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403U - 三通管 - Google Patents

三通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403U
CN206257403U CN201621392224.2U CN201621392224U CN206257403U CN 206257403 U CN206257403 U CN 206257403U CN 201621392224 U CN201621392224 U CN 201621392224U CN 206257403 U CN206257403 U CN 206257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pipe
bending section
pipeline
metal hos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22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青健
刘舒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22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通管,应用在变流器冷却管路中,三通管包括三通主体和金属软管,三通主体包括主管以及分别连接在主管上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中的至少有一个上焊接有金属软管。采用这种三通管可以减少管路的使用数量、简化并联变流器冷却管路连接方式以及减少管路占用空间,并且可减少连接泄漏点,降低了整个管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三通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简化并联变流器冷却管路连接方式、减少管路占用空间并减少连接泄漏点的三通管。
背景技术
变流器的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内部冷却系统和外部冷却系统,外部冷却系统主要包括为冷却介质的循环提供动力的水冷主机和用于在水冷主机与变流器之间输送冷却介质的管路。在并联变流器的水冷系统中,用于提供循环动力以及保持恒定压力和流速的水冷主机通常只配置一个,因此需要在水冷主机与变流器之间利用管路对冷却介质进行分流,以对每个变流器进行冷却循环。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1示出了利用一个水冷主机为两个变流器提供冷却介质的管路连接图,外部水冷系统管路包括用于分流的两个三通管T、用于将水冷主机与三通管T连接的主管路A和B以及用于将两个三通管T与两个变流器连接的支管路A1、A2、B1和B2。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多个支管路A1、A2、B1和B2来输送分流或汇流的冷却介质,并且每个支管路还需要利用其它的管路和弯头等与三通管T进行连接,使得管路安装过程繁琐。此外,接头处使用的零件多,安装难度大、耗时长,且管路连接部位的泄漏点多,从而会相当大地增大系统在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在管路安装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安装余量,因此,使得整个外部冷却系统的管路占用空间较大。同时,由于存在管路安装余量,使得管路长度较长且存在多余的管路,因此,在输送冷却介质时会增大水阻问题,使得整个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下降。图1仅示出了对水冷主机为两个变流器提供冷却介质的管路连接图,当需要利用水冷主机为更多个变流器提供冷却介质时,上述问题会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并联变流器冷却管路连接方式、减少管路占用空间并减少连接泄漏点的三通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可应用在变流器冷却管路中,所述三通管可包括三通主体和金属软管,所述三通主体可包括主管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主管上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可焊接有所述金属软管。
所述金属软管可包括波纹管、覆盖波纹管的外侧的保护套以及连接波纹管端部和保护套的压紧环。
所述波纹管可以是环形波纹管或螺旋形波纹管。
所述保护套可以是钢丝网套。
所述三通管还可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金属软管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之间,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可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三通管还可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一个所述金属软管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一弯曲部之间,另一个所述金属软管可焊接在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二弯曲部之间。
所述三通管还包括接口件,所述接口件可包括第一接口件和第二接口件,所述第一接口件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接口件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未连接到所述管道的一端上。
所述三通管还包括接口件,所述接口件可包括第一接口件和第二接口件,所述第一接口件可焊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接口件可焊接在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的一端上。
所述主管端口处可设置有卡箍接头。
所述三通管可以是不锈钢三通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能够减少外部管路使用数量、简化并联变流器冷却管路连接方式以及减少管路占用空间,并且可减少连接泄漏点,降低了整个管路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管可降低输送冷却介质时的管路水阻,改善整个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三通管的侧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A所示三通管的侧视图;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地进行描述或设置,否则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为了清晰、说明和方便,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可放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述。
附图标号:
110:三通主体,111:主管,112:第一支管,113:第二支管,114:接头,120:金属软管,121:波纹管,122:保护套,123:压紧环,120a:第一金属软管,120b:第二金属软管,130:弯曲部,130a:第一弯曲部,130b:第二弯曲部,140:接口件,140a:第一接口件,140b:第二接口件,150:管道,151:第一管道,152:第二管道,153:第三管道,154:支管管道,155:第四管道,156:第五管道,T:三通管,T1:第一三通管,T2:第二三通管,A:第一主管路,B:第二主管路,A1、A2、B1、B2: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和完整的,且将把本公开的全部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以下,将参照图2A和图2B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三通管的侧视图。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A和图2B,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可包括三通主体110和至少一个金属软管120。三通主体110可具有一个主管111和两个支管(第一支管112和第二支管113)。
如图2A所示,可在三通主体110的主管111上设置诸如卡箍接头等的接头114,以与连接到水冷主机的管路连接。
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三通主体110的一个支管(例如,第一支管112)连接有金属软管12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金属软管120可焊接到三通主体110的第一支管112上,一方面可以缓冲并联变流器柜体之间间隙的公差,确保三通管的不同支管的接口可以与变流器完全对接,减小管路因安装余量而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利用焊接而非可活动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可以减少因接头而引起的泄漏点。
如图3所示,金属软管120可包括:设置在内侧的波纹管121、覆盖波纹管121外侧的保护套122以及用于将波纹管121的端部与保护套122有效地连接的压紧环123。波纹管121的柔软性能好,在受力变形时不易产生扭应力,波纹管121可以是环形波纹管或螺旋形波纹管,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柔软性的其他形状的波纹管。保护套122覆盖于波纹管121外侧,对波纹管121形成保护,防止波纹管121受到磕碰及与其他金属接触发生腐蚀问题。保护套122可以是钢丝网套,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能够对波纹管121提供保护的其他保护套。
在三通管的安装和使用中,金属软管120可用于减少管道安装应力、补偿管道额定位置移动、减缓管路系统的振动。
如图2B所示,可选地,金属软管120可通过第一管道151焊接到三通主体110的第一支管112。具体地讲,第一管道151的一端焊接到三通主体110的第一支管112,其另一端焊接到金属软管120。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三通主体110的第二支管113可焊接有支管管道154。然而,在第二支管113长度足够时,也可省略支管管道154。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示出了金属软管120焊接到第一支管112,支管管道154焊接到第二支管113,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将金属软管120焊接到第二支管113,而将支管管道154焊接到第一支管1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三通管还可包括弯曲部130。
如图2B所示,优选地,弯曲部130可包括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以用于改变三通主体110的两个支管所在的管路方向。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如果仅需改变三通主体110的一个支管所在的管路方向,则可仅设置一个弯曲部。
第一弯曲部130a可焊接到金属软管120。可选地,第一弯曲部130a可通过第二管道152焊接到金属软管120。具体来说,第二管道152的一端可焊接到第一弯曲部130a,第二管道152的另一端可焊接到金属软管120。
第二弯曲部130b可焊接到支管管道154。
虽然图2B示出了第一弯曲部130a通过第二管道152焊接到金属软管120,但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弯曲部130a可直接焊接到金属软管120。
此外,在支管长度足够而省略支管管道154的情况下,可将第二弯曲部130b直接焊接到第二支管113。
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可以是90度弯头(如图2B所示),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管路布置的情况设置为呈其他角度的弯头或弯曲管件。并且,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的弯曲角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三通管还可包括接口件140。接口件140可包括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可分别通过第三管道153焊接到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此外,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也可直接焊接到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
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可以是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法兰盘,也可以是用于直接与变流器连接的诸如卡箍接口等的其他任意接口。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管道150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管道151、第二管道152、第三管道153和支管管道154。第一管道151、第二管道152、第三管道153和支管管道154的长度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并且可根据需要省略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三通主体110的主管111的长度方向可以是与两个支管(第一支管112和第二支管11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任意方向。具体来说,例如,在三通管中,主管111的长度方向可以如图2A和图2B所示地与两个第三管道153的长度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也可以与两个第三管道153的长度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呈任意角度,例如,主管111的长度方向与两个第三管道153的长度方向在相同平面内。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三通管的全部或部分可由不锈钢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由本领域中能够减少冷却介质的摩擦阻力的其他材料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将上述组件焊接为一个整体,可以确保连接处稳定且密封,使其在安装和使用中不易发生泄漏,同时避免出现因管路安装余量而导致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
以下,将参照图4A和图4B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示意图,图4B是图4A所示三通管的侧视图。
参照图4A和图4B,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三通管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的区别在于金属软管120包括分别连接到三通主体110的第一支管112和第二支管113的第一金属软管120a和第二金属软管120b。在包括第二金属软管120b的情况下,可选地,第二金属软管120b可通过第四管道155焊接到第二支管113,并且可通过第五管道156焊接到第二弯曲部130b。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金属软管(第一金属软管120a和第二金属软管120b),可更大程度地缓冲并联变流器柜体之间间隙的公差,确保三通管的支管的接口可以与变流器完全对接。
此外,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三通管的其他特征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特征相同,因此将省略与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三通管的特征重复的特征的描述。
图5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包括水冷主机、两个变流器、第一主管路A、第二主管路B以及第一三通管T1和第二三通管T2。其中,第一三通管T1和第二三通管T2可以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2A或图4A中示出的三通管。
用于提供动力的水冷主机将冷却介质提供到第一主管路A中,被提供的冷却介质经过第一主管路A后通过第一三通管T1进行分流,然后直接输入到并联的两个变流器。在经过变流器内部冷却系统后,循环后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二三通管T2汇流,以通过第二主管路B回流到水冷主机中。
与图1中根据现有技术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进行比较可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并联变流器水冷系统的管路连接中减少了外部管路(图1所示的支管路A1、A2、B1和B2)的使用,解决了管路安装余量问题,使整个管路连接更加紧凑,节约了物料,相应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三通管,使现有技术中因安装难度大而无法使用三通连接的部分可以实现三通连接,从而可减少外部管路使用数量、简化并联变流器冷却管路连接方式以及减少管路占用空间,并且可减少连接泄漏点,降低了整个管路可能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三通管可降低输送冷却介质时的管路水阻,改善整个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工作效率。
虽然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三通管,应用在变流器冷却管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主体(110)和金属软管(120),所述三通主体(110)包括主管(11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主管(111)上的第一支管(112)和第二支管(113),所述第一支管(112)和所述第二支管(113)中的至少一个上焊接有所述金属软管(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120)包括波纹管(121)、覆盖波纹管(121)的外侧的保护套(122)以及连接波纹管(121)端部和保护套(122)的压紧环(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121)是环形波纹管或螺旋形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22)是钢丝网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还包括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所述金属软管(120)焊接在所述第一支管(112)和所述第一弯曲部(130a)之间,所述第二支管(113)和所述第二弯曲部(130b)之间通过管道(15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还包括第一弯曲部(130a)和第二弯曲部(130b),一个所述金属软管(120)焊接在所述第一支管(112)和所述第一弯曲部(130a)之间,另一个所述金属软管(120)焊接在所述第二支管(113)和所述第二弯曲部(130b)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还包括接口件(140),所述接口件(140)包括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所述第一接口件(140a)焊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130a)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120)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接口件(140b)焊接在所述第二弯曲部(130b)的未连接到所述管道(154)的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还包括接口件(140),所述接口件(140)包括第一接口件(140a)和第二接口件(140b),所述第一接口件(140a)焊接在所述第一弯曲部(130a)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120)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接口件(140b)焊接在所述第二弯曲部(130b)的未焊接所述金属软管(120)的一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4、7、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11)端口处设置有卡箍接头(114)。
10.根据权利要求1-4、7、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是不锈钢三通管。
CN201621392224.2U 2016-12-16 2016-12-16 三通管 Active CN206257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24.2U CN206257403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三通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2224.2U CN206257403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三通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403U true CN206257403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3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2224.2U Active CN206257403U (zh) 2016-12-16 2016-12-16 三通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4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7281U1 (de) * 2020-11-11 2021-11-15 Ke Kelit Gmbh Verbindungsstück für Roh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7281U1 (de) * 2020-11-11 2021-11-15 Ke Kelit Gmbh Verbindungsstück für Roh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403U (zh) 三通管
CN209484094U (zh) 一种耐低温高压金属软管
CN20847473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对接结构
CN206522560U (zh) 波纹伸缩节装置
CN207213429U (zh) 一种双层软管连接结构
CN202302426U (zh) 多功能连接短管
CN103822041A (zh) 单式直管旁通外压式压力平衡膨胀节
CN208331515U (zh) 一种石油管道防脱接箍弯曲焊接装置
CN201401572Y (zh) 一种绕簧减频金属软管
CN210050434U (zh) 一种有机玻璃弯管连接件
CN103672243A (zh) 一种换热器的三通接头
CN203404540U (zh) 球形四通管件
CN207308494U (zh) 一种柔性连接的管道清洁工具
CN206875021U (zh) 一种回路式伸缩软管
CN207866418U (zh) 仪表保护器
CN207621542U (zh) 一种卡环定位式燃气波纹管
CN206723692U (zh) 一种具有轴向缓冲功能的波纹管补偿器
CN205842082U (zh) 一种带引压管的弯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03743703U (zh) 单式直管旁通外压式压力平衡膨胀节
CN104295833A (zh) 一种带弹簧的自扣式管接头
WO2018214475A1 (zh) 直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07906692U (zh) 控流型卡套式直通接头体
CN204879216U (zh) 一种弯头型三通
CN204114415U (zh) 一种带弹簧的自扣式管接头
CN207762419U (zh) 一种高强度弯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