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692U -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692U
CN206257692U CN201621360239.0U CN201621360239U CN206257692U CN 206257692 U CN206257692 U CN 206257692U CN 201621360239 U CN201621360239 U CN 201621360239U CN 206257692 U CN206257692 U CN 206257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feeding storehouse
fin
feed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02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世旭
张利明
张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zech Flag Mark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zech Flag Mark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zech Flag Mark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zech Flag Mark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602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包括上部料仓、送料仓和水冷装置,所述上部料仓设置于所述送料仓上方,且与所述送料仓连通,所述送料仓设置在所述生物质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在送料仓外侧设置水冷夹套,有效的防止燃烧室的温度传递至送料仓处或在连接的燃烧室操作不当造成的回火燃烧情况发生时因进料装置内部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过热损坏,通过使用冷却塔和冷却塔内部的风扇、翅片,对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且能够通过均匀分布的翅片使水流沿翅片流至储水池内,防止因风扇的原因,使水流飞出外壳造成浪费。

Description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炉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工业生产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原来弃之不用的木屑也作为生物能源加以利用,生物质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质燃料是替代传统能源如石化柴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首选天然可再生高清洁能源,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生物质燃料可分为生物质固体燃料与生物质液体燃料两大类。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如林业作伐业中的零散木材、残留的树皮和木屑等;或者木材采运和加工过程中的枝丫、锯末、木屑、梢头、板皮和截头等;或者林业副产品的废弃物,例如果壳和果核等;以及农业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高粱秸、麦秸、豆秸、棉秸等,还有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的稻壳等。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如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废水等。将上述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原料经过压制制成高密度固态状(颗粒型)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或将上述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原料经过处理制成无色无味透明液态状的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固体燃料与液体燃料均具有易燃烧高热值、燃烧时无黑烟、无烟尘、燃烧充分的特点,属环保、节能、安全的能源。
但目前,在生物质炉排燃烧系统中,经常出现因操作或燃料原因而造成的炉前料仓回火燃烧事故,同时因为进料装置的冷却效果不良,而导致进料装置因高温膨胀导致的变形,从而降低了进料装置的运行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对进料冷却、降低炉前料仓回火燃烧事故概率和降低进料装置因高温变形的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一种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包括上部料仓、送料仓和水冷装置,所述上部料仓设置于所述送料仓上方,且与所述送料仓连通,所述送料仓设置在所述生物质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室通过送料管连通,生物质燃料通过依次经过所述上部料仓和所述送料仓进入所述燃烧室,所述水冷装置套设在所述送料仓的外侧。
所述送料仓内设置有进料推板和液压油缸,所述进料推板靠近所述燃烧室设置,且能够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燃烧室的方向自由移动,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固定在所述送料仓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料推板上,且带动所述进料推板移动。
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夹套、制冷装置和循环水泵,所述水冷夹套包覆在所述送料仓上,且通过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制冷装置管路连通。
所述水冷夹套包括上水冷夹套和下水冷夹套,所述上水冷夹套包覆在所述送料仓上部,且所述上水冷夹套的下端与所述送料管的最高点具有间距,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上水冷夹套的最上端连通,所述下水冷夹套设置于所述送料仓的底面下侧,且所述下水冷夹套的侧面通过管路与所述制冷装置连通,且所述上水冷夹套通过设置在所述上部料仓和所述送料仓侧面的管路与所述下水冷夹套连通。
所述水冷夹套与所述送料仓之间设置有多根挡板,且所有所述挡板成迷宫状排列。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却塔和储水池,所述冷却塔设置于所述储水池上方,且所述冷却塔下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所述水冷夹套上端设置有入水口,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连通,所述储水池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排水口处,且与所述入水口管路连通。
所述冷却塔包括外壳、风扇、多个翅片和至少一个喷头,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使所述外壳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外壳侧面还设置有进风口,且与所述开口形成风道,所有所述翅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有所述喷头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风扇和所述翅片之间,且均朝向所述翅片喷淋,所述出水口与所有所述喷头管路连通。
所述翅片为片状结构,且所有所述翅片伸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相交于所述外壳的轴线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进风口处。
所有所述翅片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形成至少两层翅片层,且相邻两层所述翅片层内的翅片交错分布。
所有所述喷头均设置于平行于所述外壳顶面的平面分布于所述风扇和所述翅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在送料仓外侧设置水冷夹套,有效的防止燃烧室的温度传递至送料仓和上部料仓处对进料造成加热效果或在连接的燃烧室操作不当造成的回火燃烧情况发生时因进料装置内部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而过热损坏,造成损失,通过使用冷却塔和冷却塔内部的风扇、翅片,对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且能够通过均匀分布的翅片使水流沿翅片流至储水池内,防止因风扇的原因,使水流飞出外壳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4、水冷装置;11、上部料仓;12、送料仓;121、进料推板;122、液压油缸;41、水冷夹套;42、制冷装置;43、循环水泵;411、上水冷夹套;412、下水冷夹套;421、冷却塔;422、储水池;423、外壳;424、风扇;425、翅片;42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包括上部料仓11、送料仓12和水冷装置4,所述上部料仓11设置于所述送料仓12上方,且与所述送料仓12连通,所述送料仓12设置在所述生物质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室通过送料管连通,生物质燃料通过依次经过所述上部料仓11和所述送料仓12进入所述燃烧室,所述水冷装置4套设在所述送料仓12的外侧,所述送料仓12内设置有进料推板121和液压油缸122,所述进料推板121靠近所述燃烧室设置,且能够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燃烧室的方向自由移动,所述液压油缸122一端固定在所述送料仓12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料推板121上,且带动所述进料推板121移动,所述水冷装置4包括水冷夹套41、制冷装置42和循环水泵43,所述水冷夹套41包覆在所述送料仓12上,且通过所述循环水泵43与所述制冷装置42管路连通。
水储存在制冷装置42内,通过循环水泵43送入所述水冷夹套41内,通过所述上部料仓11和所述送料仓12的外皮进行热量交换,将进料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水冷夹套41内的水,并通过所述循环水泵43产生的压力使水在由所述水冷夹套41和所述制冷装置42形成的封闭回路里面进行循环,水将热量带动到制冷装置42内,并由所述制冷装置42对水进行降温后再次送入水冷夹套41内形成循环。
所述水冷夹套41包括上水冷夹套411和下水冷夹套412,所述上水冷夹套411包覆在所述送料仓12上部,且所述上水冷夹套411的下端与所述送料管的最高点具有间距,所述循环水泵43的出水口与所述上水冷夹套411的最上端连通,所述下水冷夹套412设置于所述送料仓12的底面下侧,且所述下水冷夹套412的侧面通过管路与所述制冷装置42连通,且所述上水冷夹套411通过设置在所述送料仓12侧面的管路与所述下水冷夹套412连通,水由所述上水冷夹套411进入后,依次经过所述上水冷夹套411和所述下水冷夹套412,流至所述制冷装置42内。
所述水冷夹套41与所述送料仓12之间设置有多根挡板,且所有所述挡板成迷宫状排列,使水在所述水冷夹套41内留存的时间增加,并且根据所述挡板的不同排列方式,使水在所述水冷夹套41内的流速和方向不同,使不同温度的水能够进行均匀混合,增加制冷效果。
所述制冷装置42包括冷却塔421和储水池422,所述冷却塔421设置于所述储水池422上方,且所述冷却塔421下端与所述储水池422连通,所述水冷夹套41上端设置有入水口,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421连通,所述储水池422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循环水泵43设置于所述排水口处,且与所述入水口管路连通;所述冷却塔421包括外壳423、风扇424、多个翅片425和至少一个喷头426,所述外壳423上端设置有使所述外壳423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风扇424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外壳423侧面还设置有进风口,且与所述开口形成风道,所有所述翅片425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有所述喷头426设置于外壳423内部、所述风扇424和所述翅片425之间,且均朝向所述翅片425喷淋,所述出水口与所有所述喷头426管路连通。
所有所述喷头426将由所述水冷夹套41内流出的水喷淋至所有所述翅片425上,所述风扇424旋转,使所述进风口形成进入所述外壳423内部的风,并对所述外壳423内部的水进行制冷,经过制冷后的水因自身重力的原因流至所述储水池422内,并通过所述循环水泵43再次送入所述水冷夹套41内。
所述翅片425为片状结构,且所有所述翅片425伸入所述外壳423内部的一端相交于所述外壳423的轴线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壳423上、所述进风口处,使得翅片425能够在所述外壳423内部固定,且通过所有所述翅片425将所述风道分为多个区域,使进入所述外壳423内部的水能够充分冷却。
所有所述翅片425沿所述外壳423的高度方向形成至少两层翅片425层,且相邻两层所述翅片425层内的翅片425交错分布。
所有所述喷头426均设置于平行于所述外壳423顶面的平面分布于所述风扇424和所述翅片425之间,优选的,所有所述喷头426沿经过所述外壳423的轴线的直线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壳423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料仓、送料仓和水冷装置,所述上部料仓设置于所述送料仓上方,且与所述送料仓连通,所述送料仓设置在所述生物质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一侧,且与所述燃烧室通过送料管连通,生物质燃料通过依次经过所述上部料仓和所述送料仓进入所述燃烧室,所述水冷装置套设在所述送料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仓内设置有进料推板和液压油缸,所述进料推板靠近所述燃烧室设置,且能够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燃烧室的方向自由移动,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固定在所述送料仓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进料推板上,且带动所述进料推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冷夹套、制冷装置和循环水泵,所述水冷夹套包覆在所述送料仓上,且通过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制冷装置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夹套包括上水冷夹套和下水冷夹套,所述上水冷夹套包覆在所述送料仓上部,且所述上水冷夹套的下端与所述送料管的最高点具有间距,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上水冷夹套的最上端连通,所述下水冷夹套设置于所述送料仓的底面下侧,且所述下水冷夹套的侧面通过管路与所述制冷装置连通,且所述上水冷夹套通过设置在所述送料仓侧面的管路与所述下水冷夹套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夹套与所述送料仓之间设置有多根挡板,且所有所述挡板成迷宫状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却塔和储水池,所述冷却塔设置于所述储水池上方,且所述冷却塔下端与所述储水池连通,所述水冷夹套上端设置有入水口,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连通,所述储水池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排水口处,且与所述入水口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包括外壳、风扇、多个翅片和至少一个喷头,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使所述外壳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外壳侧面还设置有进风口,且与所述开口形成风道,所有所述翅片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有所述喷头设置于外壳内部、所述风扇和所述翅片之间,且均朝向所述翅片喷淋,所述出水口与所有所述喷头管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为片状结构,且所有所述翅片伸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相交于所述外壳的轴线上,另一端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壳上、所述进风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翅片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形成至少两层翅片层,且相邻两层所述翅片层内的翅片交错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喷头均设置于平行于所述外壳顶面的平面分布于所述风扇和所述翅片之间。
CN201621360239.0U 2016-12-12 2016-12-12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Active CN206257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0239.0U CN206257692U (zh) 2016-12-12 2016-12-12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0239.0U CN206257692U (zh) 2016-12-12 2016-12-12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692U true CN206257692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0239.0U Active CN206257692U (zh) 2016-12-12 2016-12-12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6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1795A (zh) * 2019-11-26 2020-02-18 衡阳旭光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快速降温装置
CN115463613A (zh) * 2022-10-20 2022-12-13 浙江大学 一种高温高压下快速可控反应的立式多功能固定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1795A (zh) * 2019-11-26 2020-02-18 衡阳旭光锌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快速降温装置
CN115463613A (zh) * 2022-10-20 2022-12-13 浙江大学 一种高温高压下快速可控反应的立式多功能固定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9850B (zh) 一种生物质发电装置及方法
CN206257692U (zh) 用于生物质燃烧炉的强制水冷进料装置
CN111362739A (zh) 一种农业废料设施化高效再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0001859U (zh) 一种有机物好氧发酵用热交换装置
CN101220283B (zh) 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装置
CN104861994A (zh) 生物质碳化炉中的冷却装置
CN204543861U (zh) 用于秸秆焚烧的烟尘排放处理装置
CN206191568U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加热装置
CN206709125U (zh) 一种高效清洁生物质炉具
CN106010585B (zh) 环保型旋转式多层干馏烘干炭化一体炉
CN205188225U (zh) 一种便于炭化稻壳捕焦塔检修的水密封系统
CN102786971A (zh) 连续式炭粉生产系统
CN103196150B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
CN218328116U (zh) 一种生物质捆烧供热锅炉的水冷上料装置
CN204689960U (zh) 生物质碳化炉中的气体回用冷却系统
CN112877085A (zh) 一种基于废弃物利用的集成式生物炭制备系统
CN206768018U (zh) 一种用于气化制炭锅炉的进料机构
CN219058885U (zh) 移动式多联产低温碳化系统
CN203719115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热风炉
CN109678305A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法
CN215365605U (zh) 新型尾气无害化处理系统
CN203177152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炉
CN204768229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木炭生产线
CN208804708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冷却机构
CN204601895U (zh) 生物质燃料锅炉喷淋隔板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