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2624U - 包布v带 - Google Patents

包布v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2624U
CN206242624U CN201620932309.9U CN201620932309U CN206242624U CN 206242624 U CN206242624 U CN 206242624U CN 201620932309 U CN201620932309 U CN 201620932309U CN 206242624 U CN206242624 U CN 206242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antees
bands
fabric
layer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323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敏
陈国功
姜丹丹
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323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2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2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2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了一种包布V带,该包布V带的本体外表面上覆盖有至少一层织物层,该织物层包括经线和纬线,该经线是由棉和聚酯纤维混纺后加捻而成,纬线为尼龙,采用该种织物层制成的包布V带的负载性及耐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Description

包布V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布V带,尤其涉及农用机械或工业领域应用的包布V带。
背景技术:
V带在汽车、农用机械或工业领域已广泛应用很多年,但由于农用机械或工业领域的应用环境比较恶劣,皮带容易磨损及开裂,人们为了提高V带的耐磨性、耐用性等,通常在V带的整个外表面包覆一层织物,即为包布V带,典型结构如美国公开号为US4504258A的专利中所示。
但是包布V带由于外层包布的原因,带的柔韧性会显著降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带的底部受到挤压较易开裂,造成带的失效,所以织物通常采用延展性及耐磨性较好的尼龙材料制成,但是由于织物中的间隙较大,包布V带本体中的橡胶易流出织物的外表面,使包布V带的外表覆盖一层橡胶,造成包布V带的摩擦系数增大,加快包布V带的磨损。目前的农业和工业应用中,由于受高负载、油水、泥浆、粉尘等环境的影响,这种包布V带并不能完全满足更高负载、耐挠曲性能及较合适的摩擦系数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包布V带的应用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包布V带,该包布V带能满足现代农业或工业生产中高负载、耐挠曲性等性能要求,该包布V带表面摩擦系数适中,可同时兼顾耐磨损与防打滑的产品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包布V带主要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布v带,包括由橡胶形成的大致梯形的本体,及包覆整个本体外表面的至少一层织物层,该织物层包括经线和纬线,该经线由聚酯和棉纤维混纺后加捻而成,纬线由尼龙材料构成。
为增加包布V带的柔韧性,优选的,织物层的织物为广角布。
为使包布V带具有更高的负载性能,优选的,织物层包括内层织物和外层织物两层织物层。
为减少两层织物之间的摩擦,提高包布V带的使用寿命,包布V带还包括位于内层织物与外层织物之间的粘结胶。
该内层织物为内表面经过擦胶处理,外表面为预先贴有上述粘结胶的织物,外层织物为内表面经过擦胶处理的织物。
该织物经线中聚酯与棉纤维的重量例为9∶1~1∶9,优选为聚酯与棉纤维的混纺时的重量比为7∶3。
为控制包布V带的的柔韧性及织物层外表面的渗胶现象,织物中经线的纤度优选为20英支~60英支,纬线的纤度为140旦尼尔~980旦尼尔,经线的密度为10根/厘米~36根/厘米,所述纬线的密度为5根/厘米~30根/厘米。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包布V带,包布V带的柔韧性及负载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很好的控制了包布V带表面的摩擦系数,大大延长了包布V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未硫化前的包布V带剖面图示意图。
图2: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未硫化前的包布V带剖面图示意图。
图3: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包布V带剖面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布V带包括大致成梯形的本体3,设置在本体3中的抗拉线绳2,及包覆在本体3整个外表面上的织物层1,该织物通常可为斜纹布或广角布,为提高包布V带的柔韧性,一般优先选择广角布。
本体2由橡胶制成,该橡胶可为传动带生产中常见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例如:氯丁橡胶、乙烯、丙烯、三元乙丙橡胶、氢化丁晴橡胶、天然橡胶、丁苯胶,或上述橡胶的组合物,如可选用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组成的混合橡胶或仅使用氯丁橡胶。上述只是对橡胶材料的有限列举,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保证传动带的尺寸稳定性好,耐曲挠性好,耐负载性较好的要求,抗拉线绳2主要优选为聚酯线绳或芳纶线绳。也可从以下材料中选择,如聚酯、芳纶、尼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
织物层1包覆在橡胶本体2的表面,为了提高织物与橡胶之间的粘附性,一般织物需要预先经过间苯二酚-甲醛-胶乳粘合体(RFL)胶液处理,使织物的表面粘附有胶液,提高织物层1与橡胶本体1之间的粘结性能,防止两者之间剥离, 造成传动带失效。为进一步的提高粘附性,织物层在经过胶浆处理后,在织物层靠近橡胶本体1的内表面的一侧再进行擦胶处理。
织物层主要用来提高传动带的耐磨性及负载性能,由于织物具有一定的耐挠曲性能,所以同时需要织物具有较好的延伸性能,为满足这些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织物的经线优选为聚酯和棉纤维混纺后加捻而成,混纺的比率可以为聚酯与棉的比率(重量)由9∶1~1∶9,最优选的为聚酯与棉的比率:7∶3;纬线为尼龙66,经线包含聚酯纤维可提高传动带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经线中的棉纤维可进一步提高织物与橡胶本体1的粘附性,尼龙66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因此采用聚酯与棉混纺后加捻而成的经线及采用尼龙66材料的纬线形成的织物提高了包布V带的耐磨性、承载能力及柔韧性能。
由于包布V带在硫化过程中,本体中的橡胶会被挤压通过织物经线与纬线之间的空隙而暴露在织物的外表面,这会使包布V带外表面的摩擦力加大。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织物的经线纤度范围优选为20英支~60英支,纬线纤度范围优选为140丹尼尔~980丹尼尔,经线的密度优选为10根/厘米~36根/厘米,纬线的密度范围优选为5根/厘米~30根/厘米,由于经线的直径变小,且编织密度变大,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织物,该织物纬线与经线之间的缝隙变的更小,本体1中的橡胶不易在硫化过程中透过织物的空隙暴露在织物的外表面上,进而可以控制包布V带的摩擦系数,同时采用直径较细的纱线编织成的织物,柔韧性得到更近一步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织物层包括内层织物11与外层织物1,具有两层织物的包布V带进一步提高了包布V带的耐磨性。为提高织物层的柔韧性,织物优选为广角布,一般纬线与经线的角度范围为90度~135度,优选的角度范围为115度~125度。该两层织物与第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织物层1的材料相同。
包布V带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原因使两层织物之间产生内摩擦力,织物仅经过RFL处理或者经RFL处理后再进行擦胶处理,两层织物之间常会剥离,造成包布V带过早失效。为进一步提高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内层织物与外层织物之间增加了一层粘结胶12,用于缓冲两层织物之间的摩擦力。
该层粘结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外层织物的处理方式类似与具体实施方 式1,先经过RFL液处理后,在外层织物的内表面上进行擦胶处理;内层织物采用与外层织物相同的处理方式,经过RFL液处理后,其内表面进行擦胶处理,但在织物层的外表面上经过压延粘附一层粘结胶12,该粘结胶12为预先制成的粘结胶胶片。由于两层织物之间增加一层粘结胶,且在压延的过程中粘结胶部分渗透到织物层中,因此提高了织物层之间的粘结性能且对织物层之间的摩擦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延长了织物的使用寿命。
该包布V带可采用以下方式实现:
a,预先生产的包布V带本体1;
b,包内层织物层,该内层织物层经过擦胶处理的一面与本体1紧贴,粘附有粘结胶的一面在外侧;
c,包外层织物层,经过擦胶处理的一面与内层织物层粘附有粘结胶的一面紧贴;
d,硫化成型。
以上仅是实施方式的具体表述,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内层织物也可采用内外表面均贴粘结胶的方式,但为了保持接头的平整性,优选为一面贴胶、一面擦胶的处理方式。
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为避免包布V带接头厚度不均,造成包布V带中的抗拉线绳在布的接头处产生上下波动,包布层的包布可采用如中国专利公告第CN101208537B号的处理方式,如图3所示,内层包布11’与外层包布1’均采用U型开口的方式,这样就避免包布时出现如图2所示的接头c和d,防止线绳硫化时在接头处发生偏移,从而提高了包布V带的使用寿命。由此可知,织物层也可采用以下方式处理,外层织物采用RFL处理后,在外层织物的内表面粘附一层粘结胶,内层织物采用两面擦胶的处理方式。
以下为具体实施方式二进行试验的数据,以与现有技术中的包布V带进行对比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老的包布V带,包布V带的织物采用广角布,广角布的经纬线均采用尼龙66与棉混纺加捻而成,纤度范围为10英支~40英支。新的包布V带,包布V带的织物采用广角布,广角布的经线,为棉与聚酯混纺加捻而成,纬线采用尼龙66,经线的纤度为20英支~60英支,纬线的纤度为纬线纤度范围优选为140丹尼尔~980丹尼尔,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以上数据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混纺布,由包布V带的柔韧性测试数据可知,新的包布V带相比传动的包布V带,使用寿命提高到2倍以上;相同负载的情况下,新的包布V带的使用寿命提高到4倍以上,外表面包覆有织物的经线由聚酯和棉纤维混纺后加捻而成、纬线为尼龙材料制成的包布V带,包布V带的柔韧性和负载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延长了包布V带的使用寿命。

Claims (8)

1.一种包布V带,其包括由橡胶形成的梯形的本体,及包覆在本体外表面的至少一层织物层,所述织物层包括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由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后加捻而成,所述纬线由尼龙材料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的织物为广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层包括内层织物和外层织物两层织物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布V带还包括位于内层织物与外层织物之间的粘结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织物为内表面经过擦胶处理,外表面为预先贴有所述粘结胶的织物,所述外层织物为内表面经过擦胶处理的织物。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的纤度为20英支~60英支。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纤度为140旦尼尔~980旦尼尔。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布V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中经线的密度为10根/厘米~36根/厘米,所述纬线的密度为5根/厘米~30根/厘米。
CN201620932309.9U 2016-08-17 2016-08-17 包布v带 Active CN206242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2309.9U CN206242624U (zh) 2016-08-17 2016-08-17 包布v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2309.9U CN206242624U (zh) 2016-08-17 2016-08-17 包布v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2624U true CN206242624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32309.9U Active CN206242624U (zh) 2016-08-17 2016-08-17 包布v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2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0506B2 (en) Flexurally elastic drive belt
US20150087456A1 (en) Article, in particular drive belt, comprising a textile covering
CN102844172B (zh) 不含pah的传动皮带、特别是有齿皮带
US6296588B1 (en) High temperature flexibl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for endless belt driving surfaces
CN101084387A (zh) 带有由织物制造的齿覆盖物的齿形带
GB2349113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s
TW200806904A (e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9382969B2 (en) Belt having a tension member, in particular a carbon tension member, which is prepared with a cross-linked polyureth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LU93247B1 (fr) Bande de renfort de nappe sommet pour pneumatiques gonflables
JP2008120902A (ja) 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23070A (zh) 防粘易释放传送带
JPH07259928A (ja) 歯付ベルト
JPS6132187Y2 (zh)
CN206242624U (zh) 包布v带
JP2007508510A (ja) 歯付きベルト
JP2009156467A (ja) 動力伝動ベルト
CN105899845A (zh) 耐油性传动带
CN205676719U (zh) 一种耐磨布料
CN104619756B (zh) 带有覆盖物的弹性制品,尤其是传动条带
CN102256775A (zh) 用于在高性能发动机中驱动一个凸轮轴的有齿带
CN207998224U (zh) 一种超高强力钢丝绳芯传输带
CN103703273B (zh) 力传输带
CN213776215U (zh) 具有织物覆盖层的制品
CN2885919Y (zh) 耐磨的保龄球提瓶绳
TWI695132B (zh) 纏繞v型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