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9821U - 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9821U
CN206239821U CN201620928841.3U CN201620928841U CN206239821U CN 206239821 U CN206239821 U CN 206239821U CN 201620928841 U CN201620928841 U CN 201620928841U CN 206239821 U CN206239821 U CN 206239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ching pig
liquid inlet
inner chamber
liqui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288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强
赵善铭
梁永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HEART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AGON HEART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AGON HEART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AGON HEART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288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9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9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9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包括:导管座,由具有内腔的主体和连接在主体侧壁上具有管腔的侧接管构成;管腔与内腔在入液口处连通;导管,设于主体的一端,其输液管芯与内腔连通;隔离塞,容置于内腔中,并在内腔中与导管分置于管腔和内腔连通处的两侧;导流结构,设于入液口处,以使入液口处形成朝向隔离塞的液流。通过导流结构的设置,可以实时冲洗隔离塞与远离入液口一侧的内腔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从而快速地排出死腔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可以防止空气进入人体造成栓塞,防止死腔处的凝固血液被冲进血管造成血栓堵塞血管,避免死腔处的残余药液与新输入的药液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提高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Description

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如图1所示,用于临床病患者方面的留置针通常包括导管2、导管座1、延长管7和隔离塞3等,其中,所述导管座1包括主体11和侧接管12,主体11内成型有内腔111,导管2安装于主体11的一端并与内腔111连通,隔离塞3容置于内腔111中,内腔111的腔壁在所述隔离塞3和所述导管2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侧接管12连通的入液口5,延长管7连接于侧接管12并与内腔111连通,延长管7内的药液通过侧接管12流入到内腔111,并进一步流至导管2,经导管2流入患者体内。
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侧接管12与主体11呈一定的夹角设置,即侧接管12的管腔121与内腔111呈一定的夹角,所以从管腔121中流入到内腔111中的药液的流动方向也与内腔111呈一定的夹角,这就导致药液无法直接流到隔离塞3与远离入液口5一侧的内腔111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6内,药液无法实时对该死腔6进行冲洗,从而死腔6处的空气、血液或残余药液不易被及时排走,影响医疗效果,也会给患者造成危害。例如,如果死腔6处的空气未排出,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抖动留置针或其他原因使药液流入了死腔6,那么空气就会流进人体,造成空气栓塞,影响患者的性命安全;同时,即使空气未进入人体,如果输液时被患者看到,也会引起患者恐慌不安,严重影响医疗效果。如果穿刺过程中的回血或输液完毕后留置过程的回血淤积在死腔6处,药液冲洗不到,待死腔6处的血液凝固后,凝固的血液由于被抖动或者其他原因被冲进血管,则会造成血栓堵塞血管,影响病人性命安全。如果上一次输液时在死腔6处留下的残余药液,而再次输的药液与该残余药液发生化学反应,则会降低药效,甚至危害患者性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留置针在隔离塞与远离入液口一侧的内腔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处无法被药液实时冲洗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隔离塞与远离入液口一侧的内腔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处可以被药液实时冲洗、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危害的留置针。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包括:
导管座,由具有内腔的主体和连接在所述主体侧壁上具有管腔的侧接管构成;所述管腔与所述内腔在入液口处连通;
导管,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其输液管芯与所述内腔连通;
隔离塞,容置于内腔中,并在所述内腔中与所述导管分置于所述管腔和所述内腔连通处的两侧;
导流结构,设于所述入液口处,以使所述入液口处形成朝向所述隔离塞的液流。
所述管腔与所述内腔呈夹角设置,且所述侧接管连通入液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导管。
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入液口处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的所述管腔内管壁上的挡液凸块,所述挡液凸块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表面为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入液口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
所述导流面为弧形面、斜面或折弯面。
所述挡液凸块与所述管腔的所述入液口处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的内管壁一体成型。
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入液口处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的所述内腔内壁上的挡液凸块,所述挡液凸块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表面为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入液口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
所述挡液凸块与所述内腔的所述入液口处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的内壁一体成型。
还包括延长管,连接于所述侧接管相对所述入液口的一端。
所述延长管穿过所述侧接管的所述入液口处并伸入所述内腔;所述导流结构为所述延长管伸入所述内腔中的弯折朝向所述隔离塞的管口部分。
所述管口部分包括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一延长壁,所述第一延长壁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弯曲。
所述管口部分还包括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二延长壁,所述第二延长壁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延长壁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延长壁的长度。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面上、从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隔离塞延伸而出的分流结构。
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入液口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边缘之间形成缺口。
所述分流结构为分流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包括导流结构,设于所述入液口处,以使所述入液口处形成朝向所述隔离塞的液流。通过导流结构的设置,药液从侧接管的管腔流入,并在入液口处受到导流结构的作用而使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液流朝向隔离塞流入主体的内腔,喷上隔离塞后再向导管方向流出,可以实时冲洗隔离塞与远离入液口一侧的内腔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从而快速地排出死腔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可以防止空气进入人体造成栓塞,也可以防止死腔处的凝固血液由于被抖动等原因被冲进血管造成血栓堵塞血管,还可以避免死腔处的残余药液与新输入的药液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极大地提高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入液口处远离隔离塞一侧的所述管腔内管壁上的挡液凸块,所述挡液凸块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表面为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与所述入液口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在管腔内管壁上设挡液凸块,结构和成型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所述管口部分包括远离所述隔离塞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一延长壁,所述第一延长壁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弯曲。上述留置针在使用时,药液从延长管流入,并在流动到管口部分时受第一延长壁阻挡,原本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沿着第一延长壁朝向隔离塞流入主体的内腔,喷上隔离塞后再向导管方向流出,同样可以实时冲洗隔离塞与远离入液口一侧的内腔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从而快速地排出死腔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同时可以避免死腔内淤积空气、血液、药液等。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所述管口部分还包括靠近所述隔离塞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二延长壁,所述第二延长壁朝向所述隔离塞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延长壁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延长壁的长度。通过所述第一延长壁和所述第二延长壁配合,可以灵活地引导药液流到死腔处,更加充分的冲洗死腔及排出死腔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留置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面上、从所述导流面朝向所述隔离塞延伸而出的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的设置,将从导流口流出的液体分流,使液流沿内腔内壁周向流动,充分冲洗隔离塞在靠近导管的一端与内腔内壁的接触处,使得药液对死腔的冲洗更充分,可以快速、彻底地排出死腔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留置针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留置针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留置针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留置针的A-A剖视图,其中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留置针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管座,11-主体,111-内腔,12-侧接管,121-管腔,2-导管,3-隔离塞,4-挡液凸块,41-导流面,411-导流口,5-入液口,6-死腔,7-延长管,71-第一延长壁,72-第二延长壁,8-分流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座1、导管2、隔离塞3和挡液凸块4。
导管座1由具有内腔111的主体11和连接在主体11侧壁上具有管腔121的侧接管12构成,管腔121与内腔111呈夹角设置,并在入液口5处连通,且侧接管12连通入液口5的一端朝向导管2。
导管2设于主体11的一端,其输液管芯与内腔111连通。
隔离塞3容置于内腔111中,并在内腔111中与导管2分置于管腔121和内腔111连通处的两侧。
挡液凸块4与管腔121的入液口5处远离隔离塞3一侧的管腔121内管壁一体成型,朝向隔离塞3一侧表面为导流面41,导流面41与入液口5靠近隔离塞3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411。导流面41为弧形面。
本实施例的留置针在使用时,药液从侧接管12的管腔121流入,并在入液口5处受到挡液凸块4的阻挡,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液流在导流面41的导向下从导流口411朝向隔离塞3流入主体11的内腔111,喷上隔离塞3后再向导管2方向流出,可以实时冲洗隔离塞3与远离入液口5一侧的内腔111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6,从而快速地排出死腔6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同时可以避免死腔6内淤积空气、血液、药液等,通过挡液凸块4的设置,可以防止空气进入人体造成栓塞,也可以防止死腔6处的凝固血液由于被抖动等原因被冲进血管造成血栓堵塞血管,还可以避免死腔6处的残余药液与新输入的药液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极大地提高了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此外,只需在管腔121内管壁上成型挡液凸块4,即可实现上述效果,结构和成型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配合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还包括设置于导流面41上、从导流面41朝向隔离塞3延伸而出的分流梭8,分流梭8与入液口5靠近隔离塞3一侧边缘之间形成缺口。
上述分流梭8将从导流口411流出的液体分流,使液流沿内腔111内壁周向流动,充分冲洗隔离塞3在靠近导管2的一端与内腔111内壁的接触处,使得药液对死腔6的冲洗更充分,可以快速、彻底地排出死腔6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
挡液凸块4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与管腔121内管壁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卡合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于管腔121内管壁。
导流面41的形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弧形面,也可以是斜面或折弯面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分流梭8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形状的分流凸块,其他形状的分流凸块也能起到上述对液体进行分流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留置针,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挡液凸块4的设置位置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挡液凸块4与内腔111的入液口5处远离隔离塞3一侧的内腔111内壁一体成型,朝向隔离塞3一侧表面为导流面41,导流面41与入液口5靠近隔离塞3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411。
实施例3
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留置针,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没有实施例1中的挡液凸块4;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延长管7,连接于侧接管12相对入液口5的一端,延长管7穿过侧接管12的入液口5处并伸入内腔111,延长管7伸入内腔111中的部分为管口部分。管口部分弯折朝向隔离塞3,并包括远离隔离塞3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一延长壁71,第一延长壁71朝向隔离塞3一侧弯曲。
本实施例的留置针在使用时,药液从延长管7流入,并在流动到管口部分时受第一延长壁71阻挡,原本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沿着第一延长壁71朝向隔离塞3流入主体11的内腔111,喷上隔离塞3后再向导管2方向流出,同样可以实时冲洗隔离塞3与远离入液口5一侧的内腔111内壁之间形成的死腔6,从而快速地排出死腔6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同时可以避免死腔6内淤积空气、血液、药液等。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留置针,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管口部分还包括靠近隔离塞3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二延长壁72,第二延长壁72朝向隔离塞3一侧弯曲,第二延长壁72的长度短于第一延长壁71的长度。
通过第一延长壁71和第二延长壁72的配合,可以灵活地引导药液流到死腔6处,更加充分的冲洗死腔6及排出死腔6内的空气、血液和残余药液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座(1),由具有内腔(111)的主体(11)和连接在所述主体(11)侧壁上具有管腔(121)的侧接管(12)构成;所述管腔(121)与所述内腔(111)在入液口(5)处连通;
导管(2),设于所述主体(11)的一端,其输液管芯与所述内腔(111)连通;
隔离塞(3),容置于所述内腔(111)中,并在所述内腔(111)中与所述导管(2)分置于所述管腔(121)和所述内腔(111)连通处的两侧;
导流结构,设于所述入液口(5)处,以使所述入液口(5)处形成朝向所述隔离塞(3)的液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121)与所述内腔(111)呈夹角设置,且所述侧接管(12)连通所述入液口(5)的一端朝向所述导管(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入液口(5)处远离所述隔离塞(3)一侧的所述管腔(121)内管壁上的挡液凸块(4),所述挡液凸块(4)朝向所述隔离塞(3)一侧表面为导流面(41),所述导流面(41)与所述入液口(5)靠近所述隔离塞(3)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面(41)为弧形面、斜面或折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凸块(4)与所述管腔(121)的所述入液口(5)处远离所述隔离塞(3)一侧的内管壁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为设于所述入液口(5)处远离所述隔离塞(3)一侧的所述内腔(111)内壁上的挡液凸块(4),所述挡液凸块(4)朝向所述隔离塞(3)一侧表面为导流面(41),所述导流面(41)与所述入液口(5)靠近所述隔离塞(3)一侧边缘形成导流口(4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凸块(4)与所述内腔(111)的所述入液口(5)处远离所述隔离塞(3)一侧的内壁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管(7),连接于所述侧接管(12)相对所述入液口(5)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7)穿过所述侧接管(12)的所述入液口(5)处并伸入所述内腔(111);所述导流结构为所述延长管(7)伸入所述内腔(111)中的弯折朝向所述隔离塞(3)的管口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部分包括远离所述隔离塞(3)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一延长壁(71),所述第一延长壁(71)朝向所述隔离塞(3)一侧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部分还包括靠近所述隔离塞(3)一侧管壁顶部成型的第二延长壁(72),所述第二延长壁(72)朝向所述隔离塞(3)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延长壁(72)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延长壁(71)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流面(41)上、从所述导流面(41)朝向所述隔离塞(3)延伸而出的分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入液口(5)靠近所述隔离塞(3)一侧边缘之间形成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为分流梭(8)。
CN201620928841.3U 2016-08-23 2016-08-23 留置针 Active CN206239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8841.3U CN206239821U (zh) 2016-08-23 2016-08-23 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28841.3U CN206239821U (zh) 2016-08-23 2016-08-23 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9821U true CN206239821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8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28841.3U Active CN206239821U (zh) 2016-08-23 2016-08-23 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98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0447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留置针
CN107789703A (zh) * 2017-11-16 2018-03-13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的留置结构及留置针
WO2019019167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留置气腔的快速观察回血留置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0447A (zh) * 2016-08-23 2017-01-11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留置针
CN106310447B (zh) * 2016-08-23 2022-11-29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留置针
WO2019019167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留置气腔的快速观察回血留置针
CN107789703A (zh) * 2017-11-16 2018-03-13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留置针的留置结构及留置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9821U (zh) 留置针
CN206372323U (zh) 一种持续灌注引流系统
CN105709326A (zh)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CN107281619A (zh) 溶栓导管
CN204364625U (zh) 改良型一次性三腔止血尿管
WO2015024481A1 (zh) 防堵塞导尿管
CN205339820U (zh) 一种防漏尿且防堵塞的导尿管
CN207708255U (zh) 一种妇科用给药器
CN208741723U (zh) 深部脓腔内窥引流管
CN207950312U (zh) 三腔颅脑引流管
CN208726352U (zh) 引流管
CN207708315U (zh) 硬膜外或硬膜下微泵持续灌注抗凝双层裂隙引流管
CN203971142U (zh) 膀胱冲洗防堵塞导尿管
CN103767761B (zh) 一种输尿管硬镜手术用的导管
CN209019722U (zh) 一种用于膀胱冲洗的三腔尿管
CN106310447A (zh) 留置针
CN209713966U (zh) 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CN209285677U (zh) 一种妇产科用止血塞
CN208770644U (zh) 扁形冲洗引流管
CN211410350U (zh) 一种穿刺型可冲洗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06566272U (zh) 一种新型胸心外科用引流装置
CN109289113A (zh) 一种内外双囊前列腺止血导尿管
CN207605188U (zh) 医用高压灌注冲洗管
CN218529524U (zh) 一种带冲洗功能的引流导管
CN213217377U (zh) 一种肝移植取门静脉血栓时血流阻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