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6708U -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6708U
CN206226708U CN201621276980.9U CN201621276980U CN206226708U CN 206226708 U CN206226708 U CN 206226708U CN 201621276980 U CN201621276980 U CN 201621276980U CN 206226708 U CN206226708 U CN 206226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ot melt
housing
absorbing member
loudspeak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69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谏齐
李兆鹏
陈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6212769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6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6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6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以及包括该吸音部件的扬声器模组,该吸音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环绕形成容纳槽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包括热熔部和位于所述热熔部一侧或两侧的台阶收容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热熔压合的方式在热熔部上固定连接丝网布来分隔开扬声器单体与吸音材料,热熔部使丝网布与吸音部件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当采用热熔压合的方式将丝网布结合在热熔部顶面时,也就减小了丝网布发生褶皱的区域。同时由于台阶收容部的存在,可以将热熔压合时产生的热熔溢料保持在台阶收容部,使最终的成品吸音部件的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以及包括该吸音部件的扬声器模组。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由此,扬声器模组的发展也相应加快。相关技术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扬声器单体,由于腔体为封闭结构且腔体体积比较小,所以扬声器单体的谐振频率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差,难以播放出浑厚丰富的低音。然而,扬声器模组的小型化发展又限制了扬声器单体的规格,难以单纯通过扩大腔体来提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
为了降低扬声器模组的F0(共振频率),扩展带宽,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技术人员通常在壳体的空腔中填充多孔性材料,利用多孔性材料对气体快速吸附,可使得谐振空间虚拟增大,从而有效降低模组共振频率F0。为了防止多孔性材料对扬声器单体造成影响,通常会通过丝网布将多孔性材料与扬声器单体进行隔离,丝网布是通过超声或热熔方式焊接固定在壳体上,因丝网布本身强度较差很容易发生变形,在焊接固定时会存在网布褶皱、热熔溢料的问题,对扬声器模组的外观和性能有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提供低频性能优异且外观美观的扬声器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热熔溢料、减小丝网布褶皱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环绕形成容纳槽的侧壁,所述侧壁的顶端包括热熔部和位于所述热熔部一侧或两侧的台阶收容部。
优选地,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具有向其顶面方向逐渐缩小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优选地,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台阶收容部的表面与所述热熔部的顶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拖壳,所述拖壳的底部通过粘接或超声焊接固定于扬声器模组的模组外壳上;或者,所述壳体为与扬声器模组的模组外壳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频性能优异且外观美观、可有效防止热熔溢料、减小丝网布褶皱的扬声器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模组外壳的容纳腔室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该扬声器模组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后声腔内的如上所述的吸音部件,所述吸音部件进一步包括通过热熔部热熔压合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丝网布和封合在所述壳体内的吸音材料。
优选地,所述模组外壳包括上部开口的第一壳体和与所述开口紧密嵌合的第二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拖壳,所述拖壳的底部通过粘接或超声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位于后声腔的位置上;或者,所述壳体为与模组外壳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沸石、活性炭或碳纳米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中吸音部件通过热熔压合的方式在热熔部上固定连接丝网布来分隔开扬声器单体与吸音材料,顶面面积减小的热熔部使丝网布与吸音部件壳体的接触面积减小,也就减小了丝网布发生褶皱的区域。同时由于台阶收容部的存在,可以将热熔压合时产生的热熔溢料保持在台阶收容部,使最终的成品吸音部件的外形美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音部件,因减小了丝网布上的褶皱区域,从而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热熔部的截面形状为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进一步减小了丝网布与热熔部的接触面积,也就减小了丝网布上发生褶皱的区域,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当丝网布采用热熔的方式压合在热熔部时,台阶收容部也可对热熔溢料起到支撑收容的作用,防止热熔溢料溢出到壳体的外侧,美化了吸音部件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模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列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20,模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为具有底板部和连接于底板部的周壁的上部开口的箱型结构,第二壳体12可紧密嵌合在第一壳体11的开口处,扬声器单体20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内腔中。
如图2所示,扬声器单体20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30和后声腔40两个腔体,第一壳体11位于后声腔40处的底板上设有吸音部件,吸音部件壳体的侧壁13与第一壳体11一体注塑成型,侧壁13直接由第一壳体11延伸出来形成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壳体。吸音部件壳体的侧壁13向上延伸出热熔部15,丝网布14通过热熔方式压合在热熔部15上,从而形成收纳吸音材料的封闭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吸音材料,吸音材料为沸石、活性炭或碳纳米管。在后声腔40中设置吸音部件,可降低后声腔40的谐振频率,提升低频响应,起到类似扩大后声腔40的作用,提高低频性能,从而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侧壁13的顶端包括向上方延伸形成的热熔部15和位于热熔部15一侧或两侧的台阶收容部16。可仅在热熔部15的外侧形成台阶收容部16,也可以在热熔部15的两侧形成台阶收容部16。本实施例中,在热熔部15的两侧均形成台阶收容部16。热熔部15的顶面和台阶收容部16的表面平行。形成在侧壁13顶端的台阶收容部16可用于保持和留存在将丝网布热压结合在热熔部15顶端过程中产生的热熔溢料,防止热熔溢料溢出到吸音部件壳体的外侧,使吸音部件的外形精致美观。优选地,如图3所示,热熔部15顶面的面积小于其下端面积,以提供面积减小的顶面。例如热熔部15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或梯形。在本实施例中,热熔部15的截面为等腰梯形。丝网布14可通过热熔方式压合在热熔部15的顶面上。因热熔部15具有减小的顶面面积,减小了丝网布14可能发生褶皱的区域。丝网布14平整地结合在热熔部15的顶面上,可以提高吸音部件外观的美观程度,改善吸音部件的吸音效果,同时也有效防止热熔溢料溢出吸音部件的情况的发生。
实施例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音部件壳体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后声腔40的底板上。
吸音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拖壳13’、吸音材料和用于封合拖壳13’的丝网布14。如图4所示,拖壳13’的上部设有用于填充吸音材料的开口,当吸音材料填充完毕后,丝网布14覆盖在开口处形成密封的吸音部件。拖壳13’的侧壁顶面向上延伸形成热熔部15,在热熔部15的两侧形成台阶收容部16,丝网布14通过热熔方式压合在热熔部15上,从而形成收纳吸音材料的密封空间。吸音部件的拖壳13’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后声腔40的底板上。在后声腔40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吸音部件,可降低后声腔40的谐振频率,提升低频响应,起到类似扩大后声腔40的作用,提高低频性能,从而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包括用于容纳吸音材料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环绕形成容纳槽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顶端包括热熔部和位于所述热熔部一侧或两侧的台阶收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具有向其顶面方向逐渐缩小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部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收容部的表面与所述热熔部的顶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拖壳,所述拖壳的底部通过粘接或超声焊接固定于扬声器模组的模组外壳上;
或者,所述壳体为与扬声器模组的模组外壳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7.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和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模组外壳的容纳腔室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模组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后声腔内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音部件,所述吸音部件进一步包括通过热熔部热熔压合在所述壳体侧壁上的丝网布和封合在所述壳体内的吸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包括上部开口的第一壳体和与所述开口紧密嵌合的第二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拖壳,所述拖壳的底部通过粘接或超声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位于后声腔的位置上;或者,所述壳体为与模组外壳一体注塑而成,所述壳体的侧壁直接由位于所述后声腔处的所述第一壳体向内延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为沸石、活性炭或碳纳米管。
CN201621276980.9U 2016-11-25 2016-11-25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Active CN206226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6980.9U CN206226708U (zh) 2016-11-25 2016-11-25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6980.9U CN206226708U (zh) 2016-11-25 2016-11-25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6708U true CN206226708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6980.9U Active CN206226708U (zh) 2016-11-25 2016-11-25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67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818A (zh) * 2020-03-27 2020-08-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0695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10818A (zh) * 2020-03-27 2020-08-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06951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70332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4202703B (zh) 扬声器模组
CN103957486B (zh) 应用在终端内部的扬声器模组
CN206226708U (zh) 扬声器模组中的吸音部件及扬声器模组
CN207968867U (zh) 扬声器箱
CN106851498A (zh) 扬声器箱
CN109218897A (zh) 扬声器箱
US20120057738A1 (en) Headphone
US11317195B2 (en) Miniature loudspeaker module
CN207070330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099326U (zh) 扬声器箱
CN204887451U (zh) 发声器件
CN105828262B (zh) 用于扬声器的含通气槽结构的封装吸音组件
CN207720341U (zh) 扬声器箱
CN105338457B (zh) Mems麦克风及其形成方法
CN206433105U (zh) 扬声器
CN106851493A (zh) 扬声器箱及其灌装吸声粉料的方法
CN105187960B (zh) 制作发声器件的方法
CN105142046A (zh) 发声器件及制作该发声器件的方法
CN208638566U (zh) 扬声器箱
CN204887452U (zh) 发声器件
CN206433169U (zh) 发声器件
CN206908837U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CN108462918A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6524966U (zh) 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