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4494U -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4494U
CN206244494U CN201621325587.4U CN201621325587U CN206244494U CN 206244494 U CN206244494 U CN 206244494U CN 201621325587 U CN201621325587 U CN 201621325587U CN 206244494 U CN206244494 U CN 206244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bed
solar energy
bypass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55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操
李兆欣
顾永刚
吴晓辉
黄炳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4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4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集水池和旁路生态床;太阳能提水设备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太阳能提水设备的出水口在水面上方并位于集水池的上方;旁路生态床设置在水岸上,集水池与旁路生态床前端通过输水管相连接,旁路生态床的末端通过退水管与水体连通,旁路生态床内部填充填料。该装置以太阳能为能源动力,不用依靠外部供电,简易且环境友好;依靠太阳能将底层水上提,这部分水自流经过旁路生态床,节约提水所耗能量,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更高;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改装,旁路生态床布置形式灵活多样,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且后期维护管理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静态或缓流水体,以太阳能为动力将底层水上提,并将水引流通过旁路生态床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城乡河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存在富营养化、水体缺氧、变黑变臭现象。增加水体溶解氧可以强化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过程,因此,曝气成为河湖水处理中常用的工艺措施之一。曝气的方法多样,但都需要能源动力,而在郊野地区常常存在无法供电的问题。太阳能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之一,因其环境友好且方便管理的特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湖水处理与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曝气设备也已较多地研发应用。
通常,太阳能曝气设备是将空气打入水体中,以实现水体增氧的过程,也有以太阳能为动力将底层水体提升至水面上,从而实现水体循环与增氧的过程。太阳能水体循环装置将底层水提升后,水体自然回落,有利于水体溶解氧的增加,但与直接利用市政供电的设备相比,这些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设备的增氧效率相对较低,如何强化太阳能水体交换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增强其对污染水体的改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太阳能式水循环装置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以及对受污染水体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等特点,提出了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旁路生态床结构的增强水体循环和污染物去除的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集水池2和旁路生态床6;
太阳能提水设备1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集水池2的上方;旁路生态床3设置在水岸上,集水池2与旁路生态床3前端通过输水管4相连接,旁路生态床6的末端通过退水管8与水体连通,旁路生态床6内部填充填料9。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优选地,所述集水池2置于浮体3上。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优选地,所述旁路生态床6前端底部设置布水管5,所述输水管4与布水管5连接。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优选地,所述旁路生态床6末端上部设置集水管7,所述退水管8与集水管7连接。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优选地,所述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下游岸上。
该装置的太阳能提水设备和集水池四周连有浮体,投放到目标水体中浮于水面上,通过太阳能提水设备将底层水抽提出水面在集水池中汇集。集水池侧壁设置出水口与输水管相连,输水管沿河堤布置,将水引入河岸上设置的旁路生态床中。旁路生态床位置选在提水设备的下游,以便于太阳能抽提的水能够自流通过旁路生态床。通过旁路生态床的净化后,水体退回河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太阳能为能源动力,不用依靠外部供电,简易且环境友好;依靠太阳能将底层水上提,这部分水自流经过旁路生态床,节约提水所耗能量,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更高;旁路生态床能够吸附污染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空间,有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将传统太阳能水体交换设备与旁路生态床相结合,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改装,旁路生态床布置形式灵活多样,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且后期维护管理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集水池2和旁路生态床6。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常规的太阳能提水设备,例如由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水泵和提水管道构成。提水管道102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集水池2环绕在提水管道102的外周。集水池2置于浮体3上,浮体使太阳能提水设备1和集水池2浮于水面上。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集水池2的上方,由出水口103喷洒出的水落入集水池2中,完成循环增氧过程。
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下游岸上。旁路生态床6内部填充填料9。集水池2与旁路生态床6前端通过输水管4相连接。旁路生态床6前端底部设置布水管5,输水管4与布水管5连接,布水管5将输水管中的水均匀分布到旁路生态床前端。旁路生态床6末端上部设置集水管7,退水管8与集水管7连接。集水管7收集退水,通过退水管退回河道。
该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工作时,太阳能提水设备将底层水上提至集水池中,太阳能的消耗转化成为水体的势能,使得集水池内水位高于外部水体。集水池侧壁设置出水口,与输水管相连接,集水池中收集的底层水通过输水管自流到旁路生态床中,通过布水管均匀分布流过旁路生态床。进入旁路生态床的水自下而上通过滤料,所选滤料包括火山岩、陶粒和/或焦炭等,滤料比表面积相对较大,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空间,同时,滤料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为生态床种植植物提供保障。经过滤料的吸附以及附着在滤料上的微生物的净化,完成水质改善过程。经过净化的水在生态床末端通过集水管收集经由退水管退回河道。
在相对封闭的水体中应用该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可将底层水不断提水出水面,汇集在集水池中,自流经过旁路净化生态床,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之后退回水体完成循环。能够提高封闭水体的溶解氧、透明度,并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使封闭的静水活化。
在行洪河道的水质保障中应用该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主要的构筑物设置在河道外,不会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通过旁路生态床的生物接触氧化,净化河道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溶解氧,进而防止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集水池(2)和旁路生态床(6);
太阳能提水设备(1)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集水池(2)的上方;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水岸上,集水池(2)与旁路生态床(6)前端通过输水管(4)相连接,旁路生态床(6)的末端通过退水管(8)与水体连通,旁路生态床(6)内部填充填料(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2)置于浮体(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生态床(6)前端底部设置布水管(5),所述输水管(4)与布水管(5)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生态床(6)末端上部设置集水管(7),所述退水管(8)与集水管(7)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下游岸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太阳能提水设备(1)、集水池(2)和旁路生态床(6);
太阳能提水设备(1)底部的入水口置于底层水体中;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出水口(103)在水面上方并位于集水池(2)的上方;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水岸上,集水池(2)与旁路生态床(6)前端通过输水管(4)相连接,旁路生态床(6)的末端通过退水管(8)与水体连通,旁路生态床(6)内部填充填料(9);
集水池(2)置于浮体(3)上;
旁路生态床(6)前端底部设置布水管(5),输水管(4)与布水管(5)连接;
旁路生态床(6)末端上部设置集水管(7),退水管(8)与集水管(7)连接;
旁路生态床(6)设置在太阳能提水设备(1)的下游岸上。
CN201621325587.4U 2016-09-23 2016-12-05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Active CN2062444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7224 2016-09-23
CN2016210772243 2016-09-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4494U true CN206244494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5587.4U Active CN206244494U (zh) 2016-09-23 2016-12-05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4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3762B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201942568U (zh) 生化膜自动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53823A (zh) 人工湿地高效污水处理协同甲烷废气氧化的方法和系统
CN204474503U (zh) 一种农村污水滴滤生态渠处理系统
CN202046969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处理系统
CN201433155Y (zh) 分散排放生活污水处理组合装置
CN104386876A (zh)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
CN205241449U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系统
CN105084555B (zh) 一种以微生物法为主体的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CN207435274U (zh) 一种黑河道净化处理系统
CN205907135U (zh) 沼液废水处理系统
CN204661500U (zh) 一种三级环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装置
CN208649042U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4022566U (zh)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206244494U (zh) 一种太阳能提水式旁路净化生态床
CN206955780U (zh) 一种净化池及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CN207276313U (zh) 一种污水处理氧化沟
CN105174626A (zh) 人工湿地偶联生物反应池净化水气系统
CN206089345U (zh) 小型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5295078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2770056U (zh) 长效生物活水原位净化黑臭水体的成套装置
CN205188082U (zh) 一种调蓄净化系统
CN104016546A (zh) 一种环保疏浚余水/尾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CN212833303U (zh) 一种基于景观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2658046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Cao

Inventor after: Li Zhaoxin

Inventor after: Gu Yonggang

Inventor after: Wu Xiaohui

Inventor after: Huang Bingbin

Inventor before: Liu Cao

Inventor before: Li Zhaoxin

Inventor before: Gu Yonggang

Inventor before: Wu Xiaohui

Inventor before: Huang Bingb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