-绝缘监测模块,3-电机控制器,4-电池管理主控模块,5-电池组,6-电池管理从控模块,7-充电插头,8-仪表,9-诊断调试接口,10-电源,11-演示板,12-金属框,13-托板,14-定位孔,15-过线槽口,16-移动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包括演示板11和移动底座16,演示板11的四周固定有一金属框12;演示板11的一表面两侧分别开有过线槽口15;演示板11的一表面均布开有定位孔14;移动底座16固定在金属框12上。
其中,演示板11上设置有控制器1、绝缘监测模块2、电机控制器3、电池管理主控模块4、电池组5、电池管理从控模块6、充电插头7、仪表8、诊断调试接口9和电源10。
其中,定位孔14为螺纹孔,与螺钉配合,相邻两个定位孔14的间距在5cm-20cm的范围,
其中,移动底座16采用一T形架,在T形架上固定有万向轮,在演示板11的金属框12上并列固定一对移动底座16,用于该演示板11的位移与行走。
其中,金属框12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通过螺钉固定在演示板11的周侧,一方面用于增强演示板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用于与磁铁配合固定图纸,通过磁铁与铁质金属框12的吸附作用将图纸固定,便于参照图纸进行对电器元件的安装。
其中,演示板11的一端固定有托板13。托板13位置上与演示板11位置上相互垂直;托板13的宽度在10cm-30cm的范围,托板采用电木板作为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
该高压调试实物模型的调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高压量通断——高压线束布置及线缆插件制作完成后,根据高压原理图纸测量连接电池箱、高压部件之间高压线缆的通断,确定高压线束顺序,并用高压线缆标识牌在标记,避免电池箱及高压部件接插件接错;
步骤二:高压测绝缘——高低压系统通电之前检测动力电池组正负极与车身之间绝缘电阻,要求大于等于3MΩ;检测全车高压用电器的附加绝缘检测带电部分与车身之间绝缘电阻,要求大于等于3MΩ,否则不能通电,待绝缘解除,方可上电;
步骤三:高压测电压——在接最后一个电池插头前,用万用表两级接触电池线束插头和电池箱上插头,检测两插头之间是否存在电压,无电压表示高压线路没有短路,有电压则表示高压线路短路,需要排除短路故障后才可接最后一个电池插头;
步骤四:高压插保险通高压电——在接上熔断器之前,用万用表两级分别接触负极熔断器处电池总负极和转换控制柜处电池总正极,检测电池总电压是否正常,电压正常高压电路无故障,电压不正常则为电路故障,排查、排除高压电路故障,直到电压正常方可插上保险。
调试过程包括整车控制器系统、打气泵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暖风系统、转向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六大系统需要进行调试演示,其中高压控制系统需要完成CAN线的连接演示、整车控制线模块控制系统的控制演示。
本实用新型通过建立高压调试模型进行高压调试,便于进行演示和培训,既提高了调试操作技能的训练,也提高了对各种设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的进一步了解;在接线的过程中发现短路、错接时,还能使其提高检修方法,提升检查的速度,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和实物相比对,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培训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包括演示板(11)和移动底座(16),其特征在于:
所述演示板(11)的四周固定有一金属框(12);
所述演示板(11)的一表面两侧分别开有过线槽口(15);
所述演示板(11)的一表面均布开有定位孔(14);
所述移动底座(16)固定在金属框(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板(11)上设置有控制器(1)、绝缘监测模块(2)、电机控制器(3)、电池管理主控模块(4)、电池组(5)、电池管理从控模块(6)、充电插头(7)、仪表(8)、诊断调试接口(9)和电源(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12)采用矩形管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板(11)的一端固定有托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3)位置上与演示板(11)位置上相互垂直;所述托板(13)的宽度在10cm-30cm的范围。
CN201621263897.8U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9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3897.8U CN206259096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3897.8U CN206259096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9096U true CN206259096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6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389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59096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90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387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及其调试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8387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及其调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012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器件故障检测系统、方法和电动汽车
CN207800816U (zh) 动力电池模组信号采集装置
CN209029641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测试通道连接线转接盒
CN1091881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测系统
CN213183232U (zh) 小型车智能动力电池模组实训台
CN108683736A (zh) 一种配电柜远程检测控制系统
CN206259096U (zh)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
CN210037993U (zh)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测试设备
CN208172149U (zh) 一种电缆故障检查简易装置
CN106448387A (zh) 一种高压调试实物模型及其调试方法
CN205365261U (zh) 一种环境监测车供电系统
CN204028273U (zh) 一种变桨系统重载外部线缆测试台
CN207318679U (zh) 综合安全检测装置
CN106093664A (zh)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测试系统
CN20283801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集成测试装置
CN209784464U (zh) 一种电门导通检测仪器
CN207020272U (zh) 太阳能电池线缆测试装置
CN207007881U (zh) 一种插拔式工艺模组性能检测夹具
CN202433413U (zh) 电流测试夹具
CN206431206U (zh)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测试系统
CN110619726A (zh) 一种用于信息技术防盗用安全监控装置
CN205177927U (zh) 电池模组的引线框架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9143616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故障设置及测量盒
CN205280863U (zh) 一种用于电缆的自动测试转接板
CN206537239U (zh) 一种智能高压配电管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